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敏
思维导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陈敏
(南京市华电中学,江苏南京210038)
地理学科作为初中各个学科当中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培养初中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提高初中生的记忆能力。因此,对于初中地理学科的教学,教师应当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利用思维导图使学生所学地理知识的脉络更加清晰,使学生对地理知识学习和理解起来更加迅速。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初中地理的课堂效率,还能够使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更加深刻。本文就从几个方面简要谈谈思维导图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思维导图;地理
学生在学习的时候需要依靠自己的思维能力整理和分析知识,因为很多学生思维方面的能力发展不够完善,所以需要教师在教学的时候给予他们一些帮助,也可以称之为辅助。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使学生在此期间得到发展。辅助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利用思维导图,以此提高教学的效率。
教师想要在教学的时候利用导图进行辅助,那么就需要他们会制作思维导图。其实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并不复杂,只要教师熟悉所教的内容,了解其中的知识点,就可以制作一个对教学有辅助作用的思维导图。第一步,教师需要确定一个主题;第二步,根据主题整理其中比较主要的一些知识点,并将他们用线连接起来,再从每一个知识点延伸出更多小的分支,直到将所有知识都统计完毕;第三,在制作的时候还要提前留出一些空间,为之后随时增加一些其他的内容打下基础;第四,和学生交流,和他们一起查缺补漏,然后便可以运用到课堂当中了。以前在制作的时候,需要教师自己准备纸和笔,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现在教师都会直接利用计算机绘制导图,这样更清晰,也更方便修改。偶尔遇到比较简单的内容时,也可以直接用纸笔进行绘制,这样更方便。
1.在课堂上,教师只需要对关键点进行讲解,学生在学习时思路也会更清晰。整个过程可以节省很多时间,非常适合当前的教育背景。
2.查阅笔记时,学生不需要翻阅大量的资料,他们可以根据关键词寻找。另外,还可以让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不至于让他们在翻阅资料的时候被其他内容吸引。
3.学生记录的关键词都会在同一个平面内,他们可以更直接地看到,这个过程可以使他们的记忆力得到改善。并且还可以让学生养成根据关键词进行联想的习惯,提高其理解能力。
4.学生或者教师在绘制导图时都会使用不同的色彩制作,这就很大程度上加强了视觉刺激,从而形成多重色彩、多维度的思维导图,非常有利于刺激大脑运作,使学生的思维以及记忆力得到充分锻炼。
5.学生会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发现新的内容,这对于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促进学生主观发展有着较大的推动作用。
教师需要知道以思维为基础的导图和普通的知识结构图不同,它是对学生的思维、记忆发展有促进作用的图。此种图由不同的色彩、图片以及关键词共同组成,可以充分将知识之间的联系以及层次性展示出来,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理清自己的思路。在初中阶段,学生都是第一次接触地理这门课程,其中涉及的知识又比较零碎,所以他们很难掌握这些内容。而图片对于学生理解这些内容有着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还可以帮助学生将零碎的知识串起来,方便学生记忆和学习。
学生喜不喜欢一门课程,会对整个教学的开展造成影响。他们喜欢的时候会很热情,不喜欢的时候会比较冷淡。地理教师在课上会希望能够让学生变得热情一些,这就需要他们想一些新颖的方法。现在很多学生对这门学科还不够了解,如果教师一上来就让学生背诵地名、对地图进行记忆,只会打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所以,教师需要找一个可以让学生缓慢接受地理的方法教他们。比如,在展示教师提前制作好的导图时,就可以和学生互动,一开始展示一些他们知道的内容,逐渐提高难度,学生们就会产生好奇心,也会把教师讲的内容听进去。
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会发现,大部分学生都不太会学习,他们都习惯了根据教师的指示学习和记忆知识。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学习,学生会没有主见。想要使学生发生改变,就必须让学生自己学习。所以,在依靠导图教学期间,教师就需要锻炼他们。教师会对知识点进行划分,并找到其中的联系,让学生学习并记忆。为了帮助他们构建思维,教师会调整方法,比如用幻灯片,在播放的时候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学习思维,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线性教学是当前教学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教学方式,即教师按照已有的教学流程进行教学。学生在此种课堂中会处于被动状态,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为此,地理教师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寻找更合适的方法进行教学。而这种教学方式就可以打破这种授课方式,只要对这种教学方式有一定的了解就会知道,导图是有分支的,它并不是只有一个教学方向。因为在内容上有分支,所以教师就可以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丰富课堂内容的同时,也能够使整个课堂更加有趣。
例如,《大洲和大洋》是很重要的一部分知识点,课堂上教师会根据需要开展教学。第一步分析、整理知识间的联系;第二步思考应该用哪种教学方法比较合适。通过思考发现其中涉及的内容都比较复杂,所以教师就会设计一个导图,并通过导图引导整堂课的走向。《大洲与大洋》首先会被分成两个大的部分,然后再细化细小分支的内容。大洲中涉及的内容和人们的生活联系比较密切,所以教师应借助一些生活中的时事进行教学,比如利用在不同地区发生的重大事件与学生讨论,然后引出发生该事件的大洲。这样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可以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到讨论当中来。而在沟通过程中会发现,学生对大洋的知识知道的比较少,甚至很多学生都只知道我们临近太平洋,对其他内容都不了解。对此,教师在导图的基础上运用视频进行辅助,播放地球平面图的视频,让学生从更直接的角度“看到”各个大洋。然后再进行教学,并不断完善各个分支。此种教学模式,很大程度上打破了传统教育方式的规律,同时也可以有效提高教学的质量,让学生更好地记忆相关知识也可以改变学生对于地理这门课程的看法。
