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心理调研及对策分析

2022-03-17 12:27李喆君
江苏教育·心理健康 2022年1期
关键词:贫困生心理健康高校

【摘要】如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种发展的不平衡性在大学生中也有所体现。通过对某高校2017年至2020年本科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调查发现,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以下简称“贫困生”)在焦虑、抑郁、恐怖等情緒方面以及人际关系方面较非贫困生表现出更多的问题。基于贫困生的心理特点及目前高校的教育管理,高校教育管理者可以从基础保障工作、宣传教育工作、特殊群体服务、社会反哺功能等方面为贫困生提供心理帮扶。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心理帮扶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00-0000-00

【作者简介】李喆君,南京财经大学(南京,210023)学生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教师,讲师。

一、问题提出

《2020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显示,2020年,政府、高校及社会设立的各项普通高等教育学生资助政策共资助全国普通高等教育学生3678.22万人次,资助资金1243.79亿元。2020年秋季学期,通过“绿色通道”入学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54.76万人。由此可见,贫困生在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学生中占有一定的比重。从宏观上看,主要是因为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不平衡。从微观上看:一是我国普通高校有越来越多的学生来自农村以及偏远的山区、牧区或其他自然环境恶劣的地区,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缓慢,学生家庭收入普遍偏低;二是有些学生的家庭遭遇某些特殊变故,影响了家庭收入;三是一些学生来自于负担较重的多子女家庭。

扶贫脱贫要坚持精准方略,而我国目前的扶贫开发多聚焦于外部因素,如经济、环境等方面,忽略了对个体内部心理因素的关注。[1]研究显示,与普通学生相比,贫困生承受着经济和心理方面的双重压力,更易出现心理问题;[2]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发生率是非贫困生的1.035~5.984倍,以人际关系敏感为主要问题,贫困生更具有内向性与退缩性。[3][4]本文希望通过大数据分析、个体访谈结合心理学理论的方式分析贫困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并基于分析和实践提出心理帮扶对策。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某高校2017年至2020年本科新生为样本进行集体施测和贫困生认定。贫困生的认定指标包括直接认定指标、基本情况、自我评价以及其他供参考的附加指标。共认定贫困生2449人,占全校本科生总人数的14.59%。

2.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作为调查工具。SCL-90是目前使用较多的心理健康测量量表,有着较好的信效度,已经建立了全国大学生常模,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评估较为合适。在新生入学时,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贫困生认定及心理健康水平测试,集体施测后选取部分贫困生进行个体访谈。

3.数据处理。

本研究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三、研究结果

1.贫困等级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

学校资助中心根据学生的父母情况、家庭子女、赡养老人、经济收入等情况将贫困生分为三个等级:一般困难、较困难、非常困难。比较学生的心理测验结果可以看出,非贫困生的心理异常检出率为43.12%,贫困生的心理异常检出率为49.33%,存在显著差异。因子中,除了敌对因子在各贫困等级之间无显著差异外,其他各因子均差异显著。其中,非常困难的贫困生躯体化因子得分显著高于非贫困生和一般困难的贫困生;较困难和非常困难的贫困生在强迫、偏执、人际、其他因子及总分上显著高于非贫困生和一般困难的贫困生;所有贫困生在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几个因子上的得分都显著高于非贫困生。

在SCL-90的90项问题中,当单项分≥2时,即被认为是阳性项目;而当任一因子分或总均分≥3时,表示有中等程度以上的心理健康问题。比较不同贫困等级学生的阳性项目数检出率,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通过卡方检验,比较任一因子分或总均分≥3时,不同贫困等级学生的各因子阳性项目检出率情况,结果显示:抑郁和偏执因子的检出率差异显著,人际关系敏感和精神病性因子的检出率差异显著,贫困生在这几个因子上的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非贫困生。

