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课堂实施差异化教学法的思考

2022-03-16 10:15葛春晖
读写算(上) 2022年3期
关键词:差异数学老师

葛春晖

(宿豫区豫新小学,江苏 宿迁 223800)

差异化教学法主要是在我国新课改的教学大背景下逐渐兴起的一种“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的新型教学方法,它使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每位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实际情况进行具体而针对性地教学,可以有效地激发每位学生的内心潜能,显著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和能力。

一、数学教学阶段践行差异化教学的意义

在教学阶段,老师必须要将学生到个体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老师必须要尊重个体差异和学生的个性发展,认清学生个体主体作用。从学习角度上,学生要主动学习,张扬个性,在处理问题时,必须要有灵活到处理能力和综合性处理技巧。采取差异化教学方法,可以将学生在学习阶段的创造性思维和主动性意识充分激发,帮助学生自行构建起课程知识体系,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生由于个人的接受能力不同、教育背景不同、理解能力差异,在学习数学时会表现出不同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成果。老师要充分尊重每位学生表现出来的个性差异。以差异化教学模式对每位学生展开针对化的教育,促使全体学生获得共同发展。老师在组织开始课程之前,理应对每位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需求和学习兴趣进行调查,制定出每位学生的学习目标,灵活性地将教学模式做出调整,可进一步推动全体学生共同发展。

差异化教学是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而存在的,老师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必须要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展开合理引导,养成学生多样化思维方式,灵活性地对数学问题进行处理。当学习活动与学生学习最近发展区相符合时,学生便可以自动投入思索,对数学问题进行观察和用心领会,通过实践操作逐步构建起数学知识体系,进而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二、差异化教学策略实施的策略

(一)数学教学要保底又要个性发展

在教学时,首先要确保每一位学生的数学基础都是过关的,在这一基础之上教师可以通过日常测试和作业检查了解学生的长处和优势,进一步了解学生之后从而制定更加完善的针对性的教学计划。老师首先让学生通过系统科学的标准学习,拥有一定的学科知识和能力。当这一基础到达要求以后,可以将学生分类,依据学生在各个单元测验中的不同成绩和课堂上的表现为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模式。

例如,有的学生对于立体图形有很大的兴趣,老师就可以对这一部分学生进行适当的训练,拓宽他们的思维和知识点。有些学生思维灵活、反应敏捷,逻辑推理的能力相对较强,有些学生对于数学天生不是很敏感,思维笨拙、反应迟钝,对于此类学生,老师们就应该要高度地正视其学习技巧和能力的不同而承认它们之间的差异性,从而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

(二)学习内容差异化

学生之间的差别和多样化,往往会直接在课堂上的学习过程中会有所出现,优等生对于老师讲解的基础知识点都能够很好地掌握,并且他们也能够真正做到学有余力。后进生对于老师要求和讲解的内容,往往是无法做到很好地把握。这种教学现象让优等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了,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严重妨碍了学生成绩的提高。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各种课堂教学时,要根据每个学生在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差异,对每个学生选择一种差异化的课堂教学手段和方法,即为不同年龄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深度和难度的学习内容,对优等生则是采用具有某些教育难度的课堂教学手段和方法,并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和探究性学习能力。

例如,在进行课堂教学“三角形”的一些基本知识点的教学时,对于A 层的学生,教师一定要做到保证学生更加牢靠地掌握了这些基本知识后,还要通过自主的探究从实际生活中搜集常见的三角形,测量得出这些三角形的底和高,并综合计算得出它们的面积;对于B 层的小学生,老师则是需要适当减少对其要求,要求他们必须能够牢靠地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各个知识点;对于C 层的小学生,教师应当进一步加强对其的帮助和辅导,让他们清楚地看到老师对其的亲切关心和照顾,使其重拾自己学习的动力和信心。

