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雅琴
(兰州新区第二小学,甘肃 兰州 730000)
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传统小学数学教育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教育发展需要,在课改实施后,众多小学教育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旨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学科教学质量。生活体验式教学是众多教学方式中较突出的一种,在符合低年级学生心理和学习方式的基础上应用实践,帮助学生回归学科培养目标,挖掘自身逻辑思维潜能。
生活体验式教学顾名思义是“生活+体验”的结合,是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引用生活中的经历或者想象,对学科知识进行深化理解教学的手段,通过对生活细节的捕捉让学生们更好地挖掘学科知识与生活经历之间存在的联系,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建立在联系实际生活的基础上,提升对学科知识的理解与方法的掌握。
根据学生的认识情况结合实际生活,教师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还原学生生活,使学生产生情景联想并结合知识内容构建新的认知网。基于既定的教学目标,应用生活体验式教学是符合新教学改革要求,教师在不断探索中挖掘宝贵教学经验中得出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创设生活、情感体验环境的教学方法,是建立在教师尊重、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还原学生亲身经历的生活实现,在熟悉温暖的环境中愉悦地学习,并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克服困难的心理,帮助学生奋发进取的教学方式。
基于小学生活体验式教学的内涵,主要具备情境性、亲历性、合作性、实践性、情感性等几个特点。①情境性:主要是指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联系小学生的实际生活,依据低年级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创造出符合生活的学习情境,旨在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应确保设计的情境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学习特点相契合;②亲历性:主要是指成为学习的主体,引导学生亲身经历学习的过程,体验、认识所学的过程,不断提升学生的认知性,同时,还应关注小学生心理层面的经历和体验,对亲身经历的经验进行总结和反思,得出自己的结论,最终感悟其中的内在规律,促进知识的理解和掌握;③合作性:这是小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主要是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交流氛围,旨在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积极性,通过科学、合理的指导方式,以便于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自主探究学习中;④实践性:知识来源于实践,尤其是针对数学学科来说,知识比较抽象,在生活化教学模式下,应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践中,引导学生在认知中了解数学、认识数学;⑤情感性: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情感的关键时期,通过生活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引导学生在熟悉的情境、实践中,将抽象的、逻辑性和思考性的数学问题变得更浅显、生动、有趣。
有专家研究证实:人的认知过程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统一过程,非智力因素即为理智或情感活动,那么,非理智因素占认知过程的重要部分,解读低年级学生情感及心理需要,运用生活体验式教学方法引发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体验,通过调节、强化学生情感转化为对认知学习的动力。在运用中根据学生个体生活经历寻找学习动力不足的因素,通过情感调节重新燃起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创设生活体验式教学情境,突破传统教学方式建立全新的方式与学生相处模式,让学生感受轻松愉悦的同时,收获耳目一新的直观感受。
依据现阶段不少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状况来看,不少学生存在学习动机弱、理解能力差等问题,而数学是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学科,学生学习起来较吃力,由于教学课程压力,教师通常采用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这让学生处于对旧的知识无暇复习、新的知识接受不了的被动局面。生活体验式教学方式的应用对学生的情感陶冶和思维创造力具有积极作用,数学教学运用该教学方式设定教学情境,有效调动学生的逻辑思维整合在原有知识掌握基础上继续搭建新的认知结构。
生活体验式教学在强化学生知识认知和兴趣培养上具有显著优势,由于数学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一定技巧从而失去学习兴趣,即使一些学习较好的学生在面对实际数学难题时也显得无从下手。与此同时,低年级数学教学工作依照传统“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进行,有碍学生思维逻辑能力的培养。生活体验式教学与其他教学方式有所不同,可让抽象难懂的课程通过教师转化更贴近学生生活,便于学生理解,便于学生利用生活经验解答数学难题,也让抽象的数学知识有效化解生活的困惑。
教师在构建生活体验式的教学过程中,在课程知识和生活之间构建起体验式的教学,使得学生能够将实际的经验应用到解题的过程中,使得课程价值能更好地展现。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扩大知识的深度和宽度,让学生对话题更加感兴趣,构建的情境也是学生喜爱的。
例如,教师在讲解《元、角、分》相关知识后,能够让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对自己的零花钱使用设定计划,这是可以借助所学知识开展的,能够起到一定的巩固和练习作用。这样可以将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得到更好的应用和展现,使学生的花钱和节省意识得到不断地加强,充分构建生活的体验模式。
数学源于生活并深深地扎根生活,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通过个人经历与知识内容建立一种认知关联,需要重视学生动力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时,自己亲身体验和经历的,才能使自己的记忆和理解更加深刻。因此,教师在数学课程的教学中,要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亲身经历、自己动手实践,使得学生在学习中的灵活性和敏捷性得到大幅提升。
例如,在《对轴对称图形》进行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一些具有十分鲜明特色的建筑物照片用多媒体进行播放,让学生了解、观察这些建筑的特性,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够主动研究和分析轴对称图形,了解和明白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到底是什么。教师也可以在后续的教学中,让学生通过画图形、剪图形、拼图形等方式,为学生预留出足够的空间,通过学生间不断地交流与合作,使学生能够更深地内化和理解轴对称图形,有效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
