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郑鑫淼 苏春芝 马 雯 兰 慧 万曼曼 张 桐 张 瑜(石家庄 050011)
提要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属于慢性自身免疫性肝内胆汁淤积性疾病,在中医学中属于“黄疸”“积聚”“风瘙痒”“鼓胀”“肝癖”“虚劳”等范畴。苏春芝主任中医师结合多年临证经验,认为PBC病位在胆,与肝脾肾密切相关,“肝肾不足,正气虚损”为基本病机,气、湿、热、瘀为主要病理因素。基于“乙癸同源、肝肾同治”理论辨治PBC,临证注意顾护肝肾,扶正祛邪,并根据病机变化圆机活法,整体调和脏腑气血阴阳,用药准确,疗效显著。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又称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是一种由自身免疫紊乱导致的慢性肝内胆汁淤积性疾病,其病理学特点为累及小胆管的慢性的非化脓性破坏性胆管炎[1]。相关研究表明,PBC发病率和患病率在全球均呈上升趋势[2]。其典型症状有周身乏力、皮肤瘙痒、肝区不适、身黄目黄等。西医在治疗上多选用熊去氧胆酸作为一线药物,但仍存在患者应答欠佳[3]的问题。中医中药治疗PBC有独特的优势,研究证实[4]中西医联合治疗较常规西药治疗,在改善肝功能指标及临床症状等方面疗效更为突出,同时可以延缓疾病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苏春芝主任中医师系河北省优秀中医临床人才,临床实践三十余载,致力于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临证运用“乙癸同源”理论辨治PBC,每收良效。笔者师从苏春芝主任中医师,有幸侍诊左右,现总结苏师基于“乙癸同源”理论辨治PBC的经验,以飨同道。
1.1 “乙癸同源”理论内涵 “乙癸同源”即“肝肾同源”,可溯源至《黄帝内经》,明代李中梓《医宗必读》提出“肾应北方壬癸,肝应东方甲乙”,将五行脏腑与天干地支相联系,阐释并形成了“乙癸同源,肝肾同治”理论。
肝与肾在生理病理上密切相关,可从以下3个方面理解。首先,肝与肾经脉相通。《灵枢·经脉篇》曰:“肾足少阴之脉……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且肝肾皆循喉咙,两脏联系紧密;其二,肝肾同居下焦,精血同源,藏泄互用。肾精肝血同源于水谷精微,并可相互转化资生,病理上肝血不足与肾精亏虚相互影响,故治疗上常采取“肝肾同治”的治则以补其不足;其三,肝肾两脏相生相制。《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言:“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水充木荣,肾水滋养肝木,维持木气升发、条达舒畅;若肾水不足,则肝木虚弱,水竭木枯。并且肾为五脏阴阳之本,肾阳助肝阳,温煦肝脉,防肝脉寒滞;肾阴滋肝阴,防肝阳上亢。肝肾协调平衡赖以肝肾阴阳间的互制互用。
1.2 基于“乙癸同源”论述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发病 中医学中并无PBC的病名,根据疾病发展阶段及患者的症状体征可归为“黄疸”“积聚”“风瘙痒”“鼓胀”“肝癖”“虚劳”等范畴。历代医家对于PBC的病因病机尚无统一定论,卢秉久教授[5]认为其与先天不足及禀赋异常密切相关,责之肝脾肾脏腑精气不足,为本虚标实之证;姚树坤教授[6]认为湿热瘀阻为PBC的基本病机,治疗上主以“清湿热、化痰瘀、理气机”为原则;也有学者认为[7],PBC病机以脾虚为本,治宜调理脾胃、培补正气,佐以利胆通络。PBC发病多见于中老年女性,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载:“女子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肝肾亏虚是这一人群的主要生理特点。苏师基于PBC的患病人群分布及多年临证经验,认为PBC起于肝肾亏虚,加之情志刺激、饮食不节、劳倦内伤等外因诱发,导致气血运行不畅,日久肝脾肾俱损,以致气血搏结,水湿内停,发而为病,“肝肾不足,正气虚损”为其基本病机。
