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背景下依托科研项目的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

2022-03-14 13:07高成德帅词俊
科教导刊 2022年33期
关键词:机械类科研项目导师

高成德,帅词俊,冯 佩,王 丽

(1.中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83;2.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83)

为积极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需要,2021年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强调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培养人才,加快建设世界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作为国家教育的顶端,研究生教育要注重科研创新能力的锻炼,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标准创新型人才。本文针对现行研究生教育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以机械专业为例,以科研项目为切入点,探讨了双一流背景下如何依托科研项目培养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1 双一流建设意义及机械类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国家尖端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的主要力量。当前,我国高校正大力推进“双一流”建设,努力发挥其在创新人才培养、科技成果产出等方面的先锋作用。我国是世界制造业大国,机械类专业在支撑国民经济发展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注重对机械类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对于实现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研究生培养质量尤其是创新能力培养仍有待加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研究生创新意识淡薄,主动性欠缺

研究生个人往往缺乏丰厚的知识理论体系,对前沿科技动态及成果掌握得较少、不及时、不透彻,缺乏挑战困难、突破自我的勇气和魄力,在面对未知的科学技术问题时思想被束缚,缺乏变通与创新能力[1]。此外,部分研究生自身学习动机不端正,只为毕业和学历,忽视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提升,以致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1.2 导师对研究生创新指导有限

研究生培养主要依靠导师的传授和指导,而实践能力锻炼也主要依赖于科研项目和平台的支持[2]。目前,有些高校缺乏良好的师资力量,导师科研水平参差不齐,自身的学科背景单一、创新能力和科研经费薄弱,缺少国家级与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研究经历,所指导研究生难以接触国际前沿领域研究。近年众多高校都在大力引进学术能力很强的年轻导师,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较突出的创新成果。但这些年轻导师大都缺乏工程化实践经验,而这对于机械等工科类专业至关重要,导致机械类研究生难以获得高水平的科研指导。

1.3 学术交流有限,科研素质不足

21世纪以来,学科交叉已成为高水平科学研究与顶尖人才的重要特征,这需要不同学科背景、不同思维模式凝聚形成跨学科研究,从而有效整合资源和激发创新能力。“中国制造2025”提出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实现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历史跨越。在此背景下很多科学技术问题的解决需要融合机械、材料、信息等多学科的知识理论和技术方法,但国内高校的研究生大都在导师课题组内部开展科学研究,缺少其他学科知识和跨学科研究问题的经验,而且很多高校的研究生学术交流机制不够完善,研究生在有限的学术交流活动中主动性不足,难以发展出自身全面的科研能力。

2 依托科研项目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探索与实践

2.1 科研项目在培养研究生创新意识和能力中的优势

科研项目是科学研究的主要载体,尤其是国家和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往往代表着所在领域最前沿的研究动态,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研究者的学术创新能力和学术综合水平。因此,根据研究生个体化差异,合理引导研究生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或者指导研究生独立承担科研项目实践,是培养和提高研究生学术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有效方法。

2.2 通过科研项目强化研究生创新意识和主动性

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主体在于其自身,因此首要任务是树立并强化研究生的科研创新意识和主动性。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具备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高素质毕业生[3],尤其是对研究生而言,相对高的岗位待遇也对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更加要求研究生锤炼自身的科研创新能力,而科研项目恰恰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导师要教导学生认识到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机会来之不易,在科研项目开展过程中要激励研究生珍惜机会、潜心学习,从而促进研究生教育健康发展[4]。对于研究生个人来说,首先要从心态上进行自我调整,树立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意识和主动性,借助科研项目努力克服自身的局限性,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提升个人的科研创新能力上。

2.3 通过科研项目培养查阅管理文献的能力

研究生在树立正确的科研创新意识和主动性后,要想顺利完成科研项目目标,首先要对科研项目涉及领域的国内外发展历程、研究现状、前沿趋势和存在问题等进行全面的梳理、认识和理解,这是研究生以后独立从事新领域科学研究的必经之路和必备能力。这些信息主要来源于学术文献和书籍资料,而文献资料浩瀚如海,这就需要研究生培养查阅并管理文献的能力,从而帮助研究生在有限时间内准确把握学术前沿动态,培养掌握学术动态和学术评价的能力。积极阅读文献的过程,也有助于提高科研兴趣;同时,多读经典学术著作,也能丰富自己的基础理论知识,注重跨学科知识的学习,拓展自己的学术视野。

