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利娟
(常州市博爱小学,江苏 常州 213000)
很多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想象力、创造力会逐渐缺失,为了保护儿童的天性,不磨灭儿童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教师要合理地利用绘画教学的优势,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将新媒材加入进学生的绘画过程中,丰富学生的想象,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不断发展。
在绘画教学中媒介材料的重要性非同一般。媒材指构成美术作品的物质材料,其中包括常见的水彩笔、油画棒、水粉颜料、黏土、画布等。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用具的不断丰富,新的绘画媒材也逐渐被运用到绘画教学中,例如电脑、吹塑纸、无纺布、太空泥、史莱姆、彩色油性笔等都属于新的绘画媒材。新媒材的出现更好地满足了绘画艺术的发展,在绘画教学中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新媒材不仅具有创新、新颖的特质,还可以丰富儿童绘画的表现形式。儿童可以通过选择自己喜欢的不同媒介材料,并应用进绘画作品中,通过组合各种媒材表达出自身的情感,并体现作品的表现力,促进绘画能力的不断提高。而在实际的绘画教学中,新媒材也含有十分丰富的教学特点:
首先,新媒材作为一种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可以为儿童的艺术作品提供更多绘画想法,激发儿童的想象力,为儿童创造灵感,促进儿童创新思维的形成,并在此基础上提升儿童的绘画水平及绘画兴趣。例如教师可以利用硬纸板、报纸、纱布等物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这些新媒材充分应用到绘画中,通过揉、剪、贴等动作得到不同的效果。
其次,新媒材打破了传统教学思想及教学手段,为绘画教学提供了新的出路。在当前绘画教学中,教师还是采用传统的绘画教学方式,而学生也依旧通过白纸、水彩笔、油画棒等工具绘画。在这个绘画过程中,儿童仅仅只是照本宣科,根据教师的要求进行绘画,自身的想象力、思维能力、创造力并没有得到很好地发挥,因此,绘画出来的作品千篇一律。但是在新媒材的支持下,不局限于在规定的画纸上作画,创新绘画素材,开拓思维发挥想象,充分利用新媒材独有的特性丰富作品内容。
在绘画过程中新媒材的选用十分重要,什么是符合儿童年龄需要的媒材?什么是符合儿童现阶段可操作性的媒材?都需要通过教师结合教学内容进行选择。首先,在新媒材的选择上,教师要选择符合学生自身发展的新媒材,可以让学生合理地利用新媒材进行创作,发挥其个性化的创新思想。其次,新媒材的选用也要注重内涵和学生的兴趣,要依据绘画作品所想反映出的内涵选择新媒材,由此帮助学生表达不同的情感。
不同的绘画材料可以呈现出不同的绘画效果,在美术绘画教学中,一些单一、枯燥的绘画素材往往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而通过平时的绘画教学不难发现,例如树叶、头发、绳子、花瓣这些不起眼的材料往往能够激发学生浓厚的绘画兴趣,在绘画中学生根据绘画内容选择适合的材料更能够使学生充分融入绘画过程中。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一些物品都可以作为新媒材运用到绘画中,在日积月累中学生的生活经验也逐渐丰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积累绘画材料。首先,教师可以发动学生寻找材料,一起收集一些可以利用的废旧物品,如包装纸、旧报纸、纸壳、纸杯、卫生纸筒等。或者是自然界中可以用到绘画过程中的材料,如树叶、果实、树枝、花瓣等,可以摆放在教室的百宝箱中,也可以在绘画前组织学生根据绘画内容进行搜集。
例如,学生利用一次性纸杯进行绘画。在一年级学生学习了《认识时间》后,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提供废旧的纸杯、剪刀、水彩笔、绳子、胶带、图钉、卡纸等物品制作一幅时钟的创意画。学生首先用剪刀从杯口向下至杯底随意剪成若干条,然后将剪好的条条从杯底向外压成像盛开的太阳花状,将剪成的条条用自己喜欢的颜色或者是花纹进行装饰然后粘贴在卡纸上。紧接着用水彩笔或者是油性笔在花瓣的周围写上1~12 的数字,如同钟表数字一样填写一周,最后将分针、时针用图钉固定在杯底中心位置,一只漂亮的纸杯挂表就做好了。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结合了生活中常见的纸杯、剪刀、胶水、水彩笔等物品,完成了钟表的绘画,充分地结合生活化的教学原则,使学生能够在今后的绘画过程中更多地采用生活化的媒介材料丰富画面内容。
