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洁
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与激发
吴洁
(江苏省昆山市花桥集善小学,江苏昆山215300)
随着小学音乐教学改革深入开展,在音乐教学课堂有效地激发学生兴趣是必要的。兴趣是学习效率提高的前提,教师要重视结合学生学习实际,全面地开展兴趣培养与实践研究,从而构建更加高效的教学体系,有效地为学生日后发展奠定基础。本文在实践分析过程,从兴趣激发以及培养方面开展了实践研究,希望分析能进一步提高小学音乐教学有效性。
小学音乐;兴趣培养;策略
在小学阶段,为了加强音乐教学水平,教师要重视优化教学方式,进一步加强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能力,从而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积极性,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音乐学习质量。通过实践研究,总结了学生兴趣激发的意义,探索了音乐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从而针对性地探索了加强音乐教学水平以及学生兴趣培养能力的措施,旨在通过实践研究为音乐教学水平提高提供有效保证。
众所周知,学习兴趣可作为决定学习质量和效率的重要因素,有效激发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兴趣,也是当前各学科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目标。如果学生形成了一定的探索知识的积极性,则能够主动地参与课程学习,在兴趣的促使下高质量完成知识的内化,不断提高专注力和学习的效率,优化学习活动的质量,也为学生后续的发展提供扎实的基础。学生在开展学习活动时,其具有的主观性可作为提升学习效率、优化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而保证学生具有较高主动性的根本原因便是学习兴趣。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兴趣进行激发和培养,便可明显促进学生提高学习的热情,保证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不断提高学科学习的效率和效果。学生兴趣提高的同时,也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保证。在学生有效地开展实践学习过程,教师通过设置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课程内容,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利于构建高效课堂,从而全面加强音乐教学效率,以更好地为学生日后综合水平提高奠定基础。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教育行业对小学音乐学科的教学活动也设置了更高的标准。学科教师需注重迎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在人本思想的指导下积极优化教学思维,侧重激发学生产生探索知识的兴趣,让学生能够通过音乐对生活形成感悟,最终实现审美情感的提升。但以往大多数教师均使用单向信息传输的方式完成教学内容,这种方法长期应用于音乐学科教学中,便无法形成灵活和生动的教学氛围,学生长期以被动的状态受教师支配,抑制了学生兴趣的发挥。此外,学生在课堂中长时间以被动的状态接受知识,这也会造成一定的学习负担。
上述错误的教学方法会增加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反感,为学生形成学科核心素养也设置了较大的障碍。也就是说,如果教师在开展学科教学活动时,并未结合学生的具体特征设置教学策略,便难以迎合学生的具体心理需求。教师对教学活动的完善度不足,便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最终导致学生无法真正理解学科知识的内涵。总之,学科教师普遍缺乏先进的教育理念、对学生的主体性重视不足、教师的职业素养偏低,这些均会对音乐教学活动的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难以激发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缺乏学科兴趣的主要原因有下述几种:
在实施音乐教学活动时,部分教师并未对学生提供理想的学习环境,同时对教材中的教育元素挖掘不足,仅照本宣科教材内容,这便会导致学生难以对学科知识产生兴趣,无法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学生对教师组织的活动缺乏参与的积极性,形成了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当前,小学教育也侧重强调对学生的素质进行培养。小学音乐学科教学也实现了一定程度的优化,但部分教师仍然对教学的优化思想重视程度不足,并未对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充分的尊重,总是主观控制教学活动,将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这样学生也难以形成较高的学习兴趣,认为音乐学科教学活动缺乏灵活性和互动性,仅是对知识的单向传输。
对小学音乐教学活动进行革新,是迎合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但从当前音乐教学活动的实施效果来看,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在革新的过程中缺乏科学和合理的措施。这便导致音乐教学活动的质量和效率均存在一定的弊端,也在小学教育工作的优化过程中设置了明显的障碍。
