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潇,刘铭瑶
(1.青岛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青岛266071;
2.青岛大学 继续教育学院,山东 青岛 266071)
“立德树人”教育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确立了教育的根本任务。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国家对于人才德行的培育,既为个体的成长铸魂,也为民族的复兴奠基。习近平总书记于建党百年的“七·一”讲话中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1]“牺牲”作为一种奉献精神,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淬炼了中国共产党人伟大的志向和崇高的品质。我国在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征程中,仍然需要大批的赓续牺牲精神的青年人才。将中国共产党人的牺牲精神融入当代大学生“立德树人”的教育过程,对于培养我国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全国高校育人的根本问题,中国共产党人的牺牲精神,既内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彰显马克思主义科学品质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深刻回答了育人的标准、形式和社会功能,是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重要精神引领。
“立德树人”教育思想于党的十八大首次正式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十八大后,习近平通过进一步对教育实践地总结和分析,于党的十九大中就“立德树人”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3]进一步将“立德树人”确立为我国教育领域的中心环节,肯定了意识形态导向工作是我国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基础工程。
人才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是社会生产要素变革和精神境界提高的决定力量。新时期下,“德才兼备”是党和国家对于人才的总体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4]要做到“明大德”,就要求时代新人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道路不动摇,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为最高价值追求;要做到“守公德”和“严私德”,则要求当代大学生妥善处理好个人利益同国家、集体利益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为社会和人民服务奉献中实现自我价值。大学生只有经历“立德”的沉淀,才能实现“树人”的教育目的。
中国共产党人的牺牲精神是全体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凝聚一心,敢于、甘于舍弃自身包括生命在内的一切利益的意志体现,既内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彰显马克思主义科学品质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底色。
1.中国共产党人牺牲精神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首先,这种牺牲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对“气节”地不懈追求。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先哲孔子就提出:“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坚贞气节。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曾提出“‘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其在必要的时候,对于多数共产党员来说,最被视为当然的事情。”[5]历史血脉源源不断,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史上最先进的爱国政治团体,同样是中华民族气节的集大成者。其次,这种牺牲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对“家国情怀”的价值认同。“家国情怀”最早可追溯至西周分封制社会的“家国一体”思想,后《大学》将儒家的家国理念归纳为:“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6]强调“治家”与“治国”的内在联系。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7]中国共产党人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家国情怀和集体主义的最高表现形式。
2.中国共产党人牺牲精神发展于马克思主义先进成果。首先,马克思主义信仰奠定牺牲动因。中国共产党人的共产主义信仰,是彻底站在唯物主义立场之上的科学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通过揭示不断运动的物质世界与人类实践活动的关系,阐释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更是从实践层面论证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是共产党人能够牺牲小我、宁死不屈的重要动因。其次,社会历史主体明晰牺牲对象。人民主体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是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基石,马克思、恩格斯坚信人民群众是推进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的主导力量,例如二人在《神圣家族》中写道:“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8]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创造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群众路线。例如毛泽东指出:“群众是真正的英雄”,[9]“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10]这种群众观最终形成了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明晰了牺牲的对象。
“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各高校在“立德树人”过程中所必须回答的三大根本问题。中国共产党人的牺牲精神以其丰厚内涵和鲜明特点,有效回应了教育“三问”。
