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转入对农业保险的需求意愿影响
——以信贷为中介视角

2022-03-07 12:23卢子曦毛延新
决策咨询 2022年1期
关键词:借款信贷农户

◆卢子曦 毛延新 范 丹

一、引言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到整体和区域任务都离不开金融的大力支持,特别是以发展现代农业的规模经营为切入口,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的目标,对未来银行保险业等金融机构如何全方位提升金融服务三农的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对农业生产经营的要求也不断向规模化、集约化以及专业化趋近,要想提高生产效率,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促进农业经济快速发展,进行土地流转是其中一种重要途径。同时,由于农地生产规模的扩大,规模经营农户面临的市场与自然风险程度不断增大的问题也接踵而至,农业保险在当今的土地流转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发展,是我们需要重视的问题。

规模经营农户相对传统小农而言经营规模更大,收入水平也会更高,导致其需要资金的有力支持与参与,农业保险与农业信贷作为金融支持的重要一环,对规模经营的顺利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农业的弱质性使其极易受到自然风险的影响,尤其是规模农户由于生产面积大,在遭受自然灾害时受到的损失也会比小规模农户大,农业保险能够提高生产的风险抵御能力[1],使其成为了规模农户规避风险的必然选择。同时,由于规模农业生产的巨大资金需求,农业信贷通常也是规模农户发展的选择之一。

近年来国家对于“三农”发展极为重视,大力推行了许多针对农村金融服务相关的政策法规。近三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明确提出在银行业强化“三农”信贷服务的同时,还要做好农业保险高质量的发展。同时,2020年《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到要发展农业保险,以及推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此外,2021年5月颁布的《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意见》中提到要提升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保险等金融服务水平进行完善与不畅机制。结合历年颁发的各项政策性文件以及制度法规等不难看出,政府对于当前现代农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视的,并且积极提倡农户使用农业保险与信贷等方式来提升自己的资金实力以及抗风险能力,同时也鼓励银行保险业等金融机构积极参与到“三农”服务的建设中。

在当前土地流转的背景下,农户对于农业保险的购买以及农业贷款的意愿会受到哪些自身因素以及外界因素的影响,一直以来都有不少学者针对全国或当地的情况进行了研究,本文基于在四川省内的调研数据,针对四川省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农业保险购买意向进行地域研究,同时,在过程中新增农业贷款这一能够满足规模农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巨大资金需求的要素,对农业贷款在土地流转下农业保险购买倾向的影响研究中的作用进行分析。

二、文献回顾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前,土地使用权流转率由于政府不支持土地调整的原因一直处于偏低的状态[2]。后来,随着农业的不断发展,农地租赁市场逐渐活跃,土地流转普及起来[3],这也使其成为学者们研究的重点,如不少学者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发现经济效率、收入占比、是否参保等因素会影响农户土地流转的意愿[4~6]。然而,土地流转带来的经营规模的扩大,在促进农业生产经营向好发展的同时,也为农业生产带来了更大的风险,如社会、市场等风险外,还可能存在经营、信贷等潜在风险[7,8]。

规模化农业生产经营的发展,使得农业保险在帮助规模农户提高抗风险能力上变得至关重要,它不仅为其提供生产保障、提高农业生产的风险抵御能力,还通过农险保单作质押的担保等形式提高农户信用等级,满足了规模化生产的资金需求[1,9]。

在对规模经营下的农业保险影响研究中,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要素入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可分为两类。少数学者研究结果显示规模经营下的农业保险意愿并不强烈,农户土地流转意愿与农业保险保费收入的相关性不强,土地流转因素对农业保险需求的影响不大[10]。大多数学者研究得到的结果认为农业保险在农业规模经营下具有正向影响作用[11,12]。

不管是不是规模经营主体,农户都具有与生俱来的风险规避性,因此对农业保险需求的研究也是一直以来的重点。当前的研究结果可分为两类。第一类研究得出的结论认为农户的个人因素,如务农时间、文化程度等,与农业参保意向成反比[11,13,14]。另一类研究结论认同农业主体因素,如经营规模[12,15]、受教育程度[16],对农业保险的需求成正比。

虽然当前我国农业保险朝着向好的方向发展,但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兰虹等人[9]在针对四川省的农业保险研究中发现,现在的农业保险存在着目标定位不清、供需错配等问题,同时当前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规避和转嫁风险的意愿上具有显著抑制性,并且农业保险尚未覆盖到全部直接物化成本,对其缺乏一定的吸引力。

