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探究

2022-03-16 08:40骆超群
读写算(上) 2022年8期
关键词:意识科学课堂

骆超群

初中科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探究

骆超群

(浙江省富阳区富春第三中学浙江杭州310000)

科学是探索世界的动力,能够帮助人们认知神秘的未来。初中科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具有重大意义,其直接关系与影响着学生科学素质、科学基础、科学能力。当前很多学生在科学课上的学习质量都存在很大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素养。学生缺少问题意识,无法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与学习成绩。本文将以初中科学学生问题意识培养为对象,分析科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培养思路,希望可以帮助更多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素质与学习能力。

初中科学;科学教学;学生;问题意识培养

作为新课标背景下初中教育阶段中一门十分关键性的学科,初中科学教育能够引导学生深入科学,感受世界的魅力与奥秘,有助于激发学生科学精神、创造精神、探索欲望,实现学生实践素质的有效培养。初中科学需要将重心放在学生科学知识理解能力的培养当中,做好学生实践素质的充分开发与启蒙,使学生用活跃的思维探索知识,提高学生科学素养、认知素养、创新能力。这对提高初中科学教育有效性来说有着深远影响和重要意义。课堂提问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环境,通过问题的精心设计与恰当提出,既有助于增加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也能够快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学生在思考、回答教师提出的各类问题过程中,也能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兴趣,获得新的启发,从不同角度探究学习科学知识,进而对所学知识产生透彻理解与深刻印象。为此,科学教师应积极探索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

一、现阶段初中生问题意识培养情况

虽然我国素质教育已经推行了多年,但是应试教育带来的影响仍旧没有改变。很多学生平时过于依赖教师,学生只能被动地学习知识。教师对问题的理解思路就是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思路。学生不具备任何自己的解题技巧、问题意识、问题解答能力。这种教育方式显然对于学生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难以有效培养学生问题能力、问题意识。这种忽视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教学模式需要遭到淘汰,新时期背景下教师不应该处于课堂绝对权威位置。过去教学中很多学生都会认为教师的结论不可以质疑,教师的结论一定是正确的,学生认为自己没有提问的意义。即便有些学生能够提问、善于提问,但仍旧在各种因素下没有在课堂主动提问,担心遭到他人嘲笑与犯错。久而久之这部分学生也失去了提问热情与提问能力。学生在面对教师的时候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梳理自己的问题。教师没有为学生创建合适的学习环境、学习情境引导学生探索与提问,无法完成学生创新意识与探究意识的提升与培养。

当前学生之所以不具备科学意识、问题意识,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在传统教育体制、教育模式作用下,教师长期使用“灌输式”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很容易压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长时间的压抑下,学生问题意识渐渐模糊。其次很多学生并不了解提问的技巧和方法,部分学生存在语言障碍、心理障碍,没有扎实的基本功,于是无法在课堂上踊跃、积极地提问。当然有些教师不注重和学生互动,师生之间的关系比较紧张,课堂缺少活力也会影响到学生的提问积极性。

二、初中科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意义

初中科学本就是一门面向科学,注重学生创新意识、思考能力培养的学科。正因如此,初中科学教育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才会成为体现素质教育的一种具象化特征,能够呈现“以生为本”的教育模式、现代课堂。这种课堂是民主的课堂,是调动与激活学生探索欲望、求知欲望的关键点。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使学生迸发科学意识、科学兴趣。教师需要将问题意识培养贯彻到课堂的方方面面,为学生提供更多条件、时间、资源自行思考,要中肯评价学生的答案,确保学生能够时刻保持足够的学习积极性与热情,源源不断地产生问题思考能力、探究意识。

三、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思路

初中科学是一门充满魅力的学科。初中科学教育中如果学生善于提问,了解正确的提问方法,将会收获非常好的学习效果。教师平时一定要注重学生问题能力、问题意识培养,将其作为教学的基本功,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活力与课堂活动参与热情。学生在迸发强烈学习热情、学习兴趣以后,自然能够形成学习积极性、学习热情、学习自信心。为了进一步发展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能力,教师可以从下述几个角度出发,逐步完善与打造趣味性十足、魅力十足的初中科学课堂。

