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皎君,陈 懿,薛海虹,孙 锟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儿内科(中国上海 20009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自2019年底暴发以来,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已成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2]。随着COVID-19病毒变异株的出现和快速传播,对各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COVID-19疫情肆虐,中国积极实行群防群控的政策,疫情防控成绩显著。疫情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可能还会波动和持续,常态化疫情防控不能松懈[3]。
COVID-19对儿科医学人文关怀提出了新的问题和考验,良好的医学人文素养是疫情下医疗工作的重要保障。在儿科急诊,面对急需救治的患儿及焦急的家长,重视心理支持和人文关怀,弘扬医学人文精神,开展有效的医患沟通不容忽视。本文作者通过分析儿科急诊疾病特征和患儿心理特点,对常态化疫情防控大背景下的儿科医学人文关怀进行深入思考,旨在为儿科医学人文教育提供参考和建议。
小儿并非成人的缩影,儿科疾病谱与成人不同。儿科疾病具有起病急、变化快、病情险、病死率高的特点[4]。不少危重患儿经及时诊治后迅速转危为安,直至痊愈;也有患儿由于病原体毒力较强、自身抵抗力较弱等原因,病情骤然加重,甚至突然死亡。
儿科急诊分诊疾病去向涉及儿内科、儿骨科、儿外科、儿神经外科、耳鼻喉科、皮肤科、眼科和妇科等。2020年8月1日—2021年7月31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儿科急诊共收治患儿194 212人次,其中儿内科137 333人次(70.71%),儿骨科23 250人次(11.97%),儿外科20 456人次(10.53%),儿神经外科10 216人次(5.26%),耳鼻喉科1 222人次(0.63%),皮肤科1 096人次(0.57%),眼科605人次(0.31%),妇科34人次(0.02%)。
1.2.1 表达能力弱 新生儿不会用语言交流,常用啼哭表现身心变化和需求。婴幼儿稍有不适和疼痛,就会表现出烦躁和哭闹不安。有的年长儿也不能完整、准确地自我表达病情,常靠家长代述病史。
1.2.2 情感控制能力低 小儿患病后会出现恐惧、焦虑、抑郁、爱发脾气、失望、失眠等不良情绪改变,对家长的依恋及依赖性增强。有些幼儿患者出现退缩行为,曾经获得的行走、控制排便、自己进餐等技能可暂时丧失。另外,患儿的心理活动大多会随诊疗情景而迅速变化。尤其是3岁以下儿童,害怕压舌板,害怕打针吃药。一进入医院,一看见穿白大褂的医生,往往哭闹不安。儿童注意力相对不集中、转移较快,容易被外界事物所吸引。在做体格检查、治疗时部分患儿会表现出不易配合不合作。学龄期患儿,患病后可引起内心情绪波动,产生抑郁、焦虑、恐惧、悲观、自责等心理,出现对抗、挑剔、任性、不遵医嘱和攻击行为,易与家长和医护人员发生摩擦。
COVID-19疫情下,家长对可能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恐惧或焦虑,对可能发生院内交叉感染的恐惧,对疫情期间孩子患病感到自责与后悔,对疫情期间能否就医或随访感到焦虑[5]。当孩子发热时,有的家长隐瞒病史;有的家长对做核酸检测有疑问,担心交叉感染,担心做鼻拭子或咽拭子时孩子疼不配合;有的家长觉得自己和孩子14 d内无境外旅游史,无境外回国人员、高风险疫情地区接触史,认为没有必要做检查,拒绝做核酸检测。
孩子突然生病,全家紧张担忧,出现焦虑、担忧、无助等不良情绪,希望孩子得到医护人员最好的治疗和护理,往往喜欢挑年纪大、经验丰富的医生,对年资高的医生信任度高、依从性好,而对年轻医务人员会产生怀疑、挑剔、轻视、不尊重和不信任。
孩子小,病情变化快,一旦病情加重,发生孩子病危甚至死亡时,有的家长认为医生误诊。由环境的陌生感而产生紧张和焦虑,对于医生的医疗技术水平、侵袭性检查、药物不良反应以及医疗费等担忧也会接踵而来。对疾病的发展过程不了解,对正常的诊疗过程不理解、不配合,过多干涉甚至拒绝配合治疗。
由于医疗信息不对称,缺乏相应的疾病知识,部分患儿家长不理解医学的高风险性,不理解疾病的变化发展过程。有些家长认为医生应该“包治百病”,希望“药到病除”;而对现代医疗技术达不到的地方,有的家长会认为是医生的医术不高,“花钱未治好病”的怨愤直泄医方,从而与医生产生分歧,影响医患沟通[6]。
2.1.1 儿科绿色通道医患沟通 面对孩子突发疾病,家长会出现恐惧、焦虑、担忧,甚至崩溃的心理。在开展抢救治疗同时,预检护士对陪护家长核查随申码和行程码,告知家长完成承诺书信息登记,请患儿和陪护家长全程佩戴口罩,配合完成测温及流调,做核酸检测[7]。对绿色通道留观患儿,告知家长实施“一人一陪,一陪到底”,陪护人员间保持1 m距离,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医护人员及时与患儿家长沟通,告知病情、开展的抢救措施、需要使用的药物和检查。若有急救等特殊情况,请陪护家长听从护士安排,暂离抢救室。