2.贫困类别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

学校资助中心依据学生的家庭情况将贫困生分为六类:父母均无、单亲家庭、父母有重大疾病、多子女家庭、遭受自然灾害家庭、其他。不同的贫困类别可能会引起不同的心理变化。通过t检验,比较不同类别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在SCL-90不同因子上的差异,结果显示:父母均无对人际关系敏感和精神病性因子影响显著;单亲家庭对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精神病性因子影响显著;父母疾病对除敌对以外的因子影响显著;多子女家庭对除敌对和躯体化以外的因子影响显著;遭受自然灾难对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恐怖等因子影响显著。

3.持续时间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

纵向对比2017年至2020年的本科新生中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反映出的特点相对一致,通过方差分析及事后检验发现: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随时间的推移总体呈现恶化趋势。

4.个体访谈结果。

对贫困生在个体访谈中使用的描述心理状态的词语进行词频分析,结果发现:“压力”“迷茫”“担心”“自卑”“信任”等词出现得较多;而在谈及成长经历时,“单亲”“留守”“不幸”“孤独”等词常被提及;在访谈中也观察到,他们会出现相对较多的回避、退缩、敏感行为。

综上可以看出,贫困生在焦虑、抑郁、恐怖等情绪方面以及人际关系方面较非贫困生表现出更多的问题,而问题程度在不同贫困等级之间存在差异。贫困生对于情绪的表达也更倾向于躯体化表达,对于情绪的处理缺乏技巧,往往会影响到睡眠等方面,对于“不幸”的体验更强,不同的致贫因素可能会对贫困生的心理产生不同的影响。

四、讨论

1.问题成因的家庭、社会视角。

贫困是家庭状况的综合反应,贫困对于孩子的影响不仅来自经济方面,还来自家庭关系及社会阶层等各方面。

从家庭结构来看,经济困难家庭中丧父、丧母、父母离异导致的单亲家庭较多,还有的家庭双亲均无,或是父母长期异地工作,孩子与家中老人生活在一起,这种隔代抚养和留守儿童现象在经济困难家庭中时常出现。从社会化理论的角度来看,父母的缺位使他们所承担的生理性和社会性抚育功能丧失。这些丧失感对孩子的心理成长和发展尤为不利。家庭结构与经济困难有着密切的关系,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有着重要影响。[5]从家庭资源理论的角度来看,单亲家庭的家长面临更多的生活压力,投入劳动的时间更多,与孩子交流互动的时间就相对较少。经济困难家庭中,单亲家庭的孩子的抑郁情绪更为突出。在这些家庭中,可能存在一些导致抑郁高发的因素,如早年的丧失、疏于看管而造成的伤害性事件、忽视、过度严苛等。此外,单亲父母由于离婚或丧偶所带来的自身情绪问题也会在生活中影响着孩子的情绪。

从社会阶层的角度来看,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群体拥有的物质财富和所能享用的健康服务较少,而他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中的危险性因素较多,所以身心健康水平较低;[6]而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群体的主观社会地位也较低,更进一步损害其身心健康。从社会心理资源的角度来看,贫困生的社会心理资源较少,即他们的社会支持系统较为薄弱,和他人的情感交流较少,面对压力时缺乏合理的应对策略,这些都会导致貧困生出现人际关系问题以及情绪表达和管理问题。

2.特征性问题的成因分析。

研究发现,贫困生中通过躯体化来表达情绪的较多。探究其成因,第一,这部分人群可能由于不善表达,缺少正常的家庭结构,缺乏社会支持,导致其对于情绪情感的表达受阻,长期的情绪压抑最终只能以躯体化的形式表现出来。第二,躯体化的表达是一种退行性行为,对于贫困生来说,家庭的负担可能导致父母不能很好的处理他们婴幼儿期的情绪体验,心理需要长期没有得到理解和满足,导致躯体的不适感在前言语期被身体记忆下来。长大以后,当他们再次遇到压力和挫折,感受到焦虑和恐惧时,婴幼儿期的躯体反应就会重现,这是一个退化过程。第三,身体的不适相对来说可能更可以被父母理解和关注,所以躯体化的方式更容易被接受。然而,躯体化的方式并不能很好地处理所有的情绪,特别是一些严重的情绪问题,所以贫困生中出现抑郁情绪是较为常见的。

