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少数民族地区幼儿语言发展迟缓的原因及策略

2022-03-17 02:14
今天 2022年2期
关键词:普通话表达能力语言表达

王 梅

(龙里县木马幼儿园 贵州 龙里 551200)

语言是人类进行沟通时候的一个重要交际工具,人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语言,都需要用语言来进行表达、表明意向等。在生活中只要你能张口说话、说对话、表达清楚,那么别人就能知道你的意图和想要表达意思。从孩子刚出生时起,一个健康的幼儿便能初次聆听到这个世界的声音,而听到最多的便是来自于父母的说话的语言声音,其实从这个时刻起,孩子就已经开始接受教育了。父母说的话,周围环境交流的声音等等,都会刺激到孩子的听力发展,到稍微大一点父母便开始了母语的教授。然而随着孩子年龄不断的变化,每个孩子受到教育方式、社会环境等影响因素,致使出现语言表达方式不同,发出的语体、语义、语音等等都有很大差别。

在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今天,父母们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然而对于偏远的农村孩子来说,在语言的发展方面要稍稍滞后一些,由于语言环境的不同,所产生的差异效果也有所不同。特别是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苗语,更是让人难以听懂孩子所想要表达的意图,而孩子进入幼儿园后虽然说普通话,但是在表达能力和表明意向上是很欠缺的,从苗语到普通话是一个需要语言转换的过程,导致孩子在语言发展说普通话的能力上表现不足。

1.导致少数民族地区孩子语言发展缓慢的原因分析

在我工作的地方,是一个全是苗族孩子的学校,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发现孩子都读到大班了,但是语言表达能力还是很不好,经过探究和分析,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由于孩子生活环境地区地处偏远山区,离城区较远,长期生活在大山之中,长期活动范围不超过5公里,封闭的生活环境导致他们很少有与外界交流的机会,在0-12岁的大多数孩子,长期活动区域仅仅是在家里和学校,由于环境封闭的原因导致孩子没有更多的接触外界的机会,语言表达没有环境来让其得到锻炼。

第二,由于孩子生活环境是苗族地区,村子是百分之百的苗族,世世代代的本民族语言环境让孩子学会了第一母语,而真正要说普通话除非是到3岁以后,到幼儿园入园就读以后才有机会说普通话,他们从小对自己的母语耳濡以沫,并且一回到家中,无论是父母还是爷爷奶奶都说苗语,所以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下,能接触到普通话语言环境的区域和时间少之又少,导致他们即便入学以后,说普通话的表达能力还是很欠缺。

第三,在苗族地区的孩子,父母长期外出务工离开孩子身边,孩子就成了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乏年轻父母的引导、陪伴,造就了心理上的一些孤僻,甚至面对一些新环境引发的一些心理焦虑,导致在语言表达上更是稍弱。从2018——2021年期间,我所面对的孩子的父母年龄平均在25岁左右,但是由于这些年轻家长长期出门在外打工,孩子成了留守儿童,小孩基本上都是由爷爷奶奶带,而家中带孩子的老人大多数是70后的家长,而爷爷奶奶们在那个年代又没有学到多少文化知识,特别是在说普通话这一块又很欠缺,作为来自于父母的引导太少,孩子没有语言环境去锻炼,当然在语言表达能力上有所滞缓了。

第四,虽然农村发展了学前教育,到学校之后,孩子通过教师的引导才能真真正正的开始说普通话,才开始知道普通话的字发音、词组、句子的表达,而幼儿园又都是已游戏活动为主,主要多是孩子自主游戏,单凭教师的引导接触到的词汇量少之又少,所以在幼儿园通过短暂的三年学习也不能足以让孩子在语言表达上有所提升。

总之究其原因最主要的还是来源于家庭父母的引导少,在这样特殊的环境之下才会导致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迟缓。

2.如何有效引导好孩子的语言发展能力

在面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孩子,特别是在这样环境之下成长的孩子,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如何能有效的给孩子进行一些引导呢,在教学中或者工作中如何能提升孩子的语言发展能力呢,下面我就从几点来浅析一下:

2.1 首先做好家园共育,引导家长成为第一语言教授人

首先要做好家长培训,一定要给家长宣传好讲普通话,给家长们灌输讲普通话的意图,与家长沟通时使用普通话,让其一起形成说普通话的氛围。然后让家长通过本民族语言和普通话之间进行字词句的转换,并且要求在家中教授孩子说普通话,给孩子一个成长的语言环境。在新生入学的时候,通过召开家长会的形式,把区域内孩子的语言发展的情况分析给家长们听,将普通话推广的方式和家长们共同探讨,让家长明白不仅要有他们的本民族语言的传承,更要有教会孩子用普通话来正确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意图,因为当今社会发展趋势已经在这里了,孩子们未来长大,不可能一辈子还像他们老一辈一样,祖祖辈辈留在这里,所以说好普通话是每一个孩子必须学会的。通过QQ、微信群等方式进行宣传,在平时家长接送孩子的过程中,坚持用普通话与家长进行沟通,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个语言环境,达到人人说普通话的氛围,这样孩子不仅在家中、在学校都有一个普通话的环境氛围。