1.共产党人牺牲精神能够有效回应“培养什么人”。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均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两次会议都认同我国的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因此,国家培育“又红又专”的人才,“红”是首要问题,这就要求青年一代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认同和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中国共产党人的牺牲精神,是无数共产党人为实现国家独立自主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尚情操,本质上就是一种红色精神,将共产党人的牺牲精神融入“立德树人”教育过程,可以确保当代青年的思想路线“不变轨”、“不偏轨”,从而回答“培养什么人”的问题。
2.共产党人牺牲精神能够有效回应“如何培养人”。习近平指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1]强调要面向广大青年群体,以高校为思想传播主阵地,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要思想传播手段,进而达到“树人”的教育目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牺牲精神,贯穿于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伴随于党成立到壮大的各个历史时期,为广大人民群众见证和认同,是党不断取得伟大胜利的密钥。因此,中国共产党人的牺牲精神有利于协助大学生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补充精神之“钙”,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流思想地位。
3.共产党人牺牲精神能够有效回应“为谁培养人”。相较于党的十八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立德树人”教育思想,进一步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结合,对“立德树人”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同时更加注重民本思想和教育质量,将“为人民服务”上升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高度,以素质教育为依托,持续强化青少年奉献国家、服务人民的担当和能力。中国共产党人的牺牲精神,造就了一批甘为祖国和人民利益无私奋斗的共产主义战士,在明晰“为谁牺牲”的过程中,也深刻回答了“为谁培养人”的教育之问。正如雷锋同志所言:“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就是入火海进刀山,我甘心情愿,头断骨粉,身红心赤,永远不变。”[12]中国共产党人牺牲精神所彰显的价值理念,同“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要求不谋而合。
“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目的在于为人民和祖国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然而,当前存在于青年群体中的精致利己主义思想,却造就了一小批极度自私,毫无大局意识的社会发展“边缘人”。钱理群教授将这部分人概括为:“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13]可以看出,精致利己主义的本质仍然是“利己主义”,而“精致”则是个体在追求极度私欲时自我合理化的过程。这种价值理念明显有悖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中国共产党人的牺牲精神相对立。
当前,精致利己主义之所以能够侵蚀我国青年群体,钱理群教授认为:“他们的问题要害,就在于没有信仰,没有超越一己私利的大关怀、大悲悯、责任感和承担意识。”[14]具体来说,青年精致利己主义者在校园中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态势。
1.投机逐利中的伪善精英。此群体主要由优秀学生代表组成,他们机敏聪慧、处事老道,对国家、学校出台的各项优惠政策了如指掌,对利益掌控者的喜爱偏好烂熟于心,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小恩小惠讨好老师领导,在公共场合借助服务同学做足面子工程,最终在各项评奖评优中“名利双收”,他们在学校所做出的一切“努力”,是为了满足自身庸俗、短视的小格局私欲。对这部分“精英”来讲,学生荣誉就是红线与底线,而国家学校优惠政策的出以公心、老师领导的良苦用心、为同学奉献服务的赤子初心早就被他们抛之九霄云外。他们的行为不仅严重玷污了校园蓬勃向上的良好风气,而且淡薄了正向价值观。这类手握优质资源的伪善精英,必将对国家和社会未来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2.逃避责任担当的佛系青年。当前,党和国家赋予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更加艰巨,对大学生提出的要求更为严格,这使得一部分学生面对现实困难,产生了“投降”心态,于是在自诩看透生活的智慧中,看似遁入“佛门”,实则懦弱无能。他们面对集体时呈现出极度冷漠的态度,他们以“丧文化”和阴谋论看待和分析整个世界,认为社会制定的每一项规则都令他们“匍匐前进”。佛系青年看似坦荡自我的人生中透露着对生活的妥协,最终凝结成了例如“人生不要为了任何人委屈自己,如果做不到适应,那就只好回避”的“醒世恒言”。佛系青年在选择“躺平”的人生态度时,也关闭了自身作为时代青年承担国家、民族、社会责任的担当之窗。
3.拜金享乐下的迷失群体。精致利己主义是滋生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的温床。当前社会存在的功利意识和快节奏生活,使当代青年丧失了获取延迟满足感的耐心,部分大学生在高校相对独立的生活状态下,逐渐放松了自我管理,开始狂热追求物质和感官带来的及时满足感。他们一方面将金钱视为衡量一切关系的最高标准,另一方面将满足个体私欲看作人生的终极目的,二者相互为因果,促使部分大学生最终堕落为金钱和欲望的奴仆,丢失了应有的政治信仰,舍弃了艰苦奋斗的毅力。同时,精致利己主义带来的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又将衍生出道德虚无主义、厌世主义、荒诞主义等新形复合式的腐朽价值观,就像被推翻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逐渐崩坏了部分大学生已有的全部价值观体系。