2.1 疏肝调肾,畅达气机 《灵枢·本藏》云:“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医宗必读》曰:“气血者,人之所赖以生者也。”气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而血液的正常运行皆赖气的疏通调畅。肝司疏泄,气以条达为顺,肝气畅达气机,和调气血,维持气血津液及脏腑活动的有序进行。肾精充盛是肝发挥疏泄功能的基础。中老年患者肾精逐渐衰少,加之生活节奏快、压力大易致人忧思郁怒,长久以往气机郁滞,血行不畅,损伤肝络,部分PBC患者可见胁肋部胀满疼痛、急躁易怒或忧郁太息等。黄元御《四圣心源·六气解》言:“风木者,五脏之贼,百病之长。凡病之起,无不因于木气之郁。”若肝郁日甚,影响胆汁疏利,可见口苦纳呆、腹胀呕恶、身目发黄等。小柴胡汤为治“少阳百病之宗。”《素问·阴阳离合论》指出:“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少阳为斡旋气机之枢纽。故苏师临床多使用小柴胡汤化裁以和解少阳、疏肝理气、畅达气机,同时配合枳壳、陈皮等行气化滞之品,方中稍加白芍、墨旱莲等益阴血、滋肾精之品。白芍苦寒,归肝脾经,有养血敛阴、柔肝止痛之用;墨旱莲酸甘,功善滋补肝肾,《本草正义》谓其“入肾补阴而生长毛发,又能入血,为凉血止血之品”。理气药性多辛行温通,恐伤央土,故方中多加白术、茯苓等顾护脾胃,脾胃升降相因,保障脏腑气机正常运行。若肝郁化热,可加黄芩、黄连等以清热燥湿;若黄疸明显,可加地耳草、垂盆草、鸡骨草、车前草等利湿退黄;若瘀滞过甚,可加入郁金、当归等行血不破血之品,令气血调和,瘀血乃散。
2.2 益肾填精,养血柔肝 《景岳全书》曰:“血即精之属也。”《读医随笔·气血精神论》又言:“精者,血之精微所成。”精可化血,血以养精,肝血充盈依赖于肾精的气化;肾精充实亦有赖于血液的滋养。疾病发展到后期,肝血肾精俱虚,无以滋润皮肤,故PBC患者多见皮肤瘙痒;肝血亏虚,肝窍失养,故见两目干涩,口干鼻干;肾在液为唾,肾精不足,故见少泪少唾;“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且“肾主骨生髓”,为气力与精神之本,疾病日久,肾精愈虚,而髓海不足,故72.4%的PBC患者可出现周身乏力、精神倦怠的症状[8]。治宜益肾填精与养血柔肝并举,并根据病机变化调整药物用量。多选用白芍、当归、醋鳖甲、石斛、墨旱莲、远志、麦冬等养血益精柔肝之品。醋鳖甲咸,微寒,入肝肾经,《本草纲目》言:“鳖甲乃厥阴肝经血分之药,肝主血也。”有滋阴潜阳之用,临床常用于肝肾阴虚之证,又可用于癥瘕坚积,为攻补兼备之品。现代药理研究[9]发现,鳖甲可抑制炎症反应、阻断转化生长因子(TGF)信号转导途径、抑制肝星状细胞(HSC)活化增殖、促HSC凋亡、抗氧化损伤并调控细胞外基质产生与降解,从而发挥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2.3 温肾健脾,渗湿利水 《素问·经脉别论篇》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津液的正常输布依靠脾气转输、肾气蒸腾、肺气宣降、肝气疏泄协调而完成。《济生方·痰饮论治》曰:“人之气贵乎顺,顺则津液流通,绝无痰饮之患。”肝气推动津液布散,肝病而疏泄失职,津液停滞碍脾,运化失司,水湿内聚。“五脏之伤,穷必及肾”,肾气蒸腾气化功能失常,水湿不化,肝脾肾三脏俱病。PBC疾病后期,临床兼见腹大胀满,脘闷纳呆,四肢浮肿等症状。治当三脏同调,佐以行气利水。五苓散为利水化气之代表方,首见于《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苏师认为五苓散淡渗利水湿、温通助气化、健脾运津液,若水湿内停较重,多用五苓散加利水渗湿之品以治之,临证常用桑白皮、大腹皮、冬瓜皮等。桑白皮肃降肺气、通调水道,使“肺气清肃,则水自下趋”,水有通路走;大腹皮性辛温,归脾胃大肠小肠经,可行气宽中、行水消肿。两者一辛散一甘淡,分消水气,有气行湿化之功。脘腹胀满甚者加麸炒枳实、厚朴;若腰膝痠冷,怯寒肢冷者,酌加补骨脂。
2.4 圆机活法,以平为期 PBC以“肝肾不足,正气虚损”为基本病机,常产生气滞、湿浊、湿热、瘀血等病理产物,病理产物间往往彼此影响,相互转化,病情复杂。苏师认为辨治PBC时需整体把握疾病,从疾病本质出发,同时辨明病机变化,圆机活法,临证灵活变通,处方用药。针对不同的病机采用或疏肝调肾,或滋水涵木,或清热利水,或活血化瘀,或温肾健脾,或运脾化湿的治则,调和气血阴阳,达到“以平为期”的治疗目标。
