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玉群,周 璇,杨 静,智亚慧
(信阳市中心医院 河南信阳464000)
川崎病(KD)常以长时间发热、杨梅舌、皮疹等为表现,是一种病因不明且多见于5岁以下婴幼儿的全身性血管炎综合征[1-2]。若KD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心血管并发症,甚至猝死[3]。故而对KD早中期患儿行及时有效的治疗极为重要[4]。目前,临床为了控制KD患儿病情,以丙种球蛋白治疗为主,但研究发现该种治疗手段会造成较多的不良反应,从而影响治疗[5];并且KD治疗周期较长,涉及重要脏器等部位较多,故进行同步护理干预尤为重要。循证护理(EBN)为受循证医学启发产生的一种新型护理概念,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慎重、准确地遵循当前最佳研究证据的整体护理方式,并能有效结合护理技能、临床经验及患病机理,制订最佳护理措施[6-8]。2018年9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我们对57例KD患儿行循证护理干预,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同期收治的114例KD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临床确诊KD且符合诊断标准者;②无其他主要器官功能不全者;③无相关治疗禁忌证者;④治愈出院后随访资料齐全者。排除标准:①有凝血障碍等血液疾病者;②有严重糖尿病且已有明显并发症者;③存在视听、意识、认知障碍,精神、心理疾病者;④存在严重免疫系统疾病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7例。研究组男33例、女24例,年龄0.6~10(4.21±1.07)岁,病程5~10(7.0±2.14)d;对照组男37例、女20例,年龄0.7~11(5.21±1.47)岁,病程4~10(6.5±2.38)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首先评估患儿病情,依据具体情况制订护理措施,对家属进行口头教育指导,密切关注患儿病情,听取主诉,遵医嘱给药并根据患儿情况控制静脉输注速度。干预过程中出现过敏等特殊情况应当及时有效地处理或做出调整。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EBN,具体内容如下。
1.2.1 组建护理小组 成员:组长由具有4年以上工作资历的护理质控干事担任;由经验丰富、具有KD临床护理资历的护士担任组员并对其进行KD护理专业培训。分工:①组长负责依据KD患儿及家长需求与护理要点制订护理活动方案并监督执行,监督、评价组员对KD患儿的护理工作情况,对组员进行及时指导或问题纠正。②组员负责依照组长指定的护理活动方案及安排执行护理工作,同时保障护理措施在执行过程中有效、及时,并结合自身临床经验提出关于KD护理方案及措施的相关意见或建议。
1.2.2 循证支持 患儿评估:查看KD患儿发热、皮肤、睡眠、口腔、饮食、情绪等情况,并基于此对患儿做出全面评估;向患儿开展KD相关问卷调查,收集其对KD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及对护理方面的需求。文献采集:于权威医学期刊数据库中检索“川崎病”相关护理医学文献,并根据临床实践筛选出所需文献资料,将近3年内相关性较高且内容质量较高的文献,根据研究内容、护理措施进行整合。定期总结:定期召开以“近3年内KD护理工作回顾分析”为主题的小组工作会议,针对KD患儿常见并发症及自身护理临床实践做梳理并分析总结,了解影响患儿生活治疗与预后的因素。有研究指出,KD患儿并发症率>20%,普遍生活质量评分≤70分,导致该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有护理循证缺失、规范性弱、指导不足且措施不全等。
1.2.3 EBN措施应用 规范临床护理,将编制好的“KD患儿临川护理要求对照表及其方案流程”分发至护理人员,组长前期负责监督护理人员对临床护理的各阶段流程与护理任务、各项护理措施与相关要求等熟练掌握,在其明确详细护理内容后,组长依照该表对护理人员临床实践进行评估审查,如有不熟悉护理流程、不能满足护理要求且操作不规范的护理人员,组长应及时对其进行专项护理培训指导。EBN小组组长负责担任临床护理培训师,统一安排临床护理评估不合格者接受培训,将理论讲解结合实操演示作为培训形式,发热护理、睡眠改善方法、护理流程、护理要求、皮肤护理、疼痛护理等作为培训内容。①详细耐心指导家属如何照料患儿,组建家属微信群,护理人员利用该平台每日定点定时在群中推送KD相关护理知识及“川崎病患儿健康手册”,请家属自行下载并详细阅读,内容包括KD知识、常见并发症、临床治疗方式、患儿照料要点、临床表现等。同时,护理人员要将KD手册对患儿照料的指导意义在群内向家属详细讲解,强调知识要点,并及时掌握家属的KD手册查阅情况,对其提出的问题一一耐心解答。护理人员要将“如何照料川崎病患儿的要点详解视频”每日定时定点在微信群内推送,并附家属日常照料需求与一般常见症状及如何处理等内容,讲解视频时间0.5 h。与此同时,由KD护理组长对视频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向家属强调KD患儿照料重点及难点,将视频配上文字说明一并发送。