■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光彩幼儿园 常占全
一直以来,幼小衔接都备受学校、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幼小衔接工作的顺利及成功与否关系到幼儿未来是否健康发展。幼小衔接不是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将过多的课业、知识强压在幼儿身上,会严重影响其心理健康发展;幼小衔接意味着幼小之间的双向融合、双向联动,促进各个方面,如时间安排、课程设置、学习习惯等相互靠拢,互相衔接。
早在2012年,教育部颁发的《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就指出,体育是培养和发展幼儿身心健康的有效方式。可见,开展幼儿足球课程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足球活动本身来说,足球运动可以锻炼幼儿的速度、平衡、灵敏等各种身体机能;同时,足球运动作为一种团队运动,可以培养幼儿与同伴和谐相处、互帮互助的社会交往能力。另外,足球运动还需要一定的思维能力,可以培养幼儿的思考能力,促进幼儿形成拼搏的精神。因此,幼儿园通过开展幼儿足球课程可以得到体育、智育、德育三管齐下的效果,多方位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研究表明,幼儿进行足球运动有益于其身体健康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足球运动可以锻炼幼儿的速度、耐力,促进他们的心血管发育;第二,足球运动可以培养幼儿的反应能力和思考能力,促进神经系统的发展;第三,足球运动可以增加幼儿的身体柔韧性和力量,强健骨骼;第四,通过足球运动等体育活动可以促进幼儿肠胃消化,让他们合理饮食,促进消化系统的健康发育。总的来说,开展幼儿足球运动能全面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
关于幼儿足球运动对其心理的作用及影响,学术界已有一定的研究发现。据学者金勇伟、汪永胜、朱昆荣对40名5~6岁的儿童开展的足球启蒙教育试验结果来看,足球运动能够从判断力、社会交往、自我认识等方面促进幼儿的心理成长。在未进行足球课程启蒙教育之前,幼儿表现为:在分配器材时争抢自己喜欢的颜色的足球;彼此相互碰撞后会争吵;在比赛时各玩各的足球;独自玩球,并没有合作;进球后也只是一个人感到高兴,没有共享喜悦;部分幼儿忽视游戏比赛规则。而在进行足球课程启蒙教育后,幼儿表现为:分器材时与同学商量、交换互相喜欢的足球颜色;碰撞后不常吵架;小比赛中会商量“对策”;进球后同组成员会一起庆祝;基本遵守游戏比赛规则。可见,幼儿通过足球运动、足球课程,逐渐能够区分对错,懂得合作、分享喜悦,遇事也会相互交流,在比赛时能够遵守规则并互相协调合作。所有这些品质与能力都是幼儿进入小学阶段后对他们十分有益的财富,能帮助他们更快、更好地适应和融入新的学习环境。
无论是理论支持还是实践经验,我国现在关于幼儿足球课程的开展都有丰富的背景支撑。首先,从理论支持方面来看,我国已有很多学者对开展幼儿足球课程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如学者郝苗、李欣就高校与幼儿园共同开展幼儿园足球游戏策略进行了研究。从实践方面来看,国内已有一些幼儿园开展了足球活动。另外,从幼儿园本身来说,现在我国的城市幼儿园基本上具有完美的基础设施,如宽阔的足球场地、基本的硬件设施等,这为开展幼儿足球课程提供了现实条件;从幼儿园的师资力量来看,虽然现阶段幼儿园足球专项的教师比较少,但幼儿足球课程不是高度专业化的足球课程,其只需要掌握基本足球规则、技巧即可,因此,可以由现有的体育教师经过专门的培训和学习后来担任幼儿足球课程的教师。如邀请大学足球学院的教师对幼儿教师进行专业的足球基础训练;在教学大纲上,我国目前已有关于幼儿足球课程的大纲,也有国外的教学大纲可借鉴并将其进行本土化改造,由此,制订出完善、科学的幼儿足球课程大纲也成为可能。