(三)有效合作,让学生互相帮助

在我国小学的数学课堂上教育实施差异化教学时,老师们虽然可以选择采用一种小组协作的形式,这样让其他学生共同参与到学习,但是在进行分配数学小组时,老师们需要严格地遵从“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合理划分,即在一个小组中,要求老师让数学成绩很好的同学和成绩较差的同学在一个小组内,使得成绩较好的学生能够有效地帮助成绩较差的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有效地带动了班级内的课堂学习气氛,让小组之间能够处于势均力敌的状态,使得各个小组之间能够形成一种良性竞争,有效地激发了学生们对于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比如,在课堂上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时,教师就可以通过让每个学生以一个小组互相协同合作的形式开展自己的学习,将乘法计算能力较好的学生和乘法计算能力较差的学生分别安排在一个小组内,这样就能够让乘法计算能力较好的学生有效地辅助计算较差的学生开展自己的学习,帮助其他成绩较低的学生掌握有效的乘法计算技术方法,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在这一教育过程中,不但让一些数学技术水平较差的学生能够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学习技巧和能力,也有利于让一些成绩相对优秀的学生能够在帮助别人的教育过程中进一步加强对所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同时还有效地激励和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从而推动和促使学生获得综合素质的发展。

三、教学全过程践行差异化教学措施

(一)课前指导

小学生由于先天素质和后期环境存在差异,每位学生的能力、智力和个性都受到教育因素、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等多种影响,在学习和活动当中与其他人的思考方式、观察方式和问题解决方式有所不同,其心理和生理上也具有差异化。再加上每个人具有的兴趣和能力是不平衡的,这些特点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逐渐表现出来,形成学生之间的差异化,并且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加,这种差异日渐明显。可以说,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是不可避免的。老师的教育工作并非将学生的差异予以消除,而是尊重学生差异,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帮助。

在课前指导过程中,老师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学生经常接触到的内容和课本知识进行结合,使课本知识更加具有生活性和趣味性,由此可帮助学生对数学知识有着系统性的了解,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当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被激发时,能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做好学习数学的准备。老师通过这种方法,也可以平衡学生之间的差异,让学生以最饱满的情绪学习数学。学生在学习阶段表现出来的差异,最明显的是认知准备差异。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同,在课前准备过程中也有所不同,进而造成十分明显的课堂差异,对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老师的教学质量有着直接影响。因而想要平衡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之间的差异、学生和学生之间学习的差异,就必须要在课堂开始之前,对学生的认知进行均衡,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所以自主预习和老师引导预习在课堂准备期间至关重要。

一般情况下,老师在为学生预留课前预习作业时,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大多数学生特别是后进生,基本不会对课程进行预习,或者很少预习,使得这部分学生在课程学习时逐渐被落下,日积月累,学生难以跟上学习进度,从而丧失学习数学兴趣。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首先是老师没有明确地布置好预习任务,学生不知从何处着手,认为课前预习仅仅是对课文的内容进行简单的阅读。学生在预习时,没有表现出很强的责任心,仅仅将课程学习归纳到老师教育。其次,课程预习过程过于枯燥,学生并没有太多的兴趣参与其中,盲目依赖于老师的讲解。最后,有的学生对自己的能力有所怀疑,不敢对未知的知识进行挑战。所谓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学生想要自主学习,必须要充分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挖掘学生的学习欲望,这也是老师组织开展差异化教学的前提。老师在课堂开始之前,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可灵活应用多种方法,如利用微课或者小组实践活动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实践的形式参与其中,提高学生的参与率,从而激发学生的课前预习积极性。

