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四逆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药学分析

2022-03-17 05:46邵泽永
糖尿病新世界 2022年2期
关键词:传导神经速度

邵泽永

山东省兰陵县妇幼保健院药剂科,山东兰陵 277700

糖尿病属于临床上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近年来因我国生活方式以及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导致糖尿病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据有关统计学研究资料证实,在我国糖尿病患者数量高达1.5 亿人,疾病控制形势十分严峻[1-2]。 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属于糖尿病患者病情发展期间的常见慢性并发症,大概60%的糖尿病患者具有周围神经病变。 随着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加重, 患者可能会出现足跟部坏疽、溃疡等相关症状,该并发症属于造成患者残疾的重要原因。目前,针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病因无统一认识,在西医治疗期间以改善血液循环、调控血糖、营养神经以及控制疼痛等措施为主,但是治疗效果有限。 中医学针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采取的措施主要在于辨证论治,并取得了理想效果[3]。 为此该文选取 2020 年 1 月—2021 年 1 月该院收治的102 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展开对照研究, 旨在分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期间当归四逆汤的药学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该院收治的102 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为依据,将所选患者划分为两组,各51 例,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 男 39 例, 女 12 例; 年龄 52~79 岁, 平均(65.68±4.19)岁;糖尿病病程 1~12 年,平均(6.14±1.49) 年;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程 1~9 d, 平均(4.24±1.05)d。 观察组,男 35 例,女 16 例;年龄 54~77 岁,平均(65.79±4.02)岁;糖尿病病程 1~13 年,平均(6.29±1.52)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程 2~7 d,平均(4.15±1.12)d。 对照组、观察组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该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

纳入标准:研究对象临床症状、体征与《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糖尿病中西医结合治疗学》[4]中关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标准相符合; 伴随出现肢体疼痛、麻木、肌腱反射减退、肌萎缩无力等相关临床症状;四肢神经传导速度有所延迟;患者、家属均已了解研究方法和目的, 且均已自愿签署知情文件;临床资料、随访资料完整;于研究期间积极配合研究。

排除标准:合并发生肝、肾功能异常者;有恶性肿瘤者;于该次研究期间未能积极配合者;非自愿参与该次临床研究者;对于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临床资料、随访资料缺失者;有精神类疾病者;表现为慢性酒精中毒、金属中毒、骨质增生以及药源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炎者;中途退出研究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对症支持治疗, 首先采取常规控糖措施,促使血糖浓度处于稳定状态,肌内注射维生素B1100 mg,维生素 B2500 μg,所用药物为格列吡嗪(国药准字 H37022995),用药剂量为15~30 mg/d,分3 次口服用药,如果血糖水平控制效果不够理想加用二甲双胍。 患者在用药期间配合控制饮食、运动锻炼等基础治疗措施。

观察组以对照组治疗措施为基础增加当归四逆汤,汤剂组成成分为当归25 g,甘草、黄芪、鸡血藤各15 g,丹参、白芍、通草、生姜、桂枝以及大枣各10 g,细辛3 g。 对于上肢疼痛、麻木症状严重的患者可增加桑枝、羌活、秦艽;表现为下肢疼痛、麻木加重者增加木瓜、怀牛膝、独活;腰痛症状严重者增加杜仲和续断。 水煎服,分早晚 2 次用药,1 剂/d,两组患者均计划治疗2 个月。

1.3 观察指标

临床治疗有效率: 显效表示为患者神经病变相关表现彻底消失,血糖水平、感觉功能、运动功能恢复正常,神经传导速度以及膝、腱反射速度和治疗前进行比较明显提高,提高幅度至少为5%;有效表示为患者神经病变自述症状好转, 血糖水平、 感觉功能、运动功能有所改善,神经传导速度以及膝、腱反射速度相较于治疗前好转; 无效为治疗前后患者病情无明显改变,或者病情具有加重趋势[5]。 有效率=(有效+显效)/总例数×100.00%。

血糖水平:监测患者采取治疗措施前、治疗2 个月后患者空腹血糖、 餐后2 h 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变化情况。

神经传导速度:治疗前、治疗2 个月后应用肌电检测仪观察评估患者腓神经传导速度, 评估内容包含腓总神经、腓神经、腓浅神经传导速度。

中医症候积分: 以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为依据,记录患者临床症状严重程度,评估症状包含患者冷痛、乏力、肢体麻木、感觉障碍、腱反射情况等,依照临床症状从轻到重计为0~3 分,所得分值越高即临床症状越严重[6]。

不良反应发生率:统计分析恶心、上腹胀满、头痛以及肝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发生概率。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 χ2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

在连续用药2 个月后, 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4.51%,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2.61%,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

2.2 两组患者血糖指标对比

治疗前,对比评估对照组、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比评估对照组、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数值,观察组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指标对比()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指标对比()

