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所有制改革中企业控制权问题研究

2022-03-13 12:10马雁飞水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现代企业文化 2022年33期
关键词:控制权所有制混合

马雁飞 水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指财产权分属不同性质所有者的经济形式,在宏观上决定了整个国民经济的所有制结构,在微观层面影响了企业的产权、利益和责任风险的分配。在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进程中,需要加快促进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相互融合,能够在现代企业制度和法律的基础上,构建各个利益主体相互协调的混合产权制度。

一、企业控制权概念

企业控制权体现的是股东手中的一种经济性权力,呈现了公司治理结构和财务治理主导权之间的紧密关系,具体体现在企业控制人的选择、企业经营管理决策的制定、企业业务活动的执行、企业管理的监督、企业剩余分配权力责任等方面。现代化公司管理制度建设后,企业控制权逐渐由单一模式转移为混合模式,更为专业化的经营管理团队参与到企业控制和管理中,带来了职业化管理过程和知识化管理成效。尤其是在国有企业现代化改革中,混合所有制改革不断深化和发展,逐渐从政府单一控制转变为混合控制局面,由代表多个财权利益主体的股东会和经营管理层共同控制,推动国有企业不断实现现代化发展,提升自身的影响力、控制力和号召力。

二、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企业控制权管理的积极意义

从长远角度分析,混合所有者改革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能够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以及抗风险能力。

(一)促进企业创新能力发展

单一管理下的企业,如家族企业或者国有企业,容易出现反应迟钝、管理滞后、创新不足等问题。因此,在混合所有制度的改革之下,各类活跃的、创新的、先进的股东主体以及高级管理层入驻企业内部,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加活跃的管理思想,推动企业创新话发展。例如,在国有企业混改过程中,最主要的变化就是国有企业自身创新能力的快速增长,能够在创新主体和要素聚集的基础之上,跟进市场需求,按照新发展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依靠创新驱动发展[1]。

(二)促进企业抗风险能力

在企业管理中,决策是管理过程的基础和前提。在单一所有制控制下,企业容易出现盲目决策、滞后决策等问题,为企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经营风险。但是在混合所有制的控制之下,企业的决策过程更加的科学化、流程化,能够在审慎分析和集体表决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的财务规划、业务调整规划、市场开发规划等,能够大大降低各类决策风险,规避和控制各类信用风险和道德风险。例如,在混改中,国有企业能够及时清退和剥离僵尸企业以及业务,提升资源的使用效率,大大降低了企业运营的各类风险。

(三)提升企业经营效率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能够在科学方法论的引导下提升各类企业的管理效率和经营成效。在单一所有制下,企业容易出现治理结构不当、决策随意、管理效率低下、财务管理混乱等诸多问题,大大降低了企业管理的成效,影响企业市场化改革和发展的进程。对此,在混改背景下,企业不光光是对自身的治理结构进行完善,也对内部的管理制度、组织架构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创新,能够有效解决内部出现的各类问题,综合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率。

三、混合所有制改革中企业控制权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国有资产流失和控制力不足的问题

作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主体,国有企业大多需要在金融市场上开展融资、筹资等经济活动,在做好财务管理的基础上,同时也能够彰显国有企业在市场上的影响力、号召力和公信力。但是在混改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以及国有企业控制力不足等问题也比较突出。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与推进过程中,国有企业对外投资合作时,需要对民营资本进行价值估值,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因此,一直存在民营资本的高估问题。在上述过程中,由于各类制度建设的不足、信息公开透明度有限、监督力度不足等问题,双方之间的战略投资局面呈现不公平、不公开等现象,导致国有资产的评估与定价环节被相关利益方所控制,在对外投资的过程中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损失以及国有领域控制权的丧失。其存在的具体问题表现为:第一,各类资产信息存在较大的不透明度,和金融市场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影响了社会资本进入的积极性。因此,各类资产的金融信息以及价值评估情况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和公示,能够形成正向的、积极的市场反馈。第二,国有资本和社会资本之间的占比问题。混改企业中,非控股方的民营资本通过各种手段,比如参与经营,充当总经理或职业经理人,掌握业务端等,控制了国有混改企业的经营权,实际上也掌握了控制权。如果民间资本在所有的国有企业中没有投资限制,出现了一支独大的问题,会影响国有资产的安全,导致社会公共服务、国家安全等重要领域缺乏权威力量把握和管理[2]。

