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雅君
(福建省漳州第一中学,福建 漳州 363000)
在新课标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学校非常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明确提出了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知识技能和情感提升等素质能力为首要教育目标。语文这一学科在高中领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以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深度教学为首要的教学任务和目标。随着现在信息时代的到来,新闻事业迅速发展,新闻呈现的方式越来越丰富。在现行的语文课标教学中,新闻类课文也占有重要地位。在现今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新闻类课文教学时,没有很好将新闻这一类文体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达到新闻类作品编写进教科书的目的。教师对待学生的新闻知识培养和写作能力不够重视。“深度学习”教学实施中,在教师引领下,学生获得全新的学习挑战,获得发展的学习过程。高中语文课堂深度教学如何全面有效地展开,仍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基于“深度教学”背景下高中语文新闻类课文教学探究应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深度学习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学生进行创新型的教学方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心态,让学生在学习中占据主体地位,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学生在学习中不仅是知识的接受者,同时也是创造者。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方式和学习心态都有相应的转变。通过深度学习,有助于创造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深度学习不仅需要学生全面发展,同时也提倡学生独特的个性发展和健全的人格发展。
高中阶段是学生在知识积累中的关键时期,所以在高中语文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深度学习有助于学生知识的积累和素质的提升,为学生在未来发展和知识学习奠定基础,有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新课标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不断积累和认识,学生自我认知学习的过程,了解深度学习的重要性,从而自主在学习中实现深度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深度学习在教师的教学中对学生教学方式创新,学生在学习方式上有相应的转变。深度学习使学生在学习方式中将知识进行整合和迁移,有效快速地运用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深入学习让学生进行系统上的知识吸收与理解,更加深刻地记忆和理解。学生对自己学习的新知识进行整合和理解记忆,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对知识的记忆更加深刻,提升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使自己更加融入到学习中,有助于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对语文知识有更加深刻的探究。教师从深度学习角度反思自己的教学,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使课堂教学更加顺利,更好地开展教学,提升课堂效率,为课堂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古罗马著名哲学家马西塞罗曾经说过:“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新课标提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面对新课标改革教学,“灌输式”教学和“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式显得相当被动。在传统教学方式下,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能够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违背了素质教育的目的。我们现在对深度学习的应用研究不够充分。传统教学在课堂上的浅层学习仅仅是对知识的层面认知,往往是对知识进行单一、零碎的理解认识,不能够满足对学生的全面发展需求。而深度学习要求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对知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深层的探究,从浅层学习到深层学习的转变,必须要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转变为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深度学习,从而使学生对原有掌握的知识有更加深层的理解和认知,从而促进问题有效地解决。在现在的信息时代,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在教学的要求,新课标提出以来,尽管传统的灌输式逐渐被新型的学习方式取代,但是教师对新型的方式真正含义和教学策略等方面认识不够充分,在新课标实施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对学习的核心问题,学生吸取知识只停留在浅层的认知和理解层面,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等方面受到局限,因此深度学习显得尤为重要。我们顺应新课标的改革,运用深度学习来分析高中语文新闻类课文这一课题并进行探究分析,进而探讨深度学习促进学生语文深度学习的有效策略。
在传统的教学中,往往学生对教师有强烈的依赖性,习惯于教师灌输的表面知识,不能够进行自主的学习和思考,往往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在课堂上往往呈现刻板吸取知识的状态,不能够很好地获取知识。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转变原有的刻板教学理念,提升在课堂教学的活跃度,教师在课堂上要擅长启发学生,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能够主动进行思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交流,这样有助于学生改变被动学习的学习方式,有助于良好的课堂构建。深度学习实现学生在课堂上主动获取知识,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对知识的深度挖掘,为以后知识的摄取和运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人教版选修系列《新闻阅读与实践》中的《外国消息两篇》这一篇文章。本篇新闻所表述内容为,当记者的所处立场不同、观点不同,同一篇新闻报道给社会带来的效果反响就不同,无论怎么标榜自己的客观表达,真实,但都做不到绝对真实。