新媒材的运用并不是无限制、无约束条件的,教师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筛选和引导,这样才能更加符合学生的需求,使学生能够正确地选择并利用新媒材完成美术作品,抒发自己的情感,向他人传递自己的认知。在美术活动中比较受学生欢迎的工具不外乎水彩笔、珠光笔、吹塑纸、扭扭棒等颜色比较显眼,操作比较方便的材料,但是这些媒材的运用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年龄阶段和能力需求进行分类和界定。教师在分类过程中可以根据材料的性质和形态,以及材料的操作难易程度进行划分,将其分高、中、低三个阶段。
低阶段的学生(也就是一二年级的小学生)想象力十分丰富,但是由于动手操作能力以及掌握的美术技巧都不太成熟,所以不能够充分呈现自己的形象内容,因此教师在材料的投放上可以选择一些易操作的,如纸杯、方便面桶等物品,改变传统的在白纸上作画的方式,让学生在这两件物品上进行绘画。这样一来可以让学生对废物利用有个充分的了解,学会如何进行废物利用,还可以提升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以及学生审美能力。
而针对中段学生,也就是三四年级的学生。此年龄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再加上学生对于创意美术的兴趣极高,此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搜集一些牛皮纸袋,或者是出去购物后的包装袋等。让学生运用这些物品进行二次创作,选择直接在上面作画的方式,或者将这些材料通过剪、贴等方式运用到绘画作品中。这样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绘画能力,还可以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形成,让其能够更好地利用这些物品将自己观察的内容进行表现。
而五六年级的高段学生,此时已经掌握了许多绘画技巧,而且动手操作能力也逐渐丰富,能够运用手中的材料创作出富有新意的画作。在这个阶段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提供废旧的衣服、纸箱等物品,让学生运用拓印、绘画、缝、剪等多种方式装饰废旧的衣物和纸箱。在这样的动手操作过程中,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创作兴趣,还可以让学生获得成就感,提升其绘画兴趣。
在新媒材的选用方面,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结合主题所需的材料进行选择,只要是学生感兴趣的,且与主题相关的材料,都可以为学生所用。
例如在纸的应用方面的探索。在学生绘画过程中,纸的运用是必不可少的,绘画中最常用的就是大小不一的白纸,而学生也习惯在白纸上进行作画。但是为了开拓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教师需要通过不同的方式将普通的纸张变成新媒材供学生使用。在一般绘画过程中学生都采用平面造型,例如插画、自画像、我的一天等主题的绘画都是建立在平面视觉上,基于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如何将平面的图形立体化。采用新型的媒介材料辅助学生的创作,例如通过折叠纸张、刮固体颜料、粘豆子等方式使画面上的物体更加立体,不仅如此还可以利用揉、捏、压、搓等造型技巧帮助学生塑造更多立体的形象,让学生创造更多元化的作品。
新媒材的应用是绘画教学的改革方向,也是现代艺术发展的新趋势,新媒材包含的多元化特色则是丰富儿童绘画作品的途径。在绘画过程中,儿童将物质材料与自己的想法加以结合,制作出极具创新的作品,而儿童则能通过此途径不断积累经验,不断丰富自身的认知,使儿童能够更加沉浸在绘画过程中。
美术作品需要创作材料的支持,而绘画作品材料来源于多方面的渠道,既来源于儿童接触到的生活,也来源于大自然的事物,甚至来源于儿童对任何事物的感受与认知。儿童的绘画过程实际就是儿童将所想所看通过其他材料进行展现的过程,而丰富的材料更能促进儿童多样化作品的产生,儿童可以自主探索接触到的物质材料,并加以使用。
在生活中、自然界中,千变万化的线无处不在,大到蜿蜒的公路、笔直的高楼、挺拔的山峰;小到一草一木、一桌一凳,甚至是小朋友圆圆的笑脸、弯弯的眉毛、可爱的小嘴,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线,世界才如此绚丽多彩。这些存在于生活中有趣的线,正是教师可以加以利用的教学资源。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以“我们身边的线”为题开展美术绘画教学。教师首先为学生提供一根线,让学生动手玩一玩手中的线,然后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动态的“S”线,让学生尝试将手中的线变成S 形,在此环节后再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将线变成其他形状,并引导学生回想线在生活中的作用,以及生活中有哪些线。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欣赏用线条构成的不同的画面,为学生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最后教师再为学生投放报纸、皱纹纸、卡纸、乳胶、剪刀、刮刀、丙烯颜料、水彩笔、油漆笔等材料让学生通过绘画表现自己眼中的线。
