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君
(甘肃省和政县三十里铺初级中学,甘肃 和政 731200)
新课改对初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陈旧固化单一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目前现代化教育教学的需求了。老师需要转变自己陈旧教学理念和教学思维,并在教学活动落实的过程中将情感教育进行有效渗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强教学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参与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掌握更加丰富的文学知识,不断发展和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下面笔者针对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进行简单阐述。
情感教育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老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变化,帮助学生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尊重学生,让学生能够适应当下的变化。在培养学生社交能力和人际交往中,情感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情感教育,老师要在教学中重视学生情感的体验,应用语文的情感素材开展教育,完善学生人格。老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特征,有效地结合生活和语文内容讲解,学生通过教材与生活联系,丰富内心情感。老师在教学中要及时地帮助学生挖掘情感,不断肯定学生,使学生能够应用情感教育养成正确生活的态度。在新课改下,我国教育发生的变化主要是在初中语文教学模式、目标上发生着改变,在课程设计上要围绕学生培养人格的目标,以情感素质作为出发点,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观念,培养学生审美趣味。情感教育属于新课改的主要内容,情感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认知能力,让学生能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语文学科属于人文学科,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与健康品质,因此情感教育在此方面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新课改下持续推进教学改革,从而培养初中生综合素养,实施情感教育培养文化素养,使学生养成正确价值观念,实现全面化发展。在新课改中,情感教育属于重要组成,需要老师在教学中增加教学人文性,多加关注学生的变化,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实现情感共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初中语文教材中摘录的一些文学作品都是名家名作,对初中生有着非常高的教育价值。这些文学作品中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文学知识和精神品质,而且还隐藏着丰富的情感教育素材,能够将文学作品的情感直观地展现出来,就算是说明文其中也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老师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不仅要教授学生丰富的语文知识和语言技能,而且也要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深受文中情感的熏陶,不断激发学生的情感,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比如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苏州园林》这篇文章的时候,文本主要对苏州的园林艺术进行了着重描写,体现了苏州园林在设计和建造上的独特创造,其自身拥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至今影响深远。在阅读的过程中老师就需要引导学生对苏州园林中蕴含的美进行充分享受,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作者叶圣陶在描写苏州园林的过程中也寄托了自己深厚的情感。为了能够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老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通过苏州园林视频的播放让学生沉浸在艺术的美感中,对苏州园林特有的艺术特征进行深刻体会,感受当时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从文本的字里行间感受作者表达的情感。同时老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抒发自己对苏州园林的情感,让学生萌生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情感。
同时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老师也可以利用文学作品中蕴含的哲理启发学生和引导学生。很多作者在文章中表达自己情感的时候采用的是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因此在实际课堂教学落实的过程中,老师要对教学手段科学合理地选择,引导学生尽快融入课堂教学氛围中对文章中蕴含的哲理进行深刻体会,促使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能够在情感方面与作者产生共鸣,将学生积极的情感激发出来,陶冶学生的情操,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文学审美能力的发展和提升,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丰富学生对真善美的体验。
比如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紫藤萝瀑布》这篇文章的过程中,作者宗璞通过对紫藤萝花盛开的壮观景象的描写,感悟生命长河无止境,感叹生命的顽强。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老师可以为学生展示一组紫藤萝花的图片,从整体上感受紫藤萝花的美,并围绕紫藤萝花启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深刻地体会到紫藤萝花旺盛的生命力,勇往直前不屈服于命运的毅力和信念,感悟生命的真谛,洗涤学生的心灵,促进学生以正确的态度认识生活、面对生活、热爱生活、感悟生活。
要想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将情感教育有效落实,需要老师对教学进行不断优化和创新,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将情感教育进行有效渗透,促进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不断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情感观。