在实施小学音乐课程教学活动时,教师应以科学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侧重迎合学生对未来发展的需求。结合公民的文化素养培养目标,不断提高学生的鉴赏与审美能力,同时也可激发学生产生更高的学习兴趣。多数教师在实施学科教学活动时,也能够充分尊重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尝试使用多种教学方式优化学生的学习效果。且能够加深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深度,明确音乐知识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途径。但有时实际的教学效果还不理想,需要教师在教学方面作出相应的调整。
音乐学科知识与生活具有紧密的联系,因此教师在规划教学活动时,为进一步提高教学的实施效率,便需将知识与生活元素紧密结合,开展生活化的教学。主要需从生活元素入手,寻找知识与运用渠道之间的联系,让学生能够深刻体验到学科知识的应用性价值,并在情感态度的促使下自主参与到学科知识的学习当中。陶行知先生也曾倡导过“生活即教育”的理念。这便是说,在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时需尽量将教学内容融入生活情境中,即教师要将教材内容回归到生活中。在具体组织学习活动时,教师可列举传统节日使用的音乐作品,并带领学生讨论上述音乐对庆祝节日的作用,以及对人们情感的渲染作用,从而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认识深度。在日常生活中,音乐广泛存在于各个领域,教师可带领学生从熟悉的方面着手,主动建立到生活和音乐知识之间的联系,这样便可激发学生探索学科知识的积极性,增加新鲜感,自主感受到音乐知识的魅力。实际上,音乐不但可作为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同时在重大的社会事件和历史材料中也能够看到音乐的身影。因此,教师可启发学生善于发现和挖掘,主动关注生活当中的信息,如在学习古诗词时运用的音乐类型等。如果教师能够有效利用和挖掘上述素材,便可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保障其实现全面的发展。生活化教学方法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教师在联系生活内容过程,要针对具体的教学课程开展教学设计,从而优化教学方式,全面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地为学生兴趣培养提供助力。
在实施小学音乐教学活动时,教师需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适合的情境,以此促使学生产生更真实的情境感,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在开展教学实践时,教师也需迎合学生的性格特征创设活泼的情境,保障学生能够在优美的意境当中体验到音乐作品的情感和内涵。教师可通过语言引导学生,善于使用发人深省的语言激发学生产生主观的能动性,积极参与到音乐的情感与内涵的理解中。在创设情景时,教师还可综合运用信息化手段为学生展示图片和音频等资源。这样便可提高情景的真实度,促使学生全面调动不同的感官,全方位进入到音乐情境中,在浓厚的兴趣促进下提高学习的质量。运用信息化手段展示情境,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体验,让学生对音乐产生情感共鸣。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也需紧密结合学情,避免出现导入大、导出小等问题,从而影响学生的认知发展。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提高学生兴趣的重要途径,教师构建音乐情境过程,要结合学生年龄特点,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以及兴趣为主,科学地进行教学创新,从而不断提高音乐教学有效性。
在具体实施音乐学科的教学活动时,教师还可运用探究式的方法激发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在使用探究式方法的过程中,教师需提高课堂教学设计的合理性,以此作为使用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基础。如果该环节中缺乏合理的探究式问题设计,便会导致后续的教学环节也会受到相应的影响。对此,在设计探究式问题或任务时,教师便需综合考虑不同方面的因素,不但要结合学生个体的差异,同时还需尽量保证所有学生均能够在完成探究任务的过程中发挥自身的潜能。此外,探究的内容或任务也需具有一定的价值。一般教师可选择教学内容中的难点或核心内容作为探究内容,基于探究式教学的背景,善于用不同的探究模式提高课堂的活跃度。在应用探究模式时,学生可独立探究,或以团队的形式集体探究。小组之间可以竞争的方式提升探究模式的多样化特征,促使学生不断提高学习的兴趣。比如在音乐课堂中,教师便可组织学生参与辩论赛活动,围绕具有探究性的问题进行交流与辩论,让学生在此期间不断产生探究学科知识的欲望,形成浓厚的兴趣。探究式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探索兴趣为主,通过运用探究式教学模式,加强了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保证了课堂教学效率,利于全面开展更加高效的教学,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具体实施音乐教学活动时,若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调动学生产生更浓厚的兴趣,教师便须主动转变以往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不断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自主性。