课堂是由教师和学生这两个部分共同组成的,一般情况下教师都会恪尽职守,教授学生知识。但是,学生并非如此。他们年龄较小,自制力比较差,面对学习时并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如果遇到不喜欢的课程还会发生上课说话、逃课等现象。初中生现在就是如此,这个阶段他们正处于青春期,面对所有安排好的事情都会产生叛逆心理。所以他们的学习态度并不端正。为了改变他们的态度,促进其发展,教师需要做些什么。而在利用思维导图教学的时候,或许可以发挥改变其态度的作用。因为,在利用导图进行教学期间,教师会改变以往只会说教的方式,所以就能够让学生慢慢发现地理的魅力,并喜欢上地理。特别是在探究课堂当中,教师还会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让他们可以自己探究知识,掌握知识。
例如,笔者在对《气温的变化与分布》这部分教学的时候,就会先让学生自己进行探索。因为我国的国土面积比较大,所以拥有各种各样的气候,每个季节各个地区的气温分布也会有所不同。学生对此会有一些基本的认识,让他们自己进行探索的时候,他们也会非常积极地配合。一开始学生只是按照教师的指导探究,总结教材中的一些知识点,态度也没有很积极。为了让学生可以真正地投入进去,便将学生们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一起探索,并整理出一个思维导图。此时,学生之间的胜负欲会被激发出来,他们都会非常积极地投入到探索之中,学习态度也变得很积极。在探究结束后,利用幻灯片播放教师之前整理的导图,并让学生自己对比有什么不一样。此时他们会完善自己小组中导图上的不足,同时也会对自己刚才的探索过程进行回顾,并提出更改意见。比如,在对整个章节的内容进行划分时,有的小组直接分成了气温的变化和气温的分布,然而有的小组就比较细致,他们分成了气温的日变化、年变化以及气温分布图,这说明学生探究的内容更加细致,掌握的知识也更牢固。在教学结束后,学生的态度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他们会更加愿意学习地理。
在复习教学的时候,重点不是让学生重新学习每一部分的知识,而是让学生理清内容之间的联系,形成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这种时候,教师就需要充分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将不同部分的内容进行划分,然后确定不同的主题,以此为单位设计导图。学生在复习的时候也可以一目了然,更加快速地掌握相关知识,方面他们对知识进行系统的记忆。
例如,在带领学生们对七年级下学期的内容进行复习时,可以先利用测试了解学生当前对地理知识的掌握情况,这样教师在设计和整理导图时也会有所侧重。比如有些学生因为对东半球的国家不了解,所以在掌握这些知识时会有些困难。对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色彩、动图等辅助,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更快速地记忆这些内容,提高复习效率。除此之外,可以让学生自己尝试制作导图。因为在复习的时候,只是让学生一味地听教师讲,他们也会逐渐不耐烦。但是,如果让他们自己参与进来,学生的态度以及积极性等就都会发生变化。这种时候,就会让学生对他们比较熟悉的内容进行分析,然后制作导图。比如对于《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中的知识内容,学生们可以在平时的新闻中看到,所以他们会感觉比较亲切,在总结相关内容时也会更轻松一些。他们在制作过程中不仅可以对知识进行复习,还可以完全理清知识间的关系,这对学生掌握这些知识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自学是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掌握的一种能力,因为教师没办法时时刻刻陪在学生身边,学生也不能长时间待在学校。在学习生涯结束后他们还要进入社会,这时他们的自学能力也会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为此,地理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一定要对这些内容重视起来。在利用导图方式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会更注重锻炼他们的思维,因为在整个过程中确实会让学生思考,甚至会让学生探究。但是,部分地理教师好像总是忽视学生自学这种能力的发展。所以,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自学的机会,比如在课堂上彻底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整理知识。而教师则可以从旁进行辅助,或者监督学生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大部分学生都会比较积极,并且会希望可以发挥自己的作用。这种时候,教师要学会放手。
例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课上笔者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很多时候让学生自主学习时,笔者会和他们一起合作,但是在对这部分进行教学的时候,希望可以使他们的思维得到锻炼,所以笔者并没有为他们分组,只是让学生以单人的形式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自己进行预习并整理其中的内容,自己判断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然后发现知识间的联系,整理成可视化的导图。但是,因为学生之间的能力存在差异,所以有些学生可以独立地完成导图的制作,并且能够初步掌握其中的内容。也有些学生没办法依靠自己完成整个导图的制作,所以只能制作一个半成品。对此,笔者不会在中途插手,而是在所有人都结束之后,再统一开展教学。在这时,教师要引导有信心的学生到讲台上将自己的导图画出来,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接下来的教学,如果发现问题会在教学期间帮他改正。学生也会结合自己制作的导图学习知识,整个课堂会比较和谐,大家也会明确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在教学结束后,教师再对学习能力比较差的学生进行辅助,这样他们才会记得更牢固,思维可以得到充分锻炼。
总而言之,地理教师在课堂中想要利用导图提高教学的效率,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教师要先了解学生的思维,然后全方位地分析教材,掌握制作导图的方法,为之后的教学打好基础,也让学生可以得到发展。
[1] 李双.思维导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师,2020(S1):78.
[2] 王涛,朱彦芳.利用思维导图培养高中生的地理思维[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24):82.
[3] 谢小艳,查天福.中学地理课堂中思维导图教学法的应用研究[J].新智慧,2019(34):86.
[4] 谢小艳.思维导图在中学地理课堂中的应用[J].基础教育论坛,2019(35):66-67.
[5] 王彩连,张萧颖.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地理综合思维核心素养[J].知识文库,2019(23):111-112.
G633.55
A
1002-7661(2022)16-015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