对于现代农业的有效发展,除了抗风险能力的提高是必要因素之一以外,生产所需的资金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由于在现代农业的发展中,农户的资金需求不仅表现在农业生产上,还在购买生产资料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上都有涉及,现代农业对资金需求只会有增无减,农业贷款的出现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17,18],不少学者的研究也表明,规模农户与传统小农相比,其农业信贷的需求也会更大[19,20]。

农业保险与信贷作为现代农业发展资金需求的必要选择方式,如何使二者更好地促进农业的发展,不少学者都对其进行了研究。有学者研究发现农业信贷与保险在标的风险、服务对象等方面具有共同点,因此两者可以相互合作,并且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各自的交易成本,并且农业信贷为中介变量在农业保险对农业经营主体的增收中正向影响显著,保险信贷之间存在协同作用,并且农业信贷是充分发挥保险促进农户增收的重要路径之一[21~23]。

通过上述文献不难发现,现代农业正不断朝着规模化方向发展,大多数农户要想进行规模经营,土地流转是其必经之路,然而,经营规模的扩大也伴随着风险、资金短缺等问题的到来,规模经营业主对于农业保险、农业信贷等需求也就随之增多。学者们对于农业规模经营下农业保险与农业信贷的研究大多会单独选取两者中的某一个要素进行研究,将两者结合起来研究的也大多是在农户增收等条件下进行研究,对于规模经营背景下,以农业信贷为中介对农业保险的影响进行研究的文献非常少,因此,本文将以金融信贷为中介变量,来研究土地流转下规模经营户对农业保险需求的影响因素。

三、影响机制分析

土地流转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因素,土地规模化、集约化越来越成为农业生产经营的发展趋势。土地流转的发展促进了农地集中,为发展规模经营提供了基础条件,然而这也会使农户受损的风险增加。一方面,经营规模的扩大以及地块的集中,使得农户在遭受灾害时的损失必将高于分散经营方式。另一方面,由于土地转入农户在流转土地时本就支付了一定的成本,相比传统经营而言成本投入也更多。因此规模经营农户尤其是土地流转大户相对传统小农而言会更加注重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的管控,以及提高自己的抗风险能力。农业保险具有的高保障性质以及分散风险的功能正好满足了农业规模经营户的抵御风险以及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需求,因此,农业规模经营户对农业保险的需求就会更强。

现代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对生产技术、要素投入以及经营管理等各方面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农户在农业的生产、经营,甚至受灾后的恢复重振等方面,对资金的需求都愈发强烈。而大多数农户由于自身资产的局限性与生产投资的规模性的矛盾,所拥有的可使用资金无法满足自己当前的资金需求,此时,农业信贷就成为了满足农户进行农业生产经营的资金需求的主要选择,因此,规模经营农户相比传统小农而言对农业信贷的需求也会更高。

进行农业流转的规模经营户由于农业生产的弱质性,使其一旦受到市场影响或者自然灾害就会有“一灾返贫”的情况发生,尤其是对于有农业信贷需求的农户来说情况也会更加严重:有信贷需求的农户说明其本身资金就已经发生短缺,很可能处于资产为负的状态,再经历一次重大损失,只会雪上加霜。另外,对于已经进行了农业信贷的农户来说,“一灾返贫”的情况一旦发生,其还款能力就会收到严重损害甚至丧失还款能力。而农业保险可以有效缓解农业生产中的风险,即为遭受灾害的农业生产者解决后顾之忧[17]。此时,有农业信贷需求的规模经营户,也会更倾向购买农业保险。

四、数据来源、变量选取及模型选择

(一)数据来源

本文的数据采用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与省农业厅联合开展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信贷需求调查数据,主要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在四川省的7个县区对农户进行问卷访谈,组织相关专业研究生20多名,组成问卷调查小组,共采集有效问卷1011份。本文以农户个体为研究对象,使用问卷数据验证上述问题,按照需求筛选出所需样本后,最终样本量为713个。相关变量的定义如表1所示,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如表2所示。

表1变量定义

(二)模型选择

1.土地流转对农业保险需求的影响

本文采用Logit模型对四川省农业金融中的土地流转下的农业保险需求影响进行研究。“农业保险”即为“农业保险需求”,将其定义为分类变量,“不愿意购买”定义为0,“愿意购买”定义为1。用转入土地面积与经营土地面积之比表示“农户土地流转程度”。X代表微观个体影响农户参加农业保险意愿的不同指标。本文选取年龄、受教育程度、是否担任过干部等作为控制变量。i为个体,ε为随机扰动项,其它为参数。

