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先东,谢宇平,杨 军
1.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 兰州 730000)
2.甘肃省人民医院(甘肃 兰州 730000)
3.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甘肃 兰州 730000)
多寐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类症候和病证,可单独作为一种疾病出现,也可以是其他疾病的伴随症状。“多寐”病名最早出自清代·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认为多寐是心脾之病[1]。而中医古籍中的“多卧”“嗜睡”“喜睡”等与多寐的临床特征相符。早在《灵枢·大惑论》中便以问答的形式,对多寐的病因病机进行了探讨,认为寐寤是卫气周身循环的一种生理现象,并提出肠胃大而皮肤湿之人的多寐现象。《伤寒论》秉承了内经的思想亦认为卫气出入运行与寐寤至关重要,指出白天多眠是由于夜间卫气运行出现障碍。而现代医家在《中医内科学》[2]中将多寐的常见证型分为湿盛困脾证、瘀血阻滞证、脾气虚弱证、脾肾阳虚证等,遗憾的是书中并未对多寐产生的病机进行具体论述,且治法方药较少,不能满足临床上千变万化的病情需要。因此,笔者通过挖掘中医古籍中关于多寐文献进行论述,以期完备多寐病因病机及治法方药的理论内容,为临床提供参考。
古代医家对于多寐病机的论述,内容零乱,缺乏体系。经过分门别类的概括、整合、深入分析后,概括起来产生多寐的病因病机主要体现在以下六方面,即阴阳失衡、脾胃生变、胆腑积热、外感风热、他病传变、杂病所主。
1.1阴阳失衡内经中即有阴阳失衡引起多寐的记载,如《灵枢·寒热病》篇说:“阳气盛则瞠目,阴气盛则瞑目。”[3]明代李梴《医学入门》继承了内经阴盛多寐的思想,其云:“多寐阴盛而昼夜不厌。”[4]清代林佩琴《类证治裁》言:“多寐者,阳虚阴盛之病。”[5]而同时代的张璐在《伤寒绪论·多眠》中明确指出“夫卫气者,昼则行阳,夜则行阴,行阳则寤,行阴则寐。盖阳虚阴盛,则目瞑多眠。”[6]表明多寐的发生与阴盛阳衰相关。
1.2脾胃生变脾胃生变而多寐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脾胃虚弱致使多寐,清蒋宝素《医略稿》载“脾胃虚弱,不能传消谷食,使腑脏气否塞,其状令人食已则卧,肢体烦重而嗜眠是也。”[7]同时代的戴天章在《广瘟疫论》中鲜明指出:“若平素脾虚多睡,多痰嗜睡者,一受疫证,必更嗜睡。[8]其二,湿热困脾引发多寐,如明代李中梓《镌补雷公炮制性解》有“脾疸喜睡,此脾之病,皆湿所酿也。”除此之外林佩琴在《类证治裁》中明确指出:“身重脉缓,多寐,湿胜也。平胃散加防风、白术。”[9]并提出健脾利湿之法以治多寐。
1.3胆腑积热胆腑积热而多寐的病机在古籍中论述较多。宋代《圣济总录》叙述“胆热多睡者,胆府清净,决断所自出,肝胆俱实,荣卫壅塞,则清净者浊而扰,故精神昏馈,常欲寝卧也。”[10]《太平圣惠方》中“夫胆热多睡,由荣卫气弱阴阳不和,胸膈多痰。致使精神昏浊,昼夜耽眠,此皆积热不除,肝胆气实,故另多睡也。”[11]同时代的医家万全《育婴家秘》倡导“不睡者,胆寒也,加酸枣仁,炒。若喜睡者,胆热也,酸枣仁生用。”[12]并明确了酸枣仁在治疗睡眠疾患中的重要地位,一直沿用至今。
1.4外感风热外感风热而多寐的病机论述在古籍中颇丰。早在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中就有“凡人身体患热,当风取凉,风入骨解中,风热相搏,便成附骨疽。其候嗜眠沉重。”[13]鲜明指出外感风热所致的附骨疽会导致多寐。孩童感受风热以后极易导致多寐,如王怀隐《太平圣惠方》述“小儿风热,心膈烦闷,身体壮热,嗜睡多渴。”[14]清代陆延珍在《六因条辩·风温辩证》中进一步提出“风温初起,面赤口燥,身热神迷,鼻鼾多寐,不语不食,此风热上蒙。”[15]对于风热上蒙引起的多寐,陆延珍采用葳蕤、知母、麦冬、桑叶、薄荷、沙参、杏仁、青竹叶等,疏风清热。因为风与温相合,化为壮火,壮火食气,必伤肺金。初起即面赤怫郁,鼻息如鼾,热犯少阴,便会引起神志迷乱、多寐。此系风热混扰,清阳蒙蔽,故用桑薄疏风邪,杏仁、知母等清温热。
1.5他病传变由于其他疾病迁延不愈,致使正气受损也可导致多寐。元代王珪《泰定养生主论》言:“火热既退,痰血朦膜于膏肓之间,神明之府,以至终日兀兀定视,……喜睡痴憨。”[16]火热之邪,灼生痰血,痰血扰乱神明,因致多寐。《景岳全书》中认识到小儿痘后多睡的现象,且以此来判断预后。其曰:“若痘后喜睡,此毒气已解,元气将复,故邪退而神安。”[17]清代《本草从新》载:“若肝火郁于胃中,以致倦怠嗜卧,则当用辛凉透发肝火。”[18]肝火犯胃会导致多寐,并提出应以辛凉之法治之。
