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向阳 陈于青
【摘 要】深度学习是核心素养培育和发展的基本途径。运用变式教学可促发深度學习,教师优化课堂教学四个关键要素,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以结构化思维把握数学知识本质和思想方法。具体实施策略为:选择学习材料,以变式促自主性学习;组织学习序列,以变式促有层次推进;展开学习活动,以变式促多角度理解;改造学习经验,以变式促结构化思维。
【关键词】要素 结构 变式教学 深度学习
郭华教授对深度学习的内涵、意义和实现路径做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她认为深度学习是核心素养培育和发展的基本途径。本文以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的教学实践为例,阐述变式教学促发深度学习的具体实施策略。
一、选择学习材料,以变式促自主性学习
“活动与体验”是深度学习的核心特征,也是变式教学的关键要素。教师选择一份好的学习材料,以变式搭建学习支架,将静态的“知识”转化为一项具体的活动或任务,激发学生兴趣,促发高阶思维,学生主动深度经历习得的过程。
【片段1】
呈现情境—智慧老人带着淘气、笑笑和奇思来到公园玩寻宝游戏(见图1)。
问题1:图上的信息都能看懂吗?(重点反馈:“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比例尺”)
问题2:智慧老人藏好了宝箱,并给他们每个人提供了一条关于宝箱位置的线索,如果是你,你最希望得到什么线索?
北师大版数学教材用参观动物园描述各个馆位置的情境,引导学生从直观图逐步走向点的精准定量刻画,先探讨都在东北方向的两个点如何区别(方位+角度),再辨析区别同一方向的两个点的方法(距离),最后综合分析平面上确定一个点的位置需要“方向”和“距离”两个要素。这样的安排契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顺应知识发展过程,但是也有缺憾:整个过程过于平坦,缺少挑战性;弱化了空间观念的培养;弱化了对知识内涵本质的理解。
教师改造这个学习材料的意义有三点:(1)驱动探索。把原教材中的看图说“狮虎山”的位置,改造成更开放的寻找未知“宝藏”的位置,根据线索开展寻宝游戏,一下子拉近了数学和学生的距离,更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能更好地驱动后续的探索活动。(2)激活经验。“方向标”和“比例尺”的解释以及宝箱线索的猜想唤醒学生关于方位的知识经验,扫除障碍,为后续的探索活动奠定基础。(3)聚焦主线。把探索活动聚焦在如何确定位置(寻宝)的主线上,探究知识本质—如何在平面中确定一个点的位置。
二、组织学习序列,以变式促有层次推进
合理组织学习序列,搭建过程性变式支架,设置合理的铺垫,有层次地推进教学活动,让学生主动探索、发现、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体验“知识”发现的关键环节,这是深度学习的机制,它能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提高学生理解的深度与广度,帮助学生体会所学内容的重要价值。
【片段2】
教师在课堂实践中,把教学活动分四个层次展开推进。
层次一:解析单一线索价值
师:智慧老人分别给了他们什么线索?
淘气线索:宝箱在喷泉的东北方向。
笑笑线索:宝箱在喷泉的北偏东20°方向。
奇思线索:宝箱距离喷泉300米。
核心问题:根据线索,你认为谁最有可能先找到宝箱?
追问跟进:如果你是他们,你根据线索会怎么找?先在脑中想一想,他们分别应该在什么地方找?
让全体学生根据同学回答展开想象后,再用课件动态演示每一条线索对应的图形(见图2),引导学生比对、调整想象的图形。
小结:每条线索都是有价值的,都缩小了寻找的范围,有的缩小到了一块区域,有的缩小到了一条射线上,有的缩小到了一个圆。
层次二:解析线索组合价值
师:刚才通过分析,每条线索都只是缩小了寻找范围,但都还没有准确指出宝箱的位置,现在允许他们三人两两合作。
核心问题:哪两个人合作是最有利的?
追问跟进:先想想有几种合作的可能,再次发挥你们的空间想象能力,每种合作的结果会是怎样的?
课堂活动:独立思考—小组交流—集体反馈。
让全体学生根据同学回答展开想象后,再用课件动态演示每种线索组合对应的图形(见图3),再次引导学生比对、调整想象的图形。
小结:一共有三种合作,淘气和笑笑的合作,结果还是一条射线,对笑笑来说是无效的合作;淘气和奇思的合作,让范围缩小到一条四分之一的圆弧线上,这是一次有价值的合作;笑笑和奇思的合作,居然把范围缩小到了一个点上,宝箱的位置就非常准确了。
核心问题:如果你是智慧老人,要写一条线索告诉他们准确的宝箱位置,该怎么说呢?自己先试试,和同桌说说看。
追问跟进:要说清楚一个点的位置,只要说清楚哪两条线索就行了?
生齐答:方向(准确的方向)和距离。(师板书:方向、距离、确定位置)
层次三:解析观测点价值
核心问题:淘气和笑笑就读同一所学校,但是描述的学校位置却不同(见图4),你猜谁是对的?
追问跟进:明明是同一所学校,为什么说的位置却不一样呢?
小结:描述位置的时候,除了要说清楚方向和距离,还要说清楚观测点。
层次四: 解析内涵本质
师:确定位置还有别的方法吗?
核心问题:四年级的时候已经学过了用数对确定位置,今天我们又学了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两者之间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见图5)?
追问跟进:两种方法确定位置都用了两条信息,每条信息都代表一条线,交叉就会形成一个交点,这个发现非常了不起哟!你想过吗?为什么偏偏是两条信息?什么时候只要一条信息?什么时候需要三条信息?
