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 平 ,吴 双,许彩霞
(1.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人事处,辽宁 大连 116052;2.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管理学院,辽宁 大连 116052;3.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管理学院,辽宁 大连 116052)
“双师双能型”教师作为应用型本科高校的重点培养力量,极大丰富了教师分类聘用与评价的外延与内涵,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教育基地,打造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是实现民办本科高校向内涵式发展的必由之路。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民办本科高校的基础还相对薄弱,无论是科研氛围、科研要求、队伍稳定性上都很难与研究型、教学科研型公立大学相提并论。如何突破民办本科高校在教师培养路径上的瓶颈,“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的培养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2]。
当前,民办本科大学教师队伍分类管理体系还处于探索发展阶段,作为教师分类管理的一类分支,“双师双能型”教师评价体系的制度支撑还很单薄,尚未形成自成体系的“双师双能型”教师评价机制,评价过程依然依赖于传统的普通本科高校的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及职称评审制度,“双师双能型”教师所独具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应用科技研发能力还没有凸显出来。
尽管我国“双师双能型”教师的概念已提出多年,但至今为止仍未有明确统一的评价标准,从现行情况看,大体划分为三类,一类是“双师双能型”教师任职条件要满足教师、工程师等双重资格兼备,这种划分对“双师双能型”教师提出了一些硬性条件要求,但对于教师的具体能力素质却很难开展相应评价。鉴于此,很多民办本科高校根据院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符合本校特色的校本标准,但整体情况依然是定性评价大于定量评价,缺乏可量化的评价指标。此外,也有一些对于“双师双能型”教师在学术等级上的划分。但总体上来说,对于“双师双能型”教师所特有的专业实践技能均未作出清晰的界定,民办高校教师不同于其他公立高校教师的形象特质还未真正建构起来[3],分类标准不健全,流程差异化程度不足,评价体系尚未形成闭环管理。
在评价考核的实际操作中,有些民办本科高校为了提升教学质量,过分依赖科研考核成果,将科研工作量,包括发表论文、获得课题和出版学术专著的数量作为评价考核教师水平的关键因素。科研工作量在高校教师职称晋升和绩效分配中的比重逐渐上升,导致部分民办高校出现了重学术理论轻实践应用的现象。但从实际办学角度出发,民办高校在科研环境上本身就很难满足科研上的要求,造成了“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的断层,大部分教师将发论文、申请课题作为追求职称晋升的主题,而对课题的质量,尤其是横向课题的研究及成果转化重视度不够,流于形式,很难真正产出服务地方经济的有效成果。这种盲目追求科研质量及唯职称论的校园文化,由于功利性过强,很难促进教师队伍的成长,对于“双师双能型”教师的职业发展极其不利。
目前很多民办高校将教师评价考核结果看得过重,而在评价的过程中控制相对较弱,对“双师双能型”教师是否在教学科研工作中发挥真正的实践指导作用,启发学生积极参与到课程实践中开展创新性学习都缺乏及时有效的跟进与评价。评价过程的跟进不足,未能真正考核到“双师双能型”教师的教学作用。
据调查,目前我国民办高校“双师双能型”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偏低,距优秀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很多民办高校只是在形式上向应用型转变,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认识还不够深入,教学理念尚未转变,理论高于实践,重科研而轻技能,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起到关键作用的“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还没有做好清晰的规划与定位,评价指标的设计还不够全面科学,对于 “双师双能型”教师的打造还未形成清晰系统的认知。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民办本科高校“双师双能型”教师力量薄弱,究其原因在于引进人才的观念意识还未完全转变,很多民办高校依然将专业理论知识水平作为人才考核的主要指标,人才引进的主要渠道来自于研究型大学毕业的博士或者硕士,这些教师大多也是刚刚离开校园,缺乏相应的实践工作经验,很难契合社会现实给学生带来真正实战训练和指导。相较于民办学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存在不匹配的现象。另一方面,“双师双能型”教师则主要来自企业或行业,这些来自企业或行业精英,虽然在专业技能指导上能够满足要求,但是由于学历或职称等原因,很难满足高校对于教师引进或聘任的要求,或者由于自身原因不愿意全职从事教师工作,这就直接导致了这部分人员往往都是企业兼职的形式以外聘教师的身份客座授课,教学的稳定性及连续性容易遭到破坏,很难真正发挥教育教学的作用,对于“双师双能型”教师的长远发展不利[4]。