贫困生中普遍存在的人际关系问题可能与他们早年的家庭关系和家庭结构的复杂性有关,导致他们更容易产生自卑和嫉妒的心理;还有可能由于社会资源不足导致社交技巧的缺乏,进而加重了人际关系问题。

五、心理帮扶对策

总体来看,贫困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不恰当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标签,人际关系敏感或缺乏社会支持系统,较多的负性情绪,缺乏有效的情绪管理方法、适当的情绪表达途径以及积极的应对方式。基于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分析,对于贫困生的心理帮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基础保障工作。

鼓励学校各部门积极参与贫困生的心理帮扶工作。依靠学院学工管理者的力量,建立贫困生心理档案,并定期维护和更新。学院心理辅导员和学校心理中心联动,深入扎实地了解需要帮扶的贫困生的具体情况,保证精准化心理帮扶得以实施。

2.宣传教育工作。

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力度。通过开展心理班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让贫困生更关注心理健康。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主题讲座提升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素养,并加强对自我的了解和关注。寻找贫困生中自立自强的典型,树立榜样和示范作用,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启发和激励更多有相似经历的学生寻找内在的资源与能量,发挥改变自我的主动性。

3.特殊群体服务。

在一些心理功能较好、有发展性需要的贫困生中推广团体心理辅导服务。在日常学生管理工作中通过谈心谈话的形式了解他们需要改善的问题类型,组织相关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通过成员之间的互动,帮助贫困生更好地进行自我观察与反思,改善对于自我的一些片面认识;通过互动帮助贫困生完善社会支持系统,提升社会交往技能,从而改善人际关系;通过完成团体心理辅导中的作业以及成员之间的分享交流,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贫困生的不良情绪,起到互相促进的效果。对于部分特殊个体,特别是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心理问题较严重的贫困生,可以开展个体心理辅导,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其自我认知、情绪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等。

4.提供社会支持。

学校教育管理者在校内外可以为贫困生设置一些勤工助学岗位,一方面提升其社会适应能力,获得更多综合技能,另一方面也可以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经济上的补贴。贫困生的问题不仅是个人问题,更是一个家庭乃至社会的问题。学校应积极构建家校沟通机制,广泛与贫困生的家庭成员进行沟通和联系,提高学生家长的认知水平,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

5.发挥反哺功能。

发挥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鼓励贫困生通过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创新创业等项目形式走进经济欠发达地区,对当地群众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普及。一是激发群众的心理资源,增强内生动力,实现经济脱贫;二是让群众了解更多的心理健康知识,应对自己的情绪问题;三是让社会更加重视家庭对于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减少心理问题在未来的发生概率。贫困生在这样的反哺行动中也可以修复内在创伤,提升自我力量,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建立积极有效的应对方式。

【参考文献】

[1]傅安国,黄希庭.开展心理精准扶贫  破解世代贫困难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03-05(6).

[2]化磊,贾红果,陈学宁.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6(12):92-94.

[3]胡春红.贫困大学生和非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率的多重比较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1):87-89.

[4]郭明,陈宝佳,赵亮.贫困与非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及人格的差异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11):1365-1366.

[5]吴愈晓,王鹏,杜思佳.变迁中的中国家庭结构与青少年发展[J].中国社会科学,2018(2):98-120,206-207.

[6]Hajat A,Kaufman J S,Rose K M,et al. Do the Wealthy Have A Health Advantage?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Factors and Wealth[J].Social Science & Medicine,2010,71(11):1935-1942.

3511501908214

猜你喜欢
贫困生心理健康高校
贫困生的隐私与尊严亦当细心呵护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高校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对策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大学用话费查“装穷”贫困生月超150元取消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