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晰
如果说每个人生来都带着自己的使命,那么对于38岁的王江江来说,音乐就是他的使命。年少时痴迷西方古典音乐,远赴大洋彼岸求学。之后,他抱着要“挖掘寻找优秀中国文化艺术”的想法回国,与木卡姆艺术邂逅,被深深吸引,义无反顾来到新疆,一待就是十二年。
十二年来,他已经搜集整理了2000余名民间非遗传承人的音视频资料,存满了近30个硬盘。现在,作为民族音乐挖掘整理与创作人,他和团队对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进行系统挖掘、记录和整理。
王江江是河北唐山乐亭县人,从小喜欢音乐。高考时,他被西安音乐学院录取。在大学读书时,他如饥似渴地汲取音乐知识,狂热地购买专业CD唱片。除了在学校上课,他一有时间就到上海、北京找歌剧院的老师学习。在网络信息还不那么发达的时代,他想办法寻找全国各地的交响乐团演奏会、音乐会、演唱会等信息,只要有时间就去现场听。
2006年,王江江决定前往歌剧的故乡意大利,感受原汁原味的古典音乐艺术。他来到意大利米兰继续深造,主修歌剧表演与作曲。在意大利留學近三年时间,王江江一边学习,一边行走。他走遍了这个艺术之都一半以上的小镇,逛博物馆,寻访有特色的建筑,听现场音乐会、看芭蕾舞剧……这个过程让他对艺术,对自己的道路有了新的思考。“西方的音乐和艺术在全世界都有很大影响力,我们都知道贝多芬、巴赫,知道奥地利是音乐殿堂。他们的文化被世界认同,这就是文化赋予他们的自信。”而通过和西方人的交流,王江江发现,他们对中国知之甚少,“对中国的了解,也就是长城、天安门”。这种反差让王江江内心一次次被刺痛。“有人说越出国越爱国,我对这句话特别感同身受。”回到中国,寻找可以影响世界,让世界认同、尊重的中国艺术,这个想法越来越强烈。
抱着“寻找文化自信”的想法,王江江瞒着父母偷偷回国。那是2009年9月,他在北京买了一辆车,自驾一路去了天津、河北、河南、山西、山东、内蒙古、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海南……每到一个地方,“探访各地博物馆与历史遗址,找寻当地有特色的音乐艺术形式,歌舞、曲艺等”。这一次艺术之旅,更让他有了一种迫切感。很多艺术形式,当地的年轻人也大多不了解、不喜欢,越来越小众,甚至面临着失传的危险。正如一个老人对他说的,“民歌不能当饭吃,年轻人出去打工,很多民歌没人会唱了”。
这一次旅行计划的目的地中并没有新疆。在广西时,一次王江江无意中在电视上看到《世界遗产在中国》纪录片,屏幕中一位维吾尔族老艺人正在唱一段刀郎木卡姆,音乐仿佛瞬间击中王江江内心深处。“这个音乐非常具有世界性的元素,这是我要找的音乐。”接下来那段时间,他在网上不停地搜索关于木卡姆的一切,并下了决心:要到新疆去。
王江江从媒体上看到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正在招募志愿者的消息,他打电话给团中央有关部门,表明自己想要成为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但是,西部计划项目只有应届大学毕业生才能报名。王江江一再表达自己想到新疆去的心愿,在团中央相关部门和共青团新疆区委协调帮助下,他来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羌若县,成为文体局的一名编外志愿者。
从乌鲁木齐到库尔勒驱车五个小时,从库尔勒到若羌,又要近七个小时车程,一路穿越茫茫戈壁,来到楼兰古国之乡,王江江开始了自己的木卡姆追寻之旅。
从2010年7月开始,王江江一边在若羌县担任小学英语教师,一边在县文体局当志愿者。他观摩县文工团排练节目,了解维吾尔族的音乐文化,学习维吾尔族的生活习惯,如何见面打招呼,如何握手沟通等等。
王江江的本名是王江,维吾尔族在称呼人的名字时,喜欢在名字后面加一个后缀,一般年轻男子名字后面加“江”,女子名字后面加“古丽”。来到新疆,大家都叫他“王江江”,久而久之,他就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王江江。
在近距离观看聆听维吾尔族的表演时,他每每陶醉于具有浓郁西域特色的音乐。“维吾尔族的音乐在表达感情上十分细腻,不论是欢快的还是抒情的,乐曲总会在最关键时刻点燃你神经系统中最脆弱的那股小能量。”
空余时间,王江江就在宿舍里用手机播放从网上下载的木卡姆音乐。在他宿舍对面,有一间“神秘”的房间,那是音乐人卡哈曼的工作室。里面经常传出动听的音乐,琴声、鼓声,欢快的歌声、笑声,深深地吸引着他。王江江经常站在门外,聆听里面弹奏的音乐。
终于有一天,王江江鼓起勇气,敲开了那扇门。面对来开门的卡哈曼有些诧异的目光,王江江自我介绍:“我是文体局新来的志愿者小王,很高兴认识您!”
