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AI合成主播看新闻传播的融合创新发展

2022-03-11 00:27余文吴飞
传媒 2022年4期
关键词:融合创新新闻传播

余文 吴飞

摘要:AI合成主播是通过计算机技术模拟出的虚拟形象,选取真人原型的语音、图像等信息进行综合建模后,就可以诞生从语音、唇形、人脸,甚至表达情感几乎与真人一致的虚拟主播。本文简要分析了AI合成主播在新闻传播中所带来的机遇、问题以及融合创新路径,以期为相关领域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推动脑机交互的新发展。

关键词:AI合成主播 新闻传播 融合创新

2017年12月,搜狗首席执行官王小川将AI同传带上了世界物联网大会。AI同传集语音识别、语音合成、智能翻译和语音风格变换为一体,实现了中英两种语言的语音文字实时同步翻译,还能够在同传的过程中模仿出和讲述人一致的音色。2018年11月,新华社与搜狗联合发布了世界第一个AI合成主播,高度模拟出新闻主播的音色、动作和表情,达到了几乎以假乱真的效果。2019年2月,新华社和搜狗公司又联合发布了世界第一个站立式AI合成主播,播音主持能力更加智能逼真并且拥有了大量站立状态下的肢体语言,还参加了当年全国两会的新闻报道。2021年10月9日,新华社新闻“我国发布未来5年家政兴农行动计划”,使用了AI合成主播进行播报。实际上,AI合成主播的应用在当前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目前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多家大型媒体都开始积极应用AI合成主播。从整体上看,AI主播具有低投入、多元化、高效能等优势,然而在实际的应用中仍存在缺少创造力、人格塑造不完善等问题。

AI合成主播在当前的新闻传播事业中具备真人主播难以企及的各类优势。由于AI合成主播有着强大的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内核支持,其应用效率非常高,并且在不断成熟的技术支持下应用成本不断降低。

1.AI合成主播的高效低投入优势。AI合成主播中融合了大量的数据处理技术和语音播报技术,后台硬件能够流畅处理大量语言和语音数据,大大提升了新闻的生产和制作效率。只要对AI合成主播置入所需要播报的文字材料,并且预先设置好播报算法,其就能够迅速对需要播报的任务进行整理和分析,进而快速进行新闻节目制作和输出。AI合成主播的低投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AI合成主播无须培训,随着设计的完成就能够直接投入使用,免去了主播培养过程中投入的时间、人力和物力;二是AI合成主播的维护费用较低,以一般的媒体平台来看,长期签约一名主播,需要支付大量的报酬,而AI合成主播薪资报酬上并无要求,仅有进行设计时的一次性投入;三是AI合成主播的应用成本极低,AI合成主播不需要专门的播音室、播音设备支持,主播画面可通过计算机合成、音色音调调整可使用软件进行调节,不需要专业的播音设备作支撑。而在功能性上来看,AI合成主播能够承担绝大多数情况下的主播任务,与真人主播无明显差异。人民日报对AI合成主播的应用上,主要在后台提前录入新闻栏目的文字信息,仅需要300秒就可以由计算机制作出一段AI合成主播的新闻视频。同时,新华社2019年上岗的AI合成主播“新小萌”、“新小微”等,參加工作100天的时间,就创造了播报新闻3000多条、工作时间超过2000小时的卓著成绩,受众的点击量和收看量也是居高不下。从投入和产出来看,取得了非常经济的边际成本,在短时间内输出了大量新闻节目,不仅丰富了受众的业余生活,还降低了新华社真人主播的工作量,达到了两全其美的效果。

2.AI合成主播的多语言多功能优势。在互联网不断普及的今天,随着带宽和网速不断优化,线上观看新闻越来越受到大众的欢迎。在这样的互联网信息时代背景下,AI合成主播无疑对宣传中国传统文化、传递社会正能量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AI合成主播使用中文、英文、日文等多国官方语言对两会相关情况进行实时报道,在国际上及时传递了我国的大事要事,提升了中国形象的世界知名度,展现了中国力量和中国精神。在这一方面,如果只使用真人主播,将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在多种语言的使用上有可能也会出现失误。光明日报推出的AI主播“小明”,其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内置了中、英、日、韩、俄、西、法等9国语言,能够轻松切换模式,应对中外各类新闻播报,给受众带来全新体验。在应用上,AI合成主播还能够智能收集新闻信息并进行语音播报,AI合成主播的后台能够整合大量的线上信息,并将线下信息传递至线上,通过多机位和多景深,并在语音播报中全方位展示了视频、图片等多媒体信息,来实现采编、播报、审查和储存的全流程工作。

