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企业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2022-03-13 12:10黄建军新洋丰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现代企业文化 2022年33期
关键词:建设文化企业

黄建军 新洋丰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文化是企业基于成长过程中对基本目标和价值观、信仰的认知所凝练得出的一套思维观念和行为方式,对企业发展起到了凝聚共识、价值判断、奖优罚劣等作用。可从观念、信仰层次调动组织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忠诚心,潜移默化地改变员工的行为习惯和处事方式,是企业组织正常运转必不可少的润滑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非公企业通过在外接触,见到企业文化在成长发展中所充当的重要角色,进而兴起了学企业文化建企业文化的浪潮。然而,知易行难,近些年的实践,非公企业在文化建设上成效并不显著,仍停留表层的初级阶段,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亟待改进提升。

一、非公企业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一)企业文化与发展战略匹配度不高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精神核心,最终的价值体现在服务于企业的战略制定和生产经营。但在实践中反而与发展战略成了两个相互独立的环节。原因主要有三点:首先,在构建之初未能准确定位,没有与战略部门加强协作,日常实施过程中也缺少与战略等部门的相互借鉴和信息共享,最终导致了二者的偏离[1];其次,公司制度对员工的行为规范和引导与发展战略所倡导的方向不一致,尤其在涉及运营管理的相关规定方面与发展战略步调不一、方向不同,导致员工无所适从,加剧了两者的脱节;第三,在企业文化的落实层面,缺少有力的推动和保障,让企业文化始终停留在口头上、纸面上,难以深入推进到组织内部[1]。

(二)企业文化认识存在偏差

非公企业的文化建设主要源于大量现代治理机制的外资合资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的带动,出于发掘公司增长潜力,增强核心竞争力的现实需要。动机功利化加之缺乏历史积淀和实践经验,导致企业对文化建设出现较大认识偏差,缺乏对企业文化复杂性、系统性和长期性的全面认识,对建设的目标群体、路径以及方式未做充分调研和准备,而是照猫画虎,将其简单理解为喊喊口号、贴贴标语、搞搞活动、发发文章,忽略了内涵的充实、制度的完善和软硬件设施的保障、规范[2]。

(三)企业文化建设缺乏创新

部分非公企业的文化建设在不考虑企业实际的前提下,或生硬套用国企传统老作法或“拿来主义”地将全盘采用外资企业的新奇方法,导致企业文化缺少地气无法推广;又或者在总结提炼上,推崇自上而下的方式,不愿与基层广大群众沟通交流,导致企业文化不适应现实环境氛围;再或者,对于推动的方式和载体,客观上缺少预算投入机制和硬件设施[2],主观上受限于短期投入成本比,只能采取追随、模仿的做法因循守旧。最终,当企业外内外环境面临时代跃迁和社会进步时,其企业文化也将很快沦为落后过时的产物。

二、现代非公企业文化建设应当具备的特征与功能

(一)特征

1.系统性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覆盖面众,影响面广的系统工程。在体系构建阶段,需要各方各面围绕核心原则和基础目标携手参与,顶层规划设计、中层推广实施、基层参与落实,全员有责、全员尽责,不同层级都要发挥出各自职能资源优势。另一方面,企业文化既包括核心价值观和信仰的塑造、坚守、宣贯,也包括规范、习惯、制度的执行,还包括物质层面的宣传展示和创新。无论哪个建设阶段,都不是单个部门有能力独自完成的,应建立跨部门协调沟通性质的工作联系机制,确定各参与单位的权责及角色,定期沟通阶段成果和问题,集各家之长,企业文化才能更具有代表性和可行性。

2.时代性

时代影响每一个大环境下的个体,企业作为国民经济体系中的细胞的也不例外。企业文化是时代的产物,又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时地演化着自己的形态。不同时代的企业,其文化由于诞生或发展的时代背景不一样,自身所受到的时代影响也各有不同,也会因成长经历、自身特质而诞生独属的时代感、使命感;另一方面,同一个企业在不同时代,其文化也有不同特点,在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等发展阶段,其所受到的时代影响、发展环境各有不同,企业自身特性也会相应变化,企业文化也会随之彰显出不同特色。