(一)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提问热情

作为课堂的引导者,教师需要发挥与体现自身在课堂中的积极作用。教师需要为学生创造相匹配的课堂情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交流当中,使学生能够自觉地发起提问。虽然初中科学内容看似非常多,但这些知识实际上都和学生的生活存在密切联系,是很容易理解的知识,有着很强烈的趣味性。但如果教师缺少教学技巧,只是简单地将课本上的内容用机械式的复读方式教给学生,学生是无法形成学习兴趣的。对此教师有必要充分考虑学生条件,根据教学目标为学生提供整合后的资源,用多元、趣味教学方法为课堂活动增添灵活性、趣味性与魅力,展示科学知识的价值与教育意义。这样学生就能够形成强烈的求知欲望。

如学习《水的浮力》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联系起生活实际,要求学生在学习这一课之前自行预习掌握生活中水的浮力在哪些条件下有所体现,并做好各种相关问题的设计。教学过程中使用导课过程营造融洽的氛围,在教学中搭配多媒体技术用声音、图片、视频的方式展示多样化的学习资源。此时学生仿佛置身实际,对学习产生了强烈的向往。学生在感受知识魅力、科学现象的同时产生了自己的理解,能够更针对性地提出各种各样自己的见解和问题。有些学生此时就会想到:为什么水会有浮力呢?水和其他的物质有什么区别?油是否存在浮力?这些问题萦绕在脑海当中,学生为了解答困惑有的参与实践尝试,有的则选择询问周围的同学和提问教师。这么做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知识理解水平、理解深度。随后教师可以通过和学生一同实验,还原书本上的知识点与知识现象,用生活实例的方式解释知识的条件、知识的要点。这样不仅使学生充分理解了科学现象、科学本质,而且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得到了强化与培养。学生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理解了生活现象,潜移默化中形成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答能力。

(二)提高提问有效性,巧用多样化提问方法

教师平时教学需要充分利用自己的教育经验,为学生介绍各种各样的提问思路、提问方式,包括提问需要掌握的各种原则,保障学生的提问效果、提问效率、提问质量。在循序渐进的强化过程中,学生久而久之就能够形成问题意识、思考能力,保障学生提问的独立性、积极性、有效性。教师平时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并搭配着学生的学习能力设置对应教学情境,带给学生不一样的提问条件、提问环境。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教师先不要说话或告诉学生答案,而是要等待学生的提问,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深度提问、深度思考,锻炼学生的提问主动性与积极性。如学习《力的存在》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围绕这一课的知识点,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和观察讨论生活实际、生活现象。学生此时就会想什么是力?自己推墙,墙没有动而自己动,是不是力?自己拧瓶盖时候是否有力的作用?教师要让学生串联起生活与书本知识的关联。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不仅巩固了旧知识,同时也对新知识建立了全新的印象,有效提升和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思维与知识迁移能力。学生此时就会产生更多的探索欲望和学习疑问,教师要及时帮助学生记忆与理解知识。

(三)重视师生交流,营造和谐轻松课堂氛围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多和学生沟通、交流。教师需要用鼓励的方式以及表扬的口吻使学生树立提问自信心,培养学生的提问主动性和欲望。教师平时要多表扬、多肯定学生的进步点,在学生提出问题的时候耐心回答,引导学生一同分析。学生在感受到教师可以亲近以后,自然会提出更多问题。对于学困生来说,教师更是要对其予以人文性关怀,给予学困生信心和鼓励。这么做才能够创建合适的情景,保障互动效果、互动质量、教学有效性。教师需要创建这样的互动课堂,打消学生的困惑以及疑虑。营造融洽、和谐的氛围以后,学生才能够在课堂上大胆发言、主动提问,实现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培养。

当然除轻松的氛围以外,民主氛围的营造也是非常关键的。引起学生缺少问题意识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教师不具备民主意识、没有创建融洽氛围是一个重要原因。在旧思想的影响下,很多教师认为所谓的提问就是教师提问学生,并没有想到自己也可以提问教师。久而久之学生不敢提问问题,认为如果自己提问了自己就是异端。并且有很多学生担心遭到他人的嘲笑,认为如果自己在课堂提问就表示自己没听懂、没学会,自己是笨学生。在这样的条件与氛围下课堂将会变得非常尴尬,没有人提问也没有人思考。对于这种情况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解释提问的原因。教师需要告诉学生质疑是创新的根本动力,没有人能够什么都懂,不同人擅长的领域是不同的。在他人擅长的领域中学习没有什么问题,这么做可以增强自己的实力。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如果自己能够提出也证明了自己发现问题的能力很强,这是聪明学生的表现。学生在听闻这样的话语以后就会对提问产生强烈的热情。事实上青少年学生大多具有强烈的好胜心、求知欲,学生的这一特征就是问题意识。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尊重和爱护学生问题意识,在课堂上营造合作、平等、宽松民主平台,消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焦虑感、压抑感、紧张感。这样才能够充分显示与发挥学生创造意识与问题意识,展现各种独立的见解、奇思妙想。

