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贵同教授从阴火探析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病机与诊治*

2022-03-15 19:10:14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阴火升阳阳气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钱佳南 鲍超群 胡鸿毅(上海 200032)

提要 马贵同教授师从著名脾胃病专家黄文东,精研古方,援用阴火理论,多年临床实践中以补中升阳、辛开苦降、清泻阴火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多采用补中益气汤加减,疗效显著。本文通过分析阴火理论、UC病因病机及验案举隅浅析马教授在治疗UC上的经验。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性疾病,临床表现以腹泻、腹痛、黏液脓血便和里急后重感为主,病变主要侵犯大肠黏膜和黏膜下层,结直肠黏膜呈连续性和弥漫性炎症改变[1]。UC具有病程长、迁延不愈、治疗难度大等特点,严重的会出现外周关节炎等肠外表现及贫血、消瘦等全身表现,有结直肠癌变趋势,且发病率逐年升高,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作现代难治性疾病。目前,临床尚无根治UC的药物及方法,对UC的治疗仍以氨基水杨酸类、皮质类固醇、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等药物治疗或手术切除等治疗为主,存在不良反应大、用药时间长及生活质量差等情况。如何改善UC患者症状并提高生存质量是当前UC研究工作中比较迫切的问题。

近现代医家在中医中药治疗UC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马贵同教授是上海市名中医,师从著名脾胃病专家黄文东,精研经典古籍及现代医学,临床经验丰厚,对UC的治疗有独到的见解。提出UC的发病机制与阴火病机关系密切,以脾胃虚弱为发病根本,湿热血瘀为发病之标。多因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导致脾胃功能受损,继而水反为湿,谷反为滞,郁而化火,阴火内生。临床以补中升阳、辛开苦降、清泻阴火法治疗,获效满意。现将马师的临床经验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1 阴火理论历史沿革

阴火概念源自李东垣对《黄帝内经》的内热学说的研读[2],这是李东垣“脾胃内伤,百病由生”学术观点的重要组成部分。李东垣在《脾胃论·饮食劳倦所伤》的病机阐述中提出“阴火”一词,并在数部著作均谈及相关概念。《内外伤辨惑论》言:“补其中,升其阳,甘寒以泻其阴火。”“既脾胃有伤,则中气不足,中气不足,则六腑阳气皆绝于外,故经言五脏之气已绝于外者,是六腑之元气病也。气伤脏乃病,脏病则形乃应,是五脏六腑真气皆不足也。惟阴火独旺,上乘阳分,故荣卫失守,诸病生焉。其中变化,皆由中气不足,乃能生发耳。”

马师指出李东垣将百病根源归结为喜怒过度、饮食失节、寒温不适、劳役所伤等,导致中气不足,脾胃内伤,升降失常,这是阴火产生的初始环节。《脾胃论》述:“此说人之不避大寒伤形,大热伤气,四时节候变更之异气,及饮食失节,妄作劳役,心生好恶,皆令元气不行,气化为火。”马师认为此段指出元气不行可气化成火,“饮食失节”“妄作劳役”“心生好恶”等是影响此火形成的内在病因,“大寒伤形”“大热伤气”“变异之气”等是外在病素。元代朱震亨在《丹溪治法心要》曰:“大病后耳聋,须用补阴与降火,有阴火动而耳聋者。”认为阴虚火旺是阴火的一种表现,提出补阴降火法治疗此症[3]。明代杨继洲在《针灸大成》中认为李东垣所述的元气包括谷气、营气、清气、卫气、少阳上升之气、五脏六腑之气、十二经脉之气等生理之气,凡脾胃受病就会导致元气虚,不同发病形式和类型的阴火证皆因元气亏虚导致[4]。近代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记载“顷刻之间,或疼或闷,此系虚寒、阴火之证”,认为阴火证与相火衰微关系密切,阴火本质为妄动的相火,生于下焦肝肾,与温煦的少火相对。阴阳互根互用,气升降出入于各个脏腑,以通为顺,滞则易生“非位之气”,郁化成火。

阴火的症状表现以中气不足兼有火热为主,是内伤虚损又气虚发热的体现,例如肢体沉重、嗜睡、气短、精神萎靡、大便泄泻、发热烦躁、四肢烦热、身体昏沉、渴欲饮水等。马师[5]深入研读各家医籍后,认为阴火的病理性质属实,阴火的形成是由虚到实的过程。虚者,病起于饮食情志损伤脾胃;实者,脾胃升降失司,升降失常,浊气不行,郁而化火。阴火的病机为脾胃受损,升降失常,津停为浊,湿浊下趋,郁而化火。

