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课:让师生在“看见”和“对话”中共成长

2022-03-17 10:50宋美霞
江苏教育·心理健康 2022年1期
关键词:看见心理课叙事

【摘要】心理课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一堂优质的心理课应该“看见”学生的成长需求,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出发,设计基于心理学理论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以积极、灵活、多样化的“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引导学生挖掘自身潜能,促进身心和谐发展。心理课让心理健康教师和学生在“看见”和“对话”中共同成长。

【关键词】心理课;叙事;成长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2)00-0000-00

【作者简介】宋美霞,上海市松江区教育学院(上海,201600)德研室副主任,高级教师。

心理课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其目的是为了落实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性心理辅导。心理课强调通过学生的参与、体验和感悟,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充分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1]一堂优质的心理课既要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满足他们的成长需求,又要以积极的视角、开放的态度引导学生挖掘自身潜能,促进身心和谐发展。笔者在设计《考试压力那些事》一课时,从“看见”学生需求到“看见”教学目标;从显性的师生“对话”到隐性的生生“对话”;从学习者的“成长”到执教者的“成长”,不断地进行尝试和探索。

一、目标设定,从“看见”学生开始

1.看见学生需求。

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改变。我们在享受快速发展带来的便捷的同时,也面对其带来的压力。首先,学校心理工作者在和学生沟通以及个案咨询中经常会遇到他们由于考试压力过大导致的各种问题和困惑。其中,包括紧张焦虑等情绪问题、亲子冲突问题甚至拒学厌学等问题。考试是学生生活中的不可避免的组成部分,而应对考试压力则是学生成长中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其次,应对考试压力是学习心理辅导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与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学习过程中的人际沟通(包括师生关系、同伴关系、亲子关系)等内容相互影响。调整学生看待考试压力的视角,能够帮助学生激发内在的学习动机、选择有效的学习策略、促进积极的人际沟通,从而提升学生的心理品质。最后,前沿的脑科学研究已经表明,持续性的压力会损害神经系统。中学生的大脑正处于快速发育的阶段,压力过大所产生的应激激素会影响其注意力、记忆力和情绪掌控能力的发展。可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考试压力并掌握应对考试压力的技能,对于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现代快节奏生活,具有长远的意义。

2.看见教学目标。

基于对学生需求的了解,本堂课设计了两个教学目标:一是帮助学生正视并接纳考试压力;二是引导学生发现自身资源并思考应对考试压力的方法。可以说前者是“基础”,后者是“延伸”;也可以说前者是“必修”,后者是“选修”。“基础”和“必修”是希望每个学生都能通过课堂体验理性地看待考试压力,看到自己能够和考试压力共存,甚至“和平共处”;“延伸”和“选修”是希望本堂课能够给予学生一些可能的视角,引导他们在未来生活中不断去发现、发展并实践那些适合自己的应对考试压力的方式和方法。

教学目标的设定需要以一定的教学理念为依托。本堂课,第一个教学目标设定的基本理念包括压力是客观存在的;应对压力不等于消灭、逃避压力;压力程度和学业表现之间呈倒U型曲线关系,即适度的压力可以激发学习的动力,毫无压力和压力过大则会带来不利的影响等。第二个教学目标的设定源于人本主义疗法和后现代疗法的相关理念,包括人本主义提出的每个人都是值得信赖的个体,每个人内在都有一种寻求自我实现的潜能,每个人都具有独特性,都有能力做出积极的、建设性的选择等;[2]120-127也包括焦點解决短期疗法的潜在假设——每个人都有能力为自己的问题找出解决方法,从而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虽然我们可能时不时会失去方向,失去对自己能力的认识,但我们有能力解决生活带给我们的挑战[2]261,还包括叙事疗法中提出的“每个人才是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2]271-274等等。从这些理论和理念出发,相信每个学生都拥有应对考试压力的自身资源。这些资源可能是内在的(个人特质、心理资源等),可能是外在的(教师、同伴、家人的支持等);可能是显而易见的,可能难以察觉的。但不管怎样,相信每个学生都拥有应对考试压力的独特能力和方法。

