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蕊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上海 201699)
大学生主题班团会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管理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形式,同时也是学生自我管理与自我能力提高的重要平台。要加强高校班团组织建设,将高校建设成我党在学校工作中的伟大助手及后备军,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不可少。本文以农业类高职院校——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校为专科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意识参差不齐,部分学生自律性、敏感度较差;该校也是上海市唯一一所以都市农林和现代生物技术应用为特色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肩负着为上海农林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任,在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要树立学生不怕苦,不怕累的学农、务农意识和精神,进一步提升自我素养,需要进一步加强各方面的思想政治意识。文章对其他高校及我校主题班团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一般来说,主题班团会是按照学校或者辅导员教育的要求,结合社会时政、热点及学生事务管理的需要等,以班级为单位,指导班干部围绕一定的主题,对全体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为主,以大学阶段的目标特点进行安排,进而联系不同高校的校情深化主题班会的内容[1]。
当前高校主题班团会的主要形式是以班级为单位,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召开,进一步提升学生自身素质、实现学生自我管理的同时,也增进班级的凝聚力,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管理意义重大。目前主要是以班委整体把握、主持、演讲、播放视频及外出实践等形式开展[2],形式相对比较单一,在有些班级的开展中甚至没有太多实质内容,有一定的流于形式的现象。
班级是学生在学校生活、学习的基本单位,也是一定情况下的动力和源泉所在,借助于班委、团支部有效开展活动,是实现思想政治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等的有效途径。经过走访发现当前主题班团可能会存在班团组织工作目标不明确、教育引导效果达不到预期、团组织工作不到位、老师引导作用不够、工作机制不够完善、部分学生参加主题班团会的主动性和意愿不强烈等问题[3]。我院为专科学院,学生本身层次水平有限,敏感度和思想政治觉悟等与本科院校存在一定的差距。调查显示,63.94%学生表示愿意参加班团活动,其他学生的意愿不强,并且受是否有空余时间及活动的兴趣影响,甚至有的班级以被动配合完成工作了事,缺乏对班级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为此,针对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这所涉农类专业院校的具体情况,我们在全院范围内展开了问卷调查,在调查中共有810 名学生参与,其中大一学生占比55.63%、大二学生占比35.21%、大三学生占比9.15%,调查发现,目前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在班团会实践方面存在如下问题。
据了解,目前班团会的主要形式为在班级内进行,通过班委组织、策划、演讲,其他学生聆听或者参与等形式进行,因为形式单一或者缺乏创新性,学生兴趣度、参与度也比较有限,使得最终的班团会效果也大打折扣。根据调查,53.24%的农林学生认为班会形式需要不断改革和创新,需与时俱进以同学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才能不断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和兴趣度,从而提升参与度和质量。
众所周知,在日常活动的开展中,班团活动内容大部分情况下有一定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一般为班主任传达事务性工作、配合团委开展以教育青年、引领青年等为主要主题的各类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虽然有时也会结合和针对班级、学生特点等需要开展相应的班团活动等,但相对较少,需不断增加和提升。作为农业院校,较多的涉农类相关思想、理念及政策法规等方面的主题班团教育,对学生进一步进行相关三农方面的教育和熏陶,有利于提升农业院校对学生的爱农、学农、务农的思想意识及专业素养的培养。
高职院校部分学生思想政治意识较低,在校级举办的活动中,由于对参加活动对象和人数的限制,会出现学生参与度和参与面比较受限的情况。班团会作为大学生非常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需要全体学生参与。但部分学生尤其是非班委学生较长时间内作为听众及次要或被动参与者,导致该部分学生主人翁意识不强,活动的兴趣度、参与积极性不高。目前班团会的主要力量和实施者为班长、团支书或者部分班委,大部分同学是被动的参与者,甚至有的学生在活动中长时间处于默默无闻状态。如何在班团会中实现全员高质量的参与、全员育人、精准育人等成为当前需解决的问题。
受兴趣、经济条件等因素影响,学生在参与班团会的积极性方面需要进一步提升。在目前的调查中,62.25%的学生认为班上同学积极性不够,其中55.63%的学生认为开展班团会实践活动的资金比较匮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活动质量;57.04%的学生认为需要参加评比,并进行物质奖励,进一步增加外在驱动力。
