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因材施教管理策略初探

2022-03-16 13:20崔爱红
读写算(下) 2022年7期
关键词:班集体因材施教笔者

崔爱红

(七里河区马滩小学,甘肃 兰州 730050)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核心,良好班风的形成、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文化素质的提高,班主任作用至关重要。当一个班主任容易,但当好一个班主任,管好一个班集体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小学生正处在身体、心理的发育阶段,也是学习知识的重要时期,这是他们人生中成长的关键时期。让每一个学生在一个健康积极的班集体下健康快乐成长,是每一个班主任追求和希冀的目标。

一、班级管理因材施教的内涵

“因材施教”出自孔子:“圣人之道,粗精虽无二致,但其施教,则必因其材而笃焉。”宋代学者朱熹将其概括为“孔子教人,各因其材。”“因材施教”一词就因此而来,它是对孔子教学实践中一条基本原则的准确概括,主要解决教学中统一要求与个别差异的矛盾。

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做到因材施教,针对教育对象的性格、志趣、能力、原有基础提出不同的要求,采取不同的方法,施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其自身特点的教育,从而健康和谐地成长发展并学有所成,实现“人人成功,个个发展”的教育目标。这也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班级管理因材施教的必要性

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遗传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研究结果都指出,每个人都是千差万别的,遗传基因、生活环境和家庭教育等因素的不同造就了个人资质的差异。所以面对这样一个复杂的学生群体,教育显然不能整体划一、简单机械,必须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多样的教法和管理策略。

小学班主任面对6~12 岁的儿童,教学和管理工作更加繁重。比如笔者所在的学校周围是由城中村改造而来,这两年才从乡村小学转变为城市小学,所以除了本地学生,还有很多外来务工人员和拆迁户的子女,学生除了年龄、个性的差异,还有生活环境和家庭因素的不同。因此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更应该因材施教。

三、小学班主任因材施教的管理策略

因材施教不但是我国古代教学经验的结晶,还是现代教学必须坚持的一条重要原则,它具有非常丰富的现代价值。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浅谈几点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因材施教的策略。

(一)因材施教,爱先行

教育家夏丏尊曾说过:“没有爱的教育就像池塘里没有水一样,不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班级管理的基础。教师爱孩子,才能走近每个孩子,进而了解每个孩子并因材施教;教师仅有对学生倾注了爱心,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教师的关爱,才能获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让他们体会到班级的温暖与和谐,并把这种情感转化为爱老师、爱班级、爱学校、爱家人、爱国家的积极情感。

每一天早上,班主任都是比较早地来到学校,必定会在课前来到班里,检查卫生、监督纪律、检查出勤、督促学习……看见不足之处马上组织学生及时落实。天冷了,一句温暖的叮咛;孩子生病了,一个及时的慰问电话;孩子学习成绩提高了,一句真诚的表扬,一个肯定的眼神——这些小细节在孩子眼里,就是爱。

在爱班级每一个学生的同时,那些特殊的学生尤其需要教师的关注和爱护。笔者所在班级就有这样一位同学,她的父母离异,且都不在身边,她自从五岁起就很少再见到爸爸妈妈,一直是由七十多岁的姥姥带大的。她缺乏父母的关爱,思想比较叛逆,经常不完成作业,学习成绩不好,在班上也没有要好的同学。她的姥姥也经常向笔者反映,孩子在家不听话,言语顶撞,动辄出言不逊。她的如此行为让笔者也有些不解和气愤,但笔者没有立刻表现出情绪,而是叫她随意谈心,心平气和地问她:“你最爱的人是谁?”她毫不犹豫地回答是“妈妈”。笔者为之一震,是啊,谁不爱自己的妈妈啊!即使那是一个离她很遥远、没有陪伴她长大、很多时候停留在记忆里的称呼。笔者深深地为眼前的孩子心疼,说:“你最爱的人是妈妈,那妈妈最爱的人除了你,肯定是她的妈妈——也就是姥姥。妈妈不在,你是怎样对待她最爱的人的?”说到这里,她眼红了,低垂着头。“希望你能好好珍惜、对待你最爱的人和爱你的人,好吗?”她点头,笔者想她听懂了。此后,再也没有接到姥姥的“投诉”电话。爱孩子,让他们被关爱又学会爱人,这是师爱的升华。