为了更好地提升低年级数学教学水平,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让讲授内容更贴近学生的年龄及生长发育特点。情景教学模式是生活体验式教学中重要一部分,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教学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可适当创设情境教学环境,将学生分成小组,再将不同长度的小棍分发给学生。教师让学生用四根小棍做一个四边形,组合后,观察搭档的四边形和他们自己的四边形之间的差异。在教师的指导下,使学生更生动地掌握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不同特点。学生可以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讨论和自由复习,总结出三角形的相应特征。通过有趣的教学,让学生深刻感受数学在人们的生活中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参与到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中。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追求学习兴趣也是成功的内在动力所在。若是在追求的道路上不断地失败,那么学习兴趣也不能长久维持。因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有效的手段就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得到成功的体验。教师要结合实际的情况适时地给予学生表扬和奖励,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这样,既能促进兴趣的提升,又能增添学习的乐趣。因此,需要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差异点设计不同的生活体验型题型,让每个人都能获得成就感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和欢快,让学生通过不断地探索感悟数学学科的魅力。
精选生活素材融入低年级教学实践当中,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工作,增加动手动脑练习,让教学工作变得趣味、轻松。在数学教学中引入生活素材,将知识点与学生生活经验相联系,通过感知、体验、积累的形式渗透到教学工作当中,开展生活体验式教学前需要根据学生实际生活经历出发,运用的生活素材秉持普遍性、客观性的规律,融入教学当中提高学生的理解及应用能力,锻炼学生的解题能力,完成低年级数学的教学任务。
例如,一年级《认识图形》教学讲解中,带领学生走进自然,感受生活环境中存在的图形,加深学生对图形的理解,收集正方体、长方体、球体、圆柱体生活用具,带到学校中与其他学生分享自己眼中的图形。教师事先准备4 块小长方体教具,设置问题“能拼出几种不同的大长方体”,让学生们参与动手体验利用教具摆出不同形状的长方体。
在调查和研究中发现,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直接决定了课堂学习效果。但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缺乏明显的学习动机,致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因此,在生活体验教学模式下,教师在优化课堂教学时,首要的问题就是唤醒小学生的学习意愿,使其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到学习中。而要实现这一点,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立足于小学生的认知、思维情况以及小学生的喜好,从学生生活中选择具有趣味性的素材,给学生创设生活化的体验情境,以便于学生在意愿的驱动下积极主动参与到数学知识的探究学习中。
例如,在《圆的认识》教学过程中,为了给学生创设生活体验情境,教师就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基于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圆相关知识形成了初步的认识,可从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交通工具入手,给学生创设了具有生活化的体验情境:“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交通工具非常多,主要有汽车、自行车、公交车等,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些交通工具的轮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圆形。”然后,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要将这些轮子设计成为圆形?如果将其设计为其他的形状可以不?”接着,又借助了多媒体信息技术,将不同形状的轮子的转动情况展示在学生面前。如此,学生在生活化情境体验中激发了自身的求知欲望,促使其好奇心的驱动下积极主动参与到本节知识的探究学习中。
小学生年龄比较小,生性活泼好动,喜欢游戏等。基于数学学科的特点,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枯燥无味,难以真正激发小学生的探究欲望。面对这一现状,教师在实施生活体验式教学时,就应结合小学生这一个性特点,适当地融入生活化的游戏,引导学生在游戏体验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真正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
例如,在《吨的认识》教学中,按照教材上的内容对“吨”这一概念进行认识,学生难以形成形象的感知,致使学习效果不佳。面对这一现状,小学数学教师就结合这一概念,给学生设计了一个生活化的游戏:将全班学生划分为四个小组,每组派遣出两个代表,一个人背25kg 的物品,从教室前背到教室后,另一个人负责计数,看看哪一个小组能够先背10 次。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对其进行计算,使得学生明白:连续背40 次才够一吨。如此,通过生活化游戏的设计,使得学生在游戏体验的过程中,真正理解了“吨”这一概念。另外,在具体的教学中,也形成了良好的课堂氛围,所有学生均可积极主动参与到数学知识探究中,最终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
生活体验式教学模式作为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不仅仅要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知识,还应引导学生能够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常见的问题,真正实现数学知识的学以致用。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生活体验式教学时,应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结合数学教学内容,设计出一些具有生活化的问题,引导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对其进行思考、分析和解决。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实现了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也促使学生在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了数学思维的发展,真正落实了数学核心素养下的教学目标。
例如,在《100 以内加减法》的教学中,教师在完成教学之后,就引导学生回家问一问妈妈的年龄以及自己的年龄,计算一下妈妈是在什么年龄生的自己?当自己到达妈妈这个年龄之后,妈妈有多大了呢?如在学习完“周长”相关知识之后,教师就以学生实际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出发,给学生设计了一个问题:妈妈在超市买了一块桌布,但是觉得不太好看。于是,妈妈决定给桌布增加一个花边。但是应该买多少呢?如此,通过生活化问题的设计,可促使学生在思考、分析和解决的过程中验证数学知识,应用数学知识,并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教师应在教学方法上不断探索创新,生活体验式教学理念旨意通过生活化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利用数学逻辑思维能力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教学形式贴近学生的生活便于学生理解。在运用过程中教师要突破传统教学方法,深入挖掘生活体验化元素,帮助学生从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理解中走出来,更好地转化为学习动力,将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也让生活经验不断辅助解决学习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