(二)企业治理结构不当

在所有制结构基础上,企业需要安排好公司治理结构,对股东、董事会、管理层、员工等各个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关系,构建公司治理的组织结构、制度规则、程序环节等内容,规范人、事责之间的关系。但是在混改管理下,企业治理仍旧存在以下的管理问题:第一,高管发展目标和企业管理目标之间的冲突问题。在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由于所有者缺位等问题的存在,高级管理者更加关注个人在政治上的发展前途,而并非以企业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因此,在高管个人发展目标和企业整体发展目标不协调的影响下,管理者更为容易出现决策失误、效率低下等问题。第二,治理方人浮于事,难以形成良好的合作和制约形态。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之间各司其职,相互合作和监督。但是,国有企业混改背景下,监事会的监督功能比较容易出现人浮于事的形式主义问题,不仅浪费了大量的管理资源,同时也增加了潜在的管理风险。

(三)长期激励机制效果欠缺

混改背景下,企业控制权交由在股东大会、董事会等组织手中,在综合治理下共同推动企业发展。但是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下,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相互分离,经营者和执行者的激励问题是影响企业控制效果的重要因素。但是在诸多混改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中,高层管理者、员工的长期激励机制建设不足,没有发挥关键性的激励和约束效果,没有将管理层、员工利益与企业利益深深捆绑在一起,加大了企业运作的交易成本和经营成本。目前诸多企业将重点放置在短期激励措施上,通过绩效奖金或者项目奖金等方式,调动管理层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是上述短期激励措施难以形成长久的激励机制,无法将个人目标和企业目标协同起来。对此,在后续的激励机制建设中,企业需要侧重于长效激励机制的建设和完善。

四、混合所有制改革中企业控制权管理的完善

(一)规范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

保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和权益,避免国有资产流失,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在混改进程中,国有企业需要做好以下建设:第一,加强顶层设计,不断完善制度体系。目前,在混合所有制改革制度建设中,我国已经出台并执行了《企业国有资产交易监督管理办法》和《上市公司国有股权监督管理办法》等制度文件,为国有产权转让、流转等提供了制度上的参考、依据和保障,在市场化改革进程中也能够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和稳定。那么,制度建设还需要结合混改中的各类新问题、新情景不断发展和完善,尤其在国有资产流失保障以及国有资产控制权等领域制定完善的制度保障内容,并出台相对应地操作细则,能够从制度角度制约企业的经营行为。第二,国家需要建设完善的监督体系,能够全面保障国有资产安全。对于混改过程中出现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国家需要构建系统化的监督体制,充分发挥并整合纪检、审计、监察等各方专业性力量,对国有企业混改中的决策流程、资产评估流程、财务流程等都纳入审计与监督工作中。并且,政府还需要建设定期巡视、临时抽查、专项检查等监督方式,能够及时洞察和预测混改中的各类问题,并做好纠偏工作。第三,规划好混改中各类企业的股权设置问题。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需要妥善处理股权设置的问题,既能够保证改革的活力,同时也能够保证国有企业对重要国有企业的控制力和影响力。相关管理部门需要制定明确的金融管理规定和要求,根据企业性质和规模等要素,确定国有资本以及民间资本之间的占比情况,在总资本额度的确定中使得各方相互配合和协作。在股权的科学配置之下,民间资本和国有资本能够缓解双方之间的矛盾,在各司其职中贡献自身的经验和能力,推动国有企业市场化的改革和发展。同时在股权配置机制下,关乎国计民生、社会安全等重大领域的国有资产仍旧能够把握在国家以及全体人民群众手中,借助明文规定稳固了资产的控制权[3]。

此外,针对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进程,为了进一步稳定实质控制权,企业需要构建全时段的混改评价体系,能够对公司治理、经济发展、社会责任等诸多方面构建完善的评价指标,从而形成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强效管理,便于企业能够及时查漏补缺、完善自身。只有做好实时的检测和评价,才能够在改革的过程中更好规避改革阵痛,能够更快衔接和适应市场化发展的需要。

(二)完善企业的治理结构

在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企业治理结构中,需要构建和完善实质与程序兼具的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等相关治理结构。