(二)学会欣赏,独有光彩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两句诗写得真好,看物是这样,看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尤其是班主任,每天面对着40 多个学生,他们性格各异,学习情况有差异,班级表现不同,每天都会有不同的小插曲:打架了、上课扰乱纪律了、成绩退步了、损坏公物了……这些事务都会使班主任们焦头烂额。但是如果班主任能用平和的心态,从不同的角度看每个学生并因材施教,就会觉得每个孩子都是可爱的,他们都有自己的闪光点。

上学期笔者刚接手这个班级的时候,一位女生引起了笔者的注意。她其貌不扬,成绩不好,性格内向,寡言少语。上课时她总是低着头,塌着背,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但当笔者用眼神提醒她时,她就会明白了提醒的眼神,马上就会振作起来。当她坐起来认真听讲的时候,偶尔的发言总是与众不同,一语中的。这让笔者眼前一亮:这个孩子有个性,有想法。

那天,笔者正在办公室批阅学生的小练笔,作文题目是“感动”。很多学生都是千篇一律地叙述自己生病时父母悉心照顾带给自己的感动,其间表达的感动总有些矫揉造作之嫌。现在的学生是拥有幸福太多,拥有感动太多却从未察觉,更何谈感恩?笔者陷入深深的失望和沉思中……直到批阅到她的作文:有一次她与父母吵架了,一整天怄气没有吃东西。晚上,她又饿又伤心,藏在卧室的角落。这时候她六岁的弟弟走过来,悄悄地递给她一块面包,只是说:“姐姐,这是我用自己的零花钱买的面包,没有告诉爸爸妈妈。赶紧吃吧,你的肚子肯定饿了。”事例并不惊天动地,语言也不刻意造作,娓娓道来却让人感受到感动就在心间流淌。后来笔者在班上分享了这篇作文,并充分肯定了她。

令人高兴的是今后的她让笔者有不断的发现,不断的欣喜。最后一次期末测试她还考了全班第一名,其他同学都很惊讶,但笔者认为她内在的许多优点肯定会让她越来越优秀。当天晚上她的妈妈就打来了电话,没说很多,只是反复地说着:“谢谢你,老师。我没想到她能考第一名!”其实,笔者想说,作为班主任做不了很多,只有用平等的眼光欣赏每个孩子,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并毫不吝啬赞美和鼓励。只有这样,他们的可爱之处也许就会不断出现,带给我们惊喜。让每个孩子都闪烁独有的光彩,班级这片天地才会“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三)班级管理,人人参与

要管理好一个班集体,营造良好的班风、学风,不但要求班主任要有好的管理技巧,树立起学生的集体意识,让他们能够对班级产生归属感,对班主任产生亲切感、信任感,还应该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把班级当成自己的“家”。

班主任要树立这样一个观点:班级不是学校的,不是教师的,而是孩子的。班集体是一个团体,班级管理需要每个学生的参与。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应坚持学生自我管理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的差异性,这样有利于增加学生对班集体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责任感,使学生自觉主动地为班集体荣誉而努力。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管理本事?就是充分信任孩子,信任班级的每个孩子,孩子才能有班级小主人的意识,从而培养出一个个得力的小助手。笔者对所带班级的班干部甚至很多同学都会根据他们的特点安排一些班级工作,学习成绩优异、组织管理能力强的班长总体负责班级事务,老师不在的时候,他既是一名学生,又是一名班长,同时也是一名班主任。所以,班级的自习、午默由他组织,语文课他也能够上。笔者会让热心班集体事务的学生担任“桌椅管理员”“门窗管理员”;让细心负责的学生当“图书管理员”;讲卫生、爱清洁的学生当“卫生检查员”“节能小卫士”;自我约束力强的学生当“纪律监察员”……这些都源于信任孩子。

每周一的班会课,笔者会让班干部进行总结、表彰,分析班级上周的各方面表现以及能否评上“纪律红旗”“卫生红旗”的原因,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自己是班级的小主人。创造这样的机会,让他们得到表扬和提高,也让他们感觉到班级需要他。长此以往,有了任务和责任,他们不再是教师们口中的差生,学习差、纪律差、行为习惯差……似乎一无是处。这一个个小助手让笔者的班主任工作轻松又愉悦,也让每个孩子充满自信,有了归属感和价值感,他们的成长必定会更加积极向上,充满阳光。

(四)班级文化,向上向好

班级是进行一切教育和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班级文化的建设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力和感染力,也对学生的教育、教学以及成长、成才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所以缔造完美教室,打造班级文化尤为必要。