表2变量描述性统计

2.金融借款的中介效应。中介效应是指自变量X对因变量Y的影响,是通过变量M来实现的,同时满足一个大前提,即自变量X与因变量Y相关显著,则M被称为中介变量[24]。结合本文主题,研究金融借款的中介效应,就是研究土地流转(自变量X)通过金融借款这一中介变量M对农业保险需求(因变量Y)产生影响这一过程中的内部作用机制。

本文参考温忠麟等人[24]的中介效应检验方法(如图2所示),即如果土地流转系数a和金融借款系数b显著,说明金融借款在土地流转和农业保险需求之间存在显著的中介作用。其中,金融借款以问卷中“过去3年是否借过款”题的回答定义农户金融借款行为。其中e为随机扰动项,其它为参数。中介效应检验时,将所有变量进行标准化处理。

图1中介变量示意图

图2中介效应检验方法

五、实证结果分析

(一)不同个体特征的农业保险需求

由表3的研究结果可知,农户购买农业保险的意愿在农户年龄、受教育程度以及是否担任村干部方面有显著差异。

首先,年龄越大的户主越倾向于不愿意购买农业保险,因为年龄越大的户主承担巨额保费的能力较低,并且相较于年轻的农户来说更倾向坚持自己一直以来的经营模式,对于自己不了解的方式不愿意尝试,致使他们对农业保险的接受程度也就更低。

其次,受教育程度较高的户主越倾向于购买农业保险,这与受教育程度越高的户主对农业保险认识越全面有关,并且因为对农业保险的认识越全面使得农户对于农业保险的认可度也越高,相较于受教育程度低的农户来说接受程度也就更高,因此也会更愿意购买农业保险。

最后,担任过村干部的户主更倾向于愿意购买农业保险,这可能是因为村干部搜集信息的渠道相对普通农户来说更广,更容易搜集信息的同时也由于职业原因也会比其他人先一步的了解到政策方面的信息,对政府在农业保险方面的补贴政策就会更快更好地了解。数据显示,因为政府补贴比较多而购买农业保险人群中有70.59%的户主担任过村干部。

表3不同个体特征的农业保险需求

表4土地流转对农业保险购买意愿的影响

(二)土地流转对农业保险需求的影响

表4报告了土地流转对农业保险需求的影响。模型(1)的研究结果显示,控制农户的个人特征后,土地流转对农户的农业保险购买意愿的影响显著为正(P〈0.05),即农户的土地流转程度越高,购买农业保险的意愿越大,这表明进行土地流转有助于提升农户购买农业保险的意愿。

为了验证上述结论的稳健性,本文将表示土地流转的变量由连续性变量转化成分类变量进行验证。按转入土地比例将土地流转程度分成两类,农户耕种土地中转入土地占比大于50%的定义为土地流转大户,并定义为1,不满足该条件的定义为0,如模型(2)所示。模型(2)的研究结果显示土地流转大户对农业保险购买意愿的影响也显著为正(P〈0.05),说明土地流转大户更倾向于购买农业保险,进而验证了上面的结论,上述结论稳健。由此可见,规模农户相对普通农户来说,由于经营面积越大,在遭受灾害时面临的风险也就越大,受到的损失也会更大,对于规避风险的需求就会增加,而农业保险的风险抵御能力恰好满足了农户的抗风险能力提升的需求,因此,规模农户会更倾向于购买农业保险来抵御风险。

(三)金融借款的中介效应

由表5的模型(3)与(5)可知,土地流转以及流转大户对金融借款的影响均显著为正(p〈0.01),说明土地流转增加了户主的金融借款需求。并且土地流转大户与土地流转的普通农户相比,其系数也从普通户的0.381增长到了流转大户的0.815,可见土地流转的程度越大,对于金融借款的影响程度也会有所增加。不难看出,对转入户而言,转入的土地越多,并且随着经营的规模增大,农户进行农业生产经营的成本变得更高,需要的资金愈发增多,因此流转大户会更加倾向于进行金融借款。

为进一步研究土地流转、金融借款和农业保险需求之间的关系,本文参考温忠麟等人[24]总结的中介效应检验方法,进一步探究金融借款在土地流转和农业保险购买意愿之间的中介效应。模型(4)中介入金融借款这一变量后,土地流转对农业保险购买意愿的影响程度较模型(1)有一定程度的减弱,同时金融借款对农业购买保险意愿的影响显著(p〈0.05);同样,模型(6)中介入金融借款这一变量后,土地流转大户对农业保险购买意愿的影响程度较模型(2)有所减弱,且金融借款对农业购买保险意愿的影响显著(p〈0.05)。该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借款在土地流转和农业保险需求之间的中介效应显著。可见,进行土地流转的农户由于规模的增大,生产经营所需的成本变得更高,对于资金的需求加大,因此金融借款更容易发生在这类农户中。但由于农业生产的弱质性,使其极易受到自然环境的不可预测灾害的影响,甚至会让农户遭受巨大损失,从而影响农户的偿还能力,甚至严重降低了农户的信用水平,特别是在当前这种农户的信贷成功率偏低的背景下,这会使其很难再成功借借贷,因此这对有进行金融借款行为的农户将是严重打击。所以,在有金融借款的农户中,购买农业保险的行为更易发生。

