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文婷
在强调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我国高职教育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进入转型期,寻求高质量发展,注重学生整体素养的提升,以满足社会和国家发展的需求。在当前学习型社会背景下,了解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现状,构建有效干预模式,提升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高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为高职学生个体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成为职业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
(一)研究对象。本研究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式,通过问卷星对湖南省3所高职院校的472名学生进行调查,初步统计筛选后,获得有效问卷461份。有效样本中,男生174人(37.7%),女生287人(62.3%);城市151人(32.8%),农村310人(67.2%);独生子女114人(24.7%),非独生子女347人(75.3%);学生/社团干部155人(33.6%),非学生/社团干部306人(66.4%);大一150人(32.5%),大二211人(45.8%),大三100人(21.7%)。
(二)研究工具。本研究采用朱祖德等人2005年编制的大学生自主学习评定量表[1],该量表包含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两个分量表,其中,学习动机包含6个维度30个条目,学习策略包含6个维度39个条目。量表采用从1(非常不符合)到6(非常符合)的6点计分法,反向计分题的计分相反。本次研究中该量表各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699~0.915,动机分量表和策略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43、0.959。
(三)统计分析。使用IBM SPSS20.0软件录入、整理和分析数据。
(一)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总体状况。结果显示,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总均分为4.258,说明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在动机分量表的6个维度中,内在目标平均得分最高,为4.699;学习意义、外在目标、学习焦虑、自我效能平均得分分别为4.527、4.396、4.112、4.057;学习控制平均得分最低,为3.722;动机分量表的平均得分为4.312,略高于总均分。在策略分量表的6个维度中,学习方法平均得分最高,为4.498;学习总结、学习求助、学习计划、学习评价平均得分分别为4.148、4.130、4.129、4.126;学习管理平均得分最低,为3.857;策略分量表的平均得分为4.217,略低于总均分。12个维度中,内在目标平均得分最高,学习控制平均得分最低。
(二)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差异分析。结果显示(如表1所示),女生在外在目标、学习焦虑、学习管理三个维度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农村学生在学习管理维度的得分显著高于城市学生。是否独生子女在自主学习能力各层面均无显著差异。担任学生/社团干部的学生在学习动机、学习策略、自主学习能力整体层面及除学习管理之外的11个维度的得分均显著高于不担任学生/社团干部的学生。不同年级高职学生在学习策略、自主学习能力整体层面及自我效能、学习焦虑、学习求助、学习计划、学习总结、学习评价维度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的LSD多重比较发现,在学习策略层面、自主学习能力整体层面及自我效能、学习求助、学习计划、学习总结、学习评价维度,随着年级的升高,其平均得分呈现递增的趋势,大一学生得分最低,大二学生次之,大三学生得分最高,并且大三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大一、大二学生(P<0.05)。在学习焦虑维度,随着年级的升高,其平均得分呈现“高-高-低”的趋势,大二学生得分最高,大一学生次之,大三学生最低,并且大一、大二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大三学生(P<0.01)。
(一)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总体处于中等水平。研究发现,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这与龚雪等人针对本科生[2]、熊雷欣针对高职学生[3]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说明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动机分量表中,内在目标、学习意义、外在目标3个维度的平均得分高于自主学习能力总均分,其中内在目标得分最高,说明学生在自主学习上,学生的内在学习意愿较为明确,能够认知到学习的有用性,也比较在乎学习的外部奖励和与他人的竞争。学习控制平均得分最低,自我效能次之,说明学生对努力能取得良好学习结果的判断不够坚定,学习成就感较低。学习焦虑的平均得分为4.112,说明学生普遍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学习焦虑。策略分量表中,学习方法维度的评价得分最高,说明学生能够合理地运用多样化的学习方法。除学习方法外,策略分量表的其他5个维度的平均得分均低于总均分,总体反映出学生的学习策略水平较低,其中学习管理平均得分最低,说明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管理意识和经验。
表1 不同类型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差异分析
(二)不同类型高职学生在自主学习能力各因素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女生在外在目标、学习焦虑、学习管理3个维度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原因可能如下,一是在当前社会环境下,女生面临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竞争压力更大,更期待通过获奖学金、考证书等途径来提升自己的就业优势。二是相较于男生,女生更感性,情绪表达更加丰富,更加在意外界的评价,面对压力和挫折时情绪调节能力较弱。三是女生性格乖巧,自制力强,总体的自我管理能力优于男生。
农村学生在学习管理维度的得分显著高于城市学生。原因在于,很多农村学生具有留守经历,他们从小到大的学习缺乏来自家庭的引导、监督,学习时间、学习行为需要自己来把握,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他们的学习管理能力。
担任学生或社团干部的学生在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和自主学习能力整体层面及除学习管理之外的其他11个维度的得分均显著高于不担任学生或社团干部的学生,这与龚雪[2]、王瑞博[4]的研究结果一致。原因可能如下:一是有担任干部经历的学生更加注重人际交流和社会实践,其社交活动范围要远远大于没有担任干部经历的学生,接触到的知识面更广,学习能力得到了大力提升。二是学校对学生干部的选拔有一定的要求,综合素质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更有可能担任学生干部。
在学习策略层面、自主学习能力整体层面及自我效能、学习求助、学习计划、学习总结、学习评价维度,随着年级的升高,其平均得分呈现递增的趋势,其中大三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大一、大二学生。原因可能如下:一是高中阶段的学习偏向被动式学习,学生主动学习意愿不强,缺乏自主学习意识;并且大一学生面临一系列新的变化,处于适应阶段,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总体水平不高。二是在倡导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环境下,高职院校特别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高中相对封闭、被动的学习相比较,大学的学习更具开放性、自主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断增强。三是大三学生面临毕业,就业压力、毕业考核、社会实践等系列因素推动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学习能力大力提升。在学习焦虑维度,大二学生得分最高,大一学生次之,大三学生最低其中,大一、大二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大三学生。原因在于,大学的学习氛围较高中而言较为宽松,刚进入大学的大一学生心态有所放松,学习焦虑感有所下降。随着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大三学生对学习的控制力越来越强,学习焦虑感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