例如,有的学生拿出了若干张白色的皱纹纸,然后将它们揉成了差不多大小的白色纸团,并选择了一张绿色的卡纸用线条画上了绵羊的身体,将差不多大小的纸团用乳胶粘在卡纸上组合成了绵羊身体的形状。再用一小块黑色的卡纸,将它们卷成了圆筒的形状,并用剪刀进行了修剪,将修剪好的圆筒做成了绵羊的四只脚,再用黑色的卡纸制作了一个绵羊的脑袋,最后在白色的小羊身体上用线条画上了各式各样的圈圈进行装饰。
在这次活动中可以看出,学生突破了思想的限制,不仅仅只是通过长短不一的线条呈现作品,而且还通过粘、剪、揉、画的多种方式创作美术作品,在线条的表现上则是通过绘画绵羊身体、线圈等丰富了线条的表现方式。在整个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思维拓展,使得学生在整个过程中体会到了美术绘画的快乐,同时也促进了动手操作能力的提升。
造型技能是指人们在平面的物质上表现和刻画形象的能力,在任何形式的绘画上都能够很好地体现造型技能。在传统的绘画教学中,学生造型技能的体现通常表现在线条与色彩的组合上面,学生通过不同形态的线条搭配上不同的颜色表达自己对物体的认知,在整个创作过程中没有进行创新思考。为了丰富学生的造型技能,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呈现自己的感知与理解,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在绘画过程中进行自主探究。而新媒材的出现刚好可以丰富学生的操作环境、操作材料,使学生能够在自主探究中习得造型技能。
例如,在《自画像》的绘画活动中,教师在活动开始前提前让学生准备好自己的照片,在活动过程中组织学生观察照片中的自己,并用语言进行描述。在学生描述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特征加以描述,通过此环节不仅能够让学生对自己的外貌有进一步的了解,更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再观察过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由进行创作,而教师可以提前为学生提供好扣子、扭扭棒、卡纸、毛线、油画棒、勾线笔等材料供学生创作。
每个学生都拥有无穷的创造力和潜力,而激发学生发挥自身潜力的辅助用具就是丰富的材料以及启发式的引导方式。不同的材料蕴藏着不同的运用价值,而不同的引导方式则是激发学生创作兴趣的有效举措。在实际的绘画过程中,教师要运用游戏化的氛围促进学生创造性发展,以此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及绘画潜能。当学生运用这些材料抒发自己的情感与认知时,学生持有的是愉悦、快乐的心情,而随着兴趣的激发其潜能也会得到释放。这一现象恰巧遵循了《美术课程标准》中倡导的活动原则,教师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化的表达,使学生更加富有创造性。
例如在“材料的畅想”活动中,教师为学生提供绳子、树叶、莲蓬、竹叶、花瓣、乳胶、剪刀、颜料等物品。教师在准备材料的环节中,为了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可以通过让学生捡树叶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例如有的学生运用捡来的树叶拼成了一幅蝴蝶在花丛中飞舞的图画。还有的学生运用拓印的手法将捡来的树叶纹路拓印在白纸上,并由此组成了一幅全新的画面。除了运用这些方法外,还有一名小朋友发现蜡笔的碎屑同样也可以合理地进行运用,于是这名小朋友利用刮刀将蜡笔切成了一片片的碎屑,然后再用刮刀刮这些碎屑形成了凹凸不平的肌理效果。当这名学生发现了这个方法后就分享给了身边其他的小朋友,最后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创作出了一幅蓝天白云的蜡笔画。
在本次活动中,学生将材料运用趣味的方式进行改变、创新,将游戏与材料进行有效结合,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绘画兴趣,为学生营造了更多的想象空间,进一步促进学生运用创新的方式呈现自己对周围事物的看法和认知。
综上所述,新媒材的使用可以大大增强学生的绘画兴趣,更有利于教师实施个性化教学。让学生运用新型的媒介材料进行创作,在丰富学生绘画作品的同时不断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独特个性,使其创造力和想象力都能得到不断地发展与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