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叶主任“治未病”思想在中风防治中的经验总结

2022-03-17 08:28王婷婷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后防治未病中风病

赵 艳,王婷婷

(1.镇江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老年病科,江苏 镇江 212000;2.泰州职业技术学院 医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

袁叶为镇江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主任医师,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老年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委员。袁叶主任医师对中风疾病治疗上,侧重从中医学“治未病”思想出发,《黄帝内经》“治未病”理论为根基,以“未病先防,见微知著、有病早治、即病防变、瘥后防复”理论为指导,阐述“治未病”理论在中风中的防治意义,为中医药防治中风提供治疗思路及理论依据。文章基于袁叶主任“治未病”思想在中风防治诊疗经验总结如下。

1 病因病机

我国古代医学家认为“中风”发病与风紧密相关。唐宋之前,对该病病因以“外风”立论,直至金元时期,以“内风”为主[1]。张仲景认识到中风病的发病原因与人体虚弱,外感风邪进入人体相关联。巢元方认为中风病发生原因与脾胃虚弱紧密相关,因脾胃虚弱导致气血生化不足,卫气不固,外风乘人体虚弱侵入,致使气血流动不畅,发为中风病。孙思邈认识到热会导致中风病发生,中风病发病基础为火热内扰,脏腑功能失调。故其指出:“凡中风多由热起”[2]。刘河间指出中风病由心火暴甚所致,并且认识到气血亏虚与中风病发生紧密相关。严用和认识到正气虚弱,外邪侵袭成为中风病发生因素之一,机体正气充足,外邪不能侵入人体,则疾病不能发生。李东垣学者认为,中风病发生根本原因为多种因素综合而成,外感风邪占主因,而本气自虚为次因,强调中风病为自身病变所致。朱丹溪认为痰湿为中风病发病关键所在。张介宾依据前人理论结合自身经验提出“中风非风”之说、“内伤积损”观点[3]。叶天士认为中风病病因为精血不足,因精血亏虚,肝火旺盛,则气随火为上逆,肝阳上亢并引起中风。沈金鳌认为多食肥甘厚味,或偏食日久,饥饱失宜致使中焦脾胃虚弱,故腐熟、运化功能降低,痰湿中生,久而不化,血脉运行不畅引起中风[4]。王清任首次提出中风病“气虚血瘀”理论,因元气不足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进而形成血瘀并引发中风病[5]。张锡纯从两方面对中风病病机理论论述,包括气运不足、气升太过,将中风病病机归纳为“气血随着肝风与肝阳并走于上”、“脑髓空”、“气血不足”。

2 中医“治未病”理论

中医学中“治未病”理论发展历史源远流长,“治未病”一词最早出现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圣人不治己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次之谓也。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如是说:“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室脾......”。强调疾病需提前预防,防病之传变。“治未病”理论在明清逐渐发展成熟,《温热经纬》中强调“先安未受邪之地。”经过历代医学家对中医“治未病”理论不断发展,保养形神、防治疾病理论体系并逐渐完善。袁叶主任认为中医学预防医学和中医临床医学相互融合发展产物为“治未病”理论,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同样为疾病发展三个阶段,包含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与瘥后防复[6]。未病先防是指未病之前,采取相应措施防范疾病,侧重点为早期预防;既病防变是指疾病已经发生,早期应当积极诊治,“先安未受邪之地”,阻断进一步传变。瘥后防复是指疾病愈后或稳定时期,扶助正气,防病复发加重[7]。

3 “治未病”在中风防治中的应用

3.1 未病先防脑中风常见危险因素为血压高、血糖高及血脂高等,基于中医治未病理论上防治脑中风具有重要意义。袁叶主任认为,中风发生有不可干预因素,如年龄、性别、遗传及种族、环境等,而可干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及心脏病等。中风未发病前,当患者存在先兆症状时,通过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机体锻炼、提高抗邪能力等措施避免邪气侵袭人体[8]。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控制血压、降低血脂及调控血糖等,高危因素人群加强早期筛查及风险评估,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最大程度降低中风发生。对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等患者,将血压、血脂控制在理想范围内,除饮食控制外,可配合生山楂、荷叶代茶饮降脂治疗,长期服用无毒副作用,适用于中老年患者。配合健康宣教、义诊、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干预,可起到未病先防作用[9]。中医学更侧重点“神、形、气”的养护,三者相互协调,优化生命健康状态。而“调神”作为养生保健第一法则,如书法、绘画、种花及旅游等,清净养神,达到精神、神志淡泊宁静的目的。配合膳食营养,防止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

