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学模式下初中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策略

2022-03-16 05:19
关键词:导学道德德育

左 静

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学不仅要落实知识技能目标,还要注重发挥语文的人文教育功能,实施德育渗透,挖掘蕴含于初中语文学科中的德育素材,确立有效的德育渗透主题,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写作特点、布局谋篇等语文基本技能的学习,体验渗透于字里行间的道德情感元素,接受语文人文情怀的熏陶,对学生实现正确的价值引领。

在语文教学中以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不仅要让学生了解文本中的知识逻辑关系,还要理清字里行间的情感,让学生产生更深切的情感体验,这是对学生实施有效德育的重要途径。因此,问题导学教学模式无论从语言技能学习层面,还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方面,都是有效启发学生思维的重要手段。教师要注重发挥问题的驱动教育作用,以问题为引领,促进学生进入文本的更深层次,促使学生进入德育认知的更高发展层次,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提高。

一、问题导学模式内涵

问题导学模式是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广泛重视的教学模式,这是教师反思传统灌输教学、学生处于无问题意识状态而很难产生学习动力,其教学实效性难以提高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教学模式。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具有很强的学生主体性理念,注重学生的自主思考与探索,教师要根据学习内容及教学重点难点,让问题引领学生的探究方向,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教师要在教学中发挥问题的驱动作用,引领学生进入问题情境,问题可以使学生产生探究欲望,促使学生进入探究的更深层次。问题导学模式也体现了建构主义教育理念,学生知识储备的丰富与建构,都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与探索,能够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现知识的内化。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也要给学生以充足的思考与体验时间,让学生进入作者用文字营造的精神世界,自觉接受人类文明的熏陶,接受道德情感的洗礼,促进高尚品德的养成。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善用问题导学法,可以促使学生形成认真思考与探究的习惯,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理解与内化的能力,实现语文知识技能与道德认知的同步提高。

二、德育渗透的重要意义

(一)落实新课标要求

语文新课标强调在语文教学中落实德育目标,教师要紧紧围绕新课标教学要求,在语文教学中处理好语文知识技能教学与德育渗透之间的关系。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可以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体验促进语用能力的提高,同时还会受到蕴含于字里行间的道德情感的熏陶,学生语用能力提高了,对于道德情感的体验就会更深,学生加深了道德情感,内化为自身的道德认知结构,也会提高对生活、社会的认知,从而激发道德力量,增强语文学习动力。可见,语文教学对学生语用能力培养的过程,也是增强学生道德体验,使学生接受道德教育的过程,二者水乳交融,不可分割。教师要根据新课程标准和语文教学内容,确立适当的德育主题,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接受德育,实现语用能力与道德修养的共同提高。

(二)对学生实现正确的价值引领

德育在初中教学管理中处于首要地位。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正确价值观引领、实现学校整体教育目标的重要举措。学科德育本身是学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相比于专题德育、德育学科德育,学科德育渗透更具持久性与针对性,德育有了知识技能教学为载体与依托,会更具感染力与说服力。初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在此阶段进行德育,可以增强学生的是非观念,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德育渗透,不仅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时代对于语文教学的呼唤。现代初中学生生活在幸福的环境中,父母宠爱,长辈呵护,使他们形成了强烈的自我中心意识,经不起挫折与磨炼,在遇到困难时会产生畏惧心理,甚至产生一些心理健康问题。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道德建设方面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认识生活、认识自己,增强责任意识,激发爱国热情,顺应社会岗位对于德才兼备人才的需求,为培养奉献社会、推动时代发展的人才奠定基础。语文教学要担当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塑造道德高尚、心理健康、富有团队精神等品质的高素质人才。

(三)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初中语文教学目标不能局限于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及德育素养,而是要放宽眼界,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及素养。教师不能局限于学生在学校里各科学习成绩的提高,还要致力于学生的未来,让学生从现在做起,为将来社会的发展储备知识能力。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对于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提高学生的知识技能与道德素养,只是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仅有这些素质还远远不够。语文教学要以学科教学为载体或切入点,为未来社会的发展及岗位要求,培养素质全面、德才兼备的生力军,培养技能型与高素质的人才。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要为学生未来实现人生与职业理想而积蓄营养与动力。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需要,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与创新,要瞄准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在道德意识、语用能力等方面密切联系时代要求,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使初中语文教学与时代接轨,与未来的社会岗位对接。而要实现这些目标,就离不开教师的点拨与引导,问题导学法可以使学生明确学习的导向,满足学生道德情感体验及语言技能学习的需要。所以,教师要重视问题导学模式对学生的引导与启发作用,提高语文教学的针对性与有效性,为学生道德素养的提高及语文能力的提高提供坚实保障。