二、活动设计,用积极“对话”推进

1.“师生对话”拉近心理距离。

个别咨询中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的关系会影响咨询目标的达成。同样,课堂上心理健康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也会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平等的、民主的和尊重的师生关系是心理课取得良好效果的基础。本堂课采用团体心理辅导的形式,在40分钟的心理课堂上,笔者和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的心理对话,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本堂课的师生对话基于人本主义和叙事疗法的理念,如人本主义疗法提到,平等真诚地看待每一个学生、对发言的学生无条件地积极关注和接纳,不带有偏见地评判学生的想法和行为,认可学生拥有自身信念和感受的权利,给予学生准确的共情性理解,感同身受的理解学生的感受[2]120-127;如叙事疗法强调,怀着“好奇心”去了解学生,走近学生等[3]。这些都会自然地拉近心理健康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2.“灵活对话”应对课堂生成。

本课的第一个活动是邀请学生在刮画纸上用任意线条画出“考试压力”和自己的样子。活动运用了叙事疗法所提出的“外化”技术,即人本身不是问题,问题才是问题。通过“外化”,将人和问题分离。这样,人才能更容易理解自己与问题的关系,摆脱自我责备,从而向更加积极的方向发展[2]271-274。通过对话,引导学生将考试压力和自己分开,看到压力是独立于自己的一个外在对象,并进一步思考:考试压力对自己有什么影响?自己有哪些应对考试压力的方法?

这样的活动设计对心理健康教师而言是不小的挑战,因为学生画出的压力和个人形象是无法预设的。在课堂上看到一幅全新的作品时,如何灵活地和学生对话,对于每一位心理健康教师而言都不容易。以下三点可以帮助更好地应对课堂生成。

一是看“大”不看“小”。具体是指心理健康教师应该尽量扩大视野,更多地关注每一个教学环节和教学目标的关系,不能只盯着学生画了什么、写了什么,而应该思考学生作品背后想要传递的内容——他如何看待压力?他如何看待自己?他如何看待压力和自己的关系?如有个学生把压力画成一棵大树,生长在名为“考试”的土壤中。在和这个学生互动时,笔者先询问学生的感受,学生回答:“考试的压力太大,很沉重。”笔者问:“压力的‘大树深深的扎根在考试的‘土壤中,感觉很沉重。但‘土壤和‘大树之间,还会让你联想到什么呢?”学生回答:“土壤能为大树提供营养。”笔者回应:“那是否可以这样理解:考试虽然会带来压力,但也可以帮助我们经验积累,为我们积蓄力量,来应对压力呢?”学生思考片刻后表示认同。当心理健康教师把自己与学生对话的方向始终指向教学目标时,其内心就会更加笃定。

二是教学准备要做足做细。心理健康教师要尽量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细致地了解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心理需求。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全身心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如在本课的导入环节,如何才能让学生尽快进入主题?笔者在课前搜集了大量的素材,并仔细思考每个素材和本堂课主题是否贴切、与教学活动的衔接是否流畅。最终,笔者选择了一段与考试压力有关的视频,视频中呈现了学生备考的众多场景,这些场景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回忆起自己曾经的备考经历及压力感受,有助于学生快速融入课堂活动中。

三是允许学生自由表达。笔者时常有这样的感受:学生是我的老师。焦点解决短期疗法强调“向孩子学习”,每个学生都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心理健康教师越是尊重他们的特质,就越能强化他们的力量,让他们发现自己独特的人格[4]。本堂课上,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常常超出教学的预设。因此,当自己没有读懂学生的作品时,笔者选择接受自己的局限,仔细倾听学生的诠释。如有个学生把考试压力画成了一只小鸟。该如何回应呢?笔者带着好奇心追问:“为什么考试压力是一只小鸟?小鸟和考试压力有什么关系?”学生解释说:“考试压力对自己而言没有具体的形象。但考试压力会随着考试的结束而变小,就像小鸟从天空中飞过一样”。这是多么美好的场景!它(考试压力)会飞来,也会飞走。这正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学生拥有自己应对压力的方法——不急于消灭或逃避压力,而是允许压力的存在。

