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菱花
“文”是指文章的形式和语言,“道”是指文章的思想和内容。“文道统一”不仅体现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而且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琵琶行》是中唐大诗人白居易的感伤诗的代表作之一。白居易因“越职言事”而被贬江州,遭遇人生重大挫折的他,失意之时偶遇知音“琵琶女”。他以精彩的文笔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琵琶女演奏技艺的高超,同时将琵琶女的自述身世和自身遭际联系起来,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动人之叹。一位封建士大夫,能将一个沦落天涯的歌伎作为知己调,实属难得。其中所表现出的对女性命运的关切同情和对自身遭际的感伤失意相互映衬,表达了丰富动人的思想情感。笔者在教学中,以对“文”的把握为基础,在欣赏诗歌语言之美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逐步探究“道”的层面,知人论世,深入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
1.妙用导入,进入文本情境
《琵琶行》与一个地方密切相关——江西九江。而笔者恰好在几年前去过九江,并趁此机会拍摄了一些和白居易与琵琶女知音相遇有关的历史遗迹。因此,这一课我选择了一张在九江烟水亭旁拍摄的楹联照片导入。对联的内容是:“那堪吟白傅诗,琵琶人老,枫荻秋深,叹几个迁谪飘零,相逢处,且休说故里繁华他乡沦落;此便是邯郸道,午梦初醒,黄梁久熟,觉毕生功名富贵,霎时间,都付与微茫烟水缥缈江波。”触景生情,感慨系之,配合着课件里的照片展示,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语:“几年前,我去了江西九江。站在浔阳江头,面对浩渺江水,心头最先涌现的是一千多年以前的那一场令人感动的知音邂逅。在江边的烟水亭,我看到了这样一副长联,上联所写的,正是这场邂逅的主角——白居易和琵琶女。”这样的导入,既有直观的图片,又有笔者个人的真实感受,所以在课堂开始就成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而在对联的解读方面,我侧重引导学生去关注人物处境,由“人老”“迁谪飘零”“故里繁华他乡沦落”等带出本诗的创作背景,并提示他们初步感知文本的情感基调。从“道”的角度切入,引导学生自然地走进文本。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是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也是文化的体验者和创造者,教师不能只是作为旁观者去指导学生学习和体验,也要自己亲身参与,平时的阅读学习、生活阅历都是丰富的教学资源,有温度有情感的个人阅历分享远比照本宣科的表达更能打动学生,更有助于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2.文道结合,激活文本研读
《琵琶行》的音乐描写部分,历来教学是以“文”为重的,教师多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作者描绘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艺上,去分析描摹音乐所运用的手法。这样只着眼于“技法”的分析,虽然抓重点求高效,但也常常使得学生疏于调动情感体验,缺少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因此,笔者在这一部分的处理上,将其中的“道”——思想情感作为一条线索,通过点拨法引导学生将音乐部分顺此梳理,这样能让文本研读活起来,因为有情感的参与而变得生动有趣起来。从“转轴拨弦三两声”至“说尽心中无限事”为前奏曲,从“轻拢慢捻抹复挑”至“大珠小珠落玉盘”为欢乐曲,从“间关莺语花底滑”至“此时无声胜有声”为抑郁曲,从“银瓶乍破水浆迸”至“四弦一声如裂帛”为悲愤曲。乐曲的节奏情感变化恰好暗合后文琵琶女的自述身世部分,少年成名红极一时的欢乐,年长色衰委身商贾的抑郁,而今憔悴流落江湖的悲愤,前后呼应,令人称绝。
以“道”为导引去鉴赏“文”的美妙,将对音乐描绘的鉴赏和对情感抒发的体验结合起来,这既符合诗中所说的琵琶女以乐声诉心事——“似诉平生不得志”“说尽心中无限事”,又能与后文自述身世的部分联系起来,找到“乐”与“事”两者的内在联系,以“情”为引线将两部分勾连起来,更能体会到琵琶乐声的精彩动人。
“文”是“道”的载体,思想情感的抒发是建立在文章的形式和语言上的。《琵琶行》为歌行体叙事长诗,句式整齐,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极富韵律美。语言生动形象,尤其是描摹乐声的部分,采用了多样的艺术手法,文辞优美,富有感染力。因此,在课堂中引导学生通过诵读、品读、研读、美读等多种方式来鉴赏文本的文辞之美,这是探究“道”的前提和基础。
《新课标》要求语文学科要发展思辨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学生在充分读“文”的基础上,联系对比琵琶女和白居易的身世,很容易发现二人的不少“相似性”——均来自京都、才华横溢、天涯漂泊、内心抑郁,等等,但这些点是文本比较明显呈现出来的“相似性”,为了促进学生思维,我会点拨学生做更深入的探究。通过补充资料展示白居易的人生经历,尤其是他青少年时期致力苦学的经历——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以至于口舌成疮,手肘成胝。既“壮而肤革不丰盈,未老而齿发早衰白”,以及年长成名后的官场沉浮——“长安居,大不易”、越职言事、被贬江州等,再结合琵琶女自述的段落,寻找两人更多的“相似性”。
课堂不应是教师的一言堂,而是师生互动生成的鲜活课堂。因此,我鼓励学生对琵琶女家庭出身、少年学艺和年长沦落等方面展开大胆而合理的想象,分小组写出琵琶女年少时“教坊学艺”“初次登台”“长安成名”以及年长时“门前冷落”“出嫁前夜”“独守空船”等场景再现的短文片段,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训练其语言表达能力,也可以促使他们进一步发现二人更多的相似之处——少年时,两人有相似的贫寒出身和苦学经历;中年时,琵琶女因年长色衰而离京,白居易因仕途遇挫而离京。因此,天涯漂泊的两人必然会有“长安居,大不易”即人生道路艰难的共鸣,这也让“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对学生而言不再是浮于表面的一句感叹,不仅是诗人与琵琶女,也是读者与他们二人的深切共鸣。在引导学生深入把握两人情感共鸣的基础上,增加延伸阅读——白居易《夜闻歌者》 :
夜泊鹦鹉洲,江月秋澄澈。邻船有歌者,发词堪愁绝。
歌罢继以泣,泣声通复咽。寻声见其人,有妇颜如雪。
独倚帆樯立,娉婷十七八。夜泪如真珠,双双堕明月。
借问谁家妇,歌泣何凄切。一问一沾襟,低眉终不说。
此诗创作于诗人被贬九江之后前往赴任的途中,和《琵琶行》创作时期基本相同。提示学生以刚用到的《琵琶行》的鉴赏方法去赏析,找出两首诗在人物形象、思想情感、艺术手法等方面的异同。通过这两首作品的比较阅读,启发学生深入思考白居易塑造这些女性形象的价值与意义,从而更好地去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体会一个封建士大夫关切女性命运、将她们引为同调的难能可贵的精神,理解诗人借他人遭遇来抒发自己人生感慨的诗歌表达方法。
在教学中,对“道”的深入探究,始终建立在对“文”把握的基础上。文道统一,才能真正实现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才能将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