(四)科学课堂提问要体现出层次性

新课改强调教学一定要做到面向全体,且不论是对哪一学科来讲,课堂教学都要有助于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提高。为此,在课堂问题设计中,教师便要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出有层次、有梯度的问题,以此确保每位学生能够在思考、探究过程中得到进一步提升,也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通常情况下,课堂问题在设计中要具有三个层次:一是要注重基本、简单问题的设计,以此做到面对全体学生,尤其是针对基础较弱的学生,让其在思考、回答中实现对基础知识的熟练掌握。这类问题一般都是在课堂小结或者是新课前的复习导入环节提出,以此加强新旧知识衔接,巩固强化教学重点。比如,在讲解了“土壤里有什么”,就围绕题目提出问题,不仅自然还简单。二是要进行综合性、灵活性问题的设计。这类问题主要面对的是中等生,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合理转变成技能。这类问题一般都是在课堂教学中的知识应用环节提出的。三是思考性、创造性问题。这类问题主要面向的是综合素质较高的优秀生,要重视对学生认知视野的进一步拓宽,要为学生之后的灵活应用以及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带来积极的促进作用。

(五)科学课堂提问应坚持由浅入深

一个科学问题可以转变成几个理解起来更容易的问题,以此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思考、探究,进而帮助学生积累更丰富的学习经验方法以及愉快的学习体验。

比如,某教师在讲解串联电路特点知识点时,就为学生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亮度可调节的台灯的亮度和什么有关?”“可以采用哪些方法改变电流的大小?”“可以引用哪些方法改变电阻?”“结合以往学习的知识思考、引用什么仪器可以对电流大小进行调节?”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回答这些问题,既有助于加强新旧知识点之间的衔接,也能够围绕学生熟悉的事物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其中,激活科学思维,对要学习的知识、需要解决的问题产生浓厚兴趣。

又如,在讲解《机械运动》过程中,某教师就引导学生思考了以下几个问题:“在正常条件下,大家能够抓住向自己飞来的子弹吗?”“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做到像平常随手抓住一个物体一样将高速飞行的子弹抓住?”“教材中飞行员为何可以将一颗正在高速飞行的子弹顺手抓住?”这些问题的提出,既有助于激发学生思维,促使学生积极主动思考,也能够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接下来的学习活动。通过这样的课堂提问,既有助于学生课堂注意力的快速集中,优化新课导入,也能够达到训练学生思维的目的,为学生综合素质的进一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四、结语

初中阶段是学生基础素质培养的重要阶段,教师需要将学生问题意识培养作为重要工作。当然问题意识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教师平时一定要注重个人知识与涵养的积累和提升,以便在课堂上游刃有余地处理各种问题。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让学生产生问题意识。教师需要增强和学生的互动,为学生呈现科学、系统的课堂,帮助学生认知问题、树立问题解决意识,在不断成长中获得健康身心,提升学生科学素质、综合能力。在科学课堂教学中,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仅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探究带来新的启发,也能够在师生、生生互动中活跃教学氛围,帮助学生轻松、高效地掌握所学知识。因此,为了保障课堂提问的科学有效性,进而给科学教学活动的高效、有序落实带来积极的促进作用,科学教师应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充分重视课堂提问环节,通过各类问题的精心设计与恰当提出优化教学环节。

[1] 黄新新.初中科学课堂互动教学的实施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0).

[2] 陈绪杰.初中科学教学中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实践[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0).

[3] 许萍.用科学大观念指引教学——初中科学主题教研活动案例简述[J].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19(09).

[4] 曹蓓蓓.初中科学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分析[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9(48).

D43

A

1002-7661(2022)22-0088-03

猜你喜欢
意识科学课堂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