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宫颈炎患者HPV感染状况、基因型分布及其与阴道微生态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2022-03-08 11:59张海琴刘娟娟娄俊丽雷申琼
海南医学 2022年4期
关键词:唾液酸酯酶乳酸杆菌

张海琴,刘娟娟,娄俊丽,雷申琼

铜川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陕西 铜川 727000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作为一种嗜上皮性病毒[1],属于乳头多瘤空泡病毒科乳头瘤病毒属,分布广泛,宿主特异性高。不同类型HPV的致病程度差异明显[2],高危型HPV感染是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病变的主要发病原因[3],而低危型HPV 感染与生殖器尖锐湿疣等密切相关[4]。慢性宫颈炎是妇科门诊较常见的疾病,多合并HPV 感染,同时慢性宫颈炎导致的宫颈糜烂,使病毒较易进入细胞,增大HPV感染风险。近年来,阴道微生态的相关研究是宫颈病变领域的关注热点[5-6],许多妇科类疾病均与阴道微生态的状态有紧密联系[7-8]。有鉴于此,本研究分析慢性宫颈炎患者HPV感染分型的筛查结果,并探讨其与阴道微生态相关指标的相关性,以期为临床宫颈疾病的筛查、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 月至2020 年12月于铜川市妇幼保健院妇科门诊收治的140 例慢性宫颈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病例组),年龄18~65 岁,平均(34.56±10.82)岁,体质指数(22.49±2.74)kg/m2。纳入标准:①符合临床上宫颈炎的诊断标准[9],经临床宫颈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②有既往性生活史;③患者对研究了解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近3 d用药清洗阴道者;②有子宫切除手术史;③妊娠、孕期妇女;④近期有服用免疫抑制剂者;⑤患免疫缺陷疾病,如艾滋病等。另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妇女60例作为正常组,年龄18~60岁,平均(33.70±9.56)岁,体质指数(22.75±2.93)kg/m2。两组受检者的年龄、体质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检测方法 全部受试者接受阴道微生态检查与HPV 感染筛查。HPV 检测方法:使用无菌窥阴器,经生理盐水润滑后缓慢放入患者阴道内,轻拭去宫颈口黏液,宫颈充分暴露后,使用样本刷在宫颈管2 cm处和宫颈外口旋转3 圈,停留15 s,作为样本置于小管中,分离提取样本的HPV-DNA,使用试剂盒(迪安生物技术公司提供)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扩增和杂交,然后通过反向杂交技术证实扩增产物和杂交结果,定性检测碱性磷酸酶系统,同时可鉴别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8和6、11、43、44 等不同基因型,试剂盒由上海信裕生物科技公司提供。阴道微生态检测:患者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外阴,使用无菌棉签由阴道壁上1/3 取得阴道分泌物,棉签上可见清晰的阴道分泌物即为取样成功,采用细菌性阴道炎(BV)三联法检测分泌物中的白细胞酯酶、唾液酸甘酶,使用显微镜观察分泌物中乳酸杆菌、滴虫等的检出情况,使用pH试纸测定阴道分泌物pH值。

1.3 观察指标 (1)根据相关标准[10]检测所有受试者的阴道微生态指标(白细胞酯酶、唾液酸甘酶、pH 值、乳酸杆菌)并进行诊断。阴道微生态正常:唾液酸甘酶阴性,优势菌为乳酸杆菌,pH≤4.5,阴道分泌物中未发现滴虫、菌丝;白细胞酯酶阳性:pH≤4.5,阴道分泌物未发现滴虫、菌丝,白细胞酯酶阳性。(2)检测所有受试者的HPV基因型分布及患者的HPV多重感染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高危型HPV感染与慢性宫颈炎患者阴道微生态指标的相关性。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例组患者的HPV 多重感染情况 病例组患者中检出HPV阳性72例,其中59例为单一感染,占42.14%,13 例为多重感染,占9.29%,以高危型多重感染为主,见表1。

表1 病例组患者的HPV多重感染情况[例(%)]

2.2 两组妇女的HPV 分型检出率比较 病例组患者的HPV6、HPV16检出率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妇女的HPV分型检出率比较[例(%)]

2.3 两组妇女的阴道微生态指标比较 病例组患者的乳酸杆菌多分布、阴道pH>4.5 占比分别为62.86%、60.00%,明显高于正常组的36.67%、4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者的白细胞酯酶阳性率、唾液酸甘酶阳性率分别为69.29%和61.43%,明显高于正常组的48.33%和4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受检者的滴虫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妇女的阴道微生态指标比较[例(%)]

2.4 不同HPV基因型患者的阴道微生态指标比较 高危型患者的乳酸杆菌多分布占比为34.78%,明显低于低危型患者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型患者的白细胞酯酶、唾液酸甘酶阳性率分别为56.52%和60.87%,明显高于低危型患者的27.78%和3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受检者的的阴道pH、滴虫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不同HPV基因型患者的阴道微生态指标比较[例(%)]

