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达
(江苏省宿迁市湖滨新区晓店实验学校,江苏 宿迁 223800)
微课是利用信息技术,借助多媒体设备,在视频中展现教学内容的创新方式。在数学教学中应用微课,不仅灵活方便,突出重点,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核心素养。
数学本身相对于其他学科,复杂枯燥,而小学生的数学基础还较弱,需要循序渐进地教学。而实际中,小学数学教学还是以课本、做题为主要模式,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没有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如果学生对于数学没有兴趣,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数学,不仅使学生失去学习数学的快乐,而且也无法真正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
小学阶段的孩子个体差异比较明显,在数学方面,有些孩子就表现得较容易接受新的知识点,而有的孩子就需要更多的耐心进行指导。但在实际数学学习中,因为师资有限,教师一般对于所有的学生都是采取同样的教学模式。例如在讲解数学题目时,不管题目的难易程度,也不管学生接受能力的强弱,都是同样的讲解,导致学习能力弱的学生没有听懂,而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也没能够获得更多知识。
任何学习都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也应增强小学数学的互动性。但是对于数学课程,尤其是讲新课的时候,由于难度较大,导致学生不能快速接受,结果变成教师自己的演讲,不停地向学生灌输,而实际上,学生对于教学的内容完全没有掌握,导致师生之间的无效互动。有时教师提出的问题,有的学生没有兴趣思考,有的学生不敢举手回答,导致课堂互动为零的情况。
小学数学考试成绩往往成了评价学生数学学习效果的唯一标准,而这恰恰是打击学生数学学习自信心最主要的原因。因为考试成绩的好坏有很多因素的影响,而且还会存在很多偶然因素,仅凭考试成绩的评价方式片面单一。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推进,这种评价方式对学生是不利的,忽略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的养成,只会让学生失去对数学学习的信心,从而也不利学生的全面发展。
微课的主要特点是时间较短、教学内容较少、聚集关键问题、主题突出,多以小视频形式呈现,资源容量较小,多为情景化教学,通过真实、具体的案例,提升教学水平,并且微课能够及时对教学内容进行反馈。综合来说,其特点可总结为以下三点:
1.目的性强,内容少
设计微课时会参考新课程标准,根据某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将其讲解过程制作成一段微视频。微课往往讲解的是“点”状知识点,选择教材中的重点、难点或易错点的知识内容,并尽可能保持微课内容精简。另一方面,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微课的教学内容十分明确,目标也比较单一,故其知识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其能够通过精心化的设计对知识点进行分解,因此,微课的教学内容短小精悍,目标单一,针对性强,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见的疑难知识点,可以设计相应的微课进行讲解,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2.时间短,丰富形象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集中精力的时间比较短,而微课时间通常在10min 之内,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使学生能够在课程时间内集中精力学习,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在微课中,如果将小学数学课本的知识点一个个分解开进行讲解,学生则会更容易达成学习目标。与此同时,制作微课的过程中往往会运用图片、音频、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呈现教学内容。与课本中单纯的文字和图片相比,微课的表现方式更加丰富形象,这对于一些概念呈现具有很大的优势。例如三角形的定义、图形的运动等比较抽象的知识点,微课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更加直观形象地表达出来。根据学习金字塔理论,微课中视听结合的学习模式远远优于普通讲授式学习方式,有利于提高微课的效率。
3.容量小,方便共享
微课主要包含各种知识点文件和微视频,资源所占的储存容量大小通常为十几兆至几十兆不等,容量较小,为微课资源的储存和共享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而且,微视频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可以通过AVI、MP4、FLV 等多种媒体形式播放,为其在网络媒体上传播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可以达到方便共享的效果。
一是对教学模式进行优化。数学是枯燥的,但是微课通过生动、直观的学习视频和图片,增加了数学教学的趣味性,促进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提升了教学的质量,也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微课通过情景教学,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微课是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对于教师的教学内容及时进行反馈。
二是激发学生的数学热情。小学生的注意力无法长时间集中,而微课时间短、主题鲜明的特点更利于学生接受,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将抽象的数学公式转为直观、趣味、形象的视频或图片,促进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三是促进教学结构的完整。通过微课将数学中每一个单独的概念关联起来,从教学的方案设计、数学知识的剪辑、难题的素材资料、教学成果的反馈及师生间的评价等,微课都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教学结构,加强了学生与教师的联系,将各单元的知识关联起来,并突出重点难点,让数学知识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内容丰富,并不是任何数学教学内容都符合微课教学的基本特征。教师在展开微课教学之前,必须要对微课教学选题进行科学的优化,而不是将所有教学知识都采用微课加以设计。如果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过分使用微课教学,将会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为只需要听微课就能够学习所有数学知识,从而不再关注教师对于知识的讲解和灵活应用方式的教育内容,导致学生学习有所缺陷,无法正确掌握数学知识。所以在微课教学选题中,既要保证微课教学的针对性,又能够保障教师的教学辅导作用,真正将微课作为一种辅助教学题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以“垂线和平行线”的教学为例,垂线和平行线的性质可以作为微课教育内容。其主要原因是小学生正处于思维快速发展阶段,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想象能力都相对不足,如果让学生单纯记忆数学概念很难让学生在脑海中生成相关记忆模型,导致学生的学习难度较高,此时就可以利用微课的直观性向学生展示垂线和平行线的基本特征和现实中的使用情况,这样就能够激发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让学生在脑海中生成辅助记忆素材,以此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