中国共产党人的牺牲精神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艰苦奋斗、服务人民、奉献国家的崇高品质,同精致利己主义者“缺乏信仰”、“贪图享受”、“自私自利”、“毫无担当”的极端自我形成了鲜明对比,因此将中国共产党人牺牲精神融入高校“立德树人”教育过程,以遏制精致利己主义的育人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15]当前高校存在的精致利己主义群体,缺失了应有的理想信念。而共产党人的牺牲精神,本身生成于中国共产党人对于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坚守,因此培育大学生这种牺牲精神,有利于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凝聚大学生同党和国家间的向心力,明确时代青年新时期下的历史使命和前进方向,为青年学生奠定理想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树人格之脊梁,使青年学生得以坚定理想信念,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乃至“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2.强化新时代责任担当。斗争是实现梦想、坚守信念的先决条件,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有矛盾就会有斗争。”[16]矛盾的普遍性决定了斗争无处不在,社会每一步前进都将付出沉重代价。这要求我国青年一代必须具备攻坚克难、埋头苦干的斗争意识,切不可盲目跟随精致利己主义者避重就轻、逃避责任的行为做派。纵观党史,为祖国事业牺牲的共产党人无以计数,这些感人至深的英雄事迹背后,是共产党人身为华夏儿女的那份责任担当。因此,青年一代继承和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的牺牲精神,有利于持续强化当代大学生的担当精神,不断提高青年学生主人翁意识,告别“佛系”,找回“精气神”。
3.培育新时代奉献格局。个体格局大小决定人生态度,人生态度指明人生道路。“大功无私”、“克己奉公”,这些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既是中国共产党人牺牲精神的外在体现,也是个人崇高品质的高度凝练。毛主席曾在诗中写道:“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七律·和柳亚子先生》)目的就是为劝诫人们不宜太过“算小账”,当前的精致利己主义者精于算计,唯利是图,辜负了党和人民的深切期望。通过培育大学生共产党人的牺牲精神,可以扩大青年群体的心理容量,从而达到不拘小节、不计小利的人生境界。只有青年一代眼光放长远,民族国家的未来才开阔,一个人如果心系国家、关爱集体,那他的品行才能展现出舍己为人,先公后己的高尚情操;才能在奉献中实现自我价值。
综上所述,精致利己主义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危害极强,同我国“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相背离,与中国共产党人的牺牲精神相对立。因此,将中国共产党人的牺牲精神融入大学生“立德树人”教育过程,对于消除精致利己主义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毒害和价值观侵蚀具有重要作用。
高校作为“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主要传播载体,应当面向广大青年学生,将共产党人牺牲精神融入高校教育路径,鼓励、引导青年学子继承和弘扬中国共产党人不怕牺牲的精神,为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与社会道德观。
1.将中国共产党人牺牲精神融入高校“立德树人”思想理论教育。思政课堂是高校“立德树人”思想理论教育的主渠道,高校应高度重视共产党人牺牲精神多方面的育人作用,不断探索共产党人牺牲精神同思政教学内容的融合机制,寻出一条以共产党人牺牲精神为主线的思政教学路径,从而赋予共产党人牺牲精神更为精准的理论定位和教学价值,使共产党人的牺牲精神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理论覆盖,为高校“立德树人”教育过程固本培元。
2.共产党人牺牲精神下情感教育同思想理论教育有机结合。情感教育同思想理论教育作为政治思想教育的主阵地之一,同样有助于当代青年学生深刻理解和学习中国共产党人的牺牲精神。首先,情感教育激发伊始情感。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铸就了中华儿女鲜明的优秀品格,高校应大力宣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激发当代青年学生作为中华儿女的自豪感与使命感。其次,高校应注重理论经典同学生现处的时代相衔接,引导大学生以共产党人牺牲精神为视角,重新领略党在当代同人民风雨同舟、共克时艰时所彰显的奉献品质,例如抗震救灾精神、劳模精神、抗疫精神等。
1.高校应将共产党人的牺牲精神融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高校除重视思想理论教育外,也应当关注“第二课堂”对于共产党人牺牲精神融入高校育人过程的重要作用,创立学校和社会间有效联动的实践教学机制。高校应当支持、鼓励和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社会公益活动,例如:志愿者活动、爱心援助活动、敬老院慰问活动等,将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服务质量作为评估学校、学院德育成果的重要标准;为防止奉献行为变质,相较于服务结果,高校更应注重大学生基于奉献精神的服务过程,使大学生做到对共产党人牺牲精神“发自内心认同”和“真心实意弘扬”。
2.社会应当为共产党人牺牲精神融入高校育人过程提供主流的红色资源。一方面,高校可协助学生联系、采访、探望社会各个阶层中的抗战老兵,倾听老一辈党员的亲身经历,切实了解上世纪中国共产党员艰苦奋斗的创业历程,在第三方视角中重新感悟中国共产党人牺牲精神的深厚意蕴。同时,高校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参观红色基地,使学生通过真实的历史资料及历史证物,更加认同中国共产党人牺牲精神对于个人发展的积极意义。另一方面,各高校可联合社会中的其他教育团体,共同开展以“中国共产党人牺牲精神”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或情景剧比赛,使学生在身临其境的状态下感受中国共产党人牺牲精神的磅礴力量。
1.将共产党人牺牲精神融入高校校风、教风、学风建设。首先,校园风气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培育起到潜移默化的推动作用。高校要打造具有奉献精神的校风,应将共产党人牺牲精神融入校史建设,为校风的塑造确立主基调。其次,高校应不断强化师生的奉献意识,一方面使教师群体时刻牢记自身“园丁”身份,乐教善教,潜心育人,从而明确教风;另一方面使学生群体始终不忘自身“接班人”角色,以为人民服务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从而奠定学风。校风、教风、学风三位一体营造共产党人牺牲精神视域下的校园文化。
2.将共产党人牺牲精神融入高校网络文化建设。随着教育信息化和数字化不断推进,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对于新时代青年价值观的影响逐步增大,网络新兴媒体衍生而出的各类“公众号”、“小程序”,能够为大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模式,高校应抓住网络新媒体时代带来的机遇,通过当代大学生喜闻乐见的传播形式,迅速占领网络文化传播和建设的思想阵地,大力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的牺牲精神。同时,高校应推动构建以时代新人为主要构成的媒体运营小组,第一时间把握党和国家的最新政策,时刻提防良莠不齐的亚文化渗透,主动承担起维护校园网络安全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