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茜
(湖北大学图书馆,湖北 武汉 430062)
古籍文献我国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我国的古籍保护工作得到广泛重视,并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古籍保护的方式有两种,分别是原生性保护和再生性保护。原生性保护是指在保持原件完整性的前提下,对古籍实施修复、加固,并对存放环境进行优化[1]。再生性保护是指采用数字化等先进技术把古籍内容转移至其他载体,实现对古籍文献的二次呈现与传播[2]。由此可见,数字化是古籍保护的重要手段。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我国的古籍保护工作迈入新阶段。
古籍作为重要历史资料,是中华文明的结晶,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高校图书馆受空间、环境、人员的限制,馆藏古籍存在不同程度的酸化、老化和霉变。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文献资料,高校图书馆采取了一些措施,如规定古籍阅览对象以及查阅方式。这些措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护古籍资料的作用,但也造成这部分文献被长期搁置在书架上,无法得到充分利用。数字化时代,高校图书馆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各类数字技术平台和工具对古籍文献进行存储、修复、重建和展示,并通过互联网让更多的人能了解和利用这些文献资源。古籍数字化是文献资源与现代技术的完美结合,能解决古籍资源保护与利用之间的矛盾,能让“沉睡”在书架上的文化宝藏重新焕发出新的活力。高校图书馆只有做好古籍数字化工作,才能在保护古籍的同时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古籍数字化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传统纸质古籍文献中的语言文字、图形符号等转换成电子数据形式的工作[3]。读者可通过各种移动设备查阅、存储、传输、整理、检索、利用数字化后的古籍文献,这项工作属于古籍整理的范畴,既是传统加工整理工作的创新,也是新时期数字人文开创性工程,代表着古籍整理未来一个时期的发展方向[4]。
我国古籍数字化工作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根据使用的技术手段和呈现方式的不同,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该阶段的古籍数字化工作一是建设古籍资料的书目数据库,即通过计算机技术为古籍资料编制索引,建立书名、著者、年份、分类等目录,以供读者检索的数据库。二是建设古籍全文数据库,即将古籍文献全文录入计算机,并转化为电子文本,以供读者根据文献内容进行检索并浏览全文。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古籍综合检索系统应运而生,读者可通过综合检索系统对古籍中的任意字、词、字符串进行检索,使用便利。第二阶段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该阶段引入了光盘版古籍的概念,即先通过机器扫描识别古籍文献,再运用计算机技术将扫描后的数据转化为电子文件并刻入光盘,形成以光盘为载体的古籍文献或数据库。光盘版古籍的查阅形式有三种,分别是图像版、全文版和图文版。第三阶段从21世纪至今,随着计算机、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飞速发展,古籍数字化已实现自动标注、自动校勘、自动注释。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古籍数字化工作实现了网络化,一些高校图书馆建立了古籍资源联合数据库。目前,古籍数字化工作正在逐步朝着知识挖掘、深度加工等数字人文的方向发展。
古籍数字化是对古籍的再生性保护,既涉及古籍的修复,也涉及数字化再加工,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虽然我国设立有古籍保护工作专项经费,一些省份也会给予一定的专项经费支持,但这些经费对于高校图书馆开展古籍数字化工作这个浩大工程来说仍明显不足。由于经费不足,一些很多高校图书馆无法高效、持续开展古籍数字化工作,致使古籍数字化工作进展缓慢。因此,缺乏资金保障对高校图书馆古籍数字化工作造成严重影响。
由于缺乏科学的统筹规划与协调机制,一些高校图书馆的古籍数字化工作以馆藏资源为数字化对象单独建库,一些经典古籍被多次数字化加工,造成资金浪费。另外,由于缺乏统一的数字化标准,一些高校图书馆采取不同的著录格式、数据格式及文字编码方式,给古籍数字化后的传播与利用带来诸多问题。目前,古籍数字化工作存在一些问题,如:一些高校图书馆对自建古籍数字化资源库进行封闭管理,仅对本馆读者提供检索查阅服务;各数据库之间缺乏统一的跨平台接口,不仅给读者使用带来诸多不便,还制约了馆与馆之间的横向联系和古籍书目元数据资源的共享。
