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明华
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设计与实践研究——以五常中心小学为例
章明华
(余杭区五常中心小学,浙江杭州310000)
青少年的健康素质是全民族健康素质的基础,而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仅仅依靠体育课是无法保障的。为了保证学生在校锻炼一小时,大课间活动已成为学校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形式和平台。农村小学在开展大课间活动中,由于受场地设施、教师素质等条件制约,与城镇学校相比,活动的有效开展和学生身体素质各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本文笔者针对农村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策略加以优化,提出了机制保障、时间保证、创新模式、学科融合、优化场地、强化交流、家校合作等策略,在具体实践中提出了完善管理体制和评价、加强体育教师培训和创新活动形式与手段的建议。
农村小学;大课间活动;身体素质;实践研究
从教育部公布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公告情况看,现在学生体质健康部分指标呈继续下降趋势,特别是爆发力、力量、耐力素质及肺活量等指标持续下降,超重与肥胖学生的比例增加、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继续上升等问题。落实学生每天进行一小时体育锻炼,是实现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健康的关键,而开展每天大课间体育活动,是保证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的前提。体育大课间活动无疑成为落实学生一小时体育活动的重要形式。进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实践是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主要手段之一,是为了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立足教学实际对学生进行有步骤、多层次地实施综合教育管理的过程是进一步全面提高小学生体育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综合体质与健康的有效载体。但在传统的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中,许多学校还仅限于学生做操和单一的体育项目练习。并且多年来做同一套广播体操或健美操等,其内容单一、乏味,形式机械、呆板,学生早已厌倦,不仅体育锻炼的效益低下,而且还禁锢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体质也不能得到有效提高。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积极参与大课间活动,如何多渠道开展大课间活动,成为学校和体育教师面临的课题。
笔者所在学校虽地处城乡接合部,但由于地方经济实力较好,学校的硬件设施也比较完善。因此,学校有条件开展形式多样的大课间活动,满足学生的需要。但在笔者学校以往的大课间活动中,由于组织形式和练习内容过于单一,久而久之,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甚至产生了厌倦的情绪,学生的身体素质也无法得到有效锻炼。活动是一种形式,活动内容能否符合学生的特点、是否能激发学生的锻炼兴趣,直接影响到活动开展的成效。为了有效地了解学生对体育大课间锻炼活动内容的态度及参与情况,笔者进行了11个方面的问卷调查。调查发现,学生平时能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只占38%,家长每天督促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只占44%,调查真实反映出农村小学学生锻炼意识和习惯还有待提高。家长出于各种原因对学生锻炼督促还不够,还需要教师进行正确的引导。但在学生认为学校有必要组织大课间活动和活动是否能促进身体健康调查中,认为能促进身体健康的学生达到85%左右,说明学生能认识到锻炼身体促进健康。既然学生们都认可大课间活动,那教师就更有信心抓好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大课间活动,向大课间活动要质量。但是,调查中发现,只有20%学生会积极参加目前学校的大课间活动,有98%的学生认为大课间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应多样化。上述数据令人深思,说明学校和体育教师应该重新审视大课间活动,也有必要对目前的大课间活动进行改革和完善。
要保证大课间活动的开展,需要学校、教师的积极参与和组织。根据笔者学校实际情况,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主管体育副校长为副组长,各科室、班主任和体育教师为组员的学校大课间活动领导管理机制,并确定工作为:明确目标、具体分工、责任到人、互相合作、形成合力。从而实现在活动开展机制上为大课间体育活动提供有力保障。