一方面老师要注重课堂导入环节,设置相关的导语将情感进行导入。在教学中老师一定要深刻认知情景的统一性,通过语言描述对文章中表达的作者情感进行生动展现,启发学生进行思考,激发学生的情感,促进学生与文章作者的情感融为一体,从而不断丰富学生的情感认知。老师在渗透情感教育的过程中可以事先设置相关的课前导语,这样可以为情感教育的落实奠定一定的基础,增加学生学习的情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进学生对作者的情感进行深刻体会和感知。比如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蒲松龄的《狼》这篇文章的时候,在课前导入环节老师可以以狼为话题跟学生进行交流,一提起狼很多学生立马就会意识到,狼是最凶残最狡猾的动物,之所以狼会给人们留下深恶痛绝的印象,是因为人们亲眼见证了曾经狼吃过很多人,曾经东郭先生就差点被狼吃掉了。今天老师给大家再讲述一个有关于狼的故事,它选自于《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在文章中将通过屠户与狼发生的故事将狼的本质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出来,在体现狼贪婪狡诈的同时也体现了狼的可笑之处。利用以上方式进行课堂内容的导入,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到课堂教学情境中,对文章的主题进行有效明确,另一方面还可以调动学生的情感,促使学生对文章中狼的本质进行深度认知。
另一方面老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目前信息技术在教学上的应用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它能够将文本内容以生动形象的形式展示出来,淋漓尽致地反映社会现状,并直观地体现出文本的中心思想。老师在讲述文本的过程中可以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创设逼真的画面,引导学生进入到文学作品的情境中,身临其境地感受文学作品的魅力,让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比如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黄河颂》这篇文章的时候,可以提前利用信息技术整理与黄河有关的影像资料,并在课堂教学中以幻灯片的形式将黄河的图片进行投放,促进学生进入到画面中,身临其境地感受黄河的英雄气概,体会黄河无坚不摧、一往无前的特点。同时老师也可以将《黄河大合唱》这首歌播放出来,让学生从听觉和视觉两个方面对黄河的气势滔天和大气磅礴进行直观感受,通过诗歌中黄河英雄气概的赞美,激发学生对黄河的热爱之情和民族自豪感。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设置相关的教学情境,可以促进学生对文本中体现的情感进行直观深刻的感知,让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语文教学不仅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不断健全学生的人格,而且还要引导学生学习我国优秀文化,落实情感教育,不断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老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在情感教育落实的过程中还要开展有效的评价活动,调动学生的情感,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发现自身的不足,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优化和完善,不断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由于他们在学习需求、发展需求以及家庭背景等方面的不同,导致学生在情感方面的思考能力、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因此老师在开展评价活动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将个性化评价活动有效落实,不断强化初中语文情感教育的效果。
比如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桃花源记》这篇文章的过程中,老师在渗透情感教育的时候可以采用个性化评价方法对学生进行分层评价。针对情感认知能力比较强的学生,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综合性、全面性的分析,让他们在了解文本含义的基础上对里面蕴含的深层次情感因素进行深度挖掘,突破学生的情感认知瓶颈,不断深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认知,感受文本的意境之美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促进学生向更深远的方向进行发展,提升学生的情感认知水平。对于情感认知能力比较差的一些学生,老师要注重其基础性情感感知能力的培养,寻找文本中直观体现的一些情感信息,引导学生对作者浅层次的情感进行认知,体会作者对生活安乐、环境优美理想境界的向往之情,同时老师要给予这部分学生一定的指导帮助,促进该层次学生在已有情感认知的基础上不断提升,使他们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从而将情感教育有效落实。
初中语文教学开展情感教育时,若想收获理想化的教学效果,老师可应用情景教学法,为学生创设情感情境,让学生能够在抒发情感时踊跃发言,师生间要积极进行交流,为学生提供发挥情感的空间。例如老师在讲解《背影》时,可为学生营造出车站送别的场面与情景,同时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分别扮演父亲和儿子、路人。父亲在人海中穿过人流,为孩子买橘子,与孩子告别,这一场景说明父亲对儿子今后生活的担忧,彰显着父爱。一些学生营造送别的方式,比如购买药物、衣物等,通过不同的方式表达父爱。老师在教学中可通过自己的理解,将文章场景展现出来,打造真实的情境,更好地烘托氛围,突出文章所处的背景,让学生有着身临其境的感受,理解文章的情感,根据情境表现的内容,按照理解说出自己的体会,从而实现情感教学的目标。问题教学法是新课改中新型教学方式,通过合理设置问题,能够改变学生固有思维,创新学生的思维意识,让学生能够深入地领会文章表达情感。初中语文教学情感教育过程中,为了实现教学效果,老师可应用问题教学法,把问题用作课文阅读的线索深度剖析主旨内容,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体会文章表达的想法,进而领悟文章包含的感情。比如老师在讲解《出师表》时,可使用问题教学法,让学生回答诸葛亮为什么要出师?同时为什么要给刘禅提建议,表达的中心思想又是什么?学生根据老师的问题阅读文章,从而理解诸葛亮对朝廷的忠心,明确诸葛亮的想法,实现情感教学的目标。问题教学法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有目地进行阅读,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初中语文老师在新课改下要对情感实践活动有着正确认知,使学生可以领会语文的魅力,升华学生情感,帮助学生养成语文素养。当老师讲解《春》的时候,可让学生进行踏青活动,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使学生在理解文章情感的基础上,也养成实践能力。
朗读作为初中语文的主要阅读方式,能够渲染文章的情感,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表达文章情感。有效结合音乐和朗读,进而更好地表达文章情感。比如在初中语文课堂开展教学过程中,语文老师若是想要加强情感教学效果,需要让学生通过多种语调感受人文情怀,领略文章表达的情感,同时也要配备合适的音乐,表达出悲伤、愉悦等情感,让学生对文章有着全新领悟。老师讲解《沁园春·雪》时,可让学生大声朗读,感受我国领袖对国家大好河山的喜爱之情。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落实,一方面需要将情感教育落实到教学内容中,另一方面需要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将情感教育进行有效渗透,同时还需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落实情感教育的个性评价,强化情感教育的效果,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这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