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凤
【摘要】以名著阅读课程化为宗旨,以《三国演义》为抓手,从名著的内容和艺术手法两个板块进行精读指导,教师分别从不同的探索角度,生成了规范的相关课件、教案和课堂录像。本校名著阅读课程化研究已经辐射到《水浒传》《红楼梦》等经典名著的教学,为一线教师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课程化;《三国演义》;名著阅读
一、名著阅读课程化背景
统编教材名著阅读部分从篇目选定、呈现位置到编写体例,均较旧版教材展露出更明晰的名著阅读课程化追求。然而,当下的名著阅读教学现状与这一追求有一定的错位。如,师生对名著阅读教学重视程度欠缺;有序、有方、有效的阅读指导不足;教学内容缺乏整合性且一定程度上脱离学生的真实语言实践;教学内容与方式过度结构化而严重压缩了学生自主阅读空间;评价方式偏僵化与扁平化等,与学生核心素養的发展有较大的差距。
上海市教委教学研究室副主任、中学语文特级教师谭轶斌在“阅读教学的三个层面”讲座中提出:“阅读课的核心教学价值的确定,要考虑四个方面:既要考虑课程性质,又要考虑阅读特质,还要考虑文体特点,更要考虑学生的实际。”师生共读《三国演义》的课题的核心价值,正是考虑了阅读课的课程性质,从宏观上把握阅读课程的课程体系,设置由策略到文本到写作的课程学习体系;考虑阅读特质,以阅读策略入手,师生共读,提升“读”的能力;再考虑文体特点,解决学生“痛点”,从手法、文言入手,消除阅读障碍,帮助学生鉴赏语言;考虑学生实际,抓住学生的“爽点”,即个性鲜明的人物、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在现代社会的价值,进行文化的理解和传承。最后由读到写,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和提升。
基于以上背景,探讨名著阅读课程化具有相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校课题组以《三国演义》的教学为依托,师生集体研读名著,进行了为期十周的课程实践活动。按照课题实施进度表,以名著课程化为原则,课题组教师先对学生进行阅读策略的指导,主要是快速式阅读、批注式阅读、感悟式阅读;然后,从《三国演义》的内容、艺术手法、语言运用和写作四个版块进行精读指导,每位教师分别从不同的探索角度,生成了规范的相关课件、教案和课堂录像。学生通过课程,掌握了阅读整本书的方法,运用阅读策略赏析《三国演义》的各个版块,通过精读指导支架,拾级而上,对于《三国演义》其它非精读情节的读法举一反三,提高了阅读信心和兴趣,引发了“三国热”。
二、名著阅读课程化实践过程
以名著课程化为宗旨,把实践探索的方法用在不同的名著上,方便经验的推广和实施,课题组已经在初三和高一分别同步推进了《水浒传》和《红楼梦》的师生共读研究。如,下表《三国演义》名著课程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已经在暑假完成《三国演义》整本书的阅读,下表中的内容为局部精读:
三、反思
该阶段性研究成果将整本书阅读的理论落地到课堂,丰富了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践研究价值,课程总体设计涵盖全面,教师生成的针对性教学反思及由课题研究成果生发的对其它名著的阅读思考,使得本课题有一定的延展性和迁移性。教师和学生论文的写作,既丰富了整本书阅读的理论体系,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本课题的阶段性课件、教案和课程录像对于其他一线中学教师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不论是初中二年级《三国演义》的阅读方法,还是初三年级《水浒传》的阅读设计,亦或高中阶段《红楼梦》的阅读指导,都可以从阅读策略到内容、手法、语言、写作等诸多版块汲取智慧。四本书的设计既有共性,又有根据年级学情不同的个性,教师在本课题中获得的教学设计参考都是实际可用的、可推广的,这也是本课题的社会价值所在。
[本文系广州市黄埔区“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师生集体研读名著的实践与探究 ——以研读<三国演义>为例”(课题编号:2020099)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王延学.名著阅读课程化的思考[J].语文教学通讯,2020(11):24-26.
[2]常凯.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名著阅读课程化探微[J].中学语文,2021(4):82-85.
[3]郑桂华.理解“语文学习任务群”和“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J].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2019(2).
[4]余党绪.整本书阅读或可成语文教改的发动机[J].语文学习,2017(10).
[5]王家兵,郝忠勇.名著阅读课程化的实践与探索[J].语文建设,2019(21):47-49.
[6]袁远辉.名著课程化导读教学的途径与策略——以统编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的名著为例[J].教学研究,2020,43(5):6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