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师参与治疗管理对2 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血糖控制的影响

2022-03-17 05:46张长坡
糖尿病新世界 2022年2期
关键词:药师血压用药

张长坡

济宁市中医院药剂科,山东济宁 272037

对糖尿病与高血压患者, 其病情控制需要从药物治疗、生活方式管理等方面入手,虽然目前医务人员已经强化了对患者的管理工作, 但由于患者多数未能住院治疗,故用药行为并不理想,且在血糖、血压波动较大的情况下,如未及时调整用药方案,也容易影响治疗效果[1-2]。而对该类患者,通过临床药师参与治疗期间的管理工作,开展专科的用药指导,强化对患者的随访教育,优化用药方案,能够保障用药方案与患者个体化情况的匹配性, 可进一步提高疾病控制效果[3-4]。 基于此,该次研究选择该院2020 年1—12 月诊治2 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者90 例,通过随机对照, 探讨了临床药师参与2 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者治疗管理对改善患者用药情况以及提高血糖、血压控制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诊治2 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90例。纳入标准:①满足2 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诊断标准[5-6];②认知能力正常,意识清楚,能够正常交流;③能够长期进行随访;④病程>6 个月;⑤患者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①中途失访者;②意识不清或失去自主行为能力者;③严重交流障碍者;④合并严重脏器疾病或恶性肿瘤者;⑤不同意参与研究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组。 对照组 45 例,男 25 例,女 20 例;年龄54~78 岁,平均(67.52±5.28)岁;糖尿病病程 0.5~17年,平均(6.33±2.41)年;高血压病程 0.5~18 年,平均(7.12±2.61)年。 观察组 45 例,男 26 例,女 19 例;年龄 55~79 岁,平均(67.41±5.30)岁;糖尿病病程 0.5~18 年,平均(6.25±2.54)年;高血压病程 0.5~17 年,平均(7.25±2.54)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研究已申报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医师诊疗开具处方后,由患者凭处方于药房领药,药师常规开展处方审核,无误后调剂发药,并进行用药注意事项说明。而后1 年内,让患者结合自己症状、需求、意愿等到医院随诊,由医师结合患者病情调整用药方案。

观察组采用临床药师参与治疗管理干预, 在医师完成常规诊疗工作后, 由药师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记录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既往史、基础血压、基础血糖等信息和医师讨论处方的优化,并确定是否需要采用降糖、降压方案。对患者开展现场用药教育,介绍糖尿病、高血压知识及其危害,纠正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向患者说明目标血糖、血压,告知糖尿病药物、 高血压药物的合理服用时间以及血糖、血压指标自我监测注意事项。在患者就诊1 个月内,每隔2 周随访1 次,而后每隔4 周随访 1 次,做好随访记录, 评估患者是否按照医嘱规范用药以及在用药、 生活等方面是否存在疑惑, 耐心解答与纠正。随访期间,根据患者病情与医师讨论是否调整用药方案,并建议患者定期到医院进行随诊。

在药物调整时, 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病情、 过敏史、肝肾功能、用药禁忌等,和医师协商更换降糖、降压药物品种,患者离开门诊后,根据随访结果与医师沟通用药方案。 如果血糖、血压不达标,且剂量小于常规起始剂量的情况下,可将药物增加至常规剂量,必要时可增加至足量。 而血糖、血压未达标,治疗方案为单种或两种药物时, 是否需要增加药物类型需结合患者病情确定。在治疗过程中,如患者存在明显的不良反应,可适当调整剂量或更换药物,如为多药联用,可停用一种或多种降压药物。

两组患者随访时间均为1 年。

1.3 观察指标

①两组药物调整情况比较,从药物调整、增加剂量、减小剂量、更换药物4 个方面评价。 ②两组血糖指标比较,于干预前、干预12 个月后采集患者对应时间节点的静脉血,检测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③两组血压指标比较, 于干预前、 干预12 个月后采用便携式血压仪检测收缩压、舒张压水平进行比较。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药物调整情况比较

观察组药物调整、增加剂量、减小剂量、更换药物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药物调整情况比较[n(%)]