2.5 高危型HPV感染与慢性宫颈炎患者阴道微生态指标的相关性 高危型HPV感染与慢性宫颈炎患者的乳酸杆菌、白细胞酯酶、唾液酸甘酶呈正相关(r=0.684,P=0.018;r=0.523,P=0.025;r=0.621,P=0.020)。

3 讨论

阴道作为女性开放性的腔道,能反映妇女体内重要微生态群、宿主及环境的动态平衡。一般健康女性的阴道环境呈酸性,而阴道微生态的核心是阴道菌群,以乳酸杆菌为代表。既能维持阴道酸性环境、激活机体免疫力,也能作为屏障阻断外界菌种侵袭。HPV 是在妇女阴道中较为多见的病原体,正常情况不会造成感染;而当阴道微生态失调,HPV 持续感染,可导致宫颈上皮增生、甚至发展成宫颈癌。有报道指出[11],长期的HPV 感染是宫颈癌的重要病因;同时高危型HPV 感染也极易导致宫颈癌发生[12]。所以本研究通过分析宫颈炎患者不同HPV基因型、感染情况以及与阴道微生态的关系,有助于完善早期筛查项目,为宫颈癌的临床防治提供可参考的建议。

本次研究结果发现,14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中,检出HPV 阳性72 例,其中59 例为单一感染(42.14%),13 例为多重感染(9.29%),以高危型多重感染为主,这一结果与叶云等[13]的研究结果基本类似。同时,本研究还发现,病例组HPV6、HPV16 检出率均高于正常组,与方美玉[14]的研究结果基本保持一致。

另一方面,本研究结果显示,病例组的乳酸菌分布情况、阴道pH、白细胞酯酶阳性率、唾液酸甘酶阳性率与正常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而两组滴虫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相比正常妇女,慢性宫颈炎患者的阴道微生态明显失衡,而阴道微生态失衡,造成大量外来病菌侵袭,对宫颈上皮细胞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害,可能是导致宫颈炎产生的重要原因。同时,本研究还表明,在不同HPV 基因型患者的阴道微生态指标比较中,高危型患者与低危型患者的乳酸菌分布、白细胞酯酶阳性率、唾液酸甘酶阳性率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的阴道pH、滴虫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高危型HPV感染者的阴道微生态失衡状态比低危型HPV 感染者更严重,GODOY等[15]、谢建萍等[16]在报道中亦持相似观点。至于两组的阴道pH无明显差异,与之前病例组、正常组的结果不同,推测是样本量较少所致,同时阴道分泌物采集过程中亦存在一定差异,对此尚需今后做进一步深入研究。

最后对高危型HPV 感染和慢性宫颈炎患者阴道微生态指标的相关性分析中,研究结果显示,高危型HPV感染与阴道微生态指标(乳酸杆菌、白细胞酯酶、唾液酸甘酶)均呈正相关,且相关性系数均大于0.5,提示阴道微生态指标与慢性宫颈炎患者的高危型HPV 感染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原因可能是乳酸杆菌下降,表现为H2O2缺乏,进而影响阴道酸性环境,抑制致病微生物的能力减弱,增加宫颈HPV 尤其是高危型HPV 感染风险。罗秀清等[17]在相关研究中同样表示阴道微生态失衡与高危HPV 感染有一定关系;但同时也有研究显示[18],高危型HPV感染的原因和危险因素可能包括过度的阴道冲洗、无保护措施的性生活等,且高危型HPV 感染率未伴随乳酸杆菌下降而增加,表明两者之间具体相关性亟待于大量临床实践予以证实。

综上所述,慢性宫颈炎患者HPV 感染率较高,多为单一感染,复合型感染以高危型多重感染为主;且慢性宫颈炎患者存在阴道微生态失衡,高危型HPV感染与阴道微生态指标存在较强的相关性。但本研究仍存在不足之处,如针对高危型、低危型HPV 感染与阴道微生态相关性研究样本不足,具体机制仍未完全清楚,今后应扩大样本量,多中心研究予以深入探明。

猜你喜欢
唾液酸酯酶乳酸杆菌
唾液酸的生物活性及其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唾液酸的制备和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hr-HPV感染及宫颈病变与阴道乳酸杆菌关系的Meta分析
动物肝酯酶对西维因的抑制响应
唾液酸对婴幼儿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
阿魏酸酯酶及其产生菌株的功能特性及应用研究
酸奶中的“长寿菌团”
基于半导体聚合物量子点的羧酸酯酶比率荧光传感
脂蛋白酯酶受饮食和运动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母乳和婴儿配方奶粉中唾液酸体外模拟消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