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莉
捕捉幼儿绘画心理开展有效教学——以儿童本位下的美术色彩教学为例
陈莉
(江苏省昆山市锦溪中心幼儿园,江苏昆山215300)
颜色是有生命的,它跳动在每一幅绘画作品之中。如果说成人对绘画主要是进行艺术性欣赏,幼儿则主要通过绘画色彩描述自己眼中的世界,展现和表达自己内心的声音。幼儿的绘画作品中直接载有他们认识和情感的印记,通过幼儿在绘画中运用的色彩这一“指示器”,聆听色彩中表达的无声无字的丰富信息,才能更深入地走近幼儿的心灵,进行更有的放矢的幼儿教育。
幼儿;绘画;色彩;运用;心理
幼儿绘画与成人有着完全不同的内容与形式。成人对绘画视点主要是进行艺术性欣赏;而幼儿则主要通过绘画色彩描述自己眼中的世界,展现和表达自己内心的声音。幼儿的绘画作品直接载有其认识和情感的印记,教师只有悉心聆听幼儿绘画色彩中表达的无声无字的丰富信息,才能更深入地走近幼儿的心灵,进行更有的放矢的幼儿绘画教育。
“生理学中色彩研究主要是针对感知过程的后一个阶段。”从光线进入人眼睛的那一刻,虹膜上的肌肉便开始了它自己独有的运行状态,通过不断地收缩与扩张,加工好分量的光线得以折射在每个人的视网膜上面。视网膜让人们看见现实世界的实物,而赋予人们感觉分辨色彩能力的东西则是它上面的锥状细胞。感红色素、感绿色素和感蓝色素是组成锥状细胞最重要的三种成分,就是它们对不同光的敏感性使得人们对色彩有了感知能力。
色彩感的生理学原理尽管人人相同,但不同的个体对同样的光线形成的色彩感却有一定的差异。在人的机体成长中,男女不仅仅有着性别差异,在感知色彩的能力上男女也是不同的。从时间上看,女孩一般在14个月时就能感受到红色,而男孩要迟2个月,且最终基本色感的确立,女孩在七岁半,男孩要到八岁。
“和生理学不同,在心理学上,色彩不仅仅是种客观存在,色彩更是一种特殊的象征与符号,色彩在客观上是对人们的一种刺激和象征,在主观上却又是一种反应与行为。”正如“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不同个体对色彩的不同感知也告诉人们一千种色彩便可能有一千种心理反应。
色彩心理的反应与变化是极其复杂的,它不仅仅是视觉上的陈述,更是透过视觉上升到知觉、感情,再到更高层次的意志、思想象征等表现。受心理因素影响,人们观察的颜色会产生一种反馈,从而形成一种心理因素的视觉感。众所周知,颜色不同,感觉不同。例如,踏实沉稳、冷静、耿直的代表是灰色;白色一直是纯洁的代表色,它干净、纯真,更引申出善良、信任等积极性质的意义;深蓝色保守,棕褐色典雅,这两种色彩爆发出的是一种安谧稳定感;大红色如同吉卜赛的红唇女郎,它热情奔放,充满活力。
纸上的色彩会说话。最常见的色彩表达与运用是人们熟识的美术,狭义的可以说是绘画。画家用画抒写美意,无论是笔锋下渲染开的素淡墨色还是排刷下挥抹成型的五彩印记,都是一种表达方式,表达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表达自身的情感。一幅画的意义与生命力就在于它是否被赋予作画者的思想,一旦画的本身有了意义,那么它也就具备了人们推敲的意义。
在学前阶段,幼儿表达能力较弱,无论在言语方面还是行为方面,都不如成人灵活自如,他们投入一件事后往往显露出个人的情感。这种在不自知的状况下表现出来的东西其实要比目的性强烈的行为更具有内显特征,外加在情绪表述方面他们能宣泄的相对选择方式更是少之又少,他们说,说不出,做,做不到,就算是哭闹引起成人注意,成人也不见得理解他们的行为。因此绘画作为一种简单又直白的渠道使他们可以直接地表达出自己所见所感的世界与情绪,而这种表达跟随年龄阶段的发展表现出不同特征,从原先的无目的性终将发展成意识性。在作画过程中,孩子们需要拿起五颜六色的画笔,色彩在纸上展开,孩子心中的一切便也在纸上展开,画便有了灵魂。观察幼儿的画,从色彩上分析孩子的性格与情绪,及时关注幼儿心理发展,这对幼儿是有益无弊的。绘画是一种孩子可以表达自己的方式,那么也可以是一种帮助成人了解孩子的方式。
身在高处的成人见识到的天地虽然要比孩子们广阔得多,但拥有广阔视野的成人如果不蹲下来,根本看不见孩子们眼中的世界。对于儿童画中的色彩运用,成人与幼儿的认知迥然有异。