“你好!我叫卡哈曼,文化馆的!以后有啥事就说话!”简单几句对话,就关上了房门。
这一次简短对话过后,两人并没有继续的交流。直到中秋节那天,县里为西部计划志愿者们组织了一场文艺晚会。作为晚会压轴节目,王江江和志愿者们一起演唱了他为“志友”创作的歌曲《风雨同舟》,将晚会气氛推向了高潮。让他惊喜的是,晚会上的调音师正是卡哈曼。
演出结束后,就在王江江准备和伙伴们一起去庆祝一下的时候,卡哈曼走到王江江面前说:“小王,要不要到我的办公室去坐一下?”
受到邀请,王江江喜出望外。那天,卡哈曼在办公室听他弹奏了很多古典吉他曲子。“他告诉我,这些曲子都是他上学时最喜欢听的。”
王江江和卡哈曼渐渐熟悉起来,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一个朋友介绍了一个朋友,又认识了更多朋友。”他还记得卡哈曼第一次邀请自己参加聚会的情景:在一个新疆餐厅,大家都带着乐器。伴随着新疆美食、美酒,弹奏起乐器,唱起维吾尔族民歌、流行歌,王江江还高歌了一曲歌剧《茶花女》中的《祝酒歌》。席间,有位音乐家弹起一曲弹拨尔的经典名曲《艾捷木》,王江江被深深折服。经介绍才知道,他是若羌县著名的维吾尔乐器演奏家吾司曼。“那是我第一次和新疆的朋友们尽情交流”。后来,王江江发现,维吾尔族朋友间的聚会,总是有音乐相伴。音乐是他们沟通情感、表达情绪最好的纽带。在这个过程中,他也掌握了流利的维吾尔语。
朋友越来越多,王江江有了更多和新疆音乐人合作、交流的机会。艺术上的交流碰撞赋予他灵感,王江江先后创作了40余首新疆风情的音乐作品,如音乐剧《楼兰之恋》、原创音乐作品《我的故乡叶尔羌》《跟我来跳新疆舞》等等。
谈起自己来到新疆的“初心”,王江江说,“十二木卡姆是有世界性音乐特点的,它让我产生共鸣和激情,也一定会让更多人喜欢。我要尽我所能成为一个传播者,把这些来自新疆的民间传统音乐传播出去”。
木卡姆是一种流传在新疆的古典音乐,集演唱、演奏、文学艺术、戏剧、舞蹈于一体,具有抒情性和叙事性相结合的特点。2005年,“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2006年,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是一部巨大的音乐史诗,有十二套,因此称为十二木卡姆。每套包括序曲、达斯坦和麦西来甫,从头至尾演奏、唱下来,至少需要24个小时。王江江介绍,木卡姆体系庞大、曲调跌宕起伏、曲牌绵长,鼓点花哨多变,没有乐谱,而是以口口相传的形式流传,如今已经很少有人能唱出它的所有选段。
王江江说,十二木卡姆是维吾尔人社会生活的重要纽带,在庭院厅堂、田间地头,欢乐喜庆的场合,朋友聚会,都会唱起木卡姆。“民间艺人整个演唱过程,就好像平时生活中洗脸吃饭那样简单自如。”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木卡姆,王江江离开若羌,来到木卡姆的故乡莎车县,在县木卡姆传承中心做志愿者。让他难忘的是,一到莎车县,就赶上当地一年一度的木卡姆大赛,享受了一场精彩的音乐文化盛宴。
在莎车县,王江江感到,“这里不愧为木卡姆音乐的故乡,民间艺术家也多得‘吓人’。这里的人都那么热爱音乐,可以说每一个人的身体里都流淌着音乐的血液”。
在采风过程中,他心生一种忧虑:“这里有许多顶尖的木卡姆艺人,而这些人大多年事已高,后续优秀的传承人却少得可怜,这对于未来的文化传承来说,是十分危险的。”
王江江发现,当地没有一套完整的民间艺人整理资料,音像资料也是少得可怜。“还有许许多多的事情需要我们去做,而且要尽快。”
在莎车县文化馆支持下,半年时间里,王江江走遍了当地29个乡镇,利用DV、摄影机,为木卡姆民间艺人拍摄多部视频资料。
就这样,他追寻着木卡姆到喀什、吐鲁番、哈密等地,足迹遍布南北疆 300多个村镇。从2021年开始,作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旅厅非遗处顾问,王江江对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进行系统挖掘、记录和整理,“把可以唱出来的片段都拍摄下来,采访传承人、拍肖像照等。”
