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基于移动互联网环境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2022-03-12 18:19沈雪红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2年3期
关键词:雨课堂移动互联网高职教育

沈雪红

摘要:目前高职教育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偏重单向灌输、教学手段单一、课程考核不全面等诸多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借助“雨课堂”智慧教学工具,设计了基于移动互联网环境的“探于课前、精于课中、勤于课后”三段式教学模式,并将这一模式运用于《通信配电》课程教学过程中,从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施、课堂教学效果评价等方面介绍了具体的实施过程。实践结果表明,三段式教学模式效果明显,有效地改进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高职教育;移动互联网;雨课堂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2)03-0155-03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1 引言

为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及“互联网+教育”的深度融合,教育部于2018年制定并发布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其中明确指出[1]:开展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智能化教学支持环境建设,推动人工智能在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全流程应用,利用智能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改革。这为教育信息化的改革及发展指明了方向。对教育从业者而言,基于便捷高效的移动互联网,借助智慧教学平台,构建“随时可学+随地可学”的新型课堂学习模式,重点关注学习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和最终的学习成效,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2 高职教育课堂教学现状

课堂是高职教育育人的主阵地,随着高职教育进入内涵式发展阶段,课堂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移动终端的普及和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及應用,基于移动互联网环境的课堂教学越来越普及。但是,在目前的高职教育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

2.1 单向灌输式教学依然明显

随着高职课堂教学外在环境和内生动力的变化,教师越来越多地将课堂教学与移动终端相结合,使传统的课堂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改观。但是,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课堂教学更多的是把课件推送到学生的移动终端,学生的注意力无非是从原来的大屏幕转移到移动终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还是带有明显灌输痕迹的单向传递和输入,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2.2 教学手段不够丰富

在当前高职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移动互联网的应用主要是课前或者课中推送教学课件和教学视频等教学资源,更多的是呈现和展示,手段还不够丰富。移动互联网应用于教学的主要作用在于促进教与学的实时交互,借助移动互联网实时收集学生的学习数据,并及时调整教学的策略,目前这一作用还未充分发挥。如何运用更多的教学手段,做到让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成为师生互动的平台是重点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2.3 课程考核不够全面

目前,在高职课堂教学中,课程的考核更多地还是比较单一的结果考核,没有有效的手段考核学生学习的过程,往往导致课程的考核不够全面。学习活动是一个持续性动作,简单的结果考核不能体现学习活动的全过程,不能有效反映学生的真实学习状况和综合能力。同时,单一的结果考核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用提高学习效果。

3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

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该校”)是一所以信息通信为特色高职院校,因此,更加注重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在课堂教学中,笔者主要采用清华大学与学堂在线共同开发的 “雨课堂”智慧教学工具[2],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借助移动终端开展课堂教学。通过对“雨课堂”平台的合理使用,既增加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与手段,同时也便于教师对学生数据的整理与收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

3.1基于移动互联网环境的课堂教学设计

基于移动互联网环境的课堂教学是在传统课堂的基础上,将课堂教学分成“探于课前——精于课中——勤于课后”三个部分,同时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以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与运用能力,完成课堂教学目标。具体的课堂教学设计包括课前、课堂和课后三个环节[3]。在课前环节,教师对课堂的教学任务、教学目标进行分析,制作相应的学习任务书,借助教学平台发布相应的教学视频、文本资料等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进行课前的预习与学习,完成课前任务;在课堂环节,教师运用课程教学平台进行现场演示、小组讨论等进行教学组织活动,同时通过随堂随机检测动态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授课安排;在课后环节,借助于“雨课堂”平台的论坛区以及课程微信群、QQ群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收集学生学习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反思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布置拓展训练任务与课后练习[4]。具体课堂教学设计如图1所示。

3.2 基于移动互联网环境的课堂教学的实施

笔者借助“雨课堂”智慧教学工具,以《通信配电》课程为例,以该校通信技术193班为研究对象,选取《通信配电》课程中“低压元器件”一节内容为切入点,具体介绍基于移动互联网环境的课堂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

3.2.1 课程资源的建设

1)根据授课要求,制作课前学习任务书,要求学生在课前完成。“低压元器件”一节教学内容的学习任务具体设计如表1所示。

2)制作课堂教学资源

在课前预习和课后拓展中,教学资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教师通过收集相关视频资料,进行合理编辑,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资料;第二,合理利用在线开放课程的视频教学案例资料,根据学生学习情况不断优化;第三,引进企业专家的教学与案例资源,让学生的学习更贴近实际工作内容。

3)课前测试、随堂测试、课后练习的题库建设

对于题库建设,既要具有针对性,又要把握测试难度,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与目标设计测试题库。题库难度的设计要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自学能力,并尽可能与企业实际案例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能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3.2.2 教学过程的具体实施

1)授课前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求学生在微信中关注“雨课堂”公众号或添加“雨课堂”小程序,登录“雨课堂”选择班级课程,确保课堂学习的正常开展;其次在“雨课堂”平台中推送学习任务单、相关教学视频、网页资源、课前测试等资料,同时通过后台数据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有目的地开展课堂教学;最后根据平台数据的反馈,制作相应的PPT教学课件,进行课堂教学。

2)课堂教学与互动

(1)在上课过程中,教师通过大屏幕展示PPT,让学生通过扫码进入课堂,完成课堂点名工作,同时也可以将教学课件推送到学生手机端[5],学生可以对重点知识进行截屏,避免了因忙于做笔记而错过知识点的获取,同时便于课后复习。在教师讲解过程中,对有不懂情况,可以在相应PPT页面点击“不懂”或“收藏”,便于学生在课后进行知识的重新分析与获取,老师也可根据学生反映出来的问题,及时调整课堂节奏。