成人的审美感官对审美对象有着更高层次的要求,所以一幅画不仅仅是一幅画,更多习惯把它当做成一个作品。这时候画笔在人们的眼中便成为一个工具,它更倾向于是一个“高级选项”,通过使用它,人们进行的是脑中灵感的加工创作。为了一个好作品的诞生,成人会花大量的时间在构思上、在材料准备上,怎么排版、怎么勾勒,技巧性的东西决定着成人画的意义与价值。流芳百世的大作有的拥有让人叹为观止的高超画技,有的拥有让人值得深思的现实意义,这些画是作品,有着高水平要求的作品对于成人来说才是好作品,但正是这一点恰恰体现了幼儿绘画与成人绘画在本质上的巨大区别:两者追求有着质的差距,一个追求社会价值,一个追求个人价值。如若孩子感觉今天好开心,他很可能主动地画一幅画表达自己的开心,画上不一定有完整情节,可能是随意的两道线,可能是任意涂颜色,可能他画个小人画着画着便成了小树,终究他只是想表达开心,画什么便不再重要,这便是为自己而画。而对于大多数成人而言,画画是上升到艺术层次的事,用来表达开心也太大动干戈了,即使是画家心情好要作画了,他也要构思,可没见过成人无意识涂鸦的,成人的思维方式注定了他绘画时要带上目的性。所以由此看出在成人的眼中,绘画的自身过程不再是兴奋喜悦的“开关”。既然绘画的自身过程不再是追求,那么绘画作品中重要组成部分的色彩地位注定要得到提高,因此看见一幅画,大多数成人们第一时间会义无反顾地关注色彩,颜色成为第一冲击力,“这幅画为什么丑?颜色丑、不好看”成为随处可见的回答。
与幼儿不同,成人对色彩的搭配、排版、调和等等方面都有着更高要求的追求。例如油画中为表现出物体真实感需要使用丰富色彩、水彩画中通过水溶解颜料表现出透明温润轻快等效果、水墨画中通过墨色层叠渲染产生层次效果等等,成人眼中画的生命大都是由这幅画中色彩给予的。即使是像毕加索这种抽象画派、梵·高这种印象画派的大师作品,人们之所以说它们充满美感也是因为他们在色彩搭配及线条造型上的特立独行引发起人们的感官刺激。
同时儿童画是儿童获得直接经验后的表达,不准确性是它常见的特征。“第一眼无法被人理解的东西,其价值就大打折扣了或者被人们用一种荒谬的方式误解。”孩子的画常常面临这种情况。
在幼儿第一次拿起笔的那一刻,他们心中喷薄而出的是用这支笔描绘些什么:我看见一棵树,我想画出它;我看见一朵花,我想画出它;画笔是个开关,按一下,开启的是孩子眼中的世界大门,他们只是想画画,而不是用哪些色彩表达出什么。也就是说,在绘画的过程中,让幼儿产生兴奋激动的是绘画本身,而不是色彩。
幼儿园的孩子年纪大都在三岁到六岁,这个时候的他们绘画发展阶段处于象征期与图示期。这个阶段的幼儿绘画先是分离乱涂的线条,然后是基本形态,最后是结构生动的情节表现。然而由于美感意识不足,作画动机不自主,因此他们的绘画更偏向于对造型的控制而不是对色彩。比如孩子想要画一个房子,他考虑的便是他要画的这个房子是方的还是圆的或是其他形状,什么样的房子好看,怎样装饰他的房子更好看,他脑海中全是对房子的模样想象与设计,而这所房子该是什么颜色?是他在造型控制后才考虑的事。正如罗恩菲尔德论证说明的,此时的幼儿正处于无控制向重复可控制过渡的阶段,绘画开始成为幼儿概念和情感的记录,这一阶段幼儿在色彩设计上并不在意实物的固有色彩,无装饰意图,仅仅是凭感情用色,因此他们间接趋向性使用的色彩便促成了其潜意识的思维呈现。
无可厚非,孩子们是喜欢画画的。看绘画过程中每个沉浸其中的幼儿便可得知。可以是薄薄的白纸,可以是厚厚的卡纸,也可以是彩色的蜡光纸,又或者是残缺的废料纸、纸质的边角料,它们空白的地方都可以成为幼儿手中画笔的舞台。三角眼的猫、有着尖牙的妈妈、脖子在云端的长颈鹿,还有彩色的熊猫等等稀奇古怪、光怪陆离的事物神奇地出现在他们的画纸上,而这些神奇又充满趣味的事物被他们填充描绘成各种颜色。熊猫可以是彩色的,树叶可以是彩色的,妈妈爸爸可以是彩色的,他们在用自己的大脑、自己的想象力、自己的理解力诠释眼中的事物,他们喜欢这样便这样画。“我喜欢粉红色。”画着公主的小姑娘对笔者说。她把小公主的连衣裙涂成了粉红色,甚至她把城堡附近的小草也涂成了粉红色。天啊,草怎么会是粉红色的呢?第一时刻笔者是这样想的。同样的主题拿来给笔者画,相信笔者画出的草一定是绿色的,笔者的大脑告诉笔者这些明明都是常识。后来回想起来,笔者想可能正是这些常识使笔者缺失了那份小姑娘的梦幻与浪漫。
“我喜欢这个颜色,我喜欢的这个颜色就是漂亮,而不是我觉得这个颜色能使我的画漂亮。”这个想法人们成熟后再也不会有,纯真想法与成熟思维的撞击也在告诉人们,每个人童年真的回不去了。粉色小草与常识不符,可能换作成人这样画它就是不对,不合格,但笔者想这正是成人与幼儿不同的地方吧。孩子们手中的画笔简直就是一个魔法师,它变幻出来的世界简直比真实世界要奇妙得多。这么直接而又带有情感化的色彩表达,笔者想可以利用它窥探幼儿的内心世界,是喜欢这个颜色,还是这个颜色带来的感官刺激符合他的心理诉求?虽然这方面的研究具有不确定性与不统一性,但面对已存在的研究结果,人们仍可作为一种凭借,从中得到许多研究经验,这些对于教育者而言应该有意义。