现在,王江江已经录制了近百位木卡姆非遗传承人的演唱视频,采访完成了60多位木卡姆非遗传承人。可以说,对于新疆的每一位十二木卡姆传承人,王江江都如数家珍。接下来,王江江还计划再拍摄一部反映新疆民间音乐和艺人的纪录片。
让王江江来到新疆是因为木卡姆音乐,而让他爱上新疆的,还有这里的人。“我与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人素不相识,在来之前可以说从未有过任何交集,然而我遇到的每一个人都待我很好,甚至亲如兄弟姐妹。”
以音乐为纽带,他收获了很多亲人般的朋友。他们的善良、真诚、直率、热情,让在异乡的王江江感受到家的温暖。“无论走到哪里,我都想让更多的人能真实了解这个地方和这里朴实善良的人民。”带着这份感恩,王江江也想尽己所能回馈。
在若羌县当志愿者时,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儿童社会福利院,王江江认识了一个叫阿布都的小男孩,当时读初中的他和奶奶相依为命。他对王江江说,自己想要读技校,因为掌握一门技术,才能让奶奶过上好的生活。王江江承担了阿布都的学费。以后,他每次路过库尔勒都会去看望阿布都,平时也会給他寄去一些生活必需品。初中毕业后,阿布都如愿以偿,进入技校学习。
在莎车县,一次王江江在一位木卡姆传承人阿布都热合曼家里拜访,他的女儿名叫阿森木古丽,当时刚刚小学毕业。阿森木古丽也喜欢音乐,特别爱跳舞。因为家庭条件困难,家里不打算让她继续读书了。王江江得知喀什一所艺术院校正在招生,他帮助联系,孩子被这所艺术学校录取。后来,她还考取了新疆艺术学院读本科。王江江一直资助她的学费。“去年,阿森木古丽已经毕业了,现在在浙江一所艺术学校做舞蹈老师。我们还保持着联系。”
王江江来到新疆三年后,父母才知道真相。父母第一次来新疆探望他,朋友们轮流请两位老人吃饭,每天都请。他们的热情感动了两位老人,感到儿子对这份事业的执着。父母如今也已经搬来新疆,在乌鲁木齐定居。王江江也在新疆结识了生命中的另一半,组建家庭,有了可爱的儿子。
“天堂新疆是我的家乡,蓝天白云和悠悠牧场。雪莲花儿开放,伊犁河水流淌,我的故乡美丽新疆……”这是王江江创作的歌曲《美丽新疆》中一段词。如今,他已深深扎根这片土地。他的心灵与这片土地紧紧相连。
2020年8月,王江江当选第十三届全国青联常委。“加入青联大家庭,和各行各业优秀的青年交流,让我学到很多。”这个新的身份也给了他更多责任。
王江江说,现在我们国家经济发展速度很快,无论城市还是农村,生活越来越好。未来,人们会不再满足于去吃点什么、买点什么,而是需要更多精神上的内容。来自家乡、代代传承的文化艺术,能给人内心深处的丰富和满足。相信以后更多人会进行文化上的“寻根”。
在新疆,王江江看到太多这样的画面: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刚刚开始欣赏木卡姆演出时,总是满脸新鲜和好奇,但听了一会之后,就会慢慢被音乐吸引、打动,甚至眼睛里含着泪水。“有很多人感慨地对我说,看看这些音乐家,他们穿着简朴,生活并不富裕,却那样快乐,精神那样丰富。这就是文化艺术的力量,是物质代替不了的。对于这些优秀的文化,我们首先要自信,然后才谈得上传承。”
现在,王江江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开设了“王江江在新疆的365天”账号,陆续推出木卡姆演奏的短视频,让更多年轻人了解、认识木卡姆艺术。
在王江江看来,青联委员身份更多是一种引导,“通过我们做的事情,让更多年轻人了解优秀的文化,让他们知道文化保护和传承也是一项事业”。
王江江说,对文化艺术的保护和传承,自己只是做了“1.0版本”的工作。未来这份事业怎样做得更好,怎么围绕传统文化艺术做一篇大文章,需要更多人加入,让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内心的力量。
3413500589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