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丽霞
安阳市妇幼保健院儿科 河南安阳 455000
据相关调查显示,近年来我国5~9岁儿童糖尿病患病率约0.1%,6~18岁学龄儿童患病率约1.52%,其中多见于1 型糖尿病(T1DM)[1]。该病主要病因系自身免疫性缺陷,受环境和遗传因素影响,患儿常以代谢紊乱为主且发病较急,若控制不佳,随病程延长易出现酮症酸中毒等并发症,可致多器官损害 。T1DM 依赖胰岛素补充治疗,可采取多次皮下注射及持续皮下注射,不同治疗方式可能对其预后有一定的影响。为此,本研究以多次皮下注射疗法为对照,观察持续皮下输注的治疗效果及对疾病相关指标的水平影响。
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T1DM患儿共44 例。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21 例及对照组23 例。观察组男15 例,女6 例,年龄19 个月~14岁,平均年龄(8.44±4.98)岁;病程3个月~17 个月,平均病程(10.87±3.58)个月,BMI 16.62~22.17kg/m2,平 均BMI(18.69±3.73)kg/m2;FBG 5.4~8.6 mmol/L,平 均FBG(8.41±0.35)mmol/L,2hPG 8.3~13.54mmol/L,平均2hPG(11.34±2.23)mmol/L。对照组男16 例,女7 例,年龄19 个月~14岁,平均年龄(8.25±5.03)岁;病程3 个月~17 个月,病程(11.21±3.67)月,BMI 16.47~23.05kg/m2,平均BMI(18.74±3.52)kg/m2;FBG 5.7~9.2 mmol/L,平均FBG(8.45±0.26)mmol/L,2hPG 8.4~13.62mmol/L,平均2hPG(11.42±2.17)mmol/L。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年龄≤14岁;②符合2017年T1DM 诊断标准[2]:患儿表现出“三多一少”症状外,其胰岛素释放试验显示胰岛β 细胞功能异常,空腹血糖≥7.0mmol/,糖化血红蛋白数值>7%;③入组前1 周未接受胰岛素或相关治疗;④患儿全身状况稳定、良好,可参与本项研究;⑤患儿监护人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2 型糖尿病及继发性糖尿病;②合并严重器质性病变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③各种感染者;④合并其他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及应用免疫抑制剂者;⑤患儿依从性差,难以配合治疗者。⑥未于我院完整治疗,中途转去别院或放弃治疗者;⑦失随访者;⑧患儿中途病情急剧恶化,需改变治疗方案者;⑨未完全遵循治疗方案私自增减药物或剂量者。
入组患儿均严格按照糖尿病治疗原则进行饮食控制,药物治疗方面,观察组采用持续皮下输注:将门冬胰岛素诺和锐置于胰岛素泵(丹钠DANA Diabecare-ⅡS 型胰岛素泵),通过连接导管的皮下埋置针头持续注射入患儿皮下,初始胰岛素剂量0.5 U·kg-1·d-1,用量在0.5~1.0 U·kg-1·d-1 范围内,且目标血糖餐前4~6mmol/L,餐后6~8mmol/L,根据患儿餐后2h 血糖、空腹血糖水平调整药物剂量,调整用量≤0.2U/h,全日的总量分为基础量和餐前追加量,按照1:1 比例分配,其中基础量为2:1 比例分为日间(7 点~21 点)和夜间(21 点~7 点),餐前量则分为3 份,分别于三餐前泵入,持续泵入2 周。对照组采用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采用诺和锐分别于三餐前注射,诺和灵N 胰岛素睡前皮下注射,初始剂量0.8U·kg-1·d-1,调整用量≤1U/d,目标血糖同观察组,治疗疗程同上。
血糖:干预前及疗程结束后,应用罗氏血糖仪检测患儿空腹血糖(FBG)、早餐后2h 血糖(2hPG)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生化指标:应用ELISA 法测定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水平。低血糖发生情况:血糖监测显示空腹血糖<3.9mmol/L,患者自觉明显心慌、出汗、饥饿感,且进食后症状明显好转下等表现判断为低血糖。
应用SPSS 18.0 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 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行χ2检验,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血糖水平比较()
表1 两组血糖水平比较()
注:同组治疗前后比较★P<0.05
表2 两组MCP-1 及MIF 水平比较()
表2 两组MCP-1 及MIF 水平比较()
注:同组治疗前后比较★P<0.05
观察组发生低血糖2 例(9.5%),对照组发生低血糖7 例(3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T1DM 的发生主要与自身免疫抗体攻击并破坏胰岛β 细胞有关,属胰岛素缺乏的代谢性疾病,其发病原因复杂,可出现在任何年龄段人群,但多见于儿童,且仅依靠生活习惯控制方法对于本病的治疗收效甚微[3]。针对T1DM 的治疗原则是尽可能维持血糖水平接近正常值,并保持HbA1c 低于7%,尽量避免酮症酸中毒并延缓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但鉴于T1DM 患儿的自制力较差,血糖控制效果往往较差,结合T1DM 患者胰岛素分泌不足但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正常这一特点,临床常建议配合胰岛素治疗,避免不良结局[4]。
本次研究出发点主要是观察不同胰岛素使用方法对T1DM 患儿血糖控制效果及炎症因子的影响,同时尽可能降低低血糖事件发生率。胰岛素属高分子蛋白,临床主要通过皮下注射达到控制血糖目的,常见注射方法包括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及胰岛素泵持续泵入。前者相对费用低廉,因而更多被选择。但对于儿童患者而言,年龄较小,依从性不高,难于承受多次频繁的注射,且胰岛素及血糖水平波动较大,病情控制效果不理想,高渗性昏迷、酮症酸中毒、糖尿病肾病等严重并发症风险可能增加[5,6]。相比之下,胰岛素泵持续泵入则更接近生理性胰岛索分泌特征,对T1DM 患儿血糖控制效果更佳,再减少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延缓晚期病变发生等方面等疗效更佳[7]。但因费用较高,加之患儿家属对于针头长期置于皮下的担忧,临床全面推广普及仍有一定难度。本研究对我院两年内收治的T1DM 患儿根据胰岛素注射方式进行了分组对照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二者胰岛素治疗方案均可有效降低患儿FPG、2hPG、HOMA-IR 水平,但观察组控制效果更佳;在低血糖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为9.5%,提示临床,相比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泵持续注入能有效控制T1DM 患儿的血糖,且未增加不良反应,陈华琴等[8]研究也证实胰岛素泵在降低糖化血红蛋白值方面存在优势,更有利于患者血糖控制。另本研究对患儿的MCP-1、MIF 水平进行了比较,两组均较治疗前水平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与徐丽云等[9]研究结果一致。MCP-1 可趋化T 淋巴细胞,同时伴单核细胞浸润,介导多种炎症反应发生;MIF 可促进单核巨噬细胞粘附、扩散、吞噬;二者高水平表达可加剧病情进展[10]。因此提示,胰岛素持续皮下注射治疗可有效降低患儿MCP-1、MIF 水平,从而有助于缓解T1DM 进展。但本研究亦有不足之处,研究中血糖水平相关数据比较缺乏统计学意义可能与研究样本较少有关,后续可增加病例数据,以期进一步证实胰岛素持续皮下注射治疗儿童T1DM 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