2.1.2 儿科急诊医患沟通 急诊医护人员在接诊患儿时,告知“1人1诊室”,尽量维持候诊人员间隔1 m距离。有的孩子不愿意戴口罩,要耐心做好宣教。急诊医生接诊患儿后,需进一步确认可疑不适症状及流行病学史,按照指南防护,由护士陪护转至发热门诊[8]。根据患儿的病情对疾病做出初步诊断,并进行检查治疗,向患儿家长解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情况,解释相关检查目的及结果,自费药物告知,让家长知情同意。
2.1.3 院前医患沟通 对需要急诊收治入院的患儿,医师应及时与患儿家长进行入院前沟通,让家长知悉病情的危重程度,在入院前患儿完成核酸检测,告知病房实施“一人一陪,一陪到底,不能探视”[9],请家长配合。必要时应将沟通内容记录在病历上,征求患儿家长的意见,争取患儿家长的配合和理解。
2.2.1 根据不同年龄段患儿的心理特点进行心理支持治疗 儿童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心理发育不一,在患病时的反应也不一样:如新生儿用哭声来表达需求;婴幼儿需要爱抚;学龄前期孩子对环境变化敏感,看到白大衣和隔离服会害怕和抗拒;学龄期孩子患病后内心情绪波动大,有时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青春期孩子自尊心强,生病后会出现烦躁、忧虑、抑郁情绪。医务人员要有童心,培养爱患意识,依据各年龄段的特点,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心理支持治疗,用抚触和语言给予呵护,注意满足孩子“皮肤饥饿”的需要,如搂抱婴幼儿、抚摸患儿的头部、轻拍他们的上肢和背部,使之获得亲切、友好的满足,消除患儿的陌生感,给予孩子关爱和尊重,获得患儿的信任[10]。
2.2.2 解读患儿的体态语言 儿科历来被称为“哑”科,婴幼儿患病时不能诉说感受,通过面部表情、声音、身体传达疾病信息,患病后对父母的依赖性增强,有些孩子会特别留意医务人员的非语言性行为。患儿的体态语言能否被医务人员正确解读,是实现良好的医患沟通的基本保证。医务人员以看和听的方式为主,解读患儿的体态语言,从其面部表情、动作、态度中进行细致的临床观察,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和病症所在。
2.2.3 克服患儿的恐惧心理 儿童在就医时会产生恐惧。例如,家长带2岁高热宝宝来医院就诊,患儿面对儿科急诊室陌生的环境,会恐惧害怕啼哭,需多加爱抚,面带微笑,声音柔和、亲切地称呼孩子的名字或乳名,增强患儿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主动配合对疾病的治疗。在查体时一些患儿不能主动配合,耐心有限,医生需要尽量缩短查体时间,并可通过观察患儿的表情来判断其感受,查体时要注意细节,如查体前搓暖双手,查体结束后为患儿盖好衣服,注意隐私保护,消除患儿的紧张恐惧心理。
2.3.1 针对患方的医学与健康教育 医务人员沟通时应充分体谅患儿父母及亲属的心情,多倾听、多解释、多沟通,观察家长的反应,帮助家长重复表达说过的事实,确保表述问题的准确性,提高有效沟通率。患儿病情不同,其家长文化素养和家庭背景也千差万别,在整个医疗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患方的愿望和实际情况,找到切实有效的切入点,针对患方的特点积极开展医学知识教育和健康教育,详细解释病情,引导患方正确对待疾病。例如,对反复高热患儿,医生应耐心向家属解释分析病情,使患儿家长理解病情,配合治疗。
2.3.2 适度告知患方治疗中的风险 告知患儿家长孩子疾病治疗的效果或风险,应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真实、准确地进行表述。对学龄期和青春期患儿,医务人员与家长之间的谈话应避免让患儿听到,避免在患儿面前流露出消极情绪。若医生过于“善心”,交代病情时只是和颜悦色、轻描淡写地说上几句,会使家长误认为病情很轻微,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纠纷。如对白血病的患儿,医生应明确向家长交代病情,实事求是地讲清疾病的严重性,可能的诊疗方案,解除家长的疑虑和侥幸心理,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2.3.3 给予患方治疗方案知情选择 尊重患方的知情同意权,医生向患儿家长作通俗易懂的解释和说明,告知治疗方案,检查或治疗经患儿家长同意,完善各种知情同意书,严格执行谈话签字制度,充分尊重患方的权利。如对惊厥患儿,医生要向家长详细解释病情,予止痉药的必要性,告知做脑电图和头颅CT的重要性,病情可能的变化,告知预后等。
2.3.4 适时引导患儿家属配合治疗 学会换位思考,把握医患沟通时间,重视患儿和家属的心理变化及身体健康状况,防止他们心理负担过重。宣传疾病有关知识,让家长配合疾病治疗过程。对留观绿色通道患儿,应重视患儿家长的心理变化和身体健康状况,及时沟通病情,充分理解家长的担忧,引导患儿家属配合治疗[11]。
