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佳婷
(湖南农业大学,湖南 长沙 410128)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肩负着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使命,具有思想引领、价值导引、感染激励、转化认同等多重功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特别是注重“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在信息网络时代,新媒体是话语传播的重要主体和媒介,是话语得以实现的重要平台和载体。加强对自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研究,结合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传播现状,剖析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困境,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有效提升路径,对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话语是其基本的教育载体。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发展是随着历史的进程逐渐演变的,它是一个能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增益进步的动态系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不仅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输出、输入的效能,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实现程度,同时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它客观要求我们在不断变化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与时俱进,掌握最前沿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而且运用最前沿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加以解释和宣传。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活动过程是一个二维互动或者多维互动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直接影响着传播的效果。
每个时代都有反映这一时代的话语体系,目前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很难走近“00 后”大学生的生活,归根结底,没能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建构有效的话语体系,抓住大学生的眼耳口心,传播效度大打折扣。新时代的“00 后”大学生,受成长环境、社会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具有自身独特的话语体系。结构多样,随意性较大,任意字母或符号都能表达一种或多种意义,具有不规范性。在自媒体已进入大众化应用的当代,它的最大特征就是赋予公众更多的表达权,自媒体的勃兴促使教育话语权发生了迁移。自媒体之“自”在于其工具载体的私有性、个人性和便携性,其风格特点更贴近日常生活,满足了大学生追求自我的喜好和话语权威,让他们在追求独立人格的同时,更加自由地追求个人价值和存在感。以往的主流意识形态强,明确彰显政治性,用于严肃规范的话语体系,与网络媒体的贴近生活、趣味性强、易于接受的自媒体话语反差强烈,极易使得受教育者产生逆反心理,就难以达到“入脑”“入心”的效果。也正是这些差异的存在,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传播效果的实现程度。
自媒体环境下,受教育者具有更平等的话语权、更普遍的参与程度、更快捷的传播速度等特点。一方面,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依靠权威进行话语输出很难被受教育者真心认同和接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在自媒体环境的冲击下,存在话语交往方式失当、话语语境滞后等问题,要么照搬马列经典,要么照抄讲话精神和政策文件,存在套路化、模板化现象。另一方面,自媒体条件下,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带来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道德准则甚至思想解读都存在着各种隐患,其传播世俗、娱乐、休闲、拜金、仇富、享乐等思想表现出来的内容碎片化、内涵浅层化、传输模式的社群化,极大地冲击了以客观和理性主导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流意识形态。大学生通过自媒体表达出不同的思想观念、政治立场、利益诉求,他们自觉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指导、固化自己在自媒体平台上的话语生产和传播的能力仍有待提高。虽然话语空间拓展,价值导向多元化,但是对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和信仰逐渐减弱,更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话语体系丧失了兴趣,从而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出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沟通过程“断裂”、语境“缺场”、结构“坍塌”等“症候”。正是这些特点,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在发展中面临着新的挑战。
话语体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关系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针对性、实效性。在自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面临话语内容“曲高和寡”、话语方式“自言自语”、话语关系“话不投机”、话语场域“人去楼空”困境。教育者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要传播者,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的有目的、有层次、有规律的选择是实现教育者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效度的重要体现。随着知识的丰富和经验的积累,思想政治教育者观察和分析越发敏锐和透彻,处于知识逐渐“增长”的模式。其本身长期的教育思维模式与教育习惯,形成一定意义上较为抽象、较为学术的话语内容,只有具备一定知识层次的人才能深入领会。而处于刚入学受教育者是知识储备“不足”模式,而且长期受“快餐式”网络生活的熏陶。这是两种话语场域中形成的不同话语,网络话语通俗大众,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学术抽象。大学生作为自媒体主要用户群,难以适应教育者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模式和知识积累,两者的话语体系有着较大差异。在自媒体环境下呈现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共识域”的缺乏,未能达到符号共享和意义共享,导致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兴趣不大、冷漠以至抵触,所以引起话语“断层”,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被边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出现认同危机,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所以会影响传播效度。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创新发展,是一个扬弃和创造的过程。适应思想政治教育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的趋势,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需要进行解构与建构。正是因为新的境遇,也更加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主体在实践活动中要采取新对策,使用新方法,才能占领新阵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要打破常规,在现有研究成果基础上,针对话语代际差异,以提升教育受众的可接受性为目的,解构与现在“00 后”大学生不相适应的旧的话语体系,打破传统的单向的话语表达方式。即从思想政治话语系统遭遇的话语困境出发,着力剖析话语冲突的逆向动员效能,盘活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范式,结合师生价值观变迁特征,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转换的表层、内层、深层等基础进行解构。
话语系统也是一个历史的、发展的概念,会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不断“进化”。重塑这一体系,要审视在新的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面临的现实问题和大学生的实践需要。因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层次性针对不同教育者群体,他们有着不一样的年龄、生活背景、知识阅历,他们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接受的面是不一样的,也存在“代际差异”,那么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层次性就要求教育者在话语建构上也要针对性。所以,也要随着教育者的变化而不断地发展和深化话语,建构符合大学生话语特点的、针对不同教育者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利用新话语产生新的效果,更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与阐释方式,以增进传受双方相互理解、相互肯定和相互认同,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掌握信息传播规律,建构一种互动的、平等的、开放的模式。教育者层面要更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理念,努力改造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提高话语质量。结合自媒体的特点,聚焦于大学生在价值选择、成长发展和学业规划等方面的焦点、难点、热点问题,提供贴近学生实际特点和需求的话语内容,切实增强话语黏性,发挥其整合与教化功能,实现课堂式话语向网络式话语的融通转化,激发话语活力,提高话语说服力,真正做到与受教育者在同一个语境下进行交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建构在使思想政治理论转换为人的思想道德品质过程中所具有的影响力和溯及力。做到既关注现实、直面问题,又坚持立场、不失方向,切实增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的接受度和认同度。
综上所述,在自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话语形式,其与一般话语相比较,除了具备教育的功能外,还具有通过阐述和宣传实现人们对某种价值的认同与信仰的追求的功能,即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建构功能。解构原有积累的不适应时代发展实际的话语体系,转变旧思维、创造更多符合新形势需求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在自媒体环境下,要培养一批“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强军,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话语自觉、话语生态优化、对话性空间创设、话语媒介融合与转型等途径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有效性,从而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针对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