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主要任务研究

2022-03-17 09:42李娉婷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育人思政专业

李娉婷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大连开放大学),辽宁 大连 116000 )

前言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教育形式,在经济发展中发挥重大作用。近些年来,高等职业院校一直致力于培养并为社会输送具有工匠精神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按照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要求,通过对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印发的《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以及教育部印发的《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等文件的研究,文章结合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特点,在相关文件和政策的指导下,研究了新时代下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通过明确任务从而制定相应革新计划,解决课程和教学改革实施中的瓶颈,创新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的高职职业教学模式。

1 注重思政教育在教学改革中的定位

1.1 坚持德技双修,构建高职教育“三全育人”格局

为达到全课程思政育人的耦合效应,高等职业院校应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的体制机制,按照价值引领、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播的总体要求,以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高等职业教育核心,大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在思政教学改革中,要以教学学院为单位,深入挖掘各门课程的思政元素,完善育人机制,优化评价体系,充分明确并履行专业、课程和教师思政育人责任,将思政工作切实地贯穿于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全过程中,以此来构建目标清晰、内容健全、标准完善、运行有效、保障有力和成果显著的思政教学培养体系,并致力于在2025年达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三全育人”新格局。

1.2 深化思政课革新,打造课程思政“金课”品牌

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高〔2020〕3号)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改革重点内容应围绕课程标准建立、课程内容融合、课程方法创新和课程设置评价四个方面来展开。

(1)课程标准建立。深入分析专业课程特点和性质,结合思政元素,完善思政课程标准,在教学过程中增设课程思政环节,并将课程思政目标体现在教学效果评价体系中,形成具有思政特色的课程教案和教学文档。

(2)课程内容融合。要结合各专业课程特点,深入挖掘专业内在蕴含的思政元素,将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结合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来建立有效联系,通过师资、教材、教法、思路、机制和环境创优,着力提升思政课的铸魂育人作用。课程思政建设要以打造思政课程、专业课程、通识课程三位一体的“课程思政”教育体系为重点,以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协同联动的育人作用为依托,全面开启课程思政建设。

(3)课程方法创新。思政课程的教学改革离不开对多元化教学手段的探索。即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应依托传统课程和新媒体平台,将“以理施教”、“以情优教”、“以学促教”相融合,通过线上线下情景化授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融入到思政教学中,让思政课程“有意义”且“有意思”。

(4)课程设置评价。对思政课程的评价体系中应明确融入“思政元素”的相关评价指标。即通过革新思政课程考核方式,明确引入思政元素的考核评价标准。教师对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参与程度应作为其年度考核、职称评定、评优奖励的重要标准,以此激励机制引导教师积极投身于课程思政的伟大实践。

2 强化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过程管理

2.1 优化专业结构,推进专业认证

专业预警、准入和退出的动态调整机制的建立是高等职业教育过程管理的重中之重。落实专业预警制度,要将各专业录取率、毕业生就业率、办学条件、社会因素等情况与专业的招生计划建立联系。加快职业教育“双高”、“特高”计划建设步伐是和国家发展战略要求紧密相连的。因此,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过程改革应立足于现有的社会经济形势,加大专业结构调整改造力度,调优专业结构布局,做强做大传统优势专业和具有发展潜力的特色专业,形成结构合理、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体系和专业群。

全面加快推进特色教育专业认证。坚持全面启动与分步推进、优先投入与条件保障、目标约束与绩效激励三大原则,加快推进专业认证工作,对通过认证的专业给予适当奖励。

2.2 加强课程设置,打造代表性课程

首先,将课程建设的顶层设计放在首位,要不断提升专业课程建设的系统性、持续性,结合社会实际需要,加强相关课程内容的前沿性和时代性,要创新性地将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成果融入高职课程,开创性地开设跨学科、跨专业新兴交叉课程,培养高技能人才。其次,注重高职课堂教学管理,提升专业课程内涵,相关课程开展评估工作,以培养目标和毕业标准为依据反向作用于专业课程体系,不断优化教学内容,科学设置课程学分,坚决杜绝因人设课。最后,要加强课程教学团队建设,坚持课程负责人制度,每个专业都要创建自己的代表性课程品牌,形成品牌联动效应,打出创新课程组合拳。

2.3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面授学习质量

全面加快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贯彻落实以学生为中心、成果为导向的教学理念,打造一批可推广的、具有示范作用的课程课堂教学,以课堂的特色教学推动品牌课程建设,并对课堂教学改革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奖励。