对于多寐的分型论治,其中最翔实的记载见于清代沈金傲的《沈氏尊生书》。书中认为多寐是心脾之病。一方面是因为心神昏浊,不能自主。另一方面是由于心火虚衰,火不生土,土失健运。沈氏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分为六型,且给出了具体的方药为后世治疗多寐提供了很大的借鉴。体重或浮而多寐,湿盛也,宜平胃散加防风、白术;食方已,即困倦欲卧,脾气弱,不胜食气也,宜六君子汤加山楂、神曲、麦芽;四肢怠惰而多寐,气弱也,宜人参益气汤;长夏懒怠,四肢无力,坐定即寐,肺脾两经之气本弱,复为炎暑所逼也,宜清暑益气汤;病后多眠,身犹灼热,余邪未清,正气未复也,宜沈氏葳蕤汤;风温阳脉浮滑,阴脉濡弱,发热,咽干口苦,微恶寒,闭目欲眠,少阴伏邪发出,更感太阳客邪也,宜黄芩汤加桂枝、石膏、甚则葳蕤汤加减。
对于多寐的治法,历代医家也是各抒己见,笔者通过整理文献,从中撷取了较为有特征的验案三则。分别为痰热、脾虚、风温等所致的多寐医案,列举如下,以期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依据。
3.1因痰致寐案王旭高《环溪草堂医案》载“某,形胖,寐中常坐起而不自知,日间静则瞌睡。此浊痰迷闭清阳,阳气郁而不宣也。投以胆星、川贝、茯苓、陈皮、枳实、半夏、党参、远志、菖蒲,三剂痊。”[23]体型肥胖之人多湿,湿热蕴痰,阻塞肺胃,喉中气粗,呼吸如喘,卧寐之中,常欲坐起,仍然鼾睡,而不自知。坐起的原因是因为痰阻气郁,蒙蔽清阳,阳气郁极则欲伸。此病属痰与火为患,遂拟上方,开其肺痹,化其痰火,痰火一退,清阳得伸,病自愈。
3.2小儿多寐案对于小儿多寐的论治首推清人朱世扬的《诚求集》。其载:小儿多睡,皆由脾虚弱,健运之令不行,化生之功失职。治当温补其脾,脾气旺,则脏腑清阳之气升举,易于运行,那么困倦多寐自然隐没。摘其验案一则,以供参考。“一儿四岁,壮热困睡,渴极饮水,此脾实之故,用泻黄散一剂,热缓渴亦减,神气略爽。其父因热未尽退,再进一服,昏睡不醒,不食泄泻,指冷,盖过剂矣。急以理中汤加茯苓、陈皮、谷芽,连服五剂,得效。自此,每用凉泻,必谆谆相戒,稍效即止。”[24]朱氏更是总结出对于不同原因引起小儿多寐的治疗方药。若脾虚好睡,则多惊,乃心血虚而火动之,宜安神养血;若心脾气虚,则有痰,用人参、茯苓、麦冬、五味子以补心气,当归、枣仁、白芍以养心血,橘红、半夏以开痰;若脾肺气虚,胸膈有痰,宜补中汤以健脾胃,佐以胆星、半夏之类以化痰涎;若因饮食停滞而作,宜健脾消导;若乳母过饮,致儿昏睡,干葛、陈皮解之。
3.3风温多寐案《伤寒九十论》风温证第四十四中记载过一个案例。“已酉,虏骑破淮阴,疫疠大作,时有王朝奉寓天庆得疾,身热自汗,体重,难以转侧,多眠鼾睡,医作三阳合病,或作漏风证,治之不愈。予曰:此风温病。投以葳蕤汤、独活汤。数日瘥。”[25]仲景云“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又云“阳脉浮滑,阴脉濡弱,更遇于风,变为风温”许叔微言“大抵温气大行,更遇风邪,则有是证”春夏之际,得此病的人较多,医者多以伤寒漏风来治,其实是不对的。此病不是火,不可下,不可大发汗。仲景未明药方,古法言可取手少阴火,足厥阴木。许氏即取此二经所在,用葳蕤汤,独活汤此类。其还强调,如若发热无下证者,当用知母石膏汤。误用汗法,则以防己黄芪汤救之。
通过从古籍角度对多寐病因病机以及治法的研究,发现古人对于多寐病因病机的认识已十分全面,大致符合葛洪《肘后备急方·三因论》中所述:疾病的发生“一为内疾,二为外发,三为它犯。”但是古人对于脏腑功能失调引起多寐论述较少,大量集中于脾脏病变,而忽略了脏腑之间病变所致的多寐。《类经·不得卧》中载“凡五脏受伤,皆能使卧不安。”藏象学说是中医学理论的核心内容,人体正常生命活动以五脏为中心,形神相依附。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脏腑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交感的动态平衡破坏导致形神分离密切相关。而睡眠作为人类最基本的生理活动,自然与脏腑功能状态变化息息相关。因此对于多寐病因病机的认识应该充分重视脏与脏、脏与腑之间的关系;在治疗上注重五脏之间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相互协调关系;脏腑之间,脏行气于腑、腑输精于脏的“脏腑相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