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保障机制研究

2022-03-15 03:03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2年11期
关键词:党政机关智库舆情

马 锋

(山西省图书馆,山西 太原 030021)

1 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提出一系列新论断,作出系列决策部署,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进入发展快车道。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5年1月发布《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为我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指明了方向[1]。2018年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以下简称《公共图书馆法》)第三十五条规定,政府设立的公共图书馆应当根据自身条件,为国家机关制定法律、法规、政策和开展有关问题研究提供文献信息和相关咨询服务[2]。法律职能的确定为公共图书馆智库建设提供了重要发展机遇,我国各级公共图书馆从理论和实践层面积极探索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致力于为各级党政机关制定法律法规、政策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有关做法也得到各级党政机关和智库行业的广泛认可和高度评价。按照《意见》的总体要求,公共图书馆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存在一些不足,特别是保障机制仍不完善,严重制约了公共图书馆特色新型智库建设。

2 公共图书馆特色新型智库服务方式日益丰富

近年来,公共图书馆智库建设不断推进,国家图书馆及各省(市、区)公共图书馆在结合原有决策咨询和建言资政功能的基础上,推出新型智库产品,取得了初步成效,公共图书馆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主要服务包括立法服务、“两会”服务、信息专报、政务舆情等。各级公共图书馆通过不同形式资政建言,发挥自身的业务优势,为我国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2.1 国家图书馆为国家立法决策提供智库支持

国家图书馆作为国家总书库,承担着为党和国家机关立法决策服务的重要职责。国家图书馆于1999年成立立法咨询服务部,于2000年建立国家图书馆部委分馆,面向立法决策机关提供文献借阅、战略情报分析、信息专报、专题咨询、资料汇编等服务;2008年上线立法决策服务平台,随后陆续上线“国家图书馆部委分馆内网平台”“全国省级公共图书馆决策咨询服务协作平台”“中办数字图书服务平台”“中央政法委数字图书服务平台”,以及新媒体服务系统“国图信息加油站”,充分发挥了自身的资源和服务优势,提升了立法服务效能和质量[3]。《公共图书馆法》进一步明确了国家图书馆为国家立法决策服务的功能,为公共图书馆立法决策服务提供了法律依据。

2.2 省级公共图书馆积极参与“两会”服务

目前,参与省级“两会”服务是我国省级公共图书馆决策咨询和资政建言的主要方式。公共图书馆发挥文献资源和参考咨询业务优势,为省级“两会”提供政务信息服务产品。常见产品包括:编制综合信息专报,围绕社会、经济及民生热点、难点问题制作“两会”专刊,为“两会”代表委员提供参考信息;专题服务产品,从社会焦点中遴选主题,编辑各方专家的多角度论述,形成专题信息汇编。国家图书馆每年编制“两会”专题资料目录,通过搭建省级公共图书馆决策咨询服务协作平台等方式,为省级公共图书馆提供了资源和平台支持。近几年特别是新冠疫情发生以来,省级公共图书馆逐步采用数字资源与传统服务相结合的模式,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等媒介,通过线上平台为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提供信息资源和参考咨询服务,不断拓展公共图书馆“两会”服务的形式、内容。

2.3 公共图书馆利用信息专报和舆情直报常态化提供决策咨询

2.3.1 信息专报。公共图书馆围绕社会热点问题,通过编制资料汇编的方式面向党政机关推出了具有一定战略决策高度、逻辑严密、观点突出的信息专报,主题及内容关注前瞻性问题和立法空白,具有很强的启发性和实用性。例如,陕西省图书馆编制的《决策参考》(半月刊),紧跟政治经济动态和社会热点事件,设立了社会热点、执政新举、他山之石等六个栏目[4]。此外,省级公共图书馆还围绕某一领域或重大事件编制资料汇编,推出专题性信息专报,如:湖南图书馆在2020年编制了《疫后决策参考》专题资料,报送材料内容涵盖全球抗疫经验对策等,充分发挥了公共图书馆参考咨询业务的优势,为党政机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决策参考[5]。

2.3.2 舆情直报。舆情直报是党政机关收集民意、防范风险、回应大众需求的重要方式,重点监测媒体报道及网络反响,主要内容包括常态化舆情监测和重大活动及重点事件舆情监测。国家图书馆和省级公共图书馆是党政机关的舆情信息合作单位,为满足其舆情信息服务需求,定向提供舆情专报服务。例如,山西省图书馆在2009年被山西省人民政府确定为“山西省舆情信息直报点”,同时作为山西省委宣传部舆情报送系统成员,每日动态捕捉各类媒体及互联网带有倾向性、苗头性的山西省相关新闻报道,整理汇编报送山西省委宣传部舆情处和山西省政府办公厅信息中心[6]。湖南图书馆定期向湖南省委宣传部报送《外媒看湖南》舆情报告,摘编涉湘报道重点内容,并对地区报道量、媒体来源及事件报道量等量化指标进行分析研判[7]。