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正处于学校发展的探索期,尤其近几年民办本科高校发展速度较快,既要在理论深度上高于高职院校,又要区别于科研型本科学校,这就对民办本科高校提出了更艰巨的挑战,但是目前“双师双能型”教师在政策导向上还正处于探索和完善阶段,很多配套政策还在制定阶段,包括与“双师双能型”教师分类管理相关的激励制度、考核制度、薪资待遇等;在职称评聘方面依然将科研、论文视为最重要的评价因素,政策倾向性不明显。这就直接削弱了高校教师对 “双师双能型”角色转变的积极性,队伍建设进展缓慢。
一是分层分类界定。“双师双能型”教师在原有的“初级→中级→高级”分层递进的基础上,提出层次化、阶梯式的严格准入标准。其中,初级是“双师双能型”教师的基本要求,除满足学历要求、具备助理级职称外至少要具有一年企业或行业相关实践经验;中级是较为成熟的“双师双能型”教师,除满足学历要求、具备中级职称外至少要具备五年企业或行业相关实践经验;高级是“双师双能型”教师的最高标准,除满足学历要求、具备高级职称外至少要具备十年企业或行业相关实践经验,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研究,能够解决关键性技术或管理问题,具有一定的行业地位和影响力。此外,也可以按实践来作分类,将“双师双能型”教师分为理论为主型、实践为主型以及理论+实践型[5]。
二是将“双师双能型”教师评价分为五个一级考核指标。分别包括任职要求、思想政治表现、理论教学工作、实践实训工作以及科研能力考核。其中,任职要求是“双师双能型”教师引进的硬性基础条件;思想政治表现包含政治素质、职业道德与品行规范;理论教学工作则考察课堂教学的质量及完成情况;实践实训工作则作为考核评价重点,主要考核创业创新实践项目、双师双能教师培训、专业实践指导等;而教师的科研能力评价则既要包含相关课题及论文,同时注重横向科研课题的数量与质量。一级考核指标采取定性与定量描述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指标权重的侧重不同体现“双师双能型”教师评价的专业性。
三是在二级指标的设计上根据“双师双能型”教师特点,广泛采纳多元主体的建议及意见。利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优势,科学引入外部评估机构,包括政府、企业和社会同行等相关咨询机构的意见及建议。在“双师双能”教师评价的过程中,一方面邀请政府、企业等人员作为评聘组成员,更有针对性的提出“双师双能型”教师的标准及要求;另一方面也要及时将评价标准在校内公布,为学校老师及学生提供反馈的渠道及平台,确保评价标准的客观与公正。
四是根据不同专业特点设置三级指标。三级指标的设定要结合专业特点而有所侧重,比如管理类“双师双能型”教师要在专业理论讲授中设置教师对于专业新思维新模式的解读能力,将自己对于新理念的理解传授给学生。而工程技术类则需要及时掌握专业新技术、新原理,并对本专业的应用技术理论和实践有深入研究。其次,在专业实践能力评价中,管理类教师要侧重对于专业实操技能的指导,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管理思维和服务意识。工程技术类则要指导专业学生实习实训,从实际出发提出本专业发展规划。
一是规范评价流程。每年开展一次“双师双能型”教师考评认定工作:首先,符合基本条件的教师进行“双师双能型”教师申报,由评聘委员会开展资格审核,认定参评资格。其次,组织审核通过的教师开展评审工作,分别从任职资格、政治思想表现、理论教学工作、实践实训工作以及科研能力考核进行评价。对于通过审核的教师颁发对应等级的“双师双能型”教师资格证书,并每年进行一次复审,如果复审仍旧没有通过,则会被降级或者取消“双师双能型”教师资格[6]。
二是科学引入外部评估和院系评价机制。民办高校教师分类评价应改变原有的校行政机构占绝对主导权的局面,逐步将权力和管理重心下放至二级学院,以院系为主体开展考核评价,充分发挥二级学院的自主性,二级学院从学院建设角度出发,根据“双师双能型”教师的专业及具体情况,制定分类评价细则;通过学校和学院两级学术委员会,开展“双师双能型”教师的评价考评工作。
三是建立教师分类评价的动态平衡机制。“双师双能型”教师评价是最能体现社会最新经济发展的动态前沿,因此评价标准要不断进行更新与调整,根据每年的调研结果修订“双师双能型”教师评价标准,尤其是在创新实践能力上,力求评价标准更加贴近地方经济实际情况,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大力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为“双师双能型”教师评价体系不断注入新的内涵及标准。