2 UC的阴火属性

UC是现代病名,根据临床表现可归属为“大瘕泄”“痢疾”“下利”“泄泻”“便血”“肠澼”等范畴[2]。先秦两汉时期,《黄帝内经》言:“下为飧泄,久为肠澼。”“大热不止,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揭示出热毒盛、气血滞、血肉腐的病机。隋代《诸病源候论》中记载“其痢乍发乍止,谓之休息痢也”,符合UC发作期与缓解期交替出现的特征。元代《外科精义》中首次提出“托”法治溃疡,通过清托、透托及补托之法使毒邪局限,毒邪随脓泄出,促进肠腔溃疡的愈合,“肠络瘀邪热毒”的疾病认知初现。清代《医门补要》云:“少阳相火在泉,痢疾,腹痛,溺血。”“脾土受病,泄泻身重,烦躁肠鸣腹胀。”基于脏腑辨证体系对痢疾、泄泻做出更深入的释义,提出脾虚是主要病机,杂合湿热、瘀血等。

马师指出UC病位虽在大肠,却与脾胃关系密切。UC发病始末伴随纳少痞闷,小腹坠胀,四肢倦怠,烦热便溏等症状,与阴火的临床表现相近。即脾胃虚弱不能运化水谷,水谷清气不上反下,转变为水湿之气下流大肠,气机不调,大肠传导失常,糟粕内结失于通降,郁而成热,化为阴火。

急性发作期临床表现常为便赤白脓血、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多属中医“瘕泄”“痢疾”范畴;缓解期或潜伏期临床表现常为大便溏博,便次增多,多属中医“泄泻”范畴;若痢疾失治,迁延日久,或治疗不当,收涩太早,关门留寇,酿成正虚邪恋,则可发展为下痢时发时止,日久难愈,即发作期和缓解期交替出现,属“休息痢”范畴。

UC具有虚实夹杂的特点,发病根本原因是脾胃虚弱,其标是湿热、瘀血。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提到“脾胃不足之源,乃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其治肝、心、肺、肾,有余不足,或补或泻,惟益脾胃之药为切”。脾胃不足的原因是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导致的,补益脾胃是根本,尤其是迁延难愈、反复发作的UC,必有虚证,且以脾虚首当其中。

缓解期脾阳虚为主,病机为久病及肾,气损及阳,故脾肾阳气亏虚[6];发作期标实之湿热、瘀血为主,病机为湿热火邪搏结于气血两分,迫血妄行,瘀血堆积化火,下痢赤白[7],而实邪物质在体内堆积化火,伤阴耗液,阴损及阳,缠绵难愈。

3 从阴火论治UC

正如李东垣在《脾胃论》谈到“惟当以辛甘温之剂,补其中而升其阳,甘寒以泻其火则愈矣”,马师指出UC的临床治疗应当正邪兼顾,以补中升阳、辛开苦降、清泻阴火法为根本,根据辨证论治脾气虚、脾阳虚、瘀血内阻等不同证候的偏重,佐以健脾益气、温阳及活血化瘀等不同方法。以下围绕补中升阳、辛开苦降和清泻阴火、湿去瘀散两核心治疗方法论述。

3.1 补中升阳,辛开苦降 补中升阳,辛开苦降是治疗UC的根本之法,临床论治应当重视求本,分清缓急,以标实为主时,应当急则治其标,先泻其标实,当本虚为主时,应当虚则治其本,此外还应邪正兼顾,扶正祛邪,补脾胃升清阳,脾胃气机通达,则阴火自化。正如《脾胃论》“若用辛甘之药滋胃,当升当浮,使生长之气旺”,用发汗的药来助阳,辛温药发汗,“泻阴火以诸风药……是令阳气升,上出于阴分,末用辛甘温药接其升药,使火发散于阳分”,用祛风药升发阳气,使体内阳气由下出上行到阳位,故马师主张用甘平、甘温之品来补益脾胃。甘平药滋补脾阴,如白茯苓、山药、白扁豆、阿胶等;甘温药助阳,如黄芪、红参、熟地黄等。再佐辛平、辛温药升发阳气。辛平药升发,如防风、柴胡、升麻;辛温药升阳,如羌活、独活、荆芥。临床试验证实健脾益气药可加强上皮细胞的再生,调节黏膜的血液循环。例如补中益气汤,君药黄芪补中益气、升阳固表,臣药人参与白术甘温益气,佐药陈皮调理气机,当归补血和营;使药升麻、柴胡升举清阳。诸药共奏,后天生化有源,脾胃虚损诸证自愈[8-9]。