3 公共图书馆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存在机制性问题

综上所述,自《意见》出台以来,特别是《公共图书馆法》实施以后,各级公共图书馆正在逐步深入研究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方案,依托馆藏资源和人力资源优势,进一步开发公共图书馆智库功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共图书馆智库服务的公益性。有些公共图书馆已形成多层次、系列化智库产品体系,报送内容和形式多样,与党政机关、科研院所形成稳定的合作关系,产生了一定的智库服务品牌效应。2020年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入推进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会议强调,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党中央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做出的重要部署,要精益求精、注重科学、讲求质量,切实提高服务决策的能力水平。可见,公共图书馆存在新型智库建设方向定位不明确、制度保障不完善、资源供给不到位等问题,影响了智库功能的开发。

3.1 政策定位尚不明确

2015年12月,国家启动高端智库试点工作,试点单位涵盖党政军、科研机构、企业及高校智库等,公共图书馆尚未进入试点行列。公共图书馆作为重要的智力资源,在文献情报功能上发挥着信息支撑的重要作用。公共图书馆应根据自身特点,以提供文献信息为主题开展智库建设,提高参考咨询服务的质量。国家图书馆于2021年8月被列为首批文化和旅游行业智库建设试点单位,主要优势是拥有丰富的馆藏文献资源,能保证信息的全面、准确、客观;拥有一支业务成就突出、专业技术精湛的优秀人才队伍,拥有成就卓著、学养深厚的专家学者,能为党政机关提供智力支持;已与党政军部门建立完备对接机制和常态化工作联系。与国家图书馆相比,省市级公共图书馆在资源配置、专家人才队伍和与决策机构建立常态化机制上存在诸多不足。目前,一些公共图书馆也将公共政策内容和战略问题研究放入智库建设内容,但如果片面追求高规格,调用挪用有限的公共资源,就会影响图书馆的总体服务效能。

3.2 制度保障无先例可循

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重点是“特”和“新”两个关键字,在制度保障上既要尊重智库发展的客观规律,也要突出中国特色和创新性。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在制度保障上尚无先例可循,公共图书馆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亦是如此,虽然《公共图书馆法》明确了其智库职能,但在组织管理机制、研究机制、经费管理制度、决策影响机制、服务评价和反馈机制及交流合作机制等方面并没有进行具体规定,加之公共图书馆属于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制度保障的不完善严重制约了公共图书馆创新性开展智库建设的方式和手段。

3.3 资源保障仍不到位

在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中,资源是决定服务质量和影响力的基础条件和根本保障。公共图书馆智库属于新生事物,从馆藏资源看,公共图书馆缺乏有特色的智库服务资源。从技术平台看,部分公共图书馆缺少智库服务所需数据分析、舆情监测相关软件系统。从人力资源看,公共图书馆缺乏智库运营人才,参考咨询馆员缺乏系统专业培训,无法熟练使用数据分析及舆情监测等工具,提供的服务往往停留在一、二次文献等浅表层面,缺乏深入分析建议;省级以下公共图书馆的信息服务专家数量匮乏。因此,馆藏资源、人力资源不足成为制约公共图书馆开发智库功能、开展智库建设的主要因素。

4 完善保障机制,推动公共图书馆特色新型智库建设

4.1 加强制度保障,明确运行规则

公共图书馆应对照决策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学术影响力、国际影响力等智库评估评价指标和智库能力建设要求,在《工作方案》和《公共图书馆法》关于智库建设和公共图书馆开发智库功能的框架下,进一步完善公共图书馆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制度,保障公共图书馆智库功能开发,积极开展特色新型智库建设。

4.1.1 明确功能定位。公共图书馆应按照突出特色优势的原则,开展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从公共文化机构定位出发,各级公共图书馆应立足国家和各地区公共文化发展战略,在文化和旅游领域制定政策、编制规划、课题研究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充分发挥公共文化智库作用。从能力建设角度出发,国家图书馆提出将按照其“十四五”规划目标,积极提升为国家立法决策服务的能力。各省级公共图书馆应充分发挥其已有“两会”服务及信息专报平台的优势,进一步探索在地方性法规、条例制定等地方立法决策方面发挥信息资源和参考咨询业务优势的空间。市级以下公共图书馆可参照省级公共图书馆“两会”服务和信息专报的模式,积极推动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公共图书馆可通过国家、省、市三级架构,形成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模式,明确自身定位和发展目标。

4.1.2 建立决策影响机制。公共图书馆要从顶层设计上得到各级党政机关等决策机构的充分认可,开展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具体措施如下:一是统筹规划,明确智库服务的模式,保障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充足。二是建立日常工作机制,加强与党政机关等决策机构的合作,定期召开特色智库建设座谈会,掌握党政机关的重点工作和舆情关注点,确定研究方向,有针对性地提供智库产品。