开展多种形式的疫情防护宣教,大力开展公民应急知识普及和公民意识教育, 倡导生态文明理念。大力开展群众性的科普知识宣传和传播, 通过多种方式提升公众危机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12]。宣教COVID-19相关知识,培训家长和患儿如何做好自我防护,加大疫情防控宣教和监督力度。有些孩子不喜欢戴口罩,戴了口罩呼吸不畅、口罩大小不合适、口罩带子勒耳朵等因素会引起孩子不舒服。根据不同年龄孩子的特点,通过做游戏、讲故事、讲道理的方法和家长一起对孩子做宣教,教会孩子正确佩戴口罩的方法,指导家长为孩子选择适宜的口罩,在孩子愿意戴口罩的时候多予以表扬和鼓励。有的家长不喜欢戴口罩,教育家长以身作则把口罩戴好。教育孩子勤洗手,注意手卫生,在咳嗽或打喷嚏时,用肘部或纸巾遮住口鼻,不要用手捂鼻,用过的纸巾要及时扔掉。
疫情的发生给公众造成了困惑、焦虑,乃至恐惧,人性化关怀非常必要。例如对绿色通道患儿,只允许一人一陪,一陪到底。运用沟通技巧,多沟通、多关心,主动给予患儿温暖和关怀,减轻患儿和家长的焦虑情绪,给予患儿家长心理支持和安慰,及时发现患儿家长的不良情绪,避免引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对做COVID-19核酸筛查,有的家长觉得没有去过高中风险地区,没有接触过COVID-19患者,没有必要做检查;有的家长担心鼻咽拭子检查会引起孩子不适,担心孩子不配合检查。医护人员应态度温和耐心做解释工作,宣教筛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告知大家的目的是完全一致的,对有利于防控疫情的工作齐心协力做好,取得患方配合完成COVID-19筛查。在疫情常态化防控管理下,医者应把患者的健康和生命放在一切的首位,患者则要理解医学和生命的有限性,尊重和信赖医者,构建和谐医患命运共同体关系[13]。
医护人员穿防护服是预防感染传播的保障,然而,穿着防护服出现在患儿和家属面前,有的孩子会害怕哭闹,有的家长会紧张焦虑。戴着口罩微笑看不见,戴着护目镜影响眼神交流,穿着防护服会影响手势和肢体语言的表达[14]。疫情下需要医学人文的彰显。例如:在防护服上画可爱的卡通形象,通过熟悉的的卡通人物减少患儿的恐惧;把自己的名字手写在防护服上,护目镜下亲切的眼神,贴在患儿耳边轻声细语给与鼓励,和家长、患儿互动加油,做比心的手势,让患儿及家长感受到关爱的力量,对患方的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医院的信息化管理日趋成熟。在COVID-19疫情期间,应通过信息化系统管理,提高医患沟通的效率。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对患儿及家长进行COVID-19疫情防控知识科普教育。在医院公共区域和诊室制作COVID-19相关防护知识海报,例如“和宝宝一起正确戴口罩”“宝宝如何养成良好手卫生习惯”等,在候诊区域通过电子屏和海报做温馨提示,引导患儿快速及时就诊,防止人员聚集,避免交叉感染。对诊后患儿,利用“互联网+”医疗信息手段,建立互联网登录的医患互动平台,使患儿家长能够便捷地与医护人员交流互动;通过信息化系统管理,医护人员便于了解患儿疾病情况,对后续诊疗和医患沟通提供信息,同时有助于患儿家长及时了解诊疗情况和病情进展,实现互联网上的医疗及医患沟通。
面对这场突然降临的新型疫情,医者与患者在医学人文关怀中同等重要,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需要受到重视[15]。疫情下,在一线工作的医护人员面临巨大的压力,面临被感染的风险,实施严格的感控措施,身着笨重的防护服,医疗工作强度增大,对大量涌入的患者感到压力和无助,对自己或家人患病的担忧和恐惧,对疫情何时结束的不确定感,对与家人分开的不舍与愧疚,种种因素导致身心疲惫和情绪压抑,产生焦虑、抑郁、睡眠障碍、职业倦怠[16]。医疗机构应高度重视一线医务工作者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主动给予医护人员心理支持和关怀。实行人性化管理,营造和谐的医护关系,注重劳逸结合,建立医护人员心理减压室,重视其心理疏导,提升其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积极性,面对疫情的压力不惧不畏,以更好的心理状态投入疫情下的医疗工作。
现代医学模式已由传统的生物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大背景下,根据不同年龄段患儿心理特点及其病情开展医学人文关怀,对患儿及其家长进行心理支持治疗,开展疫情防控宣教,体现人性化关怀,开展有效的医患沟通,重视自身医学人文素质培养,有助于提高医患沟通效率,丰富医学人文的内涵,是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儿科急诊医疗工作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