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媒体与青少年德育教育

2022-03-17 02:54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青少年德育信息

张 旭

(云南大学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 云南·昆明 650032)

0 前言

青少年处于从儿童向成年人转变的时期,他们的求知欲旺盛,自我意识发展迅猛,感情丰富强烈且不稳定,各方面的身心发展还不成熟,对冗杂的信息缺乏辨别能力,很容易受到手机媒体的负面影响。手机媒体作为一把双刃剑,既为青少年提供了更丰富的世界和学习资源,为教育提供了机遇,又可能会对青少年的思想认知带来巨大的冲击,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如何应对手机媒体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利用手机媒体来促进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的问题,是教育必须思考的。

1 手机媒体的内涵

1.1 手机媒体的产生

1973年美国纽约诞生了第一部手机,到现在有将近50年的发展,从最初单纯的通讯工具,逐步朝着多元化媒体转变。我国在2004年推出了以手机为终端的无线新闻网,同年还上线了第一部手机小说,2005年开通了手机广播,每天使用手机即可概览天下新闻。到2013年智能手机开始在中国普及,迅速进入我们的生活。手机媒体集多种技术于一身,具有及时性、互动性和虚拟性等特性,这也是手机媒体能够迅速风靡各个国家的原因。

1.2 手机媒体的特点

1.2.1 及时性

在手机媒体的环境下,只要是网络能覆盖到的地方,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信息,便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瞬间便传遍全球,这是以往的任何新媒体都不具备的特征。

1.2.2 虚拟性

在技术的不断普及下,虚拟世界已经融入人们的生活了,与真实世界的界限已经被打破。利用手机媒体的虚拟性,可以使课堂不被时间和空间所限制,提高效率。实践证明手机媒体对于开展教育工作也有很大的帮助。

1.2.3 互动性

在早先传统的报纸、广播等的媒体中,只能从给出的信息中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不能与信息发布者和其他读者进行互动。而在手机媒体下,可以做到随时随地的进行双向互动。任何人民在手机媒体上都有话语权,并且可以让大家看到自己的观点,增强了互动性。

1.3 手机媒体的功能

首先,手机媒体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方式。在网络和手机媒体出现以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只能通过书信或者面对面的交流,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现在手机媒体可以将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结合起来,更加便捷的交流。其次,手机媒体有传播文化的功能。文化的传播离不开媒体,手机媒体让文化传播的更广泛,传播力度更强。最后,手机媒体可以影响社会舆论。舆论是人们对一个话题形成和表达的观点、态度,手机媒体加速了信息的传播,让每个人都有发言的空间,同时也成为了人们发表舆论的场所,加速了舆论的形成。

2 手机媒体对青少年德育教育的影响

2.1 手机媒体给青少年德育教育带来的挑战

2.1.1 对我国现阶段的德育模式带来冲击,增加管理难度

手机媒体下的德育环境相较于之前的传统的德育环境更为复杂,丰富且广泛传播的信息不断呈现在青少年面前,其中不免会有些低俗文化和虚假信息,而青少年没有形成良好的信息分辨能力,思想容易受影响,不加以引导容易出现核心价值观迷失的现象。其次在传统教育下,家长和老师对青少年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在他们心中是具有权威性的,而手机媒体环境下,老师和家长从主导的角色转变为了引导的角色,青少年可以通过手机了解到更多的观点,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们,自我意识极强,这也大大增加了管理难度。

2.1.2 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

手机媒体和网络为青少年提供了一种新的交流方式,导致一部分青少年长期沉溺于手机中的虚拟世界。但这种方式容易造成中学生沟通不善在现实中与人沟通,形成性格缺陷。再有,青少年网络成瘾会导致在现实生活中产生空虚感,引发心理问题。因为青少年时期正是发展塑造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段,在这个阶段他们的思想和认识是不断分裂又不断协调的,是尚未稳定的。在这一重要阶段,他们自律性较低,容易陷入迷茫,出现心理问题。