首先,企业需要完善股东大会。股东大会作为企业的财产所有制,是企业最高权力的体现,但是混改中最大的挑战即为各类股东之间的权限界定问题。尤其在国有企业中,政府和其他主体之间的控制权划分和职责确定更为重要。因此,企业需要在内部建设完善的管理制度,在出资人代表制度的构建中,依照科学、规范的国家法律以及公司章程管理企业的产权和大小事务。在股东管理制度中,尤其需要加强投票表决制度和沟通协调机制的建设。对于关乎企业发展的重大事项,代表人投票表决机制的完善能够促进科学决策的形式,在各类主体充分了解实际情况和审慎思考的基础上,能够结合具体情况和不同参考意见做出最终的决策和规划,从根本上规避了盲目决策问题。在沟通机制中,股东大会中的各类股东主体能够充分了解相关情况,从而为科学决策提供完善的信息参考和基础。此外,在国有企业中,股东权力必须要做好公权力和其他股东权力的划分,将国家的行政管理职能与股东权力的行驶彻底划分清晰,避免出现过度干预的宏观调控问题,并且国有企业也需要建设好完善的补偿机制和救济渠道。

其次,在混改背景下,企业更需要构建适合混改背景的董事会,进一步明确董事会的成员构成以及内部具有职责,在制度和规范的建设下推动董事会职能的行使。因此,组建科学董事会并充分发挥其效用,是解决各类所有制经济形式混合问题的关键所在。第一,企业要构建董事的科学评价体系,能够对董事的工作过程和工作结果做出完善的考核和评判,从而提升董事的管理效能。第二,完善董事会的工作机制,能够并重工作流程和工作实质,并以实质为核心,避免出现形式主义问题。第三,完善董事会的事后追责机制和纠错机制,在强调责任的同时也给予容错的宽容环境,为企业的创新决策和发展提供更多机会。

(三)完善控制人员的长期激励机制

长期激励机制的构建与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应该同时构建,相辅相成。借助股权分配、期权分配、对赌协议等相关长期激励机制,实现了混合所有制下管理者与企业发展利益的协同化发展,提升了企业的长期价值增长空间。对此,在具体激励机制建设中,企业需要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加强精神激励措施,做好舆论宣传工作。在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下,企业更需要加强舆论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能够鼓励企业内部“去行政化”,增加对企业家以及职业经理人的认同和支持。第二,构建完善激励措施,降低委托代理人风险。企业需要构建短期、中期以及长期并举的激励机制,尤其是要以长期激励为主要措施,让委托代理人能够将更多精力和智慧投入企业管理和经营中,推动个人目标和企业发展目标的协同,最大化消除各类道德风险。对此,在治理结构完善的基础上,企业必须要认识到现代企业的代理人成本问题,能够从精神和物质等多重角度构建长效的激励措施,以提升治理的效率。

此外,在金融市场中,各类外部和内部的金融风险都会影响国有企业运营和管理的安全性和控制力,对此在股权改革的过程中,国有企业也需要解决金融化、市场化中出现的各类金融资产风险。因此为了更好识别和处理风险,政府需要发挥自身的引导和撬动作用,设立专门的风险处置机构,能够协调好各个参与组织的关系,做好风险的规避和控制工作。在国有企业改制中,为了避免将资源和精力浪费在僵尸企业中,政府以及金融市场也需要搭建好企业退出机制,能够及时清退和处理市场上的僵尸企业,将社会资源放置在高效益、高竞争力的企业中。

五、结语

混合所有制改革能够帮助企业更加稳固自身的控制权和管理效能,能够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推动企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针对现存控制权的问题,企业需要进一步完善公司内部的治理结构,完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组织的架构和职责,借助组织制约和制度规范等形式推动治理能力的完善,能够在稳定控制权的基础上提升治理的综合效果。此外,企业也需要为了长期发展构建完善的代理人激励机制,能够避免出现人浮于事的管理问题,真正意义上实现对企业的高效控制和管理。

猜你喜欢
控制权所有制混合
混合宅
神农科技集团正式接收广誉远控制权
一起来学习“混合运算”
公司控制权的来源
FF陷控制权争夺漩涡
上市公司控制权争夺中独立董事的义务——以万华之争为例
高句丽土地所有制演变浅探
混合所有制
混合所有制医院:到底走多远?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所有制政策的演变与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