启蒙理论指出,幼儿在幼儿园时期具有其独特的心理和生理特点:第一,大多喜欢与人相处,并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与人交往的方式;第二,自我意识增强。对待事物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遇事固执任性,并开始形成自己的个性。第三,模仿能力增强。这个年龄段的幼儿喜欢模仿成年人,特别是父母、教师的行为,并能较快地转化为自己的行为。第四,精力旺盛,喜欢运动、打闹。第五,体格发展逐渐成熟,运动能力明显提高。第六,神经系统方面尚未完善。因此,根据上述幼儿在这个时期的特点,可以设置科学、健康的教学课程和方法,让幼儿在足球课程中健康成长。
1.幼儿足球文化启蒙
对抗性强、战术多变、参与人数众多,是足球运动的三大特点,因此,足球也被誉为“世界第一运动”。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国家,足球都有其悠久的发展历史。在我国汉代时期出现的蹴鞠就是足球运动的前身。当时为了提高士卒的身体素质和作战能力,蹴鞠运动应运而生,并在唐代达到高潮,当时常有大型的蹴鞠比赛。在西方国家,足球起源于英国。如今,对幼儿来说,了解足球文化能让他们对足球有更深刻的认识,使其在了解足球文化的基础上,通过参加足球活动的实践体会、运用足球文化,提高幼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他们的智力发展。基于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时代带来的网络便利、信息便利,通过各种多媒体技术,利用图片、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在课堂上向幼儿传播足球文化,以幼儿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足球文化启蒙,让他们充分感受足球文化的魅力。另外,可以在幼儿园的文化展览墙、教室的宣传栏等地方充分介绍足球,让足球文化渗入幼儿的日常学习生活中,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足球文化的熏陶,并在不知不觉中对足球产生兴趣。
2.幼儿足球兴趣启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开展幼儿足球课程,第一步应该首先培养幼儿对足球的兴趣。在这一时期,幼儿有极强的模仿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在幼儿面前踢足球,以及讲述自己在踢足球过程中收获的乐趣等方式,给予幼儿一定的刺激,让他们产生内驱力,主动学习踢足球。另外,我们还可以改变客观条件,例如,利用不断变换足球的玩耍形式、改变活动场所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幼儿对足球活动的兴趣。
在幼儿对足球有一定的兴趣后,就可以逐步建立起常态的足球教学活动。不过,由于幼儿对一项事物的兴趣并不是很稳定,且不持久,意志也较为薄弱,所以,日常的足球课程建议采用游戏化课程,在游戏中提高幼儿踢足球的能力,在遇到适合的课堂氛围时进行适度的技术练习,而不是一味强调力量和技术的培养。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设置一整套的小班、中班、大班游戏化足球课程。小班幼儿应以动画足球课程为主,以培养幼儿对足球的兴趣为主,而在足球游戏活动中以摸一摸、踢一踢足球等简单、有趣的动作练习为主。中班幼儿的身体素质有所提高,他们的各项身体器官的发育较小班有所增强,所以以锻炼他们的下肢运动能力为主,让他们得到适度的运动。大班的幼儿在肌肉系统和神经系统上都更加完善,身体也更加协调,所以这时可以以培养他们的足球技能为主,让他们在踢足球的实践中感受足球的魅力。
1.开展趣味性足球游戏课程
对幼儿的教学仍然要以游戏为主,通过游戏和娱乐的方式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用更形象的方式帮助他们成长。幼儿园可以通过开展常态化的足球游戏课程,以游戏的趣味性、丰富性来激发幼儿对足球的学习兴趣。在每天的课间户外锻炼中以及体育活动中,可以在教师的监督下,让幼儿自由地接触足球,用他们自己的方式玩球,熟悉足球。另外,小班可以按照每周2~3次的频率开展游戏化足球课程;中班和大班可以以提高幼儿足球技能为目的,每周1次户外足球课程,每月1次以足球为主题的小活动。教师尽可能准备充足的奖品,给幼儿以达成目标就能得到奖励的正向刺激,让幼儿在参与足球运动的同时学会享受这项运动。
2.探索层次化游戏策略