组别观察组(n=51)对照组(n=51)t 值P 值空腹血糖(mmol/L)治疗前 治疗后餐后 2 h 血糖(mmol/L)治疗前 治疗后10.14±2.17 10.29±2.25 0.319 0.749 6.92±1.89 8.25±1.77 3.668<0.001 12.14±1.84 12.26±1.98 0.317 0.752 7.49±1.87 9.15±2.06 4.261<0.001糖化血红蛋白(%)治疗前 治疗后9.29±2.47 9.33±2.62 0.079 0.937 5.99±1.74 7.21±1.66 3.623 0.001

2.3 两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对比

治疗前,对照组、观察组腓总神经、腓神经、腓浅神经传导速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腓总神经、腓神经、腓浅神经传导速度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对比[(),m/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对比[(),m/s]

组别观察组(n=51)对照组(n=51)t 值P 值腓总神经治疗前 治疗后35.62±4.19 35.19±4.28 0.513 0.609 46.77±5.73 38.42±5.35 7.607<0.001腓浅神经治疗前 治疗后29.42±3.64 29.58±3.72 0.219 0.827 35.19±4.36 31.08±4.54 4.663<0.001腓神经治疗前 治疗后35.25±3.48 35.11±3.69 0.197 0.844 42.94±5.52 37.08±4.59 5.829<0.001

2.4 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评估对比

观察组临床症候积分所得数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4。

表4 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对比[(),分]

表4 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对比[(),分]

组别 冷痛 乏力 肢体麻木 感觉障碍 腱反射观察组(n=51)对照组(n=51)t 值P 值1.41±0.34 2.02±0.42 8.062<0.001 1.47±0.22 2.06±0.37 9.788<0.001 1.49±0.28 2.20±0.42 10.045<0.001 1.52±0.19 2.19±0.36 11.754<0.001 1.36±0.19 2.11±0.26 16.632<0.001

2.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对比

治疗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5。

表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3 讨论

糖尿病主要是指因环境、 遗传等相关因素互相作用引起的代谢异常综合征, 临床特征表现为慢性高血糖,属于进行性、慢性以及终身性疾病,在病情发展期间会出现多系统慢性损害, 临床表现以心血管、周围神经系统等慢性并发症为主[7]。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会和糖尿病同时发生, 也是糖尿病病情发展期间的首发症状, 可能会在血糖控制不好的情况下发病[8]。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在发展期间会造成下肢以及足部慢性难治性的溃疡,也是造成干性坏疽、湿性坏疽、截肢的主要原因。目前于非创伤原因中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造成的截肢所占比例为50%~75%,糖尿病患者一旦发生周围神经病变,对于患者生命健康会造成严重损害,患者于5~10 年内的病死率会达到25%~50%[9]。 发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理比较复杂,但是普遍为代谢紊乱、微血管受损、血流动力学异常、神经营养因子减少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会造成血小板聚集、黏附、活化,进而释放血小板生长因子,造成血管收缩、闭塞以及狭窄,促使神经组织处于缺氧状态,对于神经组织有直接影响[10]。临床上针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所采取的措施以药物治疗为主,但是取得的效果不够理想,随着用药时间延长还会诱发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11-12]。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及发展, 临床上针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开始尝试应用中医疗法, 取得的效果较为理想。

该次研究结果证实:在连续用药2 个月后,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对比评估对照组、观察组血糖水平、神经传导速度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糖水平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临床症候积分所得数值均低于对照组,神经传导速度优于对照组(P<0.05);用药期间,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P>0.05)。经现代药理学研究资料证实,当归的成分具有抗血栓形成、抗血小板凝聚的作用,可以促进血红蛋白生成,对于改善外周血液循环具有积极意义。 桂枝的成分具有抗多种真菌以及细菌的作用,具有理想的镇痛效果;白芍则具有缓解中枢性神经痉挛的作用, 广泛应用于因痉挛引起的疼痛治疗中;细辛也具有较高的镇痛效果,其成分具有类似β 受体激动剂的作用,可以增强脂质代谢。上述诸药联合应用可以充分发挥养血通脉、温经散寒的药用价值, 对于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以及改善肢体血液循环具有积极意义, 可以有效改善抗凝药物作用效率, 对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确切效果,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方面具有正性影响。

综上所述,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期间应用当归四逆汤对于改善神经传导速度具有确切效果,可以促进患者临床症状尽早恢复, 有利于控制血糖水平, 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 应用价值理想。但是该次研究期间所选样本量比较少,研究时间较短,于后续研究期间还需延长对照研究时间,增加样本量后深入研究, 以期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治疗提供数据支持。

猜你喜欢
传导神经速度
神经松动术在周围神经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桡神经损伤研究进展
速度
神奇的骨传导
“散乱污”企业治理重在传导压力、抓实举措
比速度更速度——“光脑”来了
基于开关电源的传导抗扰度测试方法
“神经”病友
房颤伴室内差异性传导与室性早搏的鉴别
秒速5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