四是校企协同与双岗机制。由于民办本科高校定位的特殊性,为了扩宽教学理论的深度以及专业实践的深度,学校在借鉴国内外已有的认定标准的基础上,要不断扩展 “双师双能型”教师建设内涵,通过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等方式推进“双师双能型”教师的培养渠道,加大横向合作力度及政策倾斜,尝试打造“双师双能型师资培养特区”,分类建设特色示范区,打造教师、政府、企业等多位一体的组合型培养模式,促进高校教师尽快实现“双师双能型”的角色转换。首先,以校企合作为平台,促进学院与企业相关专业岗位人员不断开展技术合作与交流,从企业运营实际出发,制定符合本专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此外,鼓励教师到相关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在校企合作企业中,利用假期或者小学期实践时间,派驻优秀的“双师双能型”教师到企业工作一段时间,主要从事专业相关岗位工作,了解行业新方向,从专业角度为企业输入新的观点、技术或方法,推进实践教学所需,推进 “双师双能型”职业素质的提升。对“双师双能型”教师企业实践作出明确规定,如每年必须有1-2个月时间到相关企业从事项目的角色和开发任务以及目标等[7]。其次,明确作出“双师双能型”教师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实践与创新创业项目的任务要求。将教师指导学生创新创业方面的成果纳入到考核体系中,开发有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课程,打造一支能力强、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鼓励他们走上创新创业指导的讲台,带领学生共同创业。
五是以赛促教,打造应用型高技能师资队伍。技能竞赛是锻炼“双师双能型”教师实践能力的主要方式之一,将专业技能赛事活动常态化,分层分类实施“双师双能型”教师能力提升,组织教师积极参与各类竞赛,深入教学实践,通过项目教学以研促改,持续改进教育教学内容,鼓励“双师双能型”教师将比赛经验及要求内化为实践教学,体现在教学目标中,充分发挥竞赛对于民办应用型高校大学生职业能力素养的培养。适应行业发展新态势,不断扩大 “双师双能型”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引领和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挖掘比赛的教育教学功能和发展性效能,切实促进民办本科高校教学质量的提升。
首先,为“双师双能型”教师提供形式多样的专项奖励。包括增设各类奖教基金,奖励在创新实践指导、技能人才培养、横向科研项目中成果丰硕的教师,设立赴国(境)外应用技术大学进修的专项经费,同时设立教师参加社会实践经费。对于经评选为“省级或示范性教师实训基地”的,安排奖励经费,并在项目安排上给予扶持,参与技术研发和生产经营管理等,营造人人争当“双师双能型”教师的校园环境,稳定教师队伍。
其次,为“双师双能型”教师提供资源优先权。在职称评聘、进修研修、评优评奖、干部选拔任用等方面加大对“双师双能型”教师的支持力度,扩大支持规模,长期稳定支持“双师双能型”教师在创新实践指导、应用成果转化等项目经费保障。通过认证、培训、管理、实践一体化,为“双师双能”教师队伍建设保驾护航。
最后,加大“双师双能型”教师的话语权,树立学校与教师个人协同发展的意识,主动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同时,及时公布年度评价结果,将优秀的“双师双能型”教师树立为典型,在教师队伍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一是作为民办高校“双师双能型”教师,在职进修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如果仅凭过去的知识及经验,很难胜任日新月异的教育教学工作要求,必须不断地进修,且对于教师本身而言,职业生涯规划作用越来越重要。学校可根据评价的标准,由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将“双师双能型”教师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纳入到教师培训计划中,根据每一名教师自身发展的需求,设计短期及长期发展规划,包含定期走访企业、专业实践锻炼、考取各类职业资格证书等,通过发扬民办高校“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的优势,避免职业倦怠,促进教师个人发展与高校教育教学水平共同提升[8]。
二是注重考核评价的过程跟进与监控。在中期考核的过程中,及时发现“双师双能型”教师发展缓慢或偏离目标的问题,加以引导与调整,尤其是部分青年教师缺乏经验,可能对于职业发展还缺乏全面清晰的认知,有必要加强对于这类群体的专业系统的指导,提升工作的稳定性。
三是建立“双师双能型”教师与研究型教师、行业精英间的联动机制。打造教师企业实践基地与教师培训基地“双基地”模式培养“双师双能型”教师,通过与行业精英企业合作,分别以理论导师和实践导师的双重身份开展教育教学,推进产教融合,达成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通过双方联动机制的强化,在交流中不断丰富和扩宽“双师双能型”教师的视野,形成对自身职业身份的明晰定位和正确理解,充分发挥民办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健全教师分类体系,完善“双师双能”队伍建设的全链条式培养制度[9]。
“双师双能工程”是一项长期持续推进的工作,涉及民办本科高校教师分层分类管理的各个方面,包括制度建设、人员激励、资金投入等多维度体系保证,通过“双师双能型”教师的评价机制的逐渐完善与健全,确保民办本科高校教师职业发展的方向,彻底改变民办高校教师趋同化现象,打造一条特色鲜明的应用型人才办学之路。修正和深化“双师双能型”教师专业化评价体系,厚植“双师双能型”教师分层次打造,形成民办本科高校“双师双能型”教师独树一帜的身份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