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小学音乐课堂观察中观察量表的设计与运用

2022-03-09 20:05谭京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24期
关键词:课堂观察

谭京

【摘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是使他们具备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音乐学科在中小学学科中的地位得到提升。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音乐教育工作者投入到音乐课堂教学研究中来。课堂观察作为研究课堂的一种方法开始受到中小学教师的青睐。笔者作为一名初中音乐教师,在研究中对课堂观察LICC范式运用,通过课前会议、课中观察、课后会议三个阶段,对中小学音乐课堂进行了一系列的观察研究,研究成果显著,研究团队的PCK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本文将对如何开发设计音乐课堂观察量表、如何在研究实践中运用音乐课堂观察表进行阐述,希望能为广大音乐教师提供帮助。

【关键词】课堂观察;音乐教师PCK能力;LICC范式;课堂观察量表

一、课堂观察——一种新型的听评课方式

近些年,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的崔允漷教授所著《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在教育界引起了广泛的影响。书中阐述了一种新的课堂研究范式(课堂观察框架)——课堂观察LICC范式,从实践中演绎出课堂的四个维度:学生学习(Learning)、教师教学(Instruction)、课程性质(Curriculum)、课堂文化(Culture),20个视角,68个观测点。笔者参与的课题组借鉴崔允漷教授的LICC范式,基于四个维度与20个视角不变的情况下,结合音乐课堂(学科)特点,演绎出45个观察点。通过这样的观课评课,促进了音乐教师PCK能力,大大改善了音乐课堂。

二、观察量表——课堂观察的定量评价工具

LICC范式的实施需要借助于一定的研究工具,而课堂观察量表就是其中的工具之一。

(一)观察量表的开发

1.首先要了解教学内容与课型

提前召开课前会议,让被观察者(上课教师)讲述其上课主题、课型、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手段、教学重难点、评价方式等。

2.根据被观察者的个人特长与教学风格

每个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都会表现出与众不同的个性及特点,而这些个人的特长与教学风格同时也决定着整个教学活动。因此,在设计课堂量表时,要结合被观察者的这些特点进行设计。

3.如何选择观察点

课堂是错综复杂且变化多端的,要观察到课堂里发生的每一件事是不可能的。但如果我们不知道在找寻什么,就看不到更多的东西。因此,课堂观察要求根据观察点的品质、观察目的和内容等,事先确定好观察点。

首先,要根据观察点的品质——可观察、可记录、可解释来确定观察点。这是由观察的特点所决定的。我们只能观察到具体的行为表现,如,师生之间的提问与应答、阐释与分辨、辅导与练习,教师移动与教学手段的运用等,而很难观察学生、教师头脑里的东西;同样,所确定的观察点还必须是可记录、可解释的,不可记录等于不可观察,不可解释等于没有观察。

其次,要根据观察者和被觀察者个体的需要来确定观察点。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关心的问题不同,需求不同,因而确定的课堂观察点也就不同。实际上,观察者和被观察者的需求往往不相一致,这就需要在课前会议中通过协商决定。

再次,要根据合作体的需要来确定观察点。课堂观察合作体形成的前提之一就是有共同的合作目标,或是研究一个主题,或是形成合作体的教学风格,或是改进课堂教学的某一方面等。因此,在确定观察点时还要考虑围绕合作体的需要。简单来说,就是先选择观察维度,根据维度确定观察视角,最后选择观察点。

4.设计量化表

课前会议结束后,观察者开始设计观察量表。课堂观察量表的设计没有标准的模板,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设计出不同的格式,但是,其包含的要素都要在其中。这些要素主要有:上课类型、观察的维度(四个维度其中的一个)、观察的视角(20个视角中的一个)、观察点(45个观察点中一点)、教学环节(根据被观察者的教学设计和说课)、观察分析结果。

观察者运用观察工具(观察量表),按预先设置的分类行为进行数据记录,收集具体的数据信息。

例如,观察成老师的《月亮月光光》这堂课,笔者选择教师教学(维度)、对话(视角)中的“提问的时机、对象、次数和问题的类型、认知难度怎样?”(观察点)作为研究本节课的切入点,设计了以下定量观察表:

(二)观察量表的运用

设计出观察量表之后,在课中观察时,通过笔录、摄像、录音等方式记录课堂行为,采集与需要观察的相关的信息资料。

1.观察的工具

观察量表是观察的工具之一,在课中观察时候使用。根据自己设计的观察维度,确定观察坐在什么位置。不同的观察维度,观察位置也是不同的。如果维度是学生学习,就要坐到能够正面观察到学生的地方;如果维度是教师教学,就要坐到能正面观察教师的地方。

2.有效数据的采集

课中所观察记录到的信息资料是课后分析报告的依据,因此,要确保准确、真实,不能凭观察者的个人主观意识进行记录。

3.数据整理与处理数据

课中观察之后,紧接着就要进行课后会议。在课后会议上,观察者依次通过分析课堂观察的观察量表上的数据,进行观察结果分析及教学建议,然后再谈被观察者对本堂课的感想、关于课堂观察的感想等。通过观察者的不同维度的观察,最终对被观察形成一个较为全面的综合评价。

三、反思与总结

1.单人观察,量化表对整课评价的局限性

要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推论。不能用一个点的观察结果来简单地推论整堂课的教学效果。仅凭观察的一个维度并不能给一堂课下定论,这只能是教学的一方面。

2.定量与定性的结合

要注意把定量和定性的方法结合起来。定量的方法在于使研究有理有据,通过前后若干次观察数据的比较,归纳出被观察者教学行为的特点。定性的方法着眼于综合观察教师的教学设计、课堂文化等要素,为被观察者提供全景式的改进建议。两者相互补充,有助于对教师课堂行为从细节到整体的把握。

总之,课堂观察是一项具有专业性的完整的程序,将课堂观察引入课堂领域,是一种站在课堂的每个角度、将课堂整体细化剖析各个要素的科学课堂研究方法。开发课堂观察量表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要更加全面地做好课堂观察,通过课堂观察的结果进行分析与归纳,反推教师的课堂教学,找出问题与解决的方法,让中小学音乐教师逐渐向《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中学教师专业标准》看齐,运用真实有效的评价数据,构建合理科学的教学体系、增强教师的专业素养,实现教学能力与教学质量的逐步提升,最终达到提升教师PCK能力的最终目标,实现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的教育目标。

注释:PCK是学科教学知识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的简称,是美国舒尔曼(Lee S.Shulman)教授提出,是教师教育学知识(PK= Pedagogical Knowledge)与学科知识(CK= Content Knowledge)的融合。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即是“教师个人教学经验、教师学科内容知识和教育学的特殊整合”。PCK涵盖“教学内容知识(what)、教育对象的知识(who)、教学方法知识(how)三大核心。

[本文系广东省中小学“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专项科研项目2021年度课题“‘共感’体验式学习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BQW2021JCW030)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沈毅,崔允漷.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陈大伟.观课议课与课程建设[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课堂观察
高职教学“课堂观察”方法的有效性探究
高中数学“课堂观察”教学有效性初探
教师提问有效性的课堂观察探析
高中英语课堂中教师提问的有效性观察研究
课堂观察LICC模式评析
基于课堂观察的“问”
中外教师在高职外语合作教学中的和而不同
此处有声胜无声
同伴互助英语课堂观察研究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课堂观察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