暖色调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冷色调给人一种单一萧瑟的感觉。在绘画中,越是情绪健康的孩子越是喜欢偏暖色的绘画,他们喜欢热情洋溢的色彩,从而展现着他们心中世界的活力,而绘画中越是冷色调越是说明作画的幼儿情绪单一、性格内敛。在一年内的观察研究中,笔者发现很多不善于表达自己或是交往能力弱的孩子都喜欢绘画中总是延续用同一种冷色系颜色,并不会过多改变;而那些班级里的孩子王却总是愿意用红色、橘色等鲜艳色调。
在某些绘画中,有些色彩搭配与常理的配色不符,这可能是作画者的爱好习惯,也可能是潜藏着的心理问题。
总之,通过对儿童绘画中的色彩分析,人们可以看出儿童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
教育从来都不是一件任务,教育需要的是发自内心的爱,这不仅仅是爱,它还需要爱的智慧。以上的众多案例表明:儿童画折射出的是儿童的内心世界,充满个性、充满动荡的不同于别人的丰富的内心世界。因此,儿童画之研究重点并不在于画,而在于人。而对于色彩的分析解读,同样也绝不仅仅是为了帮助孩子更好地学会画画,教师们要清楚地明白这一点。抛开对艺术感召力以及绘画能力的追求,色彩解读、探秘心理的教育意义,在于让成人更好地了解孩子,帮助孩子,在接近孩子内心解决其内隐问题的同时让他保留自身个性自然发展。
不了解孩子的教育者没有资格谈教育。孩子思维单纯,成人往往认为其内质特点很好摸清,其实恰恰相反,孩子就像是一个宝藏,在开启宝藏之前,可能要在藏宝路线上翻山越岭。孩子容易被人了解的是他的外显特征,因为他的思维方式直观,使得他容易把自己曝于人前,喜怒哀乐皆露于脸,但这算了解他吗?人们常说对于朋友,了解彼此,知其喜,明其怒,但管伯之交屈指可数,为什么朋友间容易存在误会矛盾?为什么会有“你不说,我怎么知道你在想什么”这句互问语?这便是不够了解,不够深入,成人对于成人如此,对于孩子就更不必说了。
诚然,教育研究的根本意义是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但解决问题的关键前提却是更好地发现问题。发现是了解的基石。色彩解读的价值不一定能解决本质问题,却一定能发现本质问题。发现问题、找寻原因、解决问题,这三个环节互相衔接,而色彩解读只负责第一个环节,尽管它并不是独立存在于这一环节,但是它的主要功能最凸显在这个环节。一个人知道自己错在哪了后开始改正,比不知道自己哪里有问题却一心想改变更有成效。
从幼儿绘画的色彩运用入手,继而深入其心理,需要教育者的耐心与细心。及时及早地发现问题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同时人们必须要清楚,并不能光凭一幅画就能看透孩子的一切。作为一个幼儿教育者,陪伴着孩子大部分的时光,在长期的陪伴过程中对孩子生长的环境以及基本性格特征是有着了解的,那么在这个前提下结合孩子们的实际状况,从画作颜色入手,这绝对是个更好了解幼儿的渠道。因此想要从孩子的画中找寻什么,前提是教师已经对这个孩子有着足够的认识与观察,仅仅凭借画与色彩和成人主观判断臆想是不科学也是无效的。
综上所述,幼儿园的美术活动非常多,于是教师们会有很多契机。幼儿教师对本班幼儿是熟知的,然后抓住这些契机,尝试深入孩子,教师肯定也会受益匪浅。怎么抓住这些契机?最重要的莫过于站在孩子的角度对待问题,既然知道了成人对待幼儿画作的不合理、不科学的看法,那教师们就要改变固有的思维方式,放低姿态或是放慢自己脚步。无法回到童年并不代表无法感受童年,曾走过他们现在走的路,教师们与孩子并不是两个物种,只要教师们愿意,仅仅通过他们绘画中的色彩运用,也可以直达他们的内心。
[1] 高志弘.画外色彩浅述——色彩的物理学和生理学基础[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2):4.
G616,4,J063,D924.13,C912.6
A
1002-7661(2022)01-004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