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及风险防控研究

2022-03-16 16:41高小明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合肥市智能网汽车产业

高小明

(中共合肥市委党校 党史党建教研部,安徽 合肥 230031)

面对错综复杂的贸易环境,减少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对中国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早在2008年,国家就开始发展新能源汽车,期望实现弯道超车。在财税扶持政策推动下,自2015年起,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跃居全球首位,已连续六年蝉联全球第一,累计销量超过55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1]。2019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在海南博鳌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强调“加速推进新能源汽车科技创新和相关产业发展,为建设清洁美丽世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2]。可见,发展新能源汽车是为子孙后代谋生态福利的关键一招。

2021年9月,合肥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绘制了“257”美好蓝图,提出了今后五年合肥市的奋斗目标是勇当“两个开路先锋”,加快实现“五高”,聚力建设“七城”,其中包括加快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创名城和新兴产业集聚的产业名城等[3],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创新发展正是实现这一奋斗目标的重要一环。多年来,合肥市一直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要依靠创新,不断增加创新含量,把我国产业提升到中高端”[4],“要进一步夯实创新的基础,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培育新兴产业”[5],在创新发展上久久为功。得益于合肥市优越的招商引资环境和浓厚的创新发展氛围,很多先进企业来肥发展,特别是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工业结构转型升级取得明显成效。

1 合肥市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1.1 合肥市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历程

合肥人民对新能源汽车有着深厚的感情。早在2003年,合肥本土企业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就把目标锁定在新能源客车的研发上,是国内最早研发新能源客车、最早登上电动车国家公告的企业之一。2009年,合肥作为国内首批推广新能源汽车的城市,通过财政补贴在公交、出租、公务、市政以及邮政领域推出了1000辆新能源汽车,成为国家新能源汽车“十城千辆”工程的少数达标者。随后多年,合肥市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一直处于较高水准。本土企业江淮汽车集团在国家补贴政策的引导下也发展了新能源汽车业务,但在补贴退坡、直面市场时却遭遇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瓶颈。2015年,江淮汽车集团开始和蔚来汽车接触合作,并为其代工生产了蔚来ES8、ES6等新能源汽车。这两款汽车不仅在能源上只使用清洁的电能,而且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人、车、路、后台等智能信息交换共享,从而能够安全、舒适、节能、高效行驶,并最终替代人来操作[6]。2020年,合肥市投资70亿元让蔚来汽车在合肥扎根。除了资本投入,合肥市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喊出了打造“中国新能源汽车之都”的口号。2021年4月29日,蔚来汽车新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正式开工,拟将该产业园打造成完整产业链的世界级智能电动汽车产业集群[7]。在江淮汽车集团和蔚来汽车的合作中,合肥市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也更加完善,布局更加合理,吸引了比亚迪、中航锂电等相关产业落户合肥。

1.2 合肥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形势分析

1.2.1 优势(Strengths)

一是产业链基本形成,聚集了一批头部企业。全市集聚产业链企业120余家,形成涵盖整车、关键零部件(电池、电机、电控、雷达、摄像头、域控制器等)、应用(公交、物流、出行服务等)、配套(充电基础设施、电池回收、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行等)的完整产业链。2021年全市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值增长45.4%,产量增长148%。二是系统的产业发展体系基本建立。合肥市成立了以常务副市长为链长的产业推进和统筹协调机制,定期调度重点企业项目和研究产业推进方案;通过大众、蔚来等项目的引进,探索形成了独具合肥特色的招商引资成功经验;得益于产业发展,培养出了一批善于学习、懂经济、懂专业、敢于担当的人才。

1.2.2 劣势(Weaknesses)

一是产业发展不聚焦。全市形成了以合肥经开区为核心、相关县市区多点发展的空间格局,但企业聚集度不高,外部资源配置不集中,影响合肥市汽车产业做大做强。二是供应链不完整。核心电驱动系统领域尚无企业落户,汽车电器电子特别是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缺乏具备示范带动作用的行业领军企业;欠缺能为行业发展带来技术支撑的第三方研发、设计、检测机构。三是充电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公共领域电动化推广慢。出租车、邮政、环卫、公务用车等公共领域用车电动化比例低。

1.2.3 机遇(Opportunities)

主要得益于政府对产业发展的积极引导。安徽省政府大力支持合肥市发展新能源汽车。2021年6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明确提出支持合肥市打造“中国新能源汽车之都”。2020年11月,《合肥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出台,明确到2025年要形成100万台新能源汽车的产能,成为全国重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2021年8月,《合肥市“十四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发布,擘画了详细的新能源汽车发展路线图。2022年,合肥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快实施“2833”产业发展工程,其中汽车及新能源汽车为五千亿级产业集群。