3.2 既病防变《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载“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提到发病之后早期诊治重要性,一旦疾病发生,诊治遵循病情发展规律,了解疾病预后转归,结合患者特点辩证施治,进一步防范疾病进展及恶化。袁叶主任指出,中风已经发生,需早诊断、早治疗,分析疾病转变方向,发挥中医药优势,与现代医学结合并预先防治病变的脏腑,防止疾病进一步发展及转变,促使疾病向治愈方向发展。研究指出[10],当中风发病后30d 内,病死率维持在20%,幸存者1年后后遗症发生占比为50%以上,多数患者最终进展为血管性痴呆。中风急性期患者早期治疗作为改善预后重要依据,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控制病死率、致残率。中风发作时,骤然危重且变化迅速,轻者致残、重者丧命,疾病初期阶段正气尚足可抗邪时,配合有效治疗开展,进一步防范疾病加重[11]。中风急性期依据发病危险程度归为:中经络、中脏腑,基于辩证论治思维模式,以个体化精准治疗措施,如风痰阻络为涤痰息风、活血通络,选择化痰通络汤加减;肝阳上亢选择镇肝潜阳、通窍活络之法,选择天麻钩藤饮加减;痰热腑实者配合化痰清热通腑法,选择星蒌承气汤加减。依据病情需要加用中药制剂注射液、针刺及艾灸等综合治疗。现有研究指出[12],中西医结合脑卒中单元治疗急性中风疗效相比较普通内科治疗,两者存在显著差异性,中西医在改善神经功能缺损、伤残发挥着显著优势。

3.3 瘥后防复病后调摄并防范复发,关键在于“养”。而中医学对中风治未病防治中,包含病后调摄,通过开展多种措施综合干预达到防范宿疾复发目的。对中风早、中期,综合治疗后可获得不同程度康复,但整体复发率维持在30%[13]。袁叶主任指出,瘥后防复中常见为中风后“正虚血瘀”症,中医辩证施治调理,长期服用三七粉可防范中风复发。西药针对高血压、高血脂等高危因素干预,控制在正常范围。综合防治上构建健康生活习惯,配合家人照护等,均是疾病恢复的重要因素。若康复中饮食不当,会造成复发,应当忌辛辣、海产品,尤其为鱼、虾、蟹等。而防范重要依据为中药强化,疾病初期阶段,症状消失,邪气尽,正气未复,气血未定,阴阳未平,病后以注重补正气,调理脏腑功能为目的,并恢复脏腑紊乱状态[14]。中医学干预中从气、血、阴、阳四点论证,气血冲和,阴阳平衡,调理脏腑。康复后,定期开展中医体质学检查,调整脏腑气血,维持阴阳平衡,降低各种致病因素及条件接触,构建正确的养身观念指导康复后调理,如配合饮食,劳逸得当及生活起居规律等,强化生活意识,改善患病后情况,巩固疗效,提高生存质量。

4 典型案例

患者,男,58岁。于2018年12月10日就诊。患者于一年前即有头昏、视物模糊。昨晚看电视时,突然自觉头昏头痛右半身无力麻木,心里明白而不能言语,持续两小时许逐渐减轻。今晨仍觉头昏头痛右手笨拙不灵言语缓慢。查体:血压150/90mmHg,精神疲倦,神志清楚,言语迟缓,心肺未见异常。舌质暗红苔薄白,脉弦细而涩。初步诊断:先兆中风。证属肝肾不足,气虚血瘀,治以补气活血,益肾通络。黄芪30g川芎10g、桃仁10g、红花10g、秦艽10g、丹参15g、当归10g、党参15g、白芷10g、麦冬10g、生山楂30g、白术15g,水煎服7剂。二诊(2018年12月17日):用药后第2 天症情已消失,无不适。血压:145/88mmHg,语言流利,右手握力正常。舌红苔薄白脉沉细。嘱常服六味地黄丸、丹参片、天麻片。观察两年,上述症情未再复发,血压平稳,交替服用上述药物,一直坚持正常工作。

袁叶主任认为,该例患者伴有初期症状表现,血压较为平稳,病因为上气不足,不能推动血行,血瘀于脑络,气血升灌失常,致使脑神失养,神机失守,则发为神昏、半身不遂之中风。依据“治未病”思想,以补气活血化瘀为治疗准则,予以补气活血,益肾通络中药治疗,经服用药物后,患者症状消失。遵循“治未病”思想瘥后防复,配合六味地黄丸防范干预,使其正复、脑清、神明。

5 结语

现代医学不断发展下,医学诊疗模式已从“疾病医学”转变为“健康医学”,除有关疾病治疗外,逐渐往预防医学方向发展,侧重于整体治疗,对抗病原体及对抗疾病治疗基础上,从传统医学中生物治疗逐渐转变以患者为中心身心综合治疗,从原有医生主导作用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保健服务,充分体现中医未病思想。中医治未病思想应用于临床慢性疾病中,可防范中风发生。同时,随着中医学蓬勃发展,“治未病”理论基础被广泛用于其他疾病,并取得显著成效。

猜你喜欢
后防治未病中风病
新烟标实施后防排烟设计若干问题探讨
缺血性中风病复发危险因素中西医的研究进展
大学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防治
孙思邈治未病观与养生理论探析
朱长刚:大医更要“治未病”
体质辨识在社区糖尿病“治未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补肾活血祛瘀方治疗中风病恢复期100例
中风病机及用药分析
张圣德主任中医师治疗中风病经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