“教室是习惯养成地,是人格成长室;教室是共同生活所,是生命栖居室。”在这样的每一间教室里,编排班级特色板报、建设学习园地、张贴引人奋进的名人名言、进行班级“雏鹰争章”的评比等,把教室布置得新颖独特,用这些无声的事物散发出的文化气息刺激学生的感官,使他们时时处处都能受到感染和熏陶。创造一个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文明的学习环境以外,班主任也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班级制度。如此双管齐下,在班规班约的约束下使得班级文化在学生行为上具体体现。长此以往,班集体就会形成良好的班风,增强班级向心力、凝聚力,激发学生爱国爱校爱班的情感,使学生们积极向上向好。

(五)充分了解,“对症下药”

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家庭环境、生活经历、个性、心理、兴趣爱好以及不同的学习成绩,作为一名班主任,应该从各方面充分地了解学生,根据他们的心理需求和个性差异,因材施教,讲究策略。当然,这需要在课上课下花很多时间,但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就必须这样做。了解学生除了从班主任的角度去看,还可以从各科教师、家长、学生等多方面了解,这样了解到的学生才是全面的、真实的。特别当学生出现问题时,教师才能快速、准确找到学生行为背后的原因,对症下药,有效教育。

1.正视差异,分层教学。班主任在实施课堂教学中,也要正视差异,教学模式多样化、灵活化。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效地利用课堂主阵地,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科学合理地进行分组,开展分层教学。首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变统一性为层次性;其次在指导学习过程中,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基础、学习习惯、学习能力进行统一指导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然后布置作业时,要优化作业设计,做到高效合理,分层布置;最后在对学生的评价方面,要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力求做到评价形式的灵活化、评价角度的多元化,从实质上摒弃以学习成绩为中心的评价方式。这样一个从教学到评价的体系形成,给了每个学生成功的机会和成功的体验,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轻松自如地学习生活,身心健康地成长发展。

2.尊重学生,多样管理。美国思想家爱默生说:“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教育最大的收获在于获得学生的尊重。”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成功的教育者必须深入细致地了解并尊重学生的天然禀赋及个性特点,在此基础上因材施教,给他们一个广阔自由的发展空间。班主任管理班级的过程,实质上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种双向的情感交流过程。只有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高扬“以人为本”的教育理想,才能使学生有愉悦感、尊严感,学生的潜能、智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班主任的管理模式应该多样化。比如班干部的选拔任用、班队会的开展、学生座位的安排轮换、奖惩的制度、评价的方式等都可以灵活并多样化。

3.家校联系,防微杜渐。人们常说,家庭是儿童的第一个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学校、家庭和社会是孩子成长的环境,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长和家庭教育。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齐抓共管,教育才有可能奏效,也会有效地防止“问题学生”的出现及反复。

新学期,笔者新接手了一年级学生,相对以往的一年级学生,他们显然更难管教,表现特点是他们见多识广,识字量大,表达能力强,但大多数都比较调皮好动,不服管教。刚开始笔者各种赏罚措施兼施,但收效甚微,后来想到了与家长联系进一步了解学生。50 个家长不可能一一交流沟通,于是想到一个方便可行的办法:笔者设计了学生特色卡,让家长介绍自己的孩子,包括基本信息、特长爱好、特点等,以及自己的孩子适合或希望得到怎样的教育。每位家长都很认真地对待这项工作,填写得十分符合孩子实际,让笔者在最短的时间内认识了每个孩子,也从侧面了解了家长。如一位学生的家长这样介绍自己的孩子:说说我自己——王诗涵是一个爱笑的小男孩,性格有点儿慢热,很善良,善于观察细节,记忆力超棒!父母眼中的我——性格温柔,想法天马行空,比较喜欢沉浸于自己的世界。自理能力略差。希望老师这样教导王诗涵——严慈并存施教,鼓励学生在学习层面、生活层面积极向上、向好!这样的评价是很有爱的、全面、人性化的,与班主任看到的他是有不同的。笔者眼中的他见多识广,但胆小内向,上课经常“开小差”,写作业拖拉偷懒……两相比较,原来王诗涵是这样的一位学生,家长有着对孩子和教师如此美好的期许。这样的联系沟通更利于班主任在今后的班级管理工作中因材施教,让学生积极快乐地成长。

“每个孩子都是一颗花的种子,只不过每个人的花期不同。”相信学生,用心呵护,则可静等花开。总而言之,班主任要树立生本理念,根据学生们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讲究策略,才能使小学生在师爱与师德影响下成长为身心健康、德才兼备的人才。

猜你喜欢
班集体因材施教笔者
老师,别走……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我爱我的班集体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因材施教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传承中国女排精神:加强大学生班集体建设
立足班集体建设,促进学生个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