主题鲜明、立意深远,是开好班团会的关键。在调查中发现,在日常的班会中老师尤其是辅导员参与力度相对比较大,但是在团日活动中,因为教师工作繁忙、辅导员带班级较多,精力有限等因素,经调查研究发现,75%以上的团日活动中无老师参与或者有效引导,学生(包含班干部)毕竟经验及经历有限,导致班团会主题内容缺乏合理的规划及系统性和针对性,从而影响班团会效果。
(1)开设多种形式的主题班团活动。利用问卷、调查、走访等方式了解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可采用讨论、演讲、辩论、表演、讲座等校内方式。也可走向爱国教育基地、农业示范区、学校、社区等进行交流和学习,在增长学生见识、知识的同时,也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志愿服务功能。经调查,80%左右的学生希望以情景剧、观影、游戏、竞赛等方式进行,而20%左右学生可以接受单纯的PPT 演示形式。所以我们在日常的班团工作中多增加一些学生可以直接参与实践的环节,从而增强学生的兴趣度。
(2)作为农业院校,不断根据学生需要,丰富班团会内容,提升学生思政教育、三农思想和为农意识必不可少。目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多倾向于国家方针政策、文件等的学习,是以端正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以爱国主义等为主要内容的思政教育,可能会略显枯燥;在日常的活动中思想政治教育也可结合身边发生的,有感悟的“小事”说起,从而进行拓展、提炼和升华,更能激发学生的共鸣和参与度。在调查中也发现75.63%的同学更希望班团活动内容从与大家相关的身边小事切入,而不一定是国家大事。
除常规的思想政治教育外,可在班团活动中根据学生所处阶段不同,进行不同的内容设置,如以我校为例,实现三年制模式。一年级主要是新生适应、融入、班级凝聚力建设及垃圾分类知识的普及等相关活动。二年级学生经过一年学校生活,学习生活中可能会有所涣散,主要侧重于班风、学风、宿舍管理、评优评先、树立典型等。三年级要进入实习、就业,可主要从实习、升学、就业等方面进行,从而有重点、有层次的针对不同阶段特点和需要进行开展。在学生学习、思想的引领中可大力开展评优评先,多开展优秀学生及毕业生代表交流式的班团活动,他们用自己的切身经历讲述收获、得失和荣辱,通过朋辈教育在学习、生活、学生干部、社会实践、实习、就业的榜样、示范、教育引领作用,使学生更容易放松、接受和交流,也更能抓到学生的心理及实际所需,从而更有效提升学生的思想、学习及生活质量。在近几年的实践中发现,朋辈教育在学生的教育管理中及时、有效,效果显著,并深受学生喜爱。
身为农业院校,加强学生为农服务的“三农”意识必不可少,将各类农业前沿思想、相关文件精神等作为班团会的部分内容进行学习、讨论、总结等,在了解相关政策、知识的同时,也为学生了解专业、职业选择等提供依据,也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可在新生入学、学期中、实习就业前等特定时间段通过班团会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学农、爱农、务农的思想教育及农业类就业方向等进行指导和培训。引导广大学子在农业岗位上发光发热,增强农业学子爱农、务农的思想和行为,为培养高质量的农业学子、切实做好农业接班人打下基础。
(3)班团活动作为与大学生联系最直接、最紧密的活动形式,它的有效开展离不开班级中的每一位同学的积极参与,因此可以充分利用其特点和内容实现全面育人、精准育人的目的。可适当改变班委或者团干部作为班团会的主要策划者、组织者、实施者的角色,把更多的锻炼机会、施展空间释放给其他学生。可在班委的配合、帮助、指导、服务中实现轮流组织、策划、主持、演讲等方式,尽量确保所有同学公平、民主且真正有效参与其中。调研发现,非班委中的65.77%同学乐于以主人翁形式参加,他们觉得可以锻炼和提升自身的能力,如果有这个机会,自己乐于尝试。尤其是平时比较自卑、内向、参加活动次数较少的学生更应该适当增强其参与、施展的机会。笔者在长期的学生管理经验中发现,内向、自卑的学生虽然主动性不强,但如果给予适当的鼓励和展示的机会,他们中的大部分会精心准备,在班委或其他同学的配合和帮助下甚至可以完成一场意想不到的班团活动。在自身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集体归属感,激发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增强班级凝聚力。
(4)在学生班团活动中可实行一定的评比活动,建立奖罚制度。为表现优秀的班级或者团体给予一定的物质或活动资金支持,既是对优秀集体的肯定和鼓励,又为继续做好活动提供资金支持,还可以增强班级团结和凝聚力,进一步激励和增强班团活动积极性和创新性。团总支可在班团活动中建立互评机制,在监督、管理的同时,按照等级不同进行奖励,不仅可增强班级做好活动的主动性和集体荣誉感,也将进一步深化和提升主题班团会的内涵和质量。
(5)团日活动需进一步增强辅导员或老师的参与和指导。虽说大学生都为成年人,思维活跃,独立性和创新性较强,但他们毕竟对社会的认知及社会阅历有限,在一些理论的学习和把握中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在班团会的设计上可能会缺乏一些系统性和创新性。辅导员或老师的参与会让学生准备得更充分,他们的肯定和支持会增强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老师或辅导员参与的过程中也会及时发现班团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给出意见和建议,促使学生在活动中不断改进和创新,进一步增强主题班团会的效果和质量。并且此过程可作为一种监督形式,并纳入各班级班团活动评优评的考核之中。
总而言之,主题班团会是与大学生联系最直接、最紧密的班团活动,也是比较容易发挥和表达自我的空间和阵地;加强主题班会建设研究是提升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全面育人和精准育人的有效途径之一;辅导员、班干部、学生等需要在长期的实践中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不断创新、探索、总结、实践,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和目的,也为更好地实现育人目标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