3.独特性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精气神”的外在体现,不同的企业有着不同的过往经历、发展理念、处世哲学和文化沉淀,因而每一种企业文化都有其鲜明的特性,旁人难以模仿。在众多企业文化理论中,也非常强调对其独特性的把握,提倡按照企业自身的特点来进行规划和总结、推广,所以,在发展和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中,不能盲目随大流,而是要在借鉴其他优秀企业文化的基础上,找准自己的优点和长处,结合自身企业的特点,去粗取精精耕细作,才能创造出符合自己特性的独特企业文化。

(二)功能

1.凝聚作用

有利于员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把员工的个人目标同企业目标相统一。一方面通过各种有效得体的宣贯让员工从思想、情况上与企业共振,对企业的使命愿景价值观高度认同,产生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和衷共济的动力,将信念内化于心;另一方面,从言谈举止、着装打扮、行为处事以及日常的行为规范、思维习惯入手,引导员工将企业目标、价值观外化于行,将共同目标转化成自觉意识和自觉行为,增强企业的认同感,改善人际关系,强化群体效应,使得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大幅提升,形成强烈的荣誉感和团队意识。

2.规范与导向作用

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和信仰,它是企业的灵魂。对于员工来说,企业文化是评价功过是非、衡量价值高低的基础依据和引导员工做什么、如何做的指路明灯。同时,在日常经营管理中,除了刚性明确的规章制度外,还可以通过企业文化以更加柔性、灵活的方式向员工施加压力,使其能自觉及时的规范行为,加强自我约束,潜移默化地将个人行为习惯和思维想法聚焦到企业倡导的层面,提升内部管理效率,从而让资源配置科学合理,创新能力和经营成果提高,综合竞争力有质的飞跃。

3.激励作用

企业通常使用的激励手段,多为刚性、短期和制度性的物质奖励,属于被动型、消极性因素,对员工的激励效果有限。而企业文化对员工的激励,更注重从人性化方面为员工提供多方位内在层面激励,适应性更强,持久效应更好。它主要通过价值观、企业精神、伦理、规范的潜移默化,让员工潜意识中建立企业所倡导的价值体系,正确认识工作的价值和意义,在出现相符行为后,能提供更加符合员工期许的内在激励手段,使其产生更加强烈、持久的自豪感和成就感,满足当下时代的主题和新生代员工高层次的精神需求。

4.辐射作用

企业文化的物质层面包括了形象、标识等外宣的整合提升。一个好的企业文化,不仅能在企业经营管理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之外,还能以最优的方式和渠道向社会大众展现企业良好的精神面貌、核心理念和竞争优势,让企业以良好的形象为大众所认可和接受。对提升企业形象、巩固行业地位以及增强社会知名度起到宣传辐射作用,为企业进一步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同时对社会文化的进步、净化、提升也能起到带动和引领的效果。

三、非公企业加强文化建设的应对方案

根据自身特性和非公企业在建设过程中普遍遭遇的实际问题,可采取“1+4”即一个核心,四根支柱的模式来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工作。

(一)一个核心:凝聚共识,塑造一个共同价值追求

核心价值观是企业的灵魂,代表了企业的价值选择和处事原则,是所有成员都应当严格遵守的底线。在文化建设之初,应当提炼出符合企业特色的价值理念。这个过程需要反复沟通以寻求共识,而不是单纯的自上而下或者自下而上,通过多种调研方式与中上层企业管理者及基层员工进行充分交流,确保得出的结论具备较强的先进性、代表性,能反映大部分人的心声和追求[2]。只有在这种共同的价值追求和目标引导下,所有人员才会真心实意地付出,大力支持企业文化建设,为后期推广构筑牢固的群众基础。

(二)支柱一:规范外显,彰显企业独特魅力

1.统一工装,提高辨识度

工装是企业对外形象展示的活体广告,外可体现企业“精气神”,内则是相互认同、产生团队意识和归属感的载体之一。很多非公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并不重视工装的作用,仅将其视作福利或者劳保用品,以至于很多企业工装在展示形象、弘扬团队意识方面毫无建树。因而,非公企业文化建设可从工装的多用化入手,在设计环节将实用性、时尚性相结合,既考虑职业保护,也满足对外展示的美观大方和时尚潮流,拓宽工装的用途和使用场景,还可在颜色、样式、标识等方面有一定差异区分,提高内部辨识度、彰显业务特性的同时维持企业统一风格,提升企业内部凝聚和外部辐射作用。