张某,女,80岁,2021年9月10日就诊。患者以腹部胀满不适伴双下肢水肿4 d就诊。患者于40年前无明显诱因周身出现瘙痒,未予重视,瘙痒逐渐加重,于当地医院治疗症状未见明显好转,后自行口服止痒药物(具体不详),效果不明显。9个月前因瘙痒症于他科住院,治疗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静点好转后出院。4 d前患者因出现腹部胀满不适伴双下肢水肿,于当地医院治疗效果不佳遂来我院就诊。入院证见:腹部胀满,双下肢及脚踝严重水肿,健忘,周身乏力,饮食欠佳,皮肤干燥伴剧烈瘙痒,手指所及之处可见抓痕及结痂,小便频,大便2~3次/d。患者自发病以来,神志清,精神欠佳,自诉体质量较前增加3.5 kg。舌质黯红、苔黄腻,脉弦细。查体:腹膨隆,腹软,无压痛、反跳痛,移动性浊音(+)。四肢关节活动自如,上肢无明显肿胀,双下肢、足踝部及脚面明显指凹性水肿。检查:γ-谷氨酰转肽酶(GGT) 92.1 U/L,碱性磷酸酶(ALP) 140.0 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40.4 U/L,总蛋白(TP) 64.0 g/L,白蛋白(ALB) 35.1 g/L,总胆汁酸(TBA) 16.4 μmol/L;抗核抗体(ANA)阳性;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AMA-M2)阳性;上腹部CT示肝脏边缘欠光整,肝硬化;腹腔积液。西医诊断: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肝硬化(失代偿期);中医诊断:水鼓(脾肾阳虚、水湿内停证)。西医予保肝降酶、利胆退黄、利尿、补充白蛋白治疗。苏师辨证为脾肾阳虚、水湿内停,治宜温肾健脾、行气利水。拟方:桑白皮、大腹皮各30 g,茯苓15 g,猪苓12 g,泽泻10 g,白术12 g,车前草15 g,桂枝6 g,防风、当归各12 g,醋鳖甲15 g,补骨脂10 g, 5剂,日1剂,水煎服,早晚饭后30 min分服。2021年9月15日二诊,证见腹部胀满不适缓解,双下肢及脚踝水肿明显好转,胃纳改善,仍觉乏力,皮肤瘙痒,小便频,大便2~3次/d,舌黯红、苔黄腻,脉弦细。复查肝功能GGT 78.3 U/L,ALP 112 U/L,AST 32.2 U/L,TP 65.70 g/L,ALB 36.6 g/L。守方加砂仁6 g,半枝莲15 g,炙甘草9 g,5剂后症状、实验室指标好转后出院。2021年9月20日三诊:腹部胀满明显减轻,双下肢及脚踝无水肿,偶感乏力,皮肤瘙痒稍缓解,小便调,大便1~2次/d。舌脉同前,守方改桑白皮、大腹皮各20 g,加蝉蜕10 g,厚朴12 g,麸炒枳实15 g,继服14剂巩固疗效。守方随症加减,规律口服熊去氧胆酸500 mg/次, 2次/d,随诊6个月,除右胁部偶有胀闷外无其他不适症状,患者病情稳定。
按:本案患者皮肤瘙痒病史40余年,症状隐匿,素以瘙痒症用药治疗,病情延误,致肝脾日虚,久病及肾,肝失疏泄,无以推动津液运行;肾火衰微,无以温助脾阳,则脾失健运,肾失开阖,气化不利,致水湿盘踞,形成“本虚标实”之证。治疗上应标本兼顾,化气利水与温肾健脾疏肝并举。方中桑白皮与大腹皮合用,肃肺健脾以行水湿;茯苓、白术健脾助运水湿;泽泻、车前草均入肝经,2药合用清热利湿;猪苓甘淡渗泄,有通利水道、利水渗湿之用;桂枝温阳化气利水;当归辛温,归肝心脾经,为补血之圣药,与白芍合用补血而柔肝;补骨脂补肾阳温脾阳助行水;醋鳖甲入肝肾经,滋阴潜阳、软坚散结;李东垣于《脾胃论》曰:“肾肝之病同一治,以俱在下焦,非风药引经不可。”防风属风药,辛温发散,助清阳升发,取“风能胜湿”之意,同时防风善祛风止痒,可缓解瘙痒症状。二诊患者症状缓解,加半枝莲15 g入肝经清热解毒,促肝脏恢复疏泄解毒之功;砂仁6 g化湿和胃;炙甘草9 g以补中气、扶正气、调诸药。三诊加厚朴、麸炒枳实取其行气消积之力;蝉蜕疏风止痒,与防风同属风药,具有升发条达之性,在方中配伍可条达肝气解肝郁、助脾升清健脾运,气机畅达,内湿乃化。本方契合病机,根据疾病发展圆机活法,整体调和气血阴阳,以获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