3.AI合成主播的高精确度和趣味性优势。在新闻播报工作中,由于工作繁重,经常有临时性插播任务,无论真人主播的专业素质有多强,在具体的工作中很可能因为长时间播报出现失误。2021年9月,杭州电视台新闻联播主持人提词器失灵,又因为是急稿缺少手卡,导致节目一度中断。倘若使用AI合成主播,在接到紧急稿件时迅速输入到人工智能后台,在播报进度中进行插播,则不会出现这样的失误情况,并且能够实现全天无间隔无差错播报。学习强国平台里绝大多数的有声栏目都使用的是AI合成主播进行播音,实际上非常适合受众听取新闻和其他有效信息。北京交通广播的AI合成主播能够自动对背景音乐进行编辑,同时主动配合进行串词,由它来进行实时交通情况播报十分流畅。同时,AI合成主播的趣味性也是受到新闻传播行业和受众喜爱的重要因素。在2019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网络春节联欢晚会中,著名主持人撒贝宁和AI合成主播“小小撒”共同走上晚会舞台,“小小撒”语言幽默,在和观众进行现场即兴互动的过程中妙语连珠,甚至风头盖过了撒贝宁,使得现场雷动掌声。

AI合成主播虽具备很多媲美甚至超越真人主播的优势,但在新闻传播的实际工作中,AI合成主播作为人工智能在信息化时代的产物,还是不能产生人类的诸多情感,在创造力、判断力、情感温度和人格塑造上,几乎没有办法达到真人的程度,这也是AI合成主播无法完全替代真人主播的局限性。

1.AI合成主播缺少创造能力。新闻播音等传播工作绝对不是机械化的语音输出,准确说应该是新闻工作者在语音播报的过程中将有效的文字信息通过自身表情、语速和音调等方面的人文处理后展现给广大受众的。与探访人民群众身边生活的采编记者相比,主播的工作就是将有效信息播送给受众,这个过程不是简单地复制,其中蕴含的判断力、领悟力和价值导向等创造能力是新闻节目成功的关键所在。因此,在不同的新闻节目当中,真人主播会根据具体的情景创造出不同的栏目情感效果。例如,在播报汶川大地震、玉树大地震等灾难性新闻时,真人主播会降低播报语速,并且在声音上是带有一些哽咽的情感。在播报一些身边的轻松故事时,真人主播会适当加快播报语速,并且带有一些轻松愉悦的感情。在不同的节目中流露不同的个人情感,会贴切节目想要产生的效果,并且让受众有共情之感。而当前AI合成主播实际上仍然是以真人主播为原型进行模仿,受到人工智能技术的限制,难以产生准确的判断力和思维方向,缺少人类大脑能够产生的感情理解能力。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著名主持人尼格买提不仅担任了《你好生活》的主持人,还是这个节目的总导演,这也让他能够从全过程把握节目的具体情况,在主持的过程中很自然地注入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和正能量价值观,这就是AI合成主播难以替代真人主播的创造能力。

2.AI合成主播缺少灵动性。新闻播音实际上是一种非常专业的艺术创作,新闻主播需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将没有感情的文字转换为具备情感力量的谆谆细语。因此,新闻播音不仅需要过硬的专业技能,更需要人文技巧来塑造节目情感。通过人工智能内核的算法技术,AI合成主播能够达到专业主播的发音水平,并且能够在新闻稿的播报中抑扬顿挫,播音技术十分高超。但AI合成主播是以计算机硬件作为“大脑”,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无法将人类情感和温度融入新闻工作当中,这样也很难使受众与其共情,甚至看得久了会有一种模式化的僵硬和“冷冰冰”的感觉。如四川电视台主持人宁远在汶川受灾现场向全国人民播报受灾情况时热泪盈眶,感动了大江南北的中华儿女。这源自于其个人感情的释放,真真切切地带来了灾区的场景。AI合成主播虽然能够塑造出与真人无二的相貌语气甚至是主持风格,但是如果我们仔细地去体会,那种来源于人工智能的机械感还是比较顯著的,明显缺少一份真人应有的灵动性,实际上不利于一些新闻节目的质量提升。