三、基于问题导学的德育渗透的策略

(一)实施问题导学,增强德育情感体验

初中语文的人文性为德育渗透提供了优势条件。语文教学中的德育素材十分丰富,教师可以借助这些资源优势,强化道德情感体验,促进学生道德认知能力的提高。语文教材中涉及情感体验的语篇十分丰富,教师要致力于深入挖掘蕴含于文本中的情感元素,引导学生体验各种情感元素,以文本为载体与依托,精心设计渗透环节,选择恰当的渗透手段,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巧妙运用问题导学法,促进学生德育目标的实现。如学习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时,教师可以从培养学生语用能力出发,渗透道德情感,如:文章中描写了几次父亲的背影?这些背影有什么不同?作者为什么掉眼泪?你体验到作者内心产生了怎样的情感?这些问题不仅能使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特点及布局谋篇,还可以通过对语言文字及场景的分析,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之后,教师可以引入现实生活情境:“在生活中,你的父亲有哪些言语或行为让你感动?父亲表达爱的方式是怎样的?父母的关心和呵护到底是为了什么?”探究这些问题,既提高了学生的语用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道德认知。

(二)基于问题导学,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初中学生是祖国与社会主义未来的建设者,他们担负着振兴民族的重任。从小胸怀祖国,心系民族复兴事业,振奋精神,不断克服学习困难,以高度的责任心与使命感投入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活动中,以丰富的知识储备与过硬的思想素养准备迎接未来的挑战,为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是当代学生应该树立的理想目标。教师要通过教育,促使学生将道德情感转化为努力学习的力量,落实于日常行动,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如学习杜甫的《春望》一诗时,教师引导学生进入诗词情境,并且思考:这首诗中有哪些意象,每个意象的含义又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你对其中的哪些诗句体验更深?这些问题都可以引导学生进入古诗情境中,体验作者的爱国情怀,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三)基于问题导学,改进德育方式,提高德育效果

在传统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讲解灌输所取得的效果是不理想的,因为初中学生的形象思维特点与抽象的理论解说会发生冲突,初中学生更适合在具体形象的教学中进行学习与体验。目前信息技术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生动的视听效应,可以通过直观的形象显示出文本中的思想情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进入情境,更好地在情境中对事物进行思考与体验,更为真切地认知文本中提及的人物、事件,从而加深学生的体验与认知。在信息技术环境中,教师提出的问题更易于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身临教学情境,真正实现触景生情,加深体验。如,学习《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一文时,教师可以播放相关影视片段,将离学生相对久远的画面呈现出来,使学生进入当时的场景,对于人物、事件有更清晰的认识,消除历史的距离感,让学生更真切地领略人民解放军的风采,体验人民军队不怕艰苦、英勇战斗的精神。在学习了这则新闻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探究:人民解放军为什么作战如此英勇?看了这则新闻后,你有什么感受与体验?接下来让学生根据这则新闻写出读后感,让学生真正进入文本,体验蕴含于其中的思想情感。

(四)基于问题导学,促进合作交流,提高学生道德素养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应用离不开教师对于问题的设计,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道德教育需要,在教学中启发诱导,通过设问、质疑、制造悬念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探究动力。新课改背景下,互动合作学习模式已经广泛应用于语文课堂教学中,在互动中,学生可以问题为导向,针对共同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合作交流,在交流中集思广益,共同进步,使学生认识到事物的本质,接受良好的道德教育,并且随着问题的深入,学生的探究也会进入更深的探究层次。在合作互动中,学生可以畅所欲言,相互分享,在交流前,每个学生的看法与建议都是不同的,通过交流与分享,使学生接受不同的思路与观念。这样,学生就可以学会以多种角度分析与看待问题,掌握认识事物本质的方法,促进学生道德认知的提高。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以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与探究,可以提升学生对蕴含于文本中的道德情感的体验与理解,促进学生道德认知的加深与道德的发展。教师要充分认识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意义,落实新课标倡导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为出发点,深入挖掘文本道德内涵,运用问题的方式引发学生思考,增强学生的探究欲望。值得注意的是,问题导学法的运用一定要注重问题的优化设计,使问题具有启发性、针对性与趣味性,促使学生进入问题情境中,对于道德元素产生深刻的认知与体验。

猜你喜欢
导学道德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三角函数考点导学
“概率”导学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函数知识快乐导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