近年来,一些高校图书馆以光盘为载体制作了古籍电子书,一些高校图书馆通过古籍数字化建设了数据库,以期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学科研的需求。但是,许多数据库仅具备书目检索查询功能,无法满足读者的多元化阅读需求。
古籍数字化涉及古籍编目、修复及数字化等工作,每个步骤都需要具有专业知识人员的支撑,对人才的专业性要求较高。相关工作人员既要拥有一定的文史哲、文献学、语言文字等人文学科知识储备及实践操作经验,也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等学科知识。目前,一些高校虽然设置了古籍保护相关学科,但这些学科仅涉及古籍保护中的部分知识。虽然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开设了古籍保护的短期培训课,但课程也只是针对古籍保护中的部分学科开展教学与实践,完成课程学习的学员很难满足古籍数字化工作的需求。在实际工作中,一些掌握古籍整理和修复技能的人才往往并不精通数字化相关技术,反之亦然。由此看来,打造一支掌握古籍编目著录、文献学、历史学、计算机信息技术等方面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队伍,是古籍数字化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5]。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古籍还原古籍的客观状态变得越来越容易实现,如:数据库中的古籍图像越来越清晰、逼真,文本能保持古籍的客观原貌。但是,高清数字化图像和文本在互联网上传播后,易被人高仿真复制用于谋利,版权问题日益凸显[6]。目前,针对古籍数字化产品版权保护法律法规的缺乏,是高校图书馆古籍数字化工作面临的问题之一。如果古籍数字化成果不能得到较好的知识产权保护,就会阻碍古籍数字化资源的共享互通,影响研究者持续投入研究的积极性。
由于宣传推广力度不够,古籍数字化资源库的利用率较低,建设价值无法得到充分体现。高校图书馆开展古籍数字化工作的目的是满足教学科研的需求,传播优秀传统文化。虽然一些高校图书馆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开展古籍资源的宣传推广工作,如培训、宣讲、展览、阅读推广等,但推广效果并不理想,影响了读者对古籍资源的认识和利用。
高校图书馆古籍数字化工作者要认识到目前存在的困难与问题,并充分利用学校教学、科研优势,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一是要提高认识水平,强化古籍数字化保护意识。目前,我国正在逐步完善、健全关于古籍保护的各项法律规章和政策制度。高校图书馆要努力提高认识,建立健全古籍数字化保护工作机制。二是要加大对古籍数字化工作的经费支持力度。高校图书馆可采取多种措施,以确保古籍数字化项目基金的按时拨付和专款专用。由于政府的财政拨款有限,高校图书馆应积极拓宽经费来源渠道,吸引社会、民间或个人的资金参与到古籍数字化保护工作中,以保证这项工作的高效、持续开展。三是要加强统筹规划,制定统一标准。高校图书馆应充分了解国家的相关政策导向和规划,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古籍数字化工作;尽快制定统一的数字化建设标准和规范,加强馆际协同合作,促进古籍数字化资源的共建共享。四是要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高校应发挥自身在教学与科研上的优势,加快古籍数字化的学科建设,培养一批合格的复合型人才。高校图书馆要利用资源优势,嵌入古籍相关的教学科研中,打造一支古籍数字化的专业人才队伍。五是要把新科技成果运用到古籍数字化工作中。古籍数字化工作除涉及照相、扫描等原物扫描和原样复制技术外,还涉及数字化输入技术、智能化处理技术、数字人文相关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高校图书馆要关注这些领域的研究前沿,积极将新技术应用到古籍数字化工作中,如将VR技术运用到古籍资源的阅读推广中[7],加快古籍数字化资源建设的进程。六是要加强古籍数字化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古籍的数字化再生产是一个多层次的结构形态,并将产生多元化的数字产品,这是研究者和开发者智力劳动的成果。高校图书馆要健全古籍数字资源服务机制,加强对古籍数字化产品的版权保护。七是要加强区域性合作。高校图书馆可与本地的古籍收藏单位合作,以具有地方特色的古籍资源为基础开发特色数据库,构建统一的服务平台,逐步建立地区性古籍数字化保护联盟,形成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