表5金融借款的中介效应

六、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一)主要结论

1.农户年龄、受教育程度以及是否担任村干部等方面对农业保险的需要有显著影响。年龄越大的农户由于承担保费的能力低且相关信息了解不足,因此越倾向于不购买农业保险,而文化程度越高以及担任过村干部的农户相对来说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更高并且了解信息的渠道更广,因此会更倾向于购买农业保险。

2.土地流转对金融借款、农业保险需求的影响显著为正。随着农户进行农业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他们对资金的需求以及抗风险能力的要求就会变得越来越高,因此,土地流转规模越大的农户对金融借款以及农业保险的需求也就越大。

3.金融借款在土地流转和农业保险需求之间起到了显著的中介效应。土地流转、金融借款、农业保险三者的影响路径为“土地流转→金融借款→农业保险需求”。进行土地流转的农户,由于规模的增加,其资金需求也就更高,从而有了进行金融借款的需求,但由于农业生产“靠天吃饭”的特性,让其极易在遇到自然灾害时使农户发生“返贫”,而农业保险的保障与抗风险能力又可以为农户弥补灾害带来的损失。因此,为防止信用受损以及保障后续发展,进行了金融借款的土地流转户,更容易有农业保险的需求。

(二)对策建议

1.大力推广农业保险,增强农业保险购买意愿。大力鼓励并提倡农户购买农业保险,同时积极保证并促进政策信息的有效到位的传播,让农民可以尽早了解有益其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政府以及相关机构应大力宣传农业保险相关知识,如保险种类、保费补贴等内容。小到地方、大到全国,各个相关的机构,如政府以及农业保险公司等,都应向各地,尤其是信息闭塞、农业保险购买率低的镇、村等地大力推广农业保险,向当地农户普及农业保险的相关内容,充分说明购买农业保险的益处以及作用:农业保险可以为遭受到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疾病等事故导致的经济损失提供一种保障。增强农户的农业保险购买意愿,提高农业保险购买率,提升农户的抗风险能力。

2.提升农户信用水平,增强信贷可得性。尽管政府一直以来都在强调要提高农民在信贷市场的参与度,但由于长久以来的农业风险大、农民征信记录少、机构放贷成本高等现实问题,使得金融机构对于面向农户的信贷依然有所顾虑。并且由于农业生产的弱质性,使得农户时常在遭遇自然灾害后无法按期还款,使得信用水平降低,长时间经常的无法收回贷款,使得金融机构很难再愿意贷款给农民。因此,要完善征信系统中的农户信息,同时完善信贷考察制度,完善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同时,完善以及增强小额信贷的应用水平,提升农户的信用等级,降低信贷违约风险,增强农户的信贷可得性。

3.促进保险信贷协调发展,提升资金实力及抗风险能力。首先,建立金融机构与农业保险公司之间的信息联结共享机制。将金融信贷机构与农业保险公司联结起来建立信息共享机制,金融机构可通过保险公司了解农户的参保信息等内容,将其纳入信用体系,作为今后农户申请贷款的考察依据之一,从而降低信贷违约风险,降低房贷成本;保险公司也可以根据农户在金融机构的还款或者违约记录等信息,将其作为今后的保费评定依据。

其次,创新开发新型的银保互联产品。保险机构可开发专门面向具有农业信贷需求的农户的农业保险产品,金融机构针对农业保险增信的具体措施指定明确规定,从而将农业保险与农业信贷紧密相连,为农户提供更多的正规金融机构的贷款渠道以及更快捷的信贷申请方式。为农户提供更加便利的信贷申请及保险购买渠道,从而增强农户的保险意识、提高信用水平,为农户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更好的资金支持以及更强的风险抵御能力。

猜你喜欢
借款信贷农户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微信上小额借款 请务必通话确认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妻子的借款该如何认定债务关系呢
聚焦Z世代信贷成瘾
粮食日 访农户
农户存粮调查
一般借款利息费用资本化金额确定之我见