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贴敷联合中药对小儿支原体肺炎合并支气管哮喘的疗效

2022-03-14 02:38魏惠敏王飞云张秋霞
西藏医药 2022年1期
关键词:支原体炎性支气管

魏惠敏 王飞云 张秋霞

梅州市第二中医医院儿科 广东梅州 514000

呼吸道感染是儿童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原因之一[1],其中肺炎支原体感染在儿童群体中发病率较高[2],约占呼吸道感染的25%[3]。目前治疗肺炎支原体的主要药物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药物,但近些年东亚地区儿童对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性逐年上升[4],使临床上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变得越来越困难。中医治疗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疗效显著[5],肺炎支原体和小儿哮喘均属于中医的“优势病种”。以中药刺激穴位为主要方式的药穴位贴敷属于中医外治法的一种,中药经皮吸收可以解决中药适口性差的问题。但由于研究较少,证据等级不足导致难以推广。本次研究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设计,应用阳性药物对照的方式,从炎症角度探究穴位贴敷联合麻杏石甘汤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支气管哮喘的疗效与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了本院2019年7月~2021年6月确诊为肺炎支原体合并支气管哮喘的患儿86 例。按治疗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 例。两组基线指标 见表1。

表1 基线指标(,n,%)

表1 基线指标(,n,%)

试验过程中严格按照《赫尔辛基宣言》对受试者执行保护措施,由其监护人知情同意,并随时可以退出研究。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1)同时符合《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专家共识(2015年版)》[6]中儿童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标准与《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16年版)》[7]中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2)近一个月未接受与本病相关的治疗,未曾服用过止痛药、镇静药、以及其他中医药物。排除标准:如患儿存在支气管肺畸形、免疫缺陷、免疫抑制或心血管疾病或合并感染其他病原体其中任一情况时,将其排除。

1.3 方法

所有患儿均进行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以缓解哮喘症状,频率视病情而定。两组均治疗12d。

1.3.1 观察组

观察组应用麻杏石甘汤,0.6 ml/(kg·次),2 次/d、穴位贴敷贴于患儿天突穴与双侧肺俞穴,每次10min,1 次/d,如患儿自觉发热或痒则立即揭下敷贴,并用生理盐水冲洗贴敷处,如此做法可避免患儿皮肤发泡。

麻杏石甘汤制法:麻黄、杏仁各9g、甘草6g,石膏24g,本院药房水煎服,取700ml 水煮取200ml 药液。

敷贴制法及用法:石膏、地龙、葶苈子、白芥子、天花粉、大黄各等分共研为末,以温水加醋调成糊状贴于患儿天突穴与双侧肺俞穴。

以上所有药物来自本院药房。

1.3.2 对照组

对照组患儿应用注射用阿奇霉素(由辉瑞公司生产,进口药品注册标准:JX20090226)静脉10mg/kg,每日1 次,连续静脉滴注5d,停用4d,改为口服阿奇霉素干混悬剂(由辉瑞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0960112)10mg/kg 3d。

1.4 疗效评价标准

1.4.1 临床症状恢复时间及不良反应

每日三次记录患儿体温、咳嗽情况、头痛情况、肺部啰音情况。详细记录体温正常、咳嗽消失、头痛消失、肺部啰音消失的时间,如有复发,按照复发后体温正常、咳嗽消失、头痛消失、肺部啰音消失时间记录。治疗过程中监测并记录患儿发生的不良反应。

1.4.2 炎性因子检测

分别于治疗前后取患儿清晨空腹血清,采用免疫酶联吸附法(ELISA)检测患儿血清中TNF-α、IL-6、IL-17 的含量(试剂盒均来自于上海一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5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26.0 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应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进行对照;计数资料应用数值(百分比)表示,采用卡方检验检测。以P <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症状消失时间 见表2

表2 症状消失时间()

表2 症状消失时间()

2.2 炎性因子检测 见表3

表3 炎性因子检测()

表3 炎性因子检测()

注:★代表组间对照P <0.05;#代表治疗前后对照P <0.05。

2.3 不良反应 见表4

表4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n,%)

3 结论

由于本次研究对象为儿童,不便于做活检,因此只检测了血清中IL-6、IL-17、TNF-α 的含量。肺炎支原体患儿血清中IL-6、IL-17、TNF-α 含量上升,导致肺部出现炎症反应,同时提升S100A8 和S100A9,出现支气管炎症反应和纤维化的趋势。这可能说明了肺炎支原体患儿的支气管哮喘发病率显著提升的原因。同时,穴位贴敷联合麻杏石甘汤的疗效作用机制很有可能是通过调节免疫系统中的炎性因子(如IL-6、IL-17、TNF-α)达到治疗的效果。

中医认为,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病机为痰热壅肺,加之小儿平素体虚或误治,进而发展出小儿哮喘之热哮证。治则应清热祛痰、泻肺平喘,选用麻杏石甘汤。在此基础上,选用清热泻火除烦止咳的天花粉、大黄、石膏;通络泻肺平喘的地龙、葶苈子;温肺豁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的白芥子;合用于天突、肺俞穴加强药效。清热效果好,则退热速度快于对照组;祛痰能力强,则止咳效果优于对照组;麻黄解表能力强,则消头痛速度快于对照组;祛痰平喘达到效果,则啰音自消。

本次研究通过开放性、阳性对照、队列研究的试验设计,发现穴位贴敷联合麻杏石甘汤的疗效全面优于阿奇霉素。在不良反应方面,阿奇霉素出现的不良反应为大环内酯类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观察组的不良反应集中于局部皮肤红肿,为穴位贴敷药物刺激皮肤导致。因此,控制穴位贴敷的药量和时间是减少不良反应的关键。本次研究仍存在一定不足,如纳入样本量较少、未设盲、患者来源单一等,希望进一步进行多中心、大样本、高质量的研究以期为中医治疗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提供新的证据。

猜你喜欢
支原体炎性支气管
正确认识儿童支原体肺炎
炎性小体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及中医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支原体感染一定是性病吗
慢阻肺患者肺功能与HRCT支气管壁厚度的相关性
局部枸橼酸抗凝对体外循环心脏术后AKI患者NLRP-3及下游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支原体对生殖健康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