4.1.3 完善评估评价体系。科学的公共图书馆智库评价体系有利于发挥公共图书馆智库建设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公共图书馆应对照《意见》要求,完善公共图书馆智库评价体系,将决策影响力、学术影响力、国际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和智库建设水平等内容作为公共图书馆智库功能的评估标准,把智库咨政建言能力水平、理论研究和普及能力、国际合作和国际传播能力、公共舆情能力和智库基础运行能力作为主要评价指标,明确评估评价体系指导思想、原则、内容、要求、方法与程序、结果运用等细则,提升智库服务效能。

4.1.4 加强运行制度建设。各级公共图书馆应按照“因馆制宜”原则,加强智库制度建设,确定智库治理结构和组织章程,明确发展定位与规划、宗旨和业务范围、管理机构、办公场所、经费筹措、运营管理制度等内容,制定智库建设运行规则。公共图书馆要对标国内外一流智库运行模式,研究适合公共图书馆智库发展的组织管理、经费管理、成果转化、绩效考核、风险控制和国际交流合作制度,通过创新运作模式,推动智库建设的高效开展。

4.2 加强资源保障,搭建智库平台

4.2.1 加强经费保障。充足的经费是保障公共图书馆智库运行、开展智库活动的先决条件。2015年试点建设的29家国家高端智库主要为党政军、科研机构和高校智库,主要经费来源是财政拨款。党政机关正在研究制定政府向智库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公共图书馆应积极申报决策咨询政府采购项目,通过项目经费保障智库建设的顺利开展。此外,从近年来国际智库运行情况看,资金来源渠道还包括社会捐赠和市场化运作等。公共图书馆可通过发起智库基金会、加强企业咨询项目合作等方式,拓展经费筹措渠道。

4.2.2 优化馆藏资源结构。资源是决定公共图书馆智库建设水平和影响力的基础条件。因此,公共图书馆应加大馆藏资源开发力度,优化馆藏资源结构,最大限度地为智库服务提供资源保障,具体措施如下:一是加强对党政机关等决策机构的调研力度,掌握党政机关对数字资源和纸质资源的需求,调整资源建设方案,优化馆藏资源结构。二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纸质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加强智库数据库建设,注重研究报告、统计数据等数字资源建设。三是加大外媒、外刊及相关数字资源开发力度,及时获取重点关注领域、行业权威研究报告和境外新闻报道及舆情信息,协助决策机构获取一手信息。

4.2.3 加强平台建设。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建设开放的数字平台。公共图书馆要充分利用技术手段创新服务模式,加强决策服务数字平台建设及基于网络、微信、客户端的线上服务平台建设,根据国家政策方针及社会焦点,获取权威观点、国际经验做法及最新动态等信息,汇编专题资料并上传平台,同步提供线上咨询服务,努力成为党政用户的信息助手。二是打造学术交流平台。公共图书馆应发挥社会教育职能,充分利用公共文化服务阵地的各种资源,通过开展讲座、展览等方式面向公众解读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宣介公共政策和研究成果,定期开展学术交流,扩大智库的国际视野。

4.3 加强组织保障,发挥协同效应

4.3.1 加强队伍建设。公共图书馆应加强新型智库人才建设,引进和培养信息咨询、技术和管理方面的专家,充分挖掘社会力量,优化队伍结构,具体措施如下:一是在馆员选聘上重点引进眼界开阔、经验丰富、具有图书情报、哲学、统计学及外语学科背景、具备一定理论研究能力的人才,优化智库团队结构。二是加强对参考咨询馆员的培养,鼓励其参加研讨会、智库建设培训班,提高他们的信息检索、数据分析和决策咨询能力。三是采用专职或兼职方式,积极挖掘社会资源,引进行业领军人才、专家、智库管理人员,加强智库人才队伍建设。

4.3.2 建立协同机制。公共图书馆应积极与党政军、科研机构、企业和高校智库等专门智库研究机构建立协同发展机制,充分发挥自身在资源建设、舆情收集等方面的优势;通过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或开展专项研究合作的方式,整合数据库,加强信息资源建设,优化人力资源结构,拓展研究成果传播渠道,实现项目协作、资源共享、平台共建,为党政机关提供高质量的决策咨询服务。

5 结语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和《公共图书馆法》的实施,为各级公共图书馆提供了新型智库建设的重要契机。在新的历史机遇期,公共图书馆应立足自身特色优势,不断完善体制机制,主动服务国家立法决策,不断提升其在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影响力。

猜你喜欢
党政机关智库舆情
党政机关网站网页归档模式研究
电子政务视角下党政机关公文处理的研究
消费舆情
微智库
舆情
微智库
舆情
舆情
智库能为我们做什么?
建智库,话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