(二)课中学习

课程的教育和学习工作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对学生的差异进行照顾,充分地对学生差异资源进行利用,鼓励不同学习经历充分展现,开展分层次教学,将传统教学中的精英教学和接受教学弊端做出改变,实现学生共同进步。想要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在数学学习时有着更好的学习质量,最关键的途径是在实践中学习。而被动学习突出老师在教学过程当中的主体作用,没有充分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价值,老师只是简单地将学生比作知识接受的容器和工具。在尊师重道之余,没有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渠道打通,导致双方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不够充分。精英教学更是严重脱离教育本质,老师在课堂预习和课堂活动中各项措施都针对优等生展开。比如在课堂展示期间,优等生变成了老师面前的香饽饽,任何展示的机会都被优等生掌握,造成教学的严重不公平。老师在教学当中必须要一碗水端平,坚决不能因为学生的学习成绩或者学习态度而对学生形成偏见。在很多情况下,有的学生甚至很长时间没有在课堂上展示自己。这虽然不能完全定义为老师教学方法的失误,毕竟老师也不希望学困生在课堂展示时没有将老师提出的问题作出解答受到同学的议论,使学生变得难堪,一方面会对课堂氛围产生影响,另一方面也会影响教学进度。其实学生在学习期间表现出来的不足,正是老师最宝贵的教学资源,纠正学生存在的问题才是真正意义的教学。在学习中,当一个人出现错误时,很可能意味着有一大部分群体有同类的错误。若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没有出现任何问题,这也是有违常理的,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与新课程标准改革的要求不符合。

在小学数学课堂当中,学生作为主体,是课堂的主人。若老师一味地关心优等生忽视或者放弃学困生,那么这便会逐渐养成精英教学和接受教学的顽症。在课堂教学中,老师需要充分地对每一位学生进行关心和尊重,鼓励和引导学生展示自我。面向全体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关注两头,组织实施分层教学。按照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进行学习层次划分,为每一个层级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将学习目标进行分解,由易到难。不同学情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力完成相应的任务。鼓励多种不同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多练、拓思、激趣和精讲,允许学生产生质疑,允许学生进行争辩,允许学生出现错误。让每一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可以收获成功,培养起学生的自信,让学生形成自觉,推行差异化教学,还可以充分地利用学生差异资源,取长补短,合作交流,互助共赢,实现兵教兵的策略落实。

(三)课后练习

老师在布置课后练习任务时,要以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依据,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层次和不同难度的作业,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可以自主完成,所以练习任务坚决不能搞“一刀切”的行为。课后练习是学生学习数学和发散思维的实践活动之一,能够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对新知识进行巩固,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形成比较成熟的技巧,让学生的智力得以充分发展,这也是老师展开信息沟通和交流的重要窗口。老师在设计课后作业时,必须要精心、细致,不仅要做到由浅入深,难易相当,还必须要注重题型搭配,突出重点问题和观念问题,逐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课后练习的习题要具有开放性和趣味性,因为只有具有有趣、新颖和灵活多样的练习题,才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厌倦心理,保持强烈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让学生的学习思维得到快速飞跃式发展。

除此以外,开放性的练习题能够帮助学生深度思考,从不同层次的程度出发,让学生有成功参与学习的机会。创新学生发展能力,养成学生创新意识。最后在进行评价时,老师要注重采用差异化评价,从学生学习潜能角度着手,采取个性化评价语句和激励性的评价方案。评价学生,老师必须善于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和创新发展的能力,尽可能寻找出学生在学习时的闪光点,将其推广给其他学生。让同班学生从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行为方面进行学习,体会老师对他们的希望和期盼,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数学的自信心,鼓励他们形成良好的勇气,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数学学习潜能,从而明确自身在学习数学时的优势,选择最佳发展区域,让每一位学生在数学学习时都可以保持良好的愉悦感,真正地将数学学习作为精神享受,寻找每一位孩子在学习时的优点,为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提供帮助。

四、结束语

总之,差异化的小学数学学科课堂教学活动方法,有助于有效调动和大大提升每个班级后进生的课堂学习活动性和积极性,督促优等生不断加强努力学习,始终能够保持班级榜样的作用,从而真正达到了最终班级全体学生共同进步,共同健康成长和和谐发展的课堂教学活动目标。广大普通中小学的学科教育和学校科研教学工作者们都认为应当积极地探索采用各种具有差异化的学科教学管理手段,优化自己的教育课堂和学科教学管理技术,全面努力培养和不断提升所有中小学生的语文数学学科综合能力素质。

猜你喜欢
差异数学老师
相似与差异
找句子差异
生物为什么会有差异?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M1型、M2型巨噬细胞及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中miR-146a表达的差异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