2.4 通过科研项目培养科研实践基本能力

查阅文献更多的是理论方面的学习和积累,而参与科研项目实践活动,要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这更注重科研实践能力。机械类研究生首先要学习并掌握科研项目中需要的仪器操作、设计分析、软件控制、性能检测等基本技能,做到“手中有剑”,即虽不知为何这样研究,但在导师指导下能够开展具体的实验研究;之后,就要利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来开展研究和解决问题,先要知道科研项目中到底存在什么待解决的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需要做什么、这样做为什么能解决、如何来做等等,这就涉及实验方案的设计、组织、实施和评价。这是研究生培养的最重要阶段,让他们做到“手中有剑、心中也有剑”,即研究生不仅能够进行具体的实验研究,而且能够在查阅文献、总结归纳、发现问题之后,基于前人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提出自己的创新点和研究方案,并根据实验结果深入分析、统筹调整,通过“准备阶段—酝酿阶段—豁朗阶段—验证阶段”往复多次的研究探索,最终解决科学技术问题、完成科研项目预期目标。在这个往复过程中,研究生会观察到新的现象、发现新的问题、产生新的思路、设计新的方案、揭示新的机理或查明新的规律,不断锤炼和培自身的创新意识、科研思维和专业技能,从而更好地满足研究生培养和创新型社会要求。此外,在科研项目实践中,导师可以适当引导研究生参与科研资料梳理、资源调度和进度安排等环节,从而逐渐培养研究生的沟通协调能力。

2.5 通过科研项目培养交流协作的能力

在科研项目实践过程中,研究生会碰到很多新知识、新技能和难以理解的学术问题,此时应鼓励研究生大胆向导师以及团队其他同学请教和讨论。可通过以下几个有效途径进行:①根据研究方向,在高低年级研究生之间设置一对一或一对二帮扶小组,小组内部研究生之间通过“薪火相传”的形式,随时交流探讨解决日常科研中碰到的简单问题、实验技能和技巧。②导师根据情况定期与研究生召开组会(每周一次或两周一次),推动项目研究进展,组会可以包括三部分内容:近一周或两周的实验内容、进展和问题,导师和项目组成员共同探讨问题原因及解决方案;下一周或两周拟开展的工作安排;汇报1—2篇近期查阅的项目领域高质量文献,项目组成员共同学习,提升研究生对高水平科学研究的认同感和获得感。③组建跨学科的导师团队,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不定期组织相关领域专家讲座与研讨,并组织研究生参加项目相关的国内外学术会议,鼓励研究生主动交流与探讨,突破既有学科壁垒,实现学科信息资源共享,拓展学术思维,实现优势互补,协同攻关难题,提高创新效果。通过一系列定期和不定期的学术交流和讨论,使研究生实时掌握科研项目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也能督促和深化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团队意识和主动性,使他们全身心投入科研项目实践中。

2.6 通过科研项目培养学术表达的能力

在科研项目经过系列探索并取得一定的科研进展和成果后,如何将研究成果准确、规范、恰当地表达出来,也是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5]。书面表达主要包括论文、专利、专著、报告等等,而口头表达主要包括组会汇报和讲座会议的发言、报告等。学术成果的呈现不同于文学作品,不在于言辞华丽,最重要的是逻辑清晰,通俗易懂。另一个培养研究生学术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引导和指导研究生参与科研项目的资料搜集整理,参与项目中、研究目标、内容、方案等调查、讨论甚至撰写。在此过程中,研究生主动揣摩项目的问题来源,体会项目科学问题的凝练方式,理解项目的问题解决思路和创新之处,以此培养对于学术问题的敏感力、把握力,培养良好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导师和研究生之间通过科研项目的实践,实现教学相长的双赢效果。

3 结语

综上所述,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改革永远在路上,尤其是当前我国制造业正处于由大向强的关键转型时期,对机械类人才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研项目的形成和实施过程饱含着学术思想的启迪、科学问题的凝练、研究方法的制定、实验方案的设计组织开展、学术成果的呈现等一系列科研智慧的结晶,这对于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至关重要。依托科研项目的机械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依旧需要持续的深入探索与实践积累,从而形成提升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长效机制,打造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高素质研究生队伍,为推动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机械类科研项目导师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我校横向科研项目再创佳绩
围绕科研项目建立定密管理框架的探讨
航天科研项目评审工作的思考与探索实践
基于OBE理念的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V eraW an g
导师榜
机械类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报告定量分析计算若干问题探讨
机械类“先进制造技术”课程教学研究
论科研项目档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