3.“生生对话”促进团体动力流动。

本堂课的第二个活动是假设“考试压力”和“自己”各有一支战队,并且各自有若干队员。请学生找出“考试压力战队”和“自己战队”的队员有哪些。活动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寻找自身资源,以应对将来的考试压力。活动设计基于叙事疗法的理念——“对于可能再次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演”,让学生做好“考试压力”会重返生活的心理准备,对他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5]。

在学生寻找队友的过程中,笔者请学生思考:如果在两个战队中各选择一个对自己影响最大的队友,会选择谁?目的是引导学生找到对自己最关键的那个问题或影响因素,进而探讨应对压力的方法。学生分享了很多,有的和他人的支持有关,如来自家人的鼓励、朋友的陪伴、老师的帮助等;有的和学习策略有关,如制定计划、充分复习、整理错题等;有的和心态调整有关,如通过运动、音乐、绘画、冥想等缓解紧张情绪。这个环节笔者给学生预留了较多的时间,一方面是希望学生尽可能多地看到不同的方法,另一方面,也希望他们尽可能多地从别人的“方法”中受到启发,如“原来还可以有这样的方法”或者“这个方法不错,我也可以试试”。这也体现了心理课“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别差异”的教学原则,即虽然只有一部分学生有机会在课上分享,但是,在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中,每一个学生都有所收获。学生作为集体中的一员,既是受助者又是助人者,这种互助能够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从而实现自助。[6]240心理课上的团体动力也就这样流动起来!

三、效果评价,与学生一起成长

本堂课的教学效果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高。评价一堂心理课,重点之一是看学生参与程度和表现情况,这体现了学生对教学的满意程度。[6]251每个学生的生活中都存在“考试压力”这个话题,他们都有自己的故事和感受。因此,学生愿意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并尝试在课堂中探索适合自己应对压力的方法。其次,教学活动体验强。心理课作为一种自我教育活动,强调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在体验中有所感悟,进而获得自我成长。[6]240本堂课借助了视频素材、投屏技术、刮画纸绘画等辅助手段和表达形式,教学活动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有助于学生理解主题、融入场景、体验感悟。最后,教学目标达成度高。心理课的教学目标要明确、清晰,并且贯穿整堂课的全过程。[6]251在本堂课的总结阶段,笔者对学生的分享进行了总结,再次回归本堂课想要传达的关键理念:考試压力不可消灭,它的存在提醒我们要强大自我;我们和考试压力是可以共存的,通过挖掘自身的资源,每个人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应对考试压力的方法。

心理课以这样的方式践行“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为他们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的使命。学校中的大部分课程都侧重于帮助学生认识外部世界,心理课则更加侧重于帮助学生认识自我的内部世界。希望心理课可以帮助更多的学生认识自己、健全人格、开发潜能。

【参考文献】

[1]林崇德,俞国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 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95.

[2]杰拉德·科里.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与实践[M]谭晨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5.

[3]吴熙琄.熙琄叙语[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6:76-76.

[4]茵素·金·柏格,特蕾西·史丹纳.儿童与青少年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M]黄汉耀译.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12:16-17.

[5]约翰·温斯类德,杰拉德·蒙克.学校里的叙事治疗[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4:28-29.

[6]陈富国.学校心理咨询专业伦理与技术[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猜你喜欢
看见心理课叙事
同课异构
心理课片段教学技巧探索
教师的自我暴露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运用
“看见”的力量
论晚清史词的“词史”特质
东方奇幻与眼球审美:对中国魔幻电影的解读
《猩球崛起2:黎明之战》中的隐喻探究
显微摄影师:带你“看见”惊艳的“微距世界”
重新“看见”你
一款可以帮助盲人“看见”的墨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