这样的学习序列组织,对活动序列和思维序列都做了有层次推进的安排,既有开放性、挑战性,也为学生的探索活动提供合理的支架。活动序列方面,把难以一次完成的确定位置知识的建构,分成四个层次:层次一完成单一线索的图形表征,层次二完成两条线索确定位置的初步理解,层次三体验位置的相对性,层次四完成平面内两要素确定位置的本质理解,循序渐进地有层次推进完成知识建构。思维序列方面,首先采用了从抽象到直观的逆向序列,为学生探索提供了极大的空间,同时设置了变式应用,让学生在直观和抽象之间来回穿梭,深化理解;其次,在直观操作和符号操作之间设置了半抽象的表象操作,即“脑中想象”,并进行多次“比对—调整”,提供建构支架的同时发展了空间观念(见图6)。
三、展开学习活动,以变式促多角度理解
教师充分展开学习环节,搭建概念性变式支架,多角度理解“知识”,先“举三反一”凸显内涵本质,再“举一反三”迁移应用,让理解更深刻。
1. 变式表征加深理解
北师大教材的安排,突出逐步精准定量刻画的过程:同一区域的不同方向刻画(精准方向)→同一方向不同点的刻画(精准距离),但是没有对方向和距离的信息要素进行解析,学生很难深刻体会为什么需要这两个要素来确定位置。
本课例做了一些改变,从抽象定量描述逐渐表征为直观图形的认知,其间经历了从要素单一价值的解析到要素组合价值的解析,经过数次“想象—比对—调整”的完整过程,对每个要素和每种组合进行图形表征的深入刻画和对比,学生深刻体验两个必要要素(方向和距离)形成一个“交点”确定位置的过程。有了图形表征支架的支撑,学生可以清楚“看见”“平面内精准刻画一个点需要两个要素”,理解更深刻。同时,在数次“想象—比对—调整”的过程中,充分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2. 变式对比凸显本质
把握数学“知识”的内涵本质,是建构数学知识结构的前提。如果教师直接告知,那么学生缺少自我深度加工的过程,这样的学习是浅层次的,没有生长力。因此,教师要设计变式,开展对比分析,让学生通过“归纳”“演绎”等形式去主动发现、把握。
本课例在学习的关键环节有两次重要的“变式对比”:(1)两个要素不同组合的价值对比,让学生发现只有“准確方向+距离”的组合可以确定一个点,凸显了这两个要素是确定位置的本质。(2)“数对确定位置”和“方向、距离确定位置”的对比,它们本身是“确定位置”的两种变式,通过“有什么共同点”的归纳,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平面内确定位置”的本质是:用两条信息刻画两条线,形成“交点”。这样的变式对比,不仅让学生主动发现、把握“知识”本质,有助于其建构知识结构,还能加深学生对变式本身的体验,有助于其提升思维品质。
3. 变式应用拓展提升
变式应用,既是在具体和抽象中的来回穿梭练习,也是对学习成果的检验,有助于学生理解把握、迁移应用“知识”,真正将学习内容内化为自身的知识结构。因此,变式应用的设计,在教学中显得十分重要。
在本课例中,教师采用的变式主要有:(1)情境变式。把确定位置的非本质因素进行变式,如“寻宝游戏”“海上救援”“真人CS游戏”等形式,除了关注趣味性,更重要的是变换知识的载体,引导学生抽象出问题本质。(2)水平变式。设计不同水平层次的变式问题,让学生拾级而上。例如,水平一:看图描述位置,只需根据图上信息,按模式回答;水平二:根据描述位置画图,需要解析要素信息,并运用量角器度量、按比例换算图上距离等完成;水平三:根据信息描述相对位置,如“乙在甲的东偏北30°方向500米处,那么甲在乙的什么位置?”学生需要在图中表示出准确的相对位置,再进行观察描述或者直接在脑中想象完成。(3)形式变式。如“进行角色转换”,让学生来出题,学生需要站在更高的视角,跳出来俯视学习内容,进行整体把握。形式变式同时更具开放性,能够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见表1)。
四、改造学习经验,以变式促结构化思维
在前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会积累诸多的经验,有些是不重要的、浅层次的,而有些是核心的、深层次的。教师要极力助推学生发展结构化的思维,有意识地把重要的学习经验纳入其认知结构当中,发展学生的记忆、理解、关联能力。
1. 知识结构化
“数对确定位置”和“方向、距离确定位置”的对比,通过三个有层次变式问题引领,使知识结构化。
“确定位置还有别的方法吗?”—回忆唤醒原有经验,筛选相关经验,联结前后学习内容。
“两者之间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横向看,归纳知识本质,同类知识结构化。
“为什么偏偏是两条信息?什么时候只要一条信息?什么时候需要三条信息?”—纵向看,通过推理、联结,打通“一维”“二维”“三维”空间,揭示确定位置的本质。
2. 方法结构化
方法的结构化绝非一日之功,教师需要在每一节课上有意渗透与引导。课堂教学中实施的策略主要有两条:(1)强化体验。如“图形表征”变式帮助理解,在教学关键处、解决问题的核心处,放大、拉长“想象—比对—调整”的过程,让学生充分体验“图形表征”的价值。(2)适时梳理。在学生充分体验的基础上,教师通过明确指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和方法进行梳理和评价,如“我们是如何学会的”“运用了什么好的方法”等,对本课例应用的“数形结合”(借助多元概念性变式表征理解)等数学思想方法进行强化,使其深植于学生内心深处。
运用变式,优化课堂教学关键要素:选择学材、组织学序、展开活动、改造经验,引导学生全身心、积极主动地以结构化思维把握数学知识本质和思想方法,应是数学教师不懈努力追求的目标。
本文系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19年立项课题“变式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结构多元重组的例证研究”(课题编号:2019SC3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系:1.浙江省义乌市绣湖小学教育集团党总支书记、总校长,浙江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2.浙江省义乌市西江小学副校长)
责任编辑:赵继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