3.2 清泻阴火,湿去瘀散 《黄帝内经·脏气法时论》言:“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湿困脾土,用苦味药来燥湿。湿为阴邪,易损伤阳气,阻遏气机,与热互结后,更如油入面,黏滞缠绵,湿邪既是本病的致病因素又是疾病发展的病理产物。湿热之邪易阻滞中焦,但是过用温燥药易伤阴,过用苦寒药易遏邪,所以用辛开温化法,诸如厚朴、法半夏、陈皮、白豆蔻、木香、台乌药等芳香畅中之品。又如,湿热之邪阻碍上焦,腹泻兼见胸闷不适等症状。因为肺主一身之气,上焦气化则脾湿自化,选用藿香、杏仁、石菖蒲、瓜蒌壳以宣化。清热化湿可将芳香、苦温、淡渗3法综合运用,芳香化湿常用藿香、白豆蔻、石菖蒲;苦温燥湿则常用半夏、厚朴;淡渗利湿则常用猪苓、薏苡仁、茵陈等。茯苓、猪苓、薏苡仁、淡竹叶淡渗之品从“利小便”来治湿,除湿同时兼健脾而不伤正气[10]。湿热之邪容易阻滞肠道导致腑气不通,故用玄参、茵陈、台乌药、木香、枳壳、枳实等通中下焦之气滞,调大肠传导功能之乱。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血瘀亦是UC的重要病理因素[11],《临证指南医案》曰:“久病血瘀。”UC病程缠绵,脾胃气滞,郁或瘀而化火,阴火停滞于肠,溃疡反复,临床试验证实病灶局部血供障碍是溃疡缠绵难愈的重要因素,肠道黏膜血流减少或血管损害均可引起防御功能下降,导致溃疡形成或加重溃疡损害[12]。因此马师提出脾胃虚弱类似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减弱,治疗UC除了补中升阳外,也要重视清泻阴火,临床多用祛风药来泻阴火,如防风、升麻、柴胡、羌活、威灵仙等。

4 典型验案

患者陆某,男,33岁。腹泻2月余,大便烂且有黏液,每日3行,未见脓血,伴左下腹痛,便后痛减,面色萎黄,倦怠乏力,舌黯红、边有齿痕、苔薄黄,脉滑。肠镜提示:镜下见乙状结肠普遍水肿,轻度充血。直肠12~14 cm处肿胀充血,肠腔稍变窄,欠平滑,表面见3个0.5 cm×0.5 cm的息肉样增生,局部见糜烂,见2 cm×3 cm的溃疡。活检病理提示:慢性黏膜炎,局部急性活动性糜烂灶。否认其他内科疾病,否认手术外伤史,否认输血史,否认过敏史。西医诊断:溃疡性结肠炎(E2,中度,活动期)。中医诊断:大瘕泄; 脾虚湿热,肝脾不调证;治法:升阳祛湿、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处方:补中益气汤加减内服,清肠栓配白玉膏纳肛。党参9 g,生黄芪15 g,柴胡、香附、白术、当归、陈皮各9 g,葛根18 g,升麻12 g,秦皮9 g,枳壳30 g,赤芍18 g,生熟地黄各24 g,槐米30 g,青黛1包,14剂。患者药后2周,大便每日1行,黏液明显减少,腹痛诸症显著缓解。

按:该患者目前处于活动期,以脾虚湿热证突出,正虚表现不明显,治疗时重在祛邪。本方重用生黄芪,原因有二,一是黄芪补益中气、升阳固表可以健脾,二是借其托毒生肌、排脓止痛,如《药性赋》言其“补虚弱、排疮脓”,《神农本草经》记载“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配合党参、白术甘温补中,柴胡去肠胃积气、推陈致新,与升麻、葛根等升阳药引脾胃气机上行,共奏“泻阴火,以诸风药,生发阳气”功效,当归、熟地黄活血消肿、补血和脉,陈皮健脾理气,枳壳除寒热结,青黛、槐米、赤芍、生地黄、秦皮等解毒祛热凉血止痢等,诸药合用,补中升阳、清泻阴火、活血扶正、止泻生肌。脾胃得建,则清气升腾,湿邪自化;水谷精微输布正常,则元气充足,阴火即除,下利自止。清肠栓、白玉膏解毒活血、排脓消肿、化湿止痢。UC的治疗要重视辨虚实,辨病位,也要注意肠道黏膜保护,中医中药在此方面发挥着很好的效用,青黛、三七、白及、龙血竭、五倍子都对黏膜有很好的保护机理。

5 总结

马师指出阴火产生的病机是脾胃内伤,元气亏虚,浊郁化火。从阴火治疗UC,是顺应脾胃的生理特性,补中之品可健脾益气,充实濡养脾胃,辛苦之品可燥湿以温运脾阳,促进脾胃气机升降顺畅,辛可理气,宣发肺与三焦气化,使湿热浊邪从下焦膀胱而出,苦可下导,给邪以出路,清泻阴火降泻胃腑肠道浊气。通过补中升阳、辛开苦降、清泻阴火法使脾胃肠道的气机升降达到一个“和”的状态,促进病愈。马师对阴火在UC病因病机中的独特性认识以及拟定的诊治方案,对于提高中医中药治疗UC的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阴火升阳阳气
阳气,护佑全身、除痰祛湿!
基层中医药(2021年8期)2021-11-02 06:25:02
李杲阴火理论研究探析*
陕西中医(2020年3期)2020-12-29 14:46:14
阳气不足该怎么调理?
妇女生活(2019年7期)2019-07-16 04:16:19
浅析“阴火”
疏风升阳治失眠
基层中医药(2018年3期)2018-05-31 08:52:00
手脚冰凉 醋泡生姜
早上洗澡伤阳气
祝您健康(2015年6期)2015-09-16 03:22:40
李杲“阴火”学说之我见
升阳益胃汤的临床应用
林家坤阴火理论在慢性肾衰竭疾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