对孩子的整个成长阶段来说,幼儿时期的成长变化相对更快。所以,游戏化足球课程设置可以根据幼儿不同年龄段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游戏活动,让课程设置更符合幼儿当前阶段的身体发展。小班的孩子从众心理比较强烈,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特点,开展一些简单的足球游戏课程,让幼儿对足球游戏有初步认识,比如,组织幼儿比赛,看谁能把足球踢得更高一些。而对中班的幼儿来说,他们的身体与智力都比小班的幼儿发育得更成熟一些,也有了一些小班时期的足球课程经验,他们对足球相对更熟悉一些,所以可以给这个阶段的幼儿设置一些更有难度的游戏活动,比如,模拟足球比赛,让幼儿扮演他们自己喜欢的足球场上的角色,调动他们参与游戏的积极性。
3.构建多样化的足球游戏平台
丰富多样的游戏形式更能提高幼儿对足球课程的兴趣度。教师不仅可以在校内独自开展足球游戏活动,更可以邀请家长参与进来。同时,可以根据足球运动给幼儿带来的不同益处,分别设置不同的游戏化课程。比如,通过足球运动可以增加幼儿的体育运动时间,有利于身体健康,从而设计专门针对幼儿四肢训练的游戏;足球运动还能培养幼儿团结友爱和集体意识,可以设置趣味足球小组比赛,让他们在游戏过程中感受到团队带来的幸福感。对幼儿来说,朗朗上口的儿歌和口号也可以帮助他们体会足球游戏带来的乐趣。但在游戏化足球课程中,也要考虑到幼儿的体能状况,不要过度训练,以适当运动、快乐足球为最终目标。
1.鼓励家长参与,推动足球活动向生活渗透
对幼儿的生活和学习来说,家长既扮演着孩子启蒙者的角色,同时也是孩子最重要的陪伴者。因此,如果在幼儿游戏化足球课程中,有了家长的参与,教育效果将会事半功倍。一方面,家长参与校园课程可以充分了解到幼儿足球游戏的规则,便于平时跟孩子更好地游戏,让足球游戏深入日常生活。另一方面,家长参与课程教学活动,能通过活动的互动增进家长与幼儿之间的感情。从心理感受上来说,家长的陪伴也能带给孩子更多的安全感,让孩子放松身心,全身心地投入游戏中。幼儿园应与家长深入交流,让家长充分认识到他们参与足球游戏课程中对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在开展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实际需要邀请家长参与进来。同时,幼儿园还可以定期举办一些以家庭为单位的足球游戏活动,开展亲子游戏,为游戏中获得胜利的家庭颁发集体奖,增强幼儿的凝聚力。
2.加强融合,促进幼儿园与小学的有效衔接
在幼小衔接的过渡阶段,科学的游戏化足球课程设置能帮助幼儿更好地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提高小学教育质量。幼儿园和小学应做好双向的幼小衔接准备工作。就现阶段来说,幼小衔接过程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是只有幼儿园单方面重视衔接工作。
很多幼儿园都专门向即将步入小学阶段的幼儿提供了充足的课程衔接准备。以游戏化足球课程为例,开设这门学科的最终目的就是帮助幼儿在步入小学前,增强身体素质,让幼儿感受到新课程的乐趣。与此同时,让他们学会在集体活动中感受团结的力量,增强凝聚力。但很多小学却并没有做好过渡阶段的教育准备工作,也并不重视幼小衔接教育,最终导致幼小衔接工作的中断。小学同样可以在学科设置中开设游戏化足球课程,让幼儿有机会继续坚持这项体育运动,从而更好地适应小学学习生活。也有部分小学虽然开设了足球课程,但却与幼儿园阶段的足球课程设置完全脱节,更谈不上“衔接”和“融合”。其实,幼儿园与小学可以相互交流,相互联合教学,开设游戏化足球课程。比如,让小学的体育教师来到幼儿园,带领幼儿开展足球游戏;或者小学初级阶段的孩子跟即将进入小学的幼儿共同举办足球联欢会等。在这个过程中,帮助幼儿更好地与小学阶段的孩子交流和学习。总体来说,幼儿园与小学要重视双向的衔接工作,找准定位,积极促进双向融合。让幼儿游戏化足球课程的设置真正帮助幼儿顺利过渡到小学阶段,发挥此项课程的真正价值与意义。
综上所述,通过文化熏陶、兴趣引导,在幼儿对足球具备了一定的兴趣的基础上,设置多样化、游戏化的足球课程,并联动小学、家长的积极配合和参与,可以在整体上促进幼儿游戏化足球课程的顺利开展的同时,让幼儿更好地适应小学学习和生活,达到幼小衔接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