(2)在教师授课的过程中,增加与学生实时互动

第一,现场演示教学。在课堂上,教师借助课件对教学内容进行讲解和分析,同时利用“雨课堂”平台的随机点名功能,随时邀请学生回答问题,所有学生都要做好准备,因为每个人都有可能被选中。这样,就能紧紧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学生的思路一直跟随教师,课程教学效果得到提高。通过与学生的实时互动,不仅课堂的吸引力大大增强,而且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第二,小组讨论教学。对于有些开放性题目可以利用“雨课堂”的弹幕功能,采用小组讨论的方法进行讲解。如在课程引入时,通过设置疑问——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哪些是我们所说的低压电器,他们各有什么作用?同时,可以打开弹幕功能,让学生通过弹幕参与课堂讨论,看着自己的弹幕文字在屏幕上滚动,看到同学们的五花八门的答案,大家在笑声中学习知识,最后由老师总结大家的答案得出结论。小组讨论教学形式有利于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寓教于乐。

第三,随堂练习教学。在每节课结束之前,发布课堂练习,课堂练习以选择题为主。通过完成课堂练习,对学生而言,既回顾了课堂所学内容,又加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教师而言,充分了解了同学们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对错误率多的题目或知识点进行再次讲解。

3)课后统计分析学习数据

“雨课堂”平台利用自身的大数据采集功能,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答题信息、“不懂”标记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将课堂实施的全过程记录下来,便于后续的分析与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与安排[6]。同时,借助教学平台发布课后作业与拓展学习资料,便于学生巩固消化,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深入学习。

3.2.3 基于移动互联网环境的课堂教学效果评价

课堂教学效果评价采用教师评价与教学平台自动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教师评价部分,教师结合学生课堂上的精神状态、学习态度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分,同时借助“雨课堂”教学平台,对同学们的线上学习活动进行考核评价,具体包括课前、课堂、课后的资源学习情况、任务完成情况、测试情况、课堂参与度、回答问题的准确度等方面的考核评价。

教学平台评价部分,课前环节主要是对学习资源和课前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定量评分,课堂环节主要是对随堂测试和随堂作业的完成情况定量评分,课后环节主要是课后拓展作业完成情况定量评分,该部分评价活动由课程教学平台自动完成。

最后,将教师评价与教学平台评价按各占50%的比例进行折算得出总评成绩。课程评价是过程性考核,是贯穿教学全过程的动态学习诊断与评价,包括课前预习测评、课堂实时检测、课后作业评价,从而实现了即时、动态的诊断分析及评价信息反馈[7]。

4 基于移动互联网环境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

4.1 课堂氛围“活”起来了

借助“雨课堂”智慧教学工具,基于移动互联网环境的课堂教学实施以来,课堂教学氛围明显活泼起来。学生借助手机等移动终端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极大提高,能够将注意力集中到课程学习中,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各种教学活动,过往课堂沉闷的学习气氛得到明显改观。通过对班级39名学生的调查显示,36名学生表示课堂有吸引力了,并愿意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各种活动[8]。

4.2 师生互动“多”起来了

与以往课堂教学相比,基于移动互联网环境的课堂教学,师生的互动明显多起来了。以往的课堂教学互动主要是教师设置问题,学生回答问题,属于浅层次的教学互动,主要目的是调节课堂气氛。基于移动互联网环境的课堂教學,无论是课前教师布置任务,还是课中教师设置的各种教学活动,都是更高层次的教学互动,一方面这些教学互动推动着教学过程的推进,另一方面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教学内容。特别是课中教师设置的各种教学互动,包括点赞、课堂小测验、观看小视频、回答在线问题等等,形式多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4.3 课程成绩“高”起来了

与同专业平行班级相比,采用基于移动互联网环境教学的班级,学生课后作业完成的质量、课程学习投入的程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等方面都有明显提高,课程考核平均成绩高出近十分,教学效果非常明显,师生关系更加和谐,教学过程更加顺畅。

5 结语

基于移动互联网环境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入《通信配电》课程以来,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首先,学生学习的投入程度显著提升,学习的主动性明显增强,课堂教学氛围得到极大改善,师生关系更加和谐。其次,课程的考核成绩显著提高,相比平行班级的成绩高出近10分。同时,《通信配电》课程被评为该校第二批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立项建设项目,目前正积极申报市级及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EB/OL].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s3342/201804/t20180425_334188.html,2018-4-13

[2] 王秀珍,王粉梅,裴斌.基于雨课堂的智慧教学模式构建[J].计算机教育,2018(4):139-142.

[3] 卢倩倩.微信平台支持的高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7.

[4] 单好民.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O2O混合式教学实践[J].现代计算机,2019(33):62-65.

[5] 康志钰.“美篇”新媒体在种子学辅助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0,14(2):142-147.

[6] 王立.数据驱动的反馈式教学服务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8.

[7] 单好民.“互联网+”时代《计算机基础》教学体系的优化研究与实践[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7,33(7):38-40.

[8] 李鹏,易淑明,郑晓妮,等.“雨课堂”在课前、课中、课后“三段式导学”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护理研究,2018,32(4):560-563.

【通联编辑:王力】

猜你喜欢
雨课堂移动互联网高职教育
雨课堂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雨课堂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探究
提高《电工基础》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
雨课堂在经管类本科经济法教学中的微应用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移动客户端的传统媒体转型思路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