前文是讲美国记者报道的日本投降的消息,突出“美国式”观点,后者是法国驻北京记者,他报道的不是常见的缅怀逝者,而他的关注点则是在于周恩来总理去世这一事件给中国人带来的影响。这篇主要想表达的是,在事实面前,大家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方式不同,所要表达的观点就不同。所以新闻作品的观点角度不同,传播的事实也就不同,呈现出来的意义也有不同的影响。首先教师在教学中以提出“新闻的来源是事实,但是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立场,拥有不同的观点,报道出来的新闻效果会是一样的吗”的问题导入本节新课,首先以问题进入课堂,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本篇文章,《东京宣布无条件投降》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本消息属于什么结构方式?文章为什么没有按照时间的顺序进行报道呢?《周恩来总理逝世 北京沉浸在悲痛当中》这个消息是怎么抓住人物的情态呢,怎么反映人民的悲痛心情?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学生不以教师的意志而转移,不同的学生在面对这两篇文章时有不同的观点,而不是一味地灌输知识,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也实现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良好沟通,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效率。
在开展深度学习课堂中,教师应创造问题式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从而实现深度学习。教师为提高课堂效率,充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创建的“问题式”课堂有很大的关系。在教师提出课堂教学问题式教学时,应注意问题的清晰性、价值性、普遍性、指向性、层次性。有效的问题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探究,有层次的问题是将教学内容进行由浅至深、层层深入、环环相扣的创建,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深刻,更好地发挥学生的潜力,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在创建有层次的问题时,教师在提出问题时应由浅入深,满足各个层次的学生对问题的难易需求,学生是发展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每个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慢慢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探究和思考。
例如:在人教版选修系列《新闻阅读与实践》中的《世界选择北京》这一篇文章。作者对北京成功申奥,不管对中国,还是对世界都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进行报道,通过将北京申奥成功这一重大的事情置于当时的社会背景中全方位分析,这是本篇文章的最大亮点。往往学生看到这一篇文章时,当了解到信息是北京申奥成功的新闻时,往往不再继续往下看,可能浅方面地了解到了片面信息,但是作者主要想表达当时事件处于社会背景中的深度往往不去理会,也无法了解作者真正的新闻意图。这时往往就需要教师一步步去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文章,帮助学生梳理新闻中作者所添加的社会背景,分析作者在文章中所运用到的表达手法,句子的表达方式,分析作者如何表达对北京申奥成功这一事件的社会意义和时代意义。明确本堂课学习目标、学习重点以及学习难点,通过“问题式”课堂,清晰、有价值性、指向性、层次性的问题,比如,“什么是通讯、通讯的种类有哪些、通讯有哪些特点”等问题引入,带领学生通读课文,让学生讲一讲文章中所报道的新闻事件,留出问题,作者运用什么方法来表达对北京申奥成功的社会意义和时代意义,一步步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思考,深入学习,以深度思考的姿态去阅读文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现在的信息时代下,多媒体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利用多媒体教学,有效地营造课堂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有效地提升课堂的学习效率,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情境当中,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助于学生对学习兴趣的培养,能够增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深度探究。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每个学生都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学生在学习中会受到各个方面的影响,例如,学校的环境、课堂的学习氛围、教师的职业素养等。学校应积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学习,有助于学生思维方式的转变,提高学习能力。教师在课堂中应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重视营造课堂的学习氛围,根据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每个学生采取的学习方案,做到因材施教,可以很好地挖掘学生的潜力,提升每位学生的思维能力,端正学习态度,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和学习探究,实现学生对高中语文知识的深度学习。
例如:在人教版选修系列《新闻阅读与实践》中的《漫步在无人区》这一篇文章。这篇文章作者通过自己所听所看所感,真实感受着交战双方的心理状态,真实地记录了巴以战争的残酷景象。作者通过“死一样的寂静笼罩着无人区”真实描绘了战争造成的凄凉景象、恐怖氛围。作者以亲身经历,第一人称的表述方式把自己采访的经历呈现给读者,以第一人称的角度使读者犹如身临其境,产生共鸣。教师在讲解这堂课时,利用多媒体教学,以视频方式带领学生一起观看巴以战争相关视频,使学生更加深入体会作者的所感,更加真实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增强环境的影响和感染力,同时创建了良好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学生思维转变能力的增强,有助于学生独立思考,更好地掌握情感,深入了解文章所带来的感受并使之更加透彻,增加了学生的见识和知识储备,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课堂效率,给学生一种不一样的体验。
综上所述,在现在信息迅速发展的时代下,深度学习已经成为现在学生们的一种新型且重要的学习方式,深受大家重视。在高中语文中教师实施深度教学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对知识的学习理解更透彻。深度学习有效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语文学科的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