②因睡眠质量也决定了患儿康复效果,护理人员须协助家属或请家属做相关措施帮助患儿改善睡眠质量。对KD患儿采取音乐促眠法,将病房室内温度控制在25~28 ℃,请家属借助媒体设备在患儿睡前0.5 h播放轻松舒缓的音乐促眠,将音量调节在40~45 dB,同时轻抚患儿,并在其进入睡眠状态后将音量调节至40 dB以下。针对易躁、多动的患儿可采取按摩助眠法对其轻抚、按摩助眠,方法如下:在患儿鼻上方两眉间(印堂)用手指缓慢画圈按摩,在患儿手掌凹窝处用大拇指采用画圈的按压方式,以有触感并无明显压迫感的力度为最佳,或利用小滚珠在患儿的手掌心处轻柔滚动按摩,需要注意的是在按摩前应当将指甲修剪干净,以防按摩过程中将患儿皮肤划伤。③因婴幼儿对疼痛的承受力极弱,故缓解疼痛在改善患儿生活质量中极为重要。借助Cries评分表对患儿疼痛程度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哭泣、睡眠、呼吸、表情等指标,拟定“10分”为各项指标分值,患儿疼痛强至弱用评分高至低体现,“10分”视为疼痛程度最高。制订疼痛护理措施方案,以患儿疼痛程度评估结果为依据。注意力诱导法:疼痛分值为3~5分,2周岁以上患儿可使用动画片等视频对其诱导,在家长陪伴下播放患儿喜欢的动画类型视频,用以转移患儿注意力,使其疼痛得到缓解;2周岁以下患儿可在其床头悬挂色彩艳丽类的玩具并使玩具不停摆动,致使患儿注意力得到转移。疼痛评分1~2分患儿可采取家属陪伴的方式,让家长在与其沟通交流时轻轻抚摸患儿,使患儿得到家长关怀。④患儿出现不良情绪是治疗中常见的现象,而对患儿进行情绪疏导可使用快乐氛围法,即护理人员为使患儿恐惧或紧张等情绪得到缓解,需要注意将病房环境营造成轻松愉悦且充满童趣的治疗氛围,借助各类婴幼儿感兴趣的玩具或动画图片装饰病房,并利用病房内的电视机播放欢乐有趣的儿童动画片,达到消除病房内压抑气氛的效果。
1.3 观察指标 ①血清学指标:包括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②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呼吸系统相关并发症。③退热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
2.1 两组干预前后血清学指标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血清学指标比较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2.3 两组退热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退热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KD是一种具有病因复杂、发病率较高、血液呈高凝状态等特点的血管炎性综合征,大概率能够诱发小儿后天心脏病,并进一步诱发多种心血管类并发症[9]。目前,该病尚无预防疫苗,因其发病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已严重危害婴幼儿健康,故而在KD患儿治疗期间采取加强且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帮助患儿规避疾病恶化、出现相关并发症等风险,缩短患儿治疗时间[10]。EBN是一种将循证医学作为理论基础的加强型护理模式,结合临床实践、科研理论、患儿及家属需求等,取证明智且审慎,为完善临床护理方案提供指导依据,使护理质量最大限度提升,从而保障治疗效果,使患儿尽早痊愈[11]。
有研究结果显示,循证护理干预在通过对患者护理过程中将问题归纳总结,依据临床实践经验、科研文献和患者需求量身制订护理方案,在临床护理中依照患者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护理措施,从而预防管理可能导致患者病情加重的危险因素,避免患者疾病恶化、促使病情好转、减轻症状因长时间发作导致对身体重要器官持续侵害。本研究采取EBN小组的方式并明确分工,经对患儿评估、文献采集、护理工作总结归纳进行循证后,以此为依据确定护理方案及措施,对治疗效果、护理实操、患儿情绪等实行干预。本研究通过小组合理制订“KD患儿临床护理方案”,同时对组员进行针对性护理培训及规范操作,为护理人员操作可靠性与并发症防控提供了及时有效的保障,结合对家属基础照料常识的指导、增加家属对KD的认知,全方位保证对患儿的高质量护理,消除并发症诱发因素。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干预后血清学指标水平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退热、胃肠功能恢复正常、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说明EBN以KD患儿常见临床护理问题为切入点,不断完善护理措施及方案,最大限度满足患儿就诊需要,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EBN在KD患儿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减少患儿并发症的发生,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儿尽快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