2.1.3 导致青少年道德行为失范

首先,导致网瘾,沉迷手机无法自拔,手机媒体的功能强大,资源广泛,但同时诱惑也很大。笔者在安徽省阜南县实习时也发现大量中学生在课间,甚至课堂中使用手机,在对他们进行访谈的时候大部分学生都表示他们无法控制住自己对手机的欲望。青少年的自律性不高,很容易沉迷手机无法自拔,严重的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其次,容易导致青少年在虚拟世界放纵自己。在虚拟世界中,任何信息都可以虚构,还有的青少年没有意识到要对自己的言论负责,在网络媒体上制造舆论。最后,网络媒体上时常会跳出一些暴力游戏和淫秽网页,青少年的求知欲旺盛,好奇心重,很容易在下意识之间接受到这些不良信息,尽管现在正在对互联网进行管理,但这些现象仍然还大量存在,影响青少年的行为。

2.2 手机媒体给青少年德育教育带来的机遇

2.2.1 加强了青少年对热点话题的关注,增强社会责任感

手机媒体使得新闻的传播方便快捷且迅速,每个人只要有互联网,就可以了解到全世界的新闻。比如“微博”,许多官方账号会在微博公布新闻,与广大网民交流,这能大大提高青少年的社会参与感与社会责任感。传统的道德教育中关于青少年对国家、社会的认识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很少能让青少年有切实感受,而手机媒体的环境大大增强了青少年参与社会的程度。

2.2.2 为青少年提供了展示自己的平台和发展空间

手机媒体的出现和广泛使用,首先一方面为青少年提供了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可以满足其表达欲望,发展其自我意识,加强自身与外界联系,实现自己的认知能力和审美能力等的发展。其次,手机媒体使得青少年可以获取到庞大且冗杂的信息,在获取信息过程中对信息的探索、和信息的分析过程都有助于培养青少年的独立思考能力。因此,对于青少年的德育来说,更应该遵循时代的发展和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深度发掘手机媒体的道德教育功能,积极引导,因材施教。

3 手机媒体背景下的加强青少年德育的措施

3.1 发挥手机媒体的优势,利用手机媒体创新德育方法

随着时代的发展,手机媒体也已经运用到了教育领域当中,比如微课、MOOC等教学软件,还有微信等信息交流平台,已经被很多学校运用到开展教学工作当中了,通过手机媒体,老师可以随时随地与学生和家长进行互动。这是手机媒体相较于传统的德育模式带给我们的优势,在实际教学教育管理当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形成向上的价值观,发挥手机媒体在德育中的优势,让手机不仅仅作为一种通讯娱乐工具,也作为传递社会主流文化的工具。

3.2 建设手机媒体背景下的德育队伍

一方面,要培养在手机媒体背景下教师应具备的素质。教师自身要有过硬的道德素质,政治素养,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并能指导学生。另一方面,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手机媒体。教师工作具有示范性的特点,因此教师更应该注意自己在网络上的言论,考虑到对青少年的影响,要从积极正面的角度和辩证的观点引导学生看待事物,让学生感受到互联网中的积极力量,还要诱导学生自发地接触良好信息。

3.3 开展网络道德知识宣传教育,培养青少年良好网络行为

学校要定时组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杜绝学生沉迷手机而影响正常生活作息学习的行为,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网络,提高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提高对信息的认知、理解和分辨能力。将利用手机媒体的道德教育引入中学德育教学课堂中,对具有良好网络道德行为和表现积极的学生进行表扬和奖励,对不良道德行为的学生施以合理的批评,使学生对网络行为有一个更深的认识。

4 结语

手机媒体的发展为青少年的德育提供了巨大的空间,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消极因素。在新时期,传统时代的一些德育思想和方法必然会与新事物发生碰撞,但只要我们积极主动的探索,把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要积极适应时代的变化和手机媒体带给我们的新潮流,就能创新和优化现有的德育教育模式,培养出符合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优秀青年人才。总而言之,手机媒体环境下青少年道德教育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心理发展规律,顺应时代潮流,充分发挥手机媒体在青少年德育教育中的独有优势。

猜你喜欢
青少年德育信息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青少年发明家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他为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