2.规范外宣标识,提升外显品质

外宣标识分为大件标识类和小件物料类,利用企业文化建设的契机,可对企业形象标识、品牌建设进行加强管理和提档升级,使之更符合企业的发展理念和时代潮流。对企业所属的大型建筑物和其他形象展示物进行统一规范和基础性规划,提高对外展示的统一性、规范性和呈现效果;对于易耗类的小件物料可以采取定制、招标等方式增加公司特色,以供内外交流之用,提升企业品牌档次;建立外宣的媒体和平台分级分类的管理体系,明确运营基本标准、审核流程和服务范围,结合当下流行的新媒体、新方式对品牌故事和重大IP、革新成果进行立体化、多元化的传播。

(三)支柱二:优化管理,规范统一内部流程

1.理清内部制度,规范奖惩标准

应当重视公司规章制度的地位和作用,对制度常态化自检自查和修正完善。尤其在日益重视人才兴企的当今,更应对企业文化中有关激励、分配、评价的制度规章和标准不断优化,使之在企业发展变化中始终坚守奖罚的核心原则,对成员的功过是非给予公正客观的评价和精准有效的激励。对企业的分配激励体系在设计和方向制定上更契合企业的战略路径和阶段特色。另外,对制度规范的修订也要坚持化繁为简、去粗取精原则,动态地进行内容更替和迭代,以简明扼要的形式发挥指导规范的作用。

2.健全荣誉体系,匹配战略导向

精准合理的精神激励往往比物质激励具有更持久有效的刺激作用。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可以与人力、党建、行政等系统联动,在信息共享的基础上设立分层分类的荣誉纪念、表彰体系,将意义重大、员工较为关注、群众呼声较高的奖励、表彰、纪念活动从公司层面予以整合,既涵盖评先表模类,也适当新增纪念性、情感性等荣誉类,分别制定细化评选标准,丰富荣誉的展出措施、宣传渠道和载体,构建梯次、多元、体系化的精神激励体系,全方位展现员工队伍鲜活、阳光、正派的形象。

(四)支柱三:多元活动,灌输宣传理念

1.规范开展内外大型活动,提高影响力

对外方面,组建专业队伍常态化参与社会、行业的重大活动,积极争取、大力支持与企业专业相关或有优势特长、资源的公共项目,凸显社会担当和家国情怀,响应当代主流价值观;对内方面,在统一主要基调、宣传方向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公共活动清单和年度活动纲要,分级细化组织开展符合企业文化倡导、时代主流精神且员工参与度高、有一定群众和实力基础的活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由单位冠名或提供支持,激发员工团队意识。

2.加强成果专项宣教,促进文化落地

利用自媒体矩阵及各类宣传载体,在企业文化体系成形后,从利于全员理解的角度开展形式多样的传播,全范围、高频次地触达全体员工,并适当向外予以展现。选派专业巡讲队伍对凝练出来的文化理念、核心内容进行集中宣讲,推动员工了解、认知和接受企业文化。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与党建、行政、工会等部门协作,开展以企业文化宣贯为主线的多类文体娱乐、竞赛活动,促进文化内容融入企业各方各面。

(五)支柱四:组织保障,推动文化建设落地

1.一把手重视,亲身参与建设

企业文化的建设往往是“一把手工程”,需要一把手的亲自关注和推动,才能让企业文化建设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支持。同时,对于非公企业来说,企业最高领导者的个性、习惯、理念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个企业的风格,进而对企业文化的塑造造成重要影响。另一方面,企业文化只有与最高领导者在特性上契合,内涵上受到认可和接纳,才有机会在企业中顺利推行并得到长期遵守[1]。因而,想顺利推动企业文化建设,首要抓住“一把手”这个“牛鼻子”。

2.各部门齐心,协同各展才能

企业文化囊括万千,既包括物质上的改造提升,也包括精神文化上的总结提炼,单靠个别部门是难以完成这样重任的,需要由一把手牵头,包括人力、党建、品牌、行政、营销等系统共同参与、其他相关单位协同配合,所有参与成员发挥专业优势齐抓共管、各施其能才能让企业文化体系完整、内容得当、推广有力。同时,在企业文化建设进入推进落实的阶段后,应当由具有落地抓手的党政、人力等部门牵头主抓督促落实与考评,其他职能部门作为参谋部门予以辅助,各系统共同配合才能取得实效。

猜你喜欢
建设文化企业
企业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企业
企业
年味里的“虎文化”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谁远谁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