时间是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实效性的重要条件,没有时间作为保证大课间体育活动锻炼实效性也会大大降低。为此,学校严格执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确保学生在校6小时,同时科学安排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不仅如此,为了能够全方位提高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锻炼实效,学校对体育课、活动课和大课间活动等实施了相关的监督与检查制度,通过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质量的提高促进大课间体育活动锻炼的实效性。
大课间体育活动究其实质是全校师生每天在同一时间上一堂大课间体育活动课,一般以集体做操和游戏为主,分班活动为辅。由此可见,活动内容和形式的改革与创新自然成了大课间体育活动改革的主题。单调乏味、长期固守的课间操模式,将限制学生的个性发展。学校结合调查问卷中学生喜欢的体育锻炼内容,制定特色大课间活动开展方向,制定开展大课间活动计划,安排学校特色活动。在农村,有其特色的传统游戏和活动。因此,学校根据不同年级把滚铁环、旱地龙舟、拉绳取石、打陀螺、跳皮筋等农村传统游戏作为自选游戏和特色活动在大课间活动中进行开展和实施。
各年级体育大课间活动内容:一二年级的活动自选内容为集体舞、健身操、形体操、跳短绳、立定跳远、乒乓托球接力、踢毽子、50米接力跑、拍球、掷垒球、呼啦圈、跳皮筋及自选游戏等;三四年级的活动自选内容为集体舞、健身操、跳短绳、跳长绳、立定跳远、跳远、篮球运球、耐久跑、掷实心球、呼啦圈、跳皮筋、羽毛球、乒乓球及自选游戏等;五六年活动自选内容为集体舞、健身操、跳短绳、跳长绳、跳高、跳远、乒乓球、耐久跑、掷实心球、呼啦圈、羽毛球、乒乓球、篮球、台阶试验等。其中,遇到雨天,一至六年级的活动内容为健身操、棋类游戏、自选游戏等。
操作方法:每周一由任教体育教师确定各年级或各班级本周活动内容和自选游戏(选择2-3项)。
具体分工:主管体育副校长全面负责大课间活动的开展和安全事宜。
教务处:负责活动的有序开展、时间的掌握、教师和学生的参与情况。
政教处:巡查活动情况,每周进行评价,并在每学期对各班级大课间活动情况进行考核。
总务处:活动器材的准备。
体育组:场地安排等
班主任、副班主任:具体落实和开展活动同时,为保证在雨天学生也能得到锻炼,学校和体育组根据学校情况又制定了雨天大课间活动预案:
场地安排:室内篮球场、教室、学校走廊。
在传统的农村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中,学校和教师存在一定的认知误区,认为大课间活动只是体育教师的事情。大课间活动作为学校整体活动,光是依靠体育教师是很难达到良好效果的。学校在制定大课间活动方案时,就提出了“全员参与、互相合作、形成合力”的要求,注重活动和其他学科有效地整合,提升大课间活动的品质和效果。例如,学校在每次早操后,由音乐教师和体育教师一起对学生进行形体训练。从实践情况看,学生身体姿势和身体素质得到很快的提高,受到学生的欢迎、家长的肯定。笔者学校大课间活动在原有的基础上,确立体育与艺术相结合思路,根据形体艺术的特点,编制成形体艺术操——“七色阳光”,并将形体艺术操制作成多媒体光盘,在平时体育活动课与音乐课中进行教学,达到规范动作,提高教学质量。
全校学生要在同一时间进行大课间活动是很难进行的,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场地上进行练习,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学校设置了1~4年级在操场进行,5~6年级在校园道路进行的模式。同时,学校利用校园网络系统开展室内集体舞教学,还根据雨天多的情况对雨天活动进行设计与安排,使学校逐步形成小场地大课间活动特色。
开展大课间活动,还要得到家长支持。教师们在活动前,通过校园网和家校联系册,向家长和社会宣传大课间活动,使大课间活动得到家长的支持和认可,形成家校共同督促学生自觉锻炼,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为确保学生每天达到一小时体育锻炼的要求,活动要做到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开展大课间活动,是一项普及性很高的群众性文体活动,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的载体,大课间活动不仅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也使得校园活动生机勃勃。开展大课间活动、促进学生健康,光有领导的重视、体育教师的热情,是很难出抓出成效的,这还需要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特别要得到教导处、少先队大队部、班主任、艺术类教师们的共同配合,要集文艺、体育等活动为一体。艺术类教师也主动参与到健身操、健美操、韵律操等活动指导,形成全校教师齐抓共管的局面,保证活动形式多样性,促进学生的锻炼兴趣,使大课间活动具有实际意义和长效性。