3.AI合成主播人格塑造不完美。新闻播音是具备高度艺术性和专业性的语言工作。新闻主播是节目和受众之间的重要连通器,其一举一动都会影响新闻节目的质量。从行业实际情况来看,新闻主播在充分感悟人生和积累主持经验的基础上,会逐渐形成属于自己的播音风格和鲜明的人格魅力。这是一档新闻节目吸引受众的重点因素,也是播音主持艺术性很强的原因所在。与真人主播不同,AI合成主播的工作基础是对某个特点主播的模仿,在播报的过程中样板化较为明显,无法体现出真人主播的人格形象。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几位著名主持人,如朱广权、撒贝宁、康辉等,以他们独特的人格魅力,受到了人民群众的欢迎。其中朱广权的主持风格是非常正派和字正腔圆的,可偏偏他又能够一脸严肃地讲出让人忍俊不禁的小故事,撒贝宁的一些“主持金句”更是红遍大江南北,康辉作为新闻联播主持人到抖音平台一脸亲切地拍小视频,这种深入人心的风格,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这也是AI合成主播做不到的一点。

随着当前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AI合成主播也在不断优化和创新,将进一步找到与新闻传播行业的契合点,不断融合创新,甚至在未来技术成熟的情况下能够与人脑高度结合。

1.AI合成主播的个性化应用。AI合成主播的出现,实际上是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传播行业发展的落地,它给受众带来了基于互联网技术下的全新传播和观看体验,也直接改变了新闻传播节目最重要的产品生产过程,加快了新闻传播行业技术时代的进程。传统新闻节目在生产上耗时耗力,需要大量工作人员配合,而AI合成主播技术的介入通过大数据算法直接颠覆了传统新闻节目生产过程。同时,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收集用户喜爱的新闻细分领域,可以通过大量AI合成主播节目向受众推送受其欢迎的具体产品,但是也可能会导致受众接受信息的局限。AI合成主播的应用前景应当将AI技术、大数据、物联网等新闻传播新业态集成于一身,不断创新服务形式,加强社会主义正能量的舆论导向,提升受众的使用体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科大讯飞合作创造出智能审核员等相关新型产品,通过关键字识别、关键音频信息鉴定等方式对新闻信息进行识别、鉴定和甄选,从而实现高质量的信息管理与舆论管理。下一阶段,在用户个人定制下,还能够借助AI合成主播技术不断提升互联网新闻软件和自身的交互性,提升AI合成主播的实用性。

2.AI合成主播和常规主持人的联动。AI合成主播的产生就是为了提升新闻传播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在这个过程中必须重视真人主播的情感内在,尊重新闻传播工作规律,使AI合成主播和真人主播的优势相辅相成。著名新闻工作者陆锡初曾在新闻专业节目中表示,主播不仅应当具备专业人士所有的听说读写等基本表达能力和综合素养,还应当尽可能地参与到节目策划、制作、导播等全过程,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把握不同节目的策划初心和想要表现的真情实感,有助于把握主持的全场节奏。在未来的融合创新中,专业真人主播应当在分工中侧重于对信息的思考和情感灌注,AI端则侧重于数据运算和具体执行。在AI合成主播和真人主播的结合下,新闻传播工作将变得高效且充满人文内涵。也就是说,AI合成主播的发展绝不能脱离人类控制,只有饱含情感的新闻传播才是正确的发展方向。

从应用趋势来看,AI合成主播开始踊跃出现在时政新闻、文字配音、主持替代和采访演播等新闻传播行业的各个角落,与真人记者、播音员共存。虽然AI合成主播具有各种优点,但是现阶段它也存在着诸多不足。未来,AI合成主播势必会在新闻传播事业中得到进一步的融合创新,以适应和迎合当前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发展的大潮。

作者余文系西安培华学院传媒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系教师

吴飞系西安报业传媒集团西安日报编辑部主任

参考文献

[1]朱丹青.智媒时代下AI合成主播的发展探讨[J].出版广角,2020(02).

[2]张婧.AI合成主播:播音主持行业的“危”与“机”[J].视听界,2021(04).

[3]胡恩红.AI合成主播的价值审度与伦理探究[J].声屏世界,2021(06).

[4]孔令强.模仿、创新与新闻黑箱——对“AI合成主播”的技术反思[J].传媒,2020(17).

【编辑:陈琦】

3830500338275

猜你喜欢
融合创新新闻传播
浅谈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
试论融合创新思想对新时期图书策划和营销的指导作用
小学“优课”教学模式的多元分析
当传播遇上新技术,媒体人需怎样的新闻坚守?
东西方人本管理思想的比较
运用科技手段提升传播力
新闻传播专业硕士产学对接路径重构
新趋势下酒店管理的融合创新
湖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