2.2 教师要做好引导,通过多种方式与孩子进行沟通

作为幼儿园教师,在孩子进入小班的时候,就尽量使用普通话与孩子进行交流,无论孩子听得懂与否,先给孩子造就一个这样的语言环境,我们可以先从简单的词汇说起,例如:小朋友,你好等等,我们可以通过教孩子说清自己的名字、简单的问好、手指操、简短儿歌、常用字、词、话语等方式,对孩子进行语言上的沟通。根据实际情况聘请当地本民族的的人来做保育员,通过保育员与教师共同教育,老师先用普通话说,如果孩子还是听不懂,可以让本地保育员进行语言交换表达意思,一般小班入学一个星期左右,就能听懂老师的一些简单话语以及提示了。

第二还可以用肢体语言以及实物比对等方式,逐字、逐词、逐句教孩子说普通话,通过一段时间的慢慢引导,哪怕不会说普通话的孩子,至少他也能听懂你在表达的东西。当孩子在小班有了听懂普通话和会说一些简单句型的基础后,到中班时候就要逐渐加大孩子的词汇量,句子表达的量,或者是一段完整的话。到大班时候,可以试着带领孩子做一些简单的阅读,认识一些常用的汉字,固定的表达句型等。在教学活动中,还可以组织孩子进行语言表达能力比赛,例如说故事等等方式开展活动。

2.3 在游戏活动中教小朋友进行表达

在当今中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前提下,教育越来越重视以学生为主体地位,幼儿园的教育完全是以幼儿为主体,教师扮演的是一个引导者的角色而已,而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说话的机会就更少了,那么在开展各种游戏活动的过程中,对教师的语言组织逻辑关系、表达能力就要求更高了。要想引导好孩子在语言上的发展,首先作为教师说话必须严谨,在幼儿园与孩子交流最多就是游戏过程中,要引导孩子参与各种游戏活动。教师通过口语进行表达,其他孩子处于一个倾听的过程,所以我们教师说话就必须要严谨,教师表达游戏规则,可以通过让孩子进行复述等方式锻炼提升表达能力。

到中班的时候,我们可以进行多种游戏活动,例如开展“你说我猜”这些游戏来孩子进行口语表达,或者通过简单的表演或是分享游戏等方式,在中班教师开始教孩子一些简单的固定句型,例如:今天我们玩的游戏是……,等等的方式提升幼儿语言的表达能力。当孩子经历了前面的两年的语言环境的培养,我想到大班的时候孩子的语言组织能力肯定会有较大的发展的,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逐步提升孩子说话的能力,提升他们的表达能力,例如可以在班上经常举办小舞台表演、我想说、我能说、我会说等活动,举办一些讲故事比赛等,通过这些游戏活动来不断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这样才能有效的提升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2.4 创设语言情景,丰富幼儿语言氛围

幼儿园作为孩子说普通话和表达能力的一个重中之重的场所,我们必须要为孩子做到创设相应的语言环境,首先就是不管是教职工还是幼儿,都必须做到人人说普通话,只有在创设了这样的语言环境,孩子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才能有所提高。因为他们不管是与老师交流,还是看一些动画片,都是在说普通话的氛围里,他自己不说普通话就无法与人交流,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下,对孩子的心理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而这个影响的结果就会导致他知道自己必须要学会说普通话,才能与人交流。那么在现实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又应该具体如何实施呢?那就是教师首先要先教孩子学会一些固定的词汇、固定的词句表达,然后通过各类游戏活动与孩子进行交流,沟通,无论是在什么样的情境下,教师必须说普通话,并且还要严谨,这样才能做到提升幼儿表达能力的效果。

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孩子来说,在语言发展方面受环境的一些影响,导致他们语言发展滞缓,在表达能力稍有欠缺,但是只要通过长期不断地教育,孩子从他们民族语言转换到说普通话是完全可以的,只不过由于身体差异,每个孩子的发展又受遗传因素等影响,这转换的过程会有点漫长,但是从幼儿园时期就给他们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对于他们今后的人生起着至关重要的重用,而作为教师做这样有利于孩子发展的事情,正是我们作为教师的所应该做的事情。

猜你喜欢
普通话表达能力语言表达
创新写作教学,培养表达能力
谈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新闻采访中如何应用语言表达技巧
我教爸爸说普通话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
17
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广而告之推广普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