建立健全多元化评价体系机制。深化考试方法改革,将学习过程中的考核成绩占总成绩比重加大,着重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并建立能力与知识考核并重的多元化学业考核评价体系,形成一个兼具学生学习监测、评估与反馈的有机闭环机制,以此来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2.4 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强化实践教学内涵建设

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为导向,以“工学结合”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切入点,强化实践教学内涵建设。整合资源完善多层次实验教学体系,建设虚拟仿真资源,优化教学内容,提升综合性、开创性和设计性实验教学项目比例,优选生产一线和创新实践课题作为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构建实验室与设备共享机制,推进实验室开放,为学生从事专业实践、课题研究、创新创业实践等活动服务。健全职教生学业导师制度,专业教师至少承担一项实践教学指导任务,鼓励企业一线科研人员和工程师担任毕业设计(论文)校外导师。以“产学结合”为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加强实践教育基地、实验教学实验中心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项目)建设,新增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毕业要求相适应的产学研一体化实训培训基地。以科技服务为引领,加速学校和高新技术企业、科研院所以及地方政府的合作,共同推进“产学研”的一体化实践教育基地。

3 打造教师梯队建设,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3.1 搭建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工程,促使教师能力全方位升级

第一,要优化教师培训制度。新入职教师岗前培训要抓好,完善青年教师专业教学能力和教学技能培训提升方案,落实青年教师助课和教师企业实践制度,教师教学理念要立足于社会发展实际而不断更新,教师要掌握高效的教育科学技术和教学技能,不断提升教师在教学组织与实施、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方面的综合能力。

第二,要完善教学竞赛制度。优化教师教学大赛、教育信息化大赛、教师专业综合能力竞赛等教学竞赛机制,增加赛后专家指导交流和获奖教师经验交流、作品展示等环节,全员以赛促练,提升教师教学能力,营造寓教于乐的教学氛围和文化。

第三,要加强教学改革研究和交流。定期进行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鼓励教师积极在课程建设、专业建设、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材建设、信息化与教学深度融合、质量监控等方面开展研究,提高教学研究与改革能力。促进集体教研活动规范化、制度化,对人才培养、课程建设、课堂教学等方面进行交流研讨,积极推广教师的教学改革实践经验和成果,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持续提高。

第四,加强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注重教学名师培养,建立教学名师培养人才库,分析每位教师的优势和不足,有针对性地进行打造;每年遴选一批校级教学名师。加大教学团队、教研室建设,建立优秀教学团队、优秀教研室评选机制,选出一批校级优秀教学团队和优秀教研室,提升示范辐射作用。

3.2 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建立有效教师考核机制

坚持师德师风是高校教师评价的第一标准。要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师德表现应作为教师资格认定、年度考核、职称评聘、评优奖励的首要标准,要坚持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和长效化。此外,要健全教师表彰制度,发挥榜样作用。根据高职院校教师行为准则,规划出有关师德失范行为的警示准则,若有教师出现严重师德师风问题,应立刻调离教师队伍。继续对教师恪守职业道德、履行岗位职责、潜心教书育人和廉洁从教等方面作出具体要求。坚持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所有教师培训的第一课,落实师德师风建设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完善师德考核评价体系,坚持在教师岗位聘任、年度和聘期考核、职称评审、评奖评优、选拔培养进修中师德师风“一票否决”。

完善高职院校职称评审体系,深化职称评审制度改革。修订评审条件、优化评审程序。坚持分类别、分层次评审制度,完善认定评审、破格评审通道。完善“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应着重突出教师实践技能水平和专业教学能力,畅通“双师型”教师职称晋升渠道。

3.3 完善教师培养体系,加强教学质量监控

完善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自我评估体系。开展二级学院教学评估和专业评估,对部分专业进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完善课程评估、教师评学、学生评教和教学督导制度,深入开展学生满意度调查、毕业生跟踪调查和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促进自我评估对学校优化专业结构、加强专业建设、深化教学改革、优化配置教学资源和提升教学质量的推动作用。

强化教学质量持续改进。提高职能部门、二级学院和教师对质量持续改进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明确各部门在质量改进工作中的责任,制定质量改进的奖惩制度。完善教学质量持续改进监督机制,加强对质量改进工作的监督和考核力度,对整改措施和整改效果持续跟踪评价,保证“检查-反馈-整改-再检查评价”的闭环系统运行的有效性,保障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4 总结

综上所述,文章以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的相关文件为指导,将高职改革的主要任务进行科学分解,提出了相应的改革策略,旨在能够完善课程建设和实施的高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相关质量标准,切实为高职院校的课程教学改革工作提供具有实操性的参考。

猜你喜欢
育人思政专业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