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檬,周 琳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
2018年9月10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重点强调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和价值,明确提出要构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体系。2020年,国家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特别强调要加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1]。当前,在教育扶贫力度不断加大的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高校不可忽视的重要群体,以该群体作为普及和开展劳动教育的首选,有利于更好地开展劳动教育,带动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劳动中。对于刚步入大学的低年级新生,他们面对身边的人、事、物存在一定的从众心理,以个体带动宿舍小群体,以宿舍小群体带动班级体,再辐射到分院和整个学院;对于高年级学生,充分发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班团干部、入党积极分子的表率作用,有助于形成全员爱劳动、会劳动、懂劳动的良好氛围。
资助育人工作,资助是手段,育人是目的。以经济资助和物质保障为基础,本质在于思想育人、精神帮扶,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成长成才。当前,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体系中的感恩、回馈等教育机制尚未完善,部分学生认为受到资助是理所应当,并表现出学习主动性不强,参加义务劳动、志愿服务积极性不高。因此,将劳动教育融入资助育人体系,可以让学生理解劳动的艰辛,懂得感恩、奉献,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养成勤于劳动、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同时锻炼学生的劳动实践能力,在劳动中学会自助技能,最终实现“志智双扶”的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
新时代劳动教育不仅具有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不可替代的劳动育人价值,同时还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2]。
以劳树德,在劳动中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勤于奉献、自立自强的优良品德。以劳增智,通过劳动将理论知识用于实践,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以劳强体,劳动教育对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劳动可以强身健体,提高抗压耐挫力和坚韧力。以劳育美,树立“劳动最美丽”的新时代劳动价值观,在劳动中感知劳动过程的美,欣赏劳动成果的美。
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正有序推进,但总体来讲都还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很多学校对于劳动教育存在认知偏差或片面思维,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
一方面,劳动教育课程设置边缘化,教育内容形式单一,主要以口头传授知识和技能为主,实践操作较少,教育质量得不到保障,教育效果差强人意。另一方面,劳动教育体系缺乏实践检验和可行性探索,师资队伍、设施场地、经费保障、安全保障等相关配套制度还需要不断完善。再者,劳动教育的实施对象为全校学生,根据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特点实施有针对性的劳动教育尚处于空白。
近年来,高职院校资助工作以精准资助为指引,在资助对象、资助形式和内容上逐步调整和完善,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资助工作机制,但育人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重资助、轻育人的工作现状,导致劳动育人的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劳动最光荣,奋斗最幸福”的劳动价值观引领缺失,不利于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的养成。资助模式主要以无偿资助为主、有偿资助为辅,这种资助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滋养了其不劳而获的心理,不利于劳动动力的激发和劳动能力的提升。虽然也有勤工俭学等有偿资助,但内容和形式较为单一,对其专业素养及创新能力的提升十分有限,在今后的发展中竞争力明显不足。
在具体的劳动教育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劳动相关理论的学习较为反感、行动上缺乏自觉性,劳动意识不强,逃避劳动,消极应付学校的顶岗实习,不主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这其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占一定比例,他们往往对劳动的认识存在一定偏差,认为简单重复的体力劳动是落后的生产方式,殊不知只有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互结合,“实行合一”才能得到全面发展;认为劳动占据了学习的时间,影响学习,进而排斥劳动,忽略了劳动也是学习和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1)推进劳动教育课程化设置。课堂是学校育人的主阵地,高职院校应进一步推进劳动教育课程化设置,促进劳动教育的常态化、系统化,使每一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参与到劳动教育中。
第一,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结合诚信、感恩、励志等主题,有针对性地设计课程内容,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课堂中感悟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深化对劳动的认识,并将所学的劳动基本理论知识应用到劳动实践中,锻炼劳动技能。第二,在思政课程中渗透劳动教育。劳动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重要渠道,把劳动观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主干课程中,将劳动教育与思政课程深度融合。第三,在专业课程中渗透劳动教育。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寻找与劳动教育的契合点,将劳动教育作为一项长期的重要教学任务,贯穿整个专业课程始终,多渠道、多角度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劳动素养和专业水平。
(2)重视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在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上,高职院校应积极探索、拓宽思路,建立一支专职为主、兼职为辅的师资队伍。将劳动教育融入教师的日常学习培训,提升全体教师实施劳动教育的意识与能力。加强劳动教育专职教师的专题培训,形成专业化师资队伍,促进劳动教育教学水平高质量发展。
多渠道创新师资队伍建设。班主任、辅导员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聘请相关行业专业人士,担任劳动实践指导教师;邀请工匠艺人、劳动模范言传身教,以榜样的力量引领前行。
(1)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将劳动教育融入校园文化活动,打造具有劳动育人特色的校园文化阵地。如结合劳动节、学雷锋日、志愿者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举办劳动模范事迹报告会、“自强之星”评选、优秀志愿者评选,宣传报道受助学生中的优秀典型,营造浓厚的劳动氛围,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积极参与劳动的意识。
(2)拓展勤工助学岗位。在资助育人体系中,勤工助学既可以缓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压力,也有利于其综合能力的提升,是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人员应积极征集和拓展合适的勤工助学岗位,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精准引导他们参与各类勤工助学活动,并做好培训、监督,困难疏导、岗位再分配再培训等工作,使每一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真正受益,使之在劳动中增长技能、磨练意志、养成自立自强的精神。
(3)开展校园劳动实践和社会实践。一方面,组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参加校园劳动实践,如校园环保、实训室、图书馆、宿舍、食堂等公共区域的志愿服务,使学生体会到劳动的不易,懂得珍惜劳动成果,更加爱护校园环境,加深对校园的情感,树立起主人翁意识。另一方面,开展公益劳动、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现由受助到助人和自助的转变,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同时,进一步挖掘校外资源,建立校外劳动教育基地,结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科、专业,提供劳动教育指导;加强校企合作互助,组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实践实训、顶岗实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劳动技能和团队合作意识,为今后就业奠定基础。
(1)制定科学合理的劳动教育评价标准。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劳动教育,高职院校应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健全和完善学生劳动教育的评价标准,规范劳动评价机制。强化劳动教育评价的育人导向,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利用大数据、云平台、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全面监测记录劳动教育过程,客观全面地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劳动素养作出评价。
(2)加强劳动评价和激励机制。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是对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心健康、创新创业等素质的综合评价,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导向作用,是学生参与学团推优评优、奖助学金评选的重要参考依据。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中,既能有效考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综合素质,又能进行有效的教育引导,提升资助育人实效。
高职院校还可以制定专门针对受资助学生的劳动评价激励机制,从制度上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主动参与劳动实践。例如,制定关于受经济资助学生参加公益活动的相关制度和实施办法,受助学生每学期需参加一定时间的公益劳动和志愿服务,并依据劳动教育评价标准进行量化考核和评价,以此作为各类资助评定的重要参考要素。
综上,高职院校应深刻领会劳动教育与资助育人的新时代内涵,将二者融合渗透、推进协同育人,通过建立健全劳动教育体系、积极拓宽劳动教育渠道、完善劳动教育评价标准和激励机制等路径,助推资助育人体系构建,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技能型劳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