在小学教学中合理融入微课教学内容的主要任务是教师必须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对微课视频加以录制。微课视频的录制不应当再像课堂教学中传授知识一样,而是教师应当把自己的选题和解题思路完整地录制在视频中,为学生全面解读数学知识以此加强学生的记忆。为了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度,还可以让学生也参与到视频的录制活动中,这样又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例如,在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微课录制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除了要在微课中为学生展示不同图形的基本特征和差异之处帮助学生理解认识图形以外,还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录制活动中,要求学生在课后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寻找的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事物拍摄成为照片上传至教师的邮箱。教师在制作微课时,可以利用学生拍摄的照片作为素材和讲解工具。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生活情感,降低学习难度,还能够增强教学趣味性。
在微课设计中,要根据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创设教学情境,给学生一个身临其境的学习氛围,且要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才能让学生在微课学习中与学习材料、情境产生共鸣,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开展教学导入,考虑到小学生好奇心重、偏好形象思维的特征,教师可以在微课中导入课本的主题图或者与主题相关的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在《条形统计图》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新闻报表中的图片创设问题情境,并且引导学生将表格中的数据以条形统计图的形式表现出来,让学生总结条形统计图的优势特点,通过条形统计图图文并茂的教学吸引学生的兴趣,还可以采用生动形象的动画体现条形统计图的特征,以提高学生对数学课堂的积极性。
小学数学课程体系包含的知识比较丰富,其中一些知识板块比较抽象,例如“图形与几何”这部分知识点,很多问题比较抽象,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和理解这部分内容时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可以采用微课的教学形式促进学生对其中知识点的抽象概念进行理解。
例如,在《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教学中,“排水法”在不规则物体体积计算中是一种便于学生理解的教学方法,但如果让每一个学生都进行体验,则需要耗费很长时间才能让每个学生都掌握,而且会使小学课堂的重心更偏重“排水法”这个实验,忽略了不规则物体体积这个主要教学目标。针对此情况,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的形式在视频中演示“排水法”这个过程,微课中还可以多选择一些不规则物体进行演示,在缩短实验演示时间的同时,还能够形象直观地向学生演示,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探究新知识的时候采用微课教学进行示范操作。又如在《小数的意义》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资源,以微视频的方式操作演示小数的形成和含义,帮助学生理清解题思路,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理解。
根据新课标,小学数学教学中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主性,故教师要引导学生采用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方式。而微课作为知识点讲解的一种短视频,其耗费时间短,学生经过短暂的学习后,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对所学知识内容展开深层次的思考和探索。针对小学数学中的重难点知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情、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明确本节课的难点,然后在互联网上收集相关的微课资源,进行资源整合之后,向学生播放微课视频,视频的最后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或自主探究,以帮助其理解重难点知识。例如在《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的教学中,学生掌握除法的竖式计算方式之后,教师可以更深一步启发学生,在微课视频中罗列出以前学过的加法、减法和乘法的竖式,问学生有什么不同?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进行小组讨论,最后教师再对除法计算方式的特殊性和其他计算方式的相关性说明,促进学生深层理解和掌握。
小学数学教学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前提下,要整合教学资源,增强微课的知识含量。教师应对微课的录制、剪辑充分掌握,并且能够对网络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提高微课资源的广泛性,增加微课教学的多样性、灵活性。
在教学各种几何图形的过程中,教师应在微课中多体现生活中的几何图形,促进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的秘密,从而将生活的数学资源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中。
再例如,在“三角形的高”教学活动中,大部分学生属于线性思维和惯性思维,所以在学习基本理念之后,将会很容易画出锐角三角形的高,但是学生却无法理解钝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的高,以及三角形各边高的转换方式。此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微课,利用分析对比法,将不同三角形高的画法和三角形不同边高的画法,展开对比,这样学生就会很明显地得出三角形高的画法与三角形的形态实际上没有关系,随后再引导学生在微课教学完成后进行自主实践操作,就能够引导学生基本掌握三角形高的具体画法。
在讲解时间的问题时,可以设计小学生从早上起床到上学,再到放学,最后睡觉这样一个时间场景,激发学生对自己平时生活作息的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加强对时间的理解。而在教学轴对称和平移的问题时,教师可以通过制图软件,设计图形的动态移动效果,让学生通过动态视频,更直观地理解图形的旋转与平移,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升数学学习的乐趣。
例如,可以利用微课引导学生完成课后自主实践活动。在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采用大量的课后练习引导学生完成课后自主学习,这样的教学模式没有新意,并且还会导致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环境,拥有较高的学习压力。为了解决该问题,提升教学趣味性,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引导学生完成课后自主实践活动。例如在讲解《因数和倍数》相关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在微课中要求学生在回家后对每一天的家庭总支出进行总结与分析,寻找出支出项目中的因数和倍数关系,以此让学生分析个人家庭收支情况中,哪一项是花销最高的部分。从而帮助学生建立一定的金钱思维,也对因数和倍数产生了主观体验。
微课教学一定要突出主题,微课的时间较短,应集中一个数学难题进行趣味解释,将重点难点讲清楚,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学生的思考思维能力。
例如,在讲解物体度量时,如何准确地判断单位是关键。这时,教师可以通过微课视频,将真实的物体与度量单位整合呈现,可以加强学生对于常见物体的判断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微课作为一种创新灵活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高教学效率,也能够培养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对传统枯燥单一的数学教学是一种改革,值得普及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