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以来,全体教师和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逐渐形成了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在各方面都取得一定的效果。长期坚持大课间活动,学生体质明显提高。体育教研组的教师们对学生进行了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显示,四年级抽测了仰卧起坐和立定跳远两个项目,五年级抽测了立定跳远、400米跑和投实心球三个项目。经过计算,四年级仰卧起坐男生平均90.96分,女生平均91.21分;立定跳远男生平均87.04分,女生平均88.96分。五年级同样也获得了很好的成绩。这样的成绩在农村小学中已处于较高水平,这说明笔者所在学校开展的大课间活动是非常有效的。
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得到了提高,由于各个学校都能根据场地、学生需求、原有基础合理安排锻炼项目,活动量得到科学安排。关键是找到了学生有趣的项目吸引了学生,使学生感到体育运动不是一件苦差事,乐意自觉地活动起来,提高了锻炼的自觉性。
通过大课间活动,营造了学校体育活动氛围,提高了教师和家长关注学生健康的意识。因为学校将学生大课间活动情况在家校联系本上进行反馈,还在校园网上进行报道,加深了教师和家长对学生大课间活动的了解,形成共抓齐管的局面,开拓了家校共同促进学生体育锻炼新途径。
健康的身体对任何人来说是第一位的,它是保证学习和工作的前提。大课间活动为学生的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大课间活动的开展,笔者所在学校的学生身体素质已有明显的提高,学生在活动后变得精神振奋。以良好的姿态开始每天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来看,坚持抓好大课间活动,一定能在促进学生生长发育和健康方面起到积极的效果,同时也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为了更好地开展大课间活动,教师们加大了体育锻炼素材的挖掘,在篮球、乒乓球等多方面进行开发。如集体舞,教师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不仅丰富了活动内容,还使学生身体姿势和身体素质得到很快的提高。同样,教师还可以在其他民族文化中发掘体育锻炼的价值,运用到大课间活动中来,如民间体育游戏等挖掘开发。
每一项活动都需要不断改革才能深入开展,其中管理方法与评价体系直接影响学生参加大课间活动的积极性。但由于大课间活动学生是全员参与,对学生活动管理和评价比较难,因此要不断地研究大课间活动管理与评价方法,使此项活动得以深入持久。
大课间活动管理虽然由教务处统一安排,但每天活动都有具体的锻炼内容和要求。但由于体育教师配备不足,造成多方面问题。因为学科的差异,其他教师体育教学经验缺少,活动组织和练习方法难以适应学生活动,活动目标就难达到。因此在开展大课间活动时,要对教师进行全面培训,提高教师的组织能力,更好地控制学生的运动负荷,保证活动的质量。
体育运动的乐趣在于锻炼,体育运动的魅力在于竞争,体育运动的目标在于健康,而体育运动的形式在于多变,形式多样会富有吸引力。大课间活动活动也不例外,活动形式要丰富多彩,形式要多样,要适当地安排体育竞赛,不能只局限于做操。形式也不能千篇一律,教师要选择学生喜欢的活动内容,设计学生欢迎的方法。
由于地理原因,春季和秋季时下雨天特别多,因此,体育教师要安排好雨天活动方案,如在下雨天安排了一些体育欣赏、下棋、健美操、室内游戏等,不仅内容丰富,学生的锻炼也得到了保证。但在活动的同时,也对活动的参与率和安全问题提出了考验。
综上所述,落实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问题,关系到亿万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决不能掉以轻心。促进广大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全社会对教师们的殷切期望。教师们将本着为了增强孩子们的体质,唱响落实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之歌。
[1] 殷龙.浅谈小学体育教学大课间活动的改进策略[J].名师在线,2020(20):85-86.
[2] 王浩.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长效机制的构建[J].田径,2020(05):10-11.
[3] 蒋一冰.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现状分析及对策[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07):107+109.
[4] 马宇浩.提高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有效性的尝试[J].求知导刊,2019(48):62-63.
[5] 乔磊,陈严.农村小学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现状及对策的思考[J].华夏教师,2019(30):19.
G622
A
1002-7661(2022)04-017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