2.2 两组患者血糖指标比较

干预前两组血糖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后两组血糖指标水平均改善,观察组空腹血糖、 餐后2 h 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血糖指标比较()

表2 两组患者血糖指标比较()

注:与干预前比较,*P<0.05

组别 空腹血糖(mmol/L)干预前 干预后餐后 2 h 血糖(mmol/L)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n=45)观察组(n=45)t 值P 值9.20±2.15 9.11±2.08 0.202 0.841(7.75±1.46)*(6.50±1.31)*4.275<0.001 11.45±1.13 11.38±1.07 0.302 0.764(10.15±1.26)*(8.58±1.45)*5.483<0.001糖化血红蛋白(%)干预前 干预后8.85±1.87 8.79±1.79 0.156 0.877(7.14±1.09)*(6.20±1.02)*4.128<0.001

2.3 两组患者血压指标比较

干预前两组血压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血压水平均下降,观察组血压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3。

表3 两组患者血压指标比较[(),mmHg]

表3 两组患者血压指标比较[(),mmHg]

注:与干预前比较,*P<0.05

组别 收缩压干预前 干预后舒张压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n=45)观察组(n=45)t 值P 值159.70±12.25 160.54±11.92 0.330 0.742(133.07±8.48)*(127.13±7.72)*3.475 0.001 88.74±9.45 88.20±9.26 0.274 0.785(82.20±8.22)*(76.33±7.80)*3.475 0.001

3 讨论

近年来因国内经济的发展以及国民不健康生活习惯的影响,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发生率不断上升[7-8]。而2 型糖尿病患者群体中,高血压的检出率也很高,约60%,两种疾病常合并发生[9-10]。且这两种疾病合并发生的情况下, 患者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风险明显上升,对此有必要将患者的血糖、血压控制在目标范围内[11-12]。 而常规诊疗模式下,医师在疾病诊疗时未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且患者依从性差,缺乏患者教育,导致患者血糖、血压控制效果并不理想[13-14]。 而通过药师参与治疗管理干预,药师直接参与药物治疗方案的调整,以对患者的评估为基础,与医师共同讨论适宜的用药方案, 可保障用药方案与患者需求的匹配性,也能提高用药安全性。强化对患者的用药指导以及随访工作, 能进一步发挥出药师药学服务的作用,提高患者对规范用药的认知,继而严格遵医嘱用药[15]。 以随访结果为指导,与医师讨论调整患者用药方案,则可进一步提高血糖、血压的控制效果, 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该次研究中,在临床药师干预后,药物调整、增加剂量、减小剂量、更换药物发生率分别为75.56%、31.11%、22.22%、17.78%,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临床药师干预能够及时、灵活地调整患者用药方案,可保障用药方案的适宜性。 严思敏等[16]研究中,药师干预后增加药物率为75.2%、减小剂量率为10.1%,均较对照组更高(P<0.05),佐证了药师参与临床用药的价值。 而在血糖血压指标方面,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为(6.50±1.31)mmol/L、餐后 2 h 血糖(8.58±1.45)mmol/L、糖化血红蛋白(6.20±1.02)%;收缩压为(127.13±7.72)mmHg、舒张压为(76.33±7.80)mmHg,均较对照组低(P<0.05),说明临床药师参与临床用药管理可提高患者的血糖、血压控制效果。 黄丽珍等[17]研究中,对观察组予以药学服务干预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收缩压、舒张 压 分 别 为 (5.51 ±1.14)mmol/L、 (5.60 ±1.07)% 、(126.77±5.99)mmHg、(71.77±11.45)mmHg,均小于对照组(P<0.05),也佐证了该方案对控制患者血糖、血压的价值。

综上所述, 对2 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者予以临床药师参与治疗管理干预可确保灵活用药, 有利于提高血糖、血压控制效果,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药师血压用药
药师之歌
药师之歌
药师“归一”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稳住血压过好冬
用药不当 反受其害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治病·致病·致命——用药需慎重
用药不如用乐——三择音乐养生法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