首先,学科教师需科学制定教学目标和任务,不仅让学生掌握唱歌的技能,如学科知识、音乐技能、鉴赏能力等方面,同时教师还需合理设计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积极与学生进行互动,以开展游戏的方式提高教学的趣味性,不断调动学生产生更高的学习兴趣。
其次,学科教师也需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潜能,提高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核心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掌握丰富的知识,并在此期间体验到乐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迎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主动满足学生的喜好,让学生自主选择歌唱的内容和形式。这样才能够充分迎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其产生兴趣。学科教师还需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力度,主动了解学生的意见和想法,在学生遇到学习困难时给予学生帮助和鼓励,让学生自主选择演奏的乐器类型,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最后,教师还需持续提高教学形式的丰富性,以此激发学生产生兴趣。如情境教学便可充分促使学生发挥想象能力,教师可通过设置故事情境让学生分组挑选角色进行演绎。这样便可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参与意识,在自编自演的过程中体验到音乐的魅力。此外,各小学也尝试开展了其他类型的教学活动,如唱歌比赛、朗诵比赛等等,通过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促使学生产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让学生广泛参与到各种实践活动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技能。
丰富的教学方法是提高学生兴趣的重要途径,教师要针对具体教学内容全面开展教学设计,并创新教学设计方案,以加强学生参与教学的兴趣,从而为学生兴趣提高以及实践能力提高奠定基础。
以往的小学音乐教学活动在内容和形式方面均略显单一。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往往将培养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作为唯一的目标,认为教导学生学唱某首歌曲,便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这种教学模式相对枯燥,学生也难以产生探索知识的兴趣。教师单向的信息传输模式无法让学生体验到学科知识的乐趣,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对此,学科教师须以调动学生的兴趣为目标,全面促使学生发挥多种感官渠道体验音乐作品的感染力。在具体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可尝试使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情境,将音乐的相关形象和意境直接展示在学生面前,这样学生便可全面调动视觉和听觉等感官体验音乐,陶冶情操。如在学习与“春天”相关的歌曲时,教师便可运用信息化手段制作相应的视频,让学生能够进入到真实的情境中。学生可与作品中的意境产生思想共鸣,受到潜在的思想熏陶,这样学生便可更真切地理解歌曲表达的内容和情感,对作品实现深度的把握。此外,音乐教学活动还需充分调动学生的肢体运用能力,通过播放音乐视频让学生模仿跳舞,或者跟随音乐的节拍拍手,让音乐的学习活动更有乐趣。教师在组织开展教学时可重点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欣赏,此后教师可与学生进行广泛的交流,并使用“击鼓传花”等游戏的方式提高学生鉴赏音乐作品的积极性,从而不断发挥出学生的音乐才华。
总之,通过进一步教学实践研究,结合小学阶段学生音乐学习实际,研究了在音乐课堂提高学生音乐综合能力的有效措施,希望此分析能加强音乐教学水平,从而为学生音乐综合能力以及兴趣提高奠定良好基础。作为新时期音乐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研究,以提高学生兴趣为主,积极开展教学实践与创新分析,从而有效地加强音乐课堂学生学习效率。
[1] 王保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微探[J].戏剧之家,2020(05):182.
[2] 冯雪姿.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J].北方音乐,2019,39(16):153+155.
[3] 马晓锐.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黄河之声,2019(01):96.
[4] 任思思.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J].黄河之声,2018(19):92.
[5] 李淑仪.浅议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J].北方音乐,2018,38(19):190.
[6] 张文娟.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探究[J].电视指南,2018(13):230.
D045
A
1002-7661(2022)22-007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