1.2.4 挑战(Threats)

一是招商引资区域竞争激烈,项目角逐白热化。目前各大城市、各个领域都在争夺新能源汽车这个“香饽饽”,不惜给予超国民待遇等优惠政策,合肥市不仅面临和上海、南京、成都、武汉、杭州等地的直接竞争,也面临着省内其他城市以及国内三四线城市从合肥“挖墙脚”的风险。二是传统车企转型压力大。受江淮汽车近两年整车销量总体下滑影响,传统燃油车配套企业业务严重下滑。配套零部件企业出现两级分化,领军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升级产品,拓展业务;中小型企业因产品技术含量低,配套客户单一、无核心竞争力,导致产品配套能力不适应整车发展,尤其是合肥市许多小型企业订单流失严重,正逐步被淘汰。

2 合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主要风险

2.1 产业创新缺乏有力支持

一个产业的创新发展,人才是关键、项目是支撑。一方面,合肥市的区位优势不明显且人才政策优越性不突出,引进人才难度大。本地人才对比引进人才政策,落差大,容易产生心理波动,有往先发城市流动的可能性。目前安徽省拥有新能源汽车相关专业的高职院校较多,但基本集中在汽车检修、组装等人才的培养,对于技术研发人才的培养几乎为零。高等院校仅合肥工业大学于2018年在安徽省首设新能源科学专业,且合工大学生就业选择面广,往北上广深流动趋势明显。另外,产学研的上下游联系不紧密。近年来,虽然省市两级政府已经通过政策驱动,有意识地推动龙头企业与高校及上下游配套企业联合开展高新技术、核心产品攻关,但目前合作效应尚未完全体现。另一方面,目前省科技厅、市科技局还没有组织针对该产业的专项科技攻关项目的申报工作,仅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在2018年牵头组织了一次“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发展和推广应用政策支持研发创新项目”。

2.2 行业标准普遍较为缺乏

创新不能天马行空,要建立在标准的基础上。长期以来,各企业动力电池尤其是单体电芯的规格尺寸不统一,一直是主机厂和动力锂电池企业合作的主要矛盾,给主机厂和锂电池厂都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动力锂电池、充电桩以及车辆诊断方面都缺乏统一标准,不同标准带来重复投资导致资源严重浪费且影响产业规模,未来发展建立一个统一的行业标准迫在眉睫。

2.3 产业链本地利用率不高

根据盖世汽车研究院的研究结果,以蔚来汽车ES6为例,对其核心零部件如三电系统、汽车电子系统、底盘系统、车身内外饰供应商进行梳理,发现其在合肥的本地利用率并不高。当前,合肥市正在打造“新能源汽车之都”,要重点培育龙头企业,完善产业链。同时,合肥市也面临着与国内其他城市产业发展的竞争态势,新能源汽车作为新兴产业,成为多个城市重点发展的目标,若龙头企业的本地利用率不高,其未来发展基地的选择面势必会增大,存在留不住企业的风险。

2.4 自动驾驶领域立法缺失

合肥市发展新能源汽车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除了致力于电能源和氢能源系统的研究,还有对自动驾驶技术的研究,目前在合肥市包河区塘西河公园已开辟了全长4.4公里的自动驾驶汽车5G示范线,市民可以预约体验。自动驾驶汽车是人工智能的典型代表,在21世纪的全球人工智能发展中占据重要的战略地位。未来的汽车能够对行驶过程中的一些事项自主判定,如选择行驶路线、应对行驶中的突发问题等。这种自主性随着自动驾驶汽车的发展逐级递增,发展到LV5水平的无人驾驶汽车将具备自主意识能力,随之而来的风险性将更加显著,但如何防控此种风险在立法领域仍是空白[8]。

3 合肥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风险防控路径

3.1 以人才队伍建设为基础,激活产业创新源动力

一是要更加重视与新能源汽车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相关技术人才的引进,着重关注人才在实践和工艺技术积累过程中的经验。要为高层次产业人才、产业紧缺或骨干人才搭建可持续发展的平台,包括建立灵活的职称评审机制、考核评价制度,做好人才的晋升、培训计划等。解决人才子女入园、入学等难题,如与合肥幼教集团探索政-校-企合作办园模式等,让他们在合肥能安心、安身、安业。二是要激发本土专业人才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要注重企业需求,积极选拔、努力培育本土人才,充分发挥他们熟悉本地政策法规和风土人情的优势。同时,在资金分配、项目安排、荣誉评选、政策待遇等方面统筹兼顾,让本地人才和引进人才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各得其所。三是尽快在安徽省综合类高校的工科院系开设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科学等相关专业。着眼于新能源汽车生产与检测、营销与售后、安全运行与监控、能源供给与充换电服务等,尤其要重视新能源汽车研发领域人才的培养。针对新能源汽车领域对具有跨专业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合理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完善课程体系建设、不断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的储备,更要重视和企业合作开展实地教学,在“双元制”教育上发力,提升实际操作能力,为持续满足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打造服务型、实用型、高端技能型后备军。

3.2 以科技项目研究为支撑,激发技术发展新动能

一是建议省科技厅、市科技局着重“新能源暨智能网联汽车”专项科技攻关课题的组织与实施。围绕整车集成、动力电池与电池管理系统、电机驱动与电力电子、电动汽车智能化、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等关键核心技术方向,明确研究内容,细化项目验收考核指标。二是政府要通过顶层设计畅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加强孵化平台建设。进一步加大产业共性技术和前沿技术研发投入力度,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作,从需求入手、以问题为导向,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让科研机构这支“主力军”与企业这支“生力军”形成合力,不断提升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核心技术能力,提高合肥市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三是要重视本土知识产权保护,指派专家对企业一对一指导、面对面把脉,解决企业知识产权难题,多措并举推动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同时,对于涉及“新能源汽车暨智能网联汽车”的知识产权侵权和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3 以标准体系优化为抓手,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探索新能源汽车产业配套设施的标准化建设,加快完善动力电池包、居民小区充电桩、高速公路和城乡公共区域换电站的标准体系建设,促进设备标准化、通用化,更好服务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和商业化运营。二是发挥合肥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协会在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明确新能源汽车暨智能网联汽车这个新兴行业的标准化需求,以产业规模化发展需求和新技术创新发展为导向,促进行业标准体系的形成。企业要强化产业动态跟踪,明确行业技术发展路线图、前沿共性关键技术;政府出台政策积极支持行业标准的制定,淘汰和修订老旧标准,不断优化完善标准体系结构,提升行业标准的供给质量。三是加强加氢站的标准化建设。氢能源是未来最清洁的能源,也是我国未来新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9]。因此,在当前充电设施建设的基础上,要尽可能地考虑到未来发展氢产业面临的配套设施建设问题,多借鉴先发城市经验,能预留的接口要作好事先测算,避免资源浪费。

3.4 以产业精准布局为依托,助力龙头企业加快发展

产业链上的每个企业就犹如一个生命系统里的细胞,要共同参与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当前合肥市已拥有江淮、蔚来、大众(安徽)、安凯、长安、奇瑞(巢湖)、国轩高科等一批龙头企业,一方面要加快对龙头企业的技术和资金支持,另一方面要有针对性地招商引资,精准布局产业链,特别是满足龙头企业的产业发展需要。领导干部要重视对企业的调查研究,关注企业发展的上中下游,不仅要讲究产业链细胞的数量,更要重视每个细胞的质量,要引进一个就能派上大用场,能够符合企业的布局,促使产业的集聚。

3.5 以立法为保障,加强自动驾驶安全预警监测体系建设

从国外的无人驾驶汽车规制实践来看,能够普遍综合考虑到法律规制与科技发展的平衡问题,采用“适度超前、循序渐进”的立法措施,引导和规制无人驾驶汽车的研发与应用[10]。我国应借鉴先发国家经验,在已经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自动驾驶领域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做好自动驾驶安全预警监测体系建设工作。合肥市要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智能电动汽车之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要走在前列,同时不能忽视对于科技安全的监测预警,要积极建言献策助推相关立法工作。在国家正式法律法规未出台的前提下,亦可出台相关指导性方案,为合肥市自动驾驶保驾护航。

4 结语

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领域有关技术加速融合,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成为汽车产业的发展潮流和趋势。合肥市要争当全球科技创新的“开拓者”、全国战新产业发展的“排头兵”,新能源汽车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创新发展无疑是关键一步。当前,合肥市已经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上构筑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下一步应注意防范化解因产业创新不足、行业标准缺乏、产业链本地利用率不高、自动驾驶立法空白带来的可持续发展受阻的风险。要做大做强新能源汽车产业,简单的复制粘贴是远远不够的,要脚踏实地在产业创新上多下功夫、多开辟新路、多给予支持,助力解决新能源汽车暨智能网联汽车芯片短缺、三电系统技术发展瓶颈等核心问题。要继续致力于将蔚来等优秀企业引进来、留得住、发展好,从而为人民群众的出行提供更好方案,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合肥市智能网汽车产业
醒狮
装配式支吊架在汽车产业集聚区的应用
送你一盆小多肉
5G赋能智能网联汽车
解读《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合肥市朝霞小学
培育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
智能网联硬实力